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國學> 【實用】國學作文合集5篇

國學作文

【實用】國學作文合集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學作文 篇1

  正值年少青春的我,對未來充滿憧憬和期冀。近日,也提到,我們青年人,肩負著祖國強大復興的偉大使命,我們應當傳承五四精神,勇敢、奮鬥和拼搏,做一個追夢人。我深受激勵。我懷揣著一個夢想,希望透過學習知識來實現。學校正是我實現夢想的風帆,它使我從一間破舊泥磚房一步步踏向我夢想已久的殿堂。家人的辛勤付出給了我機會,讓我能夠接受教育,學校的學習生活,讓我學到了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國家的資助政策就像冬日的暖陽讓我倍感溫暖,我將攜帶我的夢想,勇敢地向前衝。

  在學校裡,我自由地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感到無比的充實和幸福。爸爸媽媽的在外省工作,常年不在家,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關心我和我的學習,但我並不覺得難過,也不會因為爸媽不在身邊管教我而為所欲為或者墮落。我嚴格要求自己,抓緊時間努力學習,讓他們放心,我深知他們做的工是多麼累。日日夜夜和學習打交道,我的自我約束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鍛鍊。我一直保持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即便遇到多大的困難,我也不會放棄我的學業。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對學習,我永遠不覺得倦怠,每天都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去做一件事,儘管反反覆覆做同一件事,但是自己會有不一樣的認識和收穫,不斷的增長知識。儘管三點一線看似枯燥無味的校園生活,可能也會荊棘叢叢,遭遇失敗,我也不會消極等待,在趕往夢想聖殿的路上,沿途的風景還是令人回味的。

國學作文 篇2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詩詞作為其中的一支,它透過樸實的文字、優美的韻律、凝練的語言來反映生活、抒發情感。兒時的我,就與詩詞結下不解之緣。

  剛咿呀學語的我,每天便隨父母拿著鵝的圖片誦著“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雖不明其義,但那簡短的句子卻朗朗上口,令我牢記於心。每次在電視上或鄉下見到鵝時,這首《鵝》就會脫口而出。

  大一些時,幼兒園的老師教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雖然並不完全懂那些句子,但在我心中種下要珍惜糧食的信念。

  讀小學時,我已經能夠讀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是那麼雄奇壯麗,也能夠理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親情是多麼可貴,還能夠體會“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雖然不一定那麼準確,但我對詩詞的理解在逐步加深。

  升初中後,隨著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我讀到多美的詩詞。當讀到“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情壯志、“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信念時,我不禁熱血沸騰,真想披甲上陣,與詩人共御外敵;當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情操時,我不禁被深深折服,立志要忠誠愛國,為偉大的祖國奉獻一切;當讀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情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豪放與灑脫時,我倍受感染,告訴自己事無完事、人無完人,不要過於計較得失;當看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的悲哀與無奈時,我禁不住神色黯然,深深體會到詩人的愁緒……從詩詞中,我學會珍惜,學會欣賞,學會感恩,學會堅強,學會愛國,學會灑脫,學到優美的語言。

  中國的詩詞,細膩處如少女情懷,欲語還羞;豪放處似天馬行空,徜徉恣肆;悲傷時如杜鵑啼血,寸斷肝腸,激昂時似金戈鐵馬,銳不可擋。中國的詩詞,國學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語言中的精靈,它是會燃燒的句子,它激勵我前進,它指引我提高,它將一直伴著我成長。

國學作文 篇3

  我們從一年級開始就每天誦讀《朝讀經典》、《國學讀本》等書籍,裡面既有《三字經》、《弟子規》,也有《朱子治家格言》等。我覺得《弟子規》對規範我們小學生的行為舉止、為人出事大有幫助。

  我以前做事老是拖拖拉拉的,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想做,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做,遇到難題就想繞過,有不懂的問題也不去請教爸爸媽媽,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使我學習、生活中的效率變低。在讀過了《弟子規》中的“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等經典語句,使我終於明白了自己的缺點所在,如果今後能抓緊時間、統籌安排,不懂的問題及時請教,相信我的學習效率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弟子規》則以孝為主題,告訴我們應該懂得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兄弟、團結朋友。“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則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爸爸媽媽不住的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爸爸媽媽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是應該的,有時,爸爸媽媽過於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頂嘴、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是多不應該啊!

  讓我們一起走進國學、感受國學的風采、品位國學的'魅力,培養孝親尊師、溫和謙遜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謙卑的態度、彬彬有禮的行為來對待生活中的人和事,不斷提升自己的品行修養。

國學作文 篇4

  告訴你們,透過誦讀經典詩文,讓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儒家風範,什麼是道家精髓,什麼是千古美文……“從“自信不疑”到“聰明睿智”;從“天生我材必有用”到“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對我啟發最大。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於儒家的聖賢孔子之口。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非淺,是因為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該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就拿我們班來說吧!在這個18人的集體裡,就有我許多的良師益友:數學天才緱正傑;唱歌能手陳程;小畫家劉小琴……他們的才華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學習。這樣我不就可以增添更多知識的養分嗎?這正是《論語》孔子傳與我的做人的道理呀!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只要你願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豔,更持久。

  同學們讓我們都參加到《國學經典誦讀》的活動中來吧!好好的誦讀,記住它。讓它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靈的聖地,更讓它引領我們去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重重困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國學作文 篇5

  驀然看見“國學”二字,我不由得怔了怔。思緒溜回那年初夏,我坐在陽臺上,手捧著一本古文書,緩緩吟誦。是的,我還記得那片樂土。

  一個夏日,媽媽帶回了一本書,看我不情願的樣子,拍拍我的肩:“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這是片樂土。”從此,我幾乎是被脅迫著背誦起那本書。但我終於開啟了這樂土的大門,她的美麗正緩緩展現,我的心也逐漸沉醉……“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之所以傾頹也。”讀《出師表》,我感受諸葛亮為國的嘔心瀝血;“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品《桃花源記》,我與陶淵明共歷那世外桃源的美麗清幽;“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吟《愛蓮說》,我和周敦頤同賞“花之君子”……每當夏的炎熱浮躁了內心,或與朋友的發生口角痛了心時,我便翻開那本書,再走進那片樂土,讓她融進我的心靈,為我沉靜浮躁,抹平傷痕。我在那片樂土上,彷彿洗盡了鉛華,塵世的喧囂都被排除在外,心中裝滿了暢快。我不禁感嘆,這小小的一百多頁的書,竟有如此之大的魔力!

  年歲漸增,國學的理念也更加清晰。我讀了更多的古典:《西遊記》、《紅樓夢》、《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看完這些書後,我長吁一口氣,不是如釋重負,而是驚奇和喜悅。驚奇於“國學”這片樂土的遼闊,她是無邊無際的,而不是我先前所見的那極小的一塊;喜悅於我能在更大的一方天地中繼續進行我的探索、追尋……

  回憶與現景重合,我走到書架前,找到那本書。輕輕抽出,拂淨灰塵,緩緩翻開。那上面稚嫩的字跡顯得有些陌生,但那墨香的文段卻已印進我的心底,永遠不會忘記。我坐在陽臺上同樣的位置,想著當年的情形,不由得笑了。

  媽媽,感謝你給我這片樂土。

  國學,感謝你給我那麼多快樂。我愛這片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