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德> 高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作文

高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作文

高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作文

  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小編收集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歡迎閱讀。

 

  第一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輝煌,五千年的歷史,留 下了璀璨的傳統文化。在這歷史的長河中,中華美德熠熠生 輝。

  中華美德體現了矢志愛國,體現了善待自然,體現了寬以待人, 體現了尊師重道……。

  愛國是高於一切的美德,正是如此,我們中華民族湧現了許許多 多可歌可泣的愛國英雄,他們的英雄事蹟成為中華美德的最高 音。邱少雲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他埋伏在茅草堆的時候,敵人使 用了燃燒彈,火苗隨著風由茅草燒到了邱少雲的身上。這個時 候,只要他從火裡跳出來,在地上打幾個滾,就可以把火撲滅, 可是他卻沒有這麼做,他為了戰鬥的勝利,為了國家的安危,他 卻任火在他身上亂躥。

  是什麼使他做如此舉動?是愛國的美德,是一種深切的情感,是 一種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善待自然同矢志愛國一樣,一直被人們所推崇,也是中華美德的 重要體現。我們青少年要從我做起,改進個人的環境觀念和環境 行為,齊心協力,使我們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永遠有清潔的河 流,茂密的樹林,湛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和悅耳的鳥鳴所環 繞。

  寬以待人也是中國人民的光榮傳統和崇高美德。在我國,有不少 詩人,學者用富有哲理的佳句來讚美寬以待人這一美德。

  “見人之過如已有過”、“不責人所不及,不強人所不能,不苦 人所不知”,由此可見,寬以待人是人與人相處時的`重要問 題。

  寬以待人是我們民族美德的精華之一,而尊師重道義何嘗不是 呢?

  毛澤東同志就是尊師重道的典範。他在百忙之中還想著給自己的 老師徐特立祝壽,這表達了他對老師的深深敬意和不忘師恩的深 厚情愫。

  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 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矢志愛國、善 待自然、寬以待人、尊師重道的事蹟如中國的瑰寶,數不勝數, 我們要發揚中華民族的閃光點——美德!

  第二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陽春三月,春風和煦,萬木吐綠,百花盛開,一切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這個季節的我們,也特別的活潑好動。然而,我們在活潑好動之餘,有沒有考慮過這麼一個問題:今天,我們的言談舉止,文明瞭嗎?禮貌了嗎?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文明禮儀之邦,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這個美麗的校園裡,文明禮貌也無處不在,它像綿綿細雨,滋潤著大地,像陣陣微風,吹進人們的心田。同學們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理解,團結友愛,尊敬師長,文明之花常開放在我們美麗的校園。但是在我們的校園中還存在著許多不文明現象。

  譬如,我們總能看到一些與我們美麗校園極不和諧的白色垃圾,總能聽到一些不堪入耳的髒話,總能目睹到同學之間不該發生的指責與大罵的“唇槍舌戰”。有的同學甚至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給我們生活的空間埋下一顆顆地雷,有的同學甚至不注意愛護公共財物,在白色的牆壁上亂塗亂畫,在嶄新的課桌上刻字留念,殊不知留下的卻是臭名和唾罵,還有的還對“請愛護花草”的警告語視若無睹,為了少走幾步路,隨意踐踏草坪,竟深深踩出一條路來,正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為一名中學生,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我們的使命。如果我們每個同學都能見到老師問聲好,見到同學打招呼,同學之間和睦相處,事事講文明,時時講禮貌,那我們便能生活在一個非常美好的世界中,別人也會因為我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作為一名中學生,愛護校園,美化環境,同時也是我們的另一個使命。當你扔出手中的垃圾時,請你多走幾步,把它放入垃圾箱;當你看到地上飄著紙片時,請你彎下腰,把它撿起來;當你隨地吐痰時,請你為他人想想,別人會因為我而生病的。如果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這樣做,這樣想,那麼,我們的校園一定會更加美好。

  原我們所有的同學都能與文明同行,與禮貌同在,讓文明禮貌永遠伴隨著我們。文明禮貌之月並不只是三月,我們應該事事講文明,時時講禮貌。從自己做起,從眼下做起,把文明禮貌當作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從此刻出發,做一個文明好少年。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讓文明禮貌之花開遍我們美麗的校園,也讓文明禮貌之花盛開在我們每一個同學的心中!

  第三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作為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我們的傳統美德以德作為根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品德,樹立以道義為重的人生觀。

  同學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應該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首先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後人做出了榜樣,無數為國捐軀的□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的愛國精神,然而在中國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求榮的夜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刻要以祖國的利益為重。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還要求我們要立志奮發,一個人、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奮發圖強既要從大處著眼更要從小處著手,從自我做起。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於創新的民族。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好問是分不開的,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和古人“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都說明勤學的道理,讀書還要善疑好問,不學不問怎能有所提高?不恥下問、大膽質疑、多思考,才能有所超越,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來說尤為重要。

  勤儉廉政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為金錢和物質所惑,不為權勢所動,這就要求我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學會勤儉,培養廉政美德。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還要敬長、知禮、誠實守信,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隨著□主席的構建和諧社會、樹立八榮八恥,為我們帶來了民族的希望。

  同學們,當你向老師和長輩們彬彬有禮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利己”的時候;當你敢於承認自己錯誤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傳統美德和弘揚民族精神嗎!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家園而自豪,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講文明、懂禮貌、誠實守信!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古人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自古就有“施恩不圖報”的美德,但也有“知恩不報非君子”的古訓。有“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的名句,更有“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和“吃水不忘打井人”的處世信條。美國把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作為感恩節,在感恩節裡,許多家庭、宗教組織及慈善機構還為窮人、孤兒及流浪者們提供免費的火雞宴,讓那些不幸的人們在感恩節裡也得到一份人間的溫暖。20XX年的8月3日,上海市教育部門在修訂《中小學生守則》時,增加了“學會感恩”的條款,填補了以往教育內容的一個空白。全國一些學校相繼也開展了

  “學會感恩”這方面的研究,把“感恩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切入點。感恩教育理應成為人生的一門“必修課”,學校更應注意教育和引導青少年樹立感恩意識,並且教會他們如何學會感恩。

  我相信中華美德會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跡;中華美德會在這個多姿人間流芳百世;中華美德都會影響著千秋萬代的中華兒女。所有的中華兒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讓中華美德永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