查文庫>臘八節> 精選臘八節作文900字集錦8篇

臘八節作文900字

精選臘八節作文900字集錦8篇

臘八節作文900字 篇1

  臘八節,在民間這一天有著許多的習俗。祭祀關於臘祭,古書多有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村人並擊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土以逐疫”。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南北朝以後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為臘八節的主旋律。

  其節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嚐臘八粥,並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的序慕,忙於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魚臘肉,採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臘八粥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

  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誦經紀念,相沿成節。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裡,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

  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儲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裡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節作文900字 篇2

  有些甚至被歲月提煉成寶石,在的歷程中閃著光芒。也正是這些或甜或苦的記憶,串成了生命的鏈,無限地伸延下去……

  臘七、,凍死叫花。這句我很小便會講了。是舅教我的。我五歲那年的臘八節,便是天寒地凍,哈氣成冰。因為冷,我賴在被窩裡不肯起來。而那天,舅爺爺卻起得格外早,吃過飯,他竟去了鎮上,說有很重要的事。鎮上離村子有七八里路。舅爺爺走了,天,不知何時,竟開始飄雪了。後來,雪下得愈大了。我忽然有些怕。我真不知今天是什麼日子,舅爺爺非得要冒雪出去……

  因為家生變故,我寄養在舅爺爺家,已經半年有餘了。舅爺爺是個孤寡老人,六十多歲,看起來,像七十歲,或者還要老。但他卻很愛笑,笑起來,山羊鬍子一動一動的,很好看。我不能讓妞兒跟著舅爺爺再受委屈!多好的孩子,如今卻,唉……”他常顫巍巍地說。我雖聽不太懂他的一些話,然而我卻知道,他是極疼我的,比起家裡的人,親多了。自我來後,他用來換錢的雞蛋,便成了我的營養品。他的老白乾,也喝得少了,說要攢下錢來,將來供我念書。

  舅爺爺終於回來了。他渾身上下一片白,像個雪人。看見我,他便開始笑,山羊鬍子上的雪落到我臉上,涼涼的。他將手裡拎著的一隻大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憑直覺,我知道那裡面應該是吃的。可他卻不肯先開啟,而是先為我洗臉,梳辮子,末了,又拿出預備過年的新襖,讓我穿上。然後,才一點、一點地開那紙包,呀!裡面的東西,竟是我沒見過的!

  “孩子,知道嗎?今天是臘八節,也是你五週歲的生日!”他依然笑著,但那笑裡有了些我不能理解的深意,“這叫生日蛋糕!聽說,城裡人過生日都興吃這個!我是提前讓在鎮上開雜貨鋪的親戚從縣上捎來的!”他一邊說,一邊開啟另一個紙包,裡面是五支紅紅綠綠的小蠟燭,他將它們一一插在那個漂亮得耀眼的蛋糕上,又用火柴,一支一支地點著。蛋糕上立時盛開了五朵金黃色的花。“閉上眼睛,許個願吧!孩子,許個你最想要的願望,往後,你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越來越好,人家說了,過生日吃蛋糕、吹蠟燭、許願,是最靈的……”

  那是我平生第一次過生日,第一次見識並且擁有生日蛋糕。那蛋糕,是我吃過的世上最美的美味——那軟糯,那細膩……一生不忘。舅爺爺一口都不肯吃,他說,那整個都是屬於我的,我要完完全全地把它吃到肚子裡——連同許下的。

  所謂刻骨銘心。又所謂,不思量,自難忘。那個寒冷的,一位老人用他所能想到的最特殊的方式,為一個孩子灰色的塗上了香甜,成為我一生最溫暖的記憶之一。

  是的,永遠不會使記憶風化。有些記憶甚至被歲月提煉成寶石,在生命的歷程中閃著光芒。也正是這些或甜或苦的記憶,串成了生命的鏈,無限地伸延下去……

臘八節作文900字 篇3

  農曆十二月初八,也叫作臘八,是春節前的第一個節令,在此之後"年味"日便漸濃郁起來。民間,一直流傳著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的習俗。

  關於臘八粥的來歷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修行,雲遊四海。有一天,他因飢餓和勞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發現,女童急忙跑回家尋找食物。可她家境貧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種的雜糧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幾粒米。姑娘向來慷慨大方,樂於助人,她將每個糧袋子底下所剩無幾的糧食蒐羅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種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吃了香噴噴的粥後,很快甦醒過來,並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樹下靜思,終於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後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臘八粥又稱佛粥。每到這一天,寺廟裡的僧眾將募化來的齋糧煮成稀飯,來供奉神佛,將佛粥供過之後,再分給窮人食用。後來,臘八粥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南宋詩人陸游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物新。"臘八粥作為民間的吉祥食品相互贈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豐收以及來年風調雨順,吉祥如意。

  臘八節,是要喝臘八粥的。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家家戶戶都要製作。你知道臘八粥怎麼做嗎?讓我告訴你吧!臘八粥的原料很多,雜七雜八的有十多二十種,大多是我們平日裡很少能吃到的東西。乾果類的有紅棗、杏幹、花生米、香酥核桃仁、蓮子,鮮果片兒有鴨梨、山楂、橘子瓣兒,雜糧類的更齊全,有江米、大麥仁、豌豆、大刀豆,除了這些,還有秋日裡晾曬的一些乾菜,有白蘿蔔幹、胡蘿蔔條、扁豆角兒,有的人家還會放上冰糖、青紅絲。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每年的臘月初八,母親都會給全家人熬一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那時的生活很清苦,沒有太多的東西用於做粥的配料,可是母親卻總會想盡辦法給我們做上熱騰騰的臘八粥。母親把事先煮熟的紅豆、綠豆、花生和淘淨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鍋中,蓋上鍋蓋,在灶裡架好火。待開鍋後,母親隔一段時間用飯勺攪幾下,防止粘鍋,隨著鍋裡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臘八粥的香味頓時溢滿了整個土屋。

  手捧著盛滿香噴噴臘八粥的大碗,心裡感覺幸福極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覺讓我愛不釋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暖和溫馨,給全家人平添了一種過年前的節日氣氛。那時我只是覺得臘八粥好吃,而沒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後離開了家,才越發感受到這其中承載著母親太多的辛勞,太多對子女的美好祝願。

臘八節作文900字 篇4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的一年裡都不會肚子疼。只是一個傳說,大家請謹慎行之。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 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 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 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 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老北京人家,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

  據老人講,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這是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 楚,“臘八算”就是這麼回事。臘八這天要債的債主子,要到欠他錢的人家送信兒,該準備還錢。北京城有句民諺:“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 錢。”後來有欠人家錢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諱,迴避這個算賬的“算”字,其實欠人家的,終究是要還的。老北京臨年關,街巷衚衕有賣辣菜的,可沒有 賣臘八蒜的。這是為什麼呢?您想啊,賣臘八蒜得吆喝吧,怎麼吆喝?直接喊“臘八蒜來!”欠債的人聽見吆喝心裡咯噔一下,怎麼街上還有喊著催債呀!再說了, 你一個做小買賣的跟誰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錯了,所以臘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自己先給自己算算,今年這個年怎麼過。

  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臘八節作文900字 篇5

  關於臘祭,古書多有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村人並擊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土以逐疫”。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南北朝以後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為臘八節的主旋律。其節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嚐臘八粥,並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的序慕,忙於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魚臘肉,採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

  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誦經紀念,相沿成節。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裡,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儲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裡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節作文900字 篇6

  東西生明,時光速流,又是一個春節即將來臨,在春節來臨之前,第一個小節便是舊曆年的臘月初八,按家鄉的俗稱叫做“臘八”。“臘八”在我的印象裡有著很深的記憶。因為“臘八”這天要吃“臘八粥”哦,每逢此時,一股……

  東西生明,時光速流,又是一個春節即將來臨,在春節來臨之前,第一個小節便是舊曆年的臘月初八,按家鄉的俗稱叫做“臘八”。“臘八”在我的印象裡有著很深的記憶。因為“臘八”這天要吃“臘八粥”哦,每逢此時,一股久違了的香甜也會縈繞在唇齒之間。

  我小的時候,家境雖不很富裕,但我的母親仍會把每一個節日都過得豐富甜美。記得臘月初八的前一天晚上,母親安頓我們幾個兄妹:明天是“臘八”,要早些起來吃“臘八粥”。母親說著,像變戲法一樣拎出一包紅棗,我們高興得如饞貓一般,在炕上打著滾,嘴裡還“噢噢”地叫著,想要幾粒打打牙祭,母親卻在這叫鬧中把幾顆最大的`紅棗悄悄塞給了我,哦,那一瞬間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兒了……母親準備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紅豆等東西,為翌日的工作做好充分準備,然後再一次叮囑我們早起,並說否則會變成“紅眼睛”的。當然這一說法源於何處實在無處考證,因為我第二天還沒見過某個人因在“臘八”這天沒早起就變成“紅眼睛”的。“臘八”這天,母親總是起得很早,當我們還在香甜的酣夢中就隱隱聽到了那“呼噠,呼噠”的拉風箱的聲音,“呼噠,呼噠……”聽來是那麼悠揚,那麼綿長,那麼溫馨……天還沒有放亮,但紅彤彤的灶火將屋子映照得燦爛美麗,當濃濃的香味在屋子裡瀰漫開來,母親便開始喊我們起床。當我們洗漱完畢懷著喜悅的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著母親把那香味撲鼻,色澤鮮豔的“臘八粥”盛到碗裡時,我們激動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會敞開腮幫子大嚼大吃,因為粥燙得歷害,“吸吸溜溜”的聲音響成一片。哥一邊吃一邊還不安分地將碗裡的粥用力拋向空中,而最讓我佩服的是那被拋起來如球一樣的粥竟每一次都準確無誤落回到他的碗裡,簡直像耍雜技,而我學了幾次不是把粥拋到炕上就是拋到後腦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聲。母親端著碗坐在一邊也不管我們,只用那充滿了愛的目光凝視著我們。這時節,屋外往往是寒風呼嘯、冰雪嚴寒,而屋裡的我們卻沐浴在母親溫暖的目光裡,津津有味地吃著香噴噴、熱騰騰的粥,那是一幅多麼幸福的情景啊!

  如今時過境遷,“臘八粥”已不再是孩子們垂涎的美食了。雖然現在臘八粥用的料已與以前大相徑庭,什麼桂圓、蓮子、枸杞、蜜餞等既營養又保健,十分講究,但我吃來卻總感到少了幾樣味道……

  哦,當我在紛繁俗塵的生活中一身疲憊時,我多麼想沐浴在母親那溫暖的目光裡再吃她做的一碗“臘八粥”喲!

臘八節作文900字 篇7

  臘七、臘八,凍死叫花。這句諺語我很小便會講了。是舅爺爺教我的。我五歲那年的臘八節,便是天寒地凍,哈氣成冰。因為冷,我賴在被窩裡不肯起來。而那天,舅爺爺卻起得格外早,吃過飯,他竟去了鎮上,說有很重要的事。鎮上離村子有七八里路。舅爺爺走了,天,不知何時,竟開始飄雪了。後來,雪下得愈大了。我忽然有些怕。我真不知今天是什麼日子,舅爺爺非得要冒雪出去……

  因為家生變故,我寄養在舅爺爺家,已經半年有餘了。舅爺爺是個孤寡老人,六十多歲,看起來,像七十歲,或者還要老。但他卻很愛笑,笑起來,山羊鬍子一動一動的,很好看。我不能讓妞兒跟著舅爺爺再受委屈!多好的孩子,如今卻,唉……”他常顫巍巍地說。我雖聽不太懂他的一些話,然而我卻知道,他是極疼我的,比起家裡的人,親多了。自我來後,他用來換錢的雞蛋,便成了我的營養品。他的老白乾,也喝得少了,說要攢下錢來,將來供我念書。

  舅爺爺終於回來了。他渾身上下一片白,像個雪人。看見我,他便開始笑,山羊鬍子上的雪落到我臉上,涼涼的。他將手裡拎著的一隻大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憑直覺,我知道那裡面應該是吃的。可他卻不肯先開啟,而是先為我洗臉,梳辮子,末了,又拿出預備過年的新襖,讓我穿上。然後,才一點、一點地開那紙包,呀!裡面的東西,竟是我沒見過的!

  名師點評:

  這篇“臘八節的蛋糕”,感情真摯,描寫生動,如“在生命的歷程中閃著光芒。也正是這些或甜或苦的記憶,串成了生命的鏈,無限地伸延下去”,運用傳神之筆,對臘八節的蛋糕進行了描寫。

  “孩子,知道嗎?今天是臘八節,也是你五週歲的生日!”他依然笑著,但那笑裡有了些我不能理解的深意,“這叫生日蛋糕!聽說,城裡人過生日都興吃這個!我是提前讓在鎮上開雜貨鋪的親戚從縣上捎來的!”他一邊說,一邊開啟另一個紙包,裡面是五支紅紅綠綠的小蠟燭,他將它們一一插在那個漂亮得耀眼的蛋糕上,又用火柴,一支一支地點著。蛋糕上立時盛開了五朵金黃色的花。“閉上眼睛,許個願吧!孩子,許個你最想要的願望,往後,你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越來越好,人家說了,過生日吃蛋糕、吹蠟燭、許願,是最靈的……”

  那是我平生第一次過生日,第一次見識並且擁有生日蛋糕。那蛋糕,是我吃過的世上最美的美味——那軟糯,那細膩……一生不忘。舅爺爺一口都不肯吃,他說,那整個都是屬於我的,我要完完全全地把它吃到肚子裡——連同許下的心願。

  所謂刻骨銘心。又所謂,不思量,自難忘。那個寒冷的冬天,一位老人用他所能想到的最特殊的方式,為一個孩子灰色的童年塗上了香甜,成為我一生最溫暖的記憶之一。

  是的,時間永遠不會使記憶風化。有些記憶甚至被歲月提煉成寶石,在生命的歷程中閃著光芒。也正是這些或甜或苦的記憶,串成了生命的鏈,無限地伸延下去……

臘八節作文900字 篇8

  臘八節,在民間這一天有著許多的習俗。

  祭祀

  關於臘祭,古書多有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村人並擊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土以逐疫”。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南北朝以後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為臘八節的主旋律。其節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嚐臘八粥,並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的序慕,忙於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魚臘肉,採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

  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誦經紀念,相沿成節。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臘八節的習俗1000字作文作文。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裡,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

  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儲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裡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