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作文錦集九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桂花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桂花作文 篇1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在我們歡度國慶佳節的時候,我家門前的那棵桂花樹也在秋風的吹拂下,慢慢地展露出了她們的風采,她們不但點綴了我們的生活環境,更讓我們如進入了仙境一般,給人們心曠神怡的感覺。
早晨一起床,我便聞到了令我非常熟悉的味道。我想:會是媽媽燒了什麼好吃的東西?又會不會是什麼花的香……我尋著這個香味,邁著輕快的步子來到門前的場地上,這裡是香氣最濃郁的地方,我閉上眼睛細細地品味羊這種香氣。啊!多麼誘人的氣味呀,真的是沁人心脾。隨後我緩緩地睜開眼睛,哇,原來是桂花啊,怪不得聞著那麼熟悉呢。我一看,桂花樹上開滿了黃色的小花,走近一點細看,會覺得香氣異常的濃郁,似乎是聞到了仙女身上的香味,不,仙女身上的香味也沒有它濃郁。準確地說應該是十個仙女的香味才能比得上一棵桂花樹的香氣。
正當我感受著仙境般的場地時,媽媽戴著手套出來了。我問:“媽媽,你這是幹嘛啊?”媽媽親切地說道:“想到去年的桂花年糕了嗎?這桂花就是從樹上摘下來的。”我一聽,心裡美滋滋的,暗自說道:“哇,桂花年糕真是好吃呀……”還沒做好,我就已經在想吃了。
我進屋也拿了一副手套,和媽媽一起去摘桂花了,摘著摘著,我看見一根枝條上長得特多,我就用一張報紙鋪好,用手一搖,啊,好快呀。這個舉動被媽媽看見後,她說,:“你在幹什麼呀?”我說:“我這裡有桂花雨呀,媽,你這裡有嗎?”“小機靈鬼。”其實媽的心裡特高興,因為我能想辦法。這樣一一地搖,不用半小時,我已搖了滿滿一籃了,我感到非常的高興。
桂花,最令我難以忘懷的花,它帶給我們甜蜜,帶給我們喜悅,更帶給我們無以倫比的歡樂!
桂花作文 篇2
我家院子裡有一株“金”桂花王””,它神采奕奕,儀態高雅,頗具王者風範。這株”桂花王”主幹直徑約25釐米,樹高3米多,樹冠直徑有4米多。我經常在這裡或駐足觀賞,或樹下小憩。這實在是一件陶冶性情、愉悅身心的趣事。
桂花樹四季常綠,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特點。
春天的時候,春雨降臨,細雨如絲,桂花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它們慢慢地抽出了嫩紅的新芽,新芽是紅褐色的,像一朵朵紅花開放在萬綠叢中,又像剛落地的嬰兒一樣嬌嫩。春天的桂花樹真可愛啊!它象徵著一年的幸福,孕育著新的一年的希望。
夏天的”桂花王”和春天比起來,又是另一番景象。只見那滿樹的綠葉彷彿塗上了一層綠色的油彩。一陣微風吹來,”桂花王”舒展著它那四季常綠的枝葉,隨風微微搖動著,在陽光下閃著綠光。
到了秋天,開放的”桂花王”如同撐開一把巨大的綴滿金珠子的綠色華蓋。桂花雖然小,但是隻要你一不注意,一夜之間就會滿樹桂花。一串串小金鈴似的小花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異常美麗。株株金黃的桂花如渾身墜滿金珠子的貴婦人,濃香襲人,讓小花園充滿著勃勃生機。在”桂花王”百米方圓的領域裡,空氣裡瀰漫著醉人的桂花的馨香,能讓你流連忘返。如果靜下心來,你會感到那香氣一絲絲,一縷縷,沁人心脾。古人說得好:“凡花之香者,或清或濃,唯桂花清可絕塵,濃能溢遠。”金桂的幽香真是擋不住誘惑啊!被譽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的桂花,自古以來,很受文人墨客的青睞。宋代詩人贊它“金秋獨佔”,“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裡來”。那千株萬株桂花,若被濛濛細雨沾溼了,會更顯得嬌豔動人,芳香撲鼻。
嚴寒的冬天降臨了,經不起嚴寒的樹木都早早地枯萎了,落葉了,可是桂花樹依然傲然挺立。它的葉子越來越厚,越來越硬了,顏色也越來越深了。它雖然沒有夏天那油綠的光澤,但滿樹的枝葉仍然精神抖擻,奮發向上,““桂花王””
經受著一次又一次嚴寒的襲擊,準備迎接新一年的明媚春光!
我聽說,桂花不但可以供人觀賞,還可以用來做桂花糖、桂花茶呢,桂花用處真大啊!
我愛我家的““桂花王””,因為它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
桂花作文 篇3
新年的鐘聲已經叩響,重慶就跟著進入白茫茫的冬天,好多婀娜多姿的花枯萎了,好多高大挺拔的樹落葉了,但重慶的那千姿百態的桂花樹卻傲然存活,讓我們美似仙境的鴻恩寺來觀桂花吧!
瞧!那棵叫“花菜”的桂花樹挺立在寒冷的凌風中。它的主幹有兩或三根,微微的纏在一起,一起頂著一叢茂盛的綠葉。我腳微微一踮便摘到一片小葉,瞧,上面還有一朵小桂花呢,我一聞,真香!
呀!那棵叫“孔雀開屏”的桂花樹在林中引來無數人讚賞的目光,與人們驚歎的語言。它那高高粗壯的桂花樹樹幹挺立在草叢間,從身幹中央打開了一把大扇子,就如孔雀開屏時的羽毛呀!
奧!那兒有兩根樹叫“緣”。那不是兩根超普通的桂花樹嗎?不。那兩根樹的樹杆不在一起,而且相距很遠,但它們的葉子交錯在一起,掛在高高的樹梢上。有位澆水的師傅告訴我:“這兩根樹,不是人為把它們弄在一起,而是它們自己長成這樣的,它們不是很有緣嗎?”
面對這些千姿百態、絢麗多姿的桂花樹,這些不懼嚴寒的樹兒們,我想:我們祖國也會不懼“嚴寒”地節節高升,繁榮富強的!
桂花作文 篇4
在所有的花樹中,我對桂花情有獨鍾。它不大起眼,但開花時卻香飄十里,令人沉醉。
那天,小區裡的桂花開了,芬芳撲鼻。我們家在六樓,竟也時時聞到樓下桂花的幽香。陣陣花香絲絲縷縷,就像遠遠的笛聲,是那樣婉轉悠揚,扣人心絃。我不由得跑下樓去探訪它。
循著脈脈的香氣,我來到了桂花樹下。湊近那一小簇一小簇的淺黃,我驚訝地發現,那一穗一穗的花朵,是由無數朵小小的桂花組成的。每一朵小花都有四個花瓣,淡黃色的花瓣中間冒出兩個白色的小花蕊,看起來可愛又溫馨。以前只是遠遠地看桂花,竟不知道每一朵小桂花的構造原來是這麼精緻!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微不起眼的小花卻能散發出這麼迷人的幽香。沒有一種花香得這麼幽遠,沁人心脾。我摘下一小枝花,小心地帶回家。
小小的桂花放在我的案頭,我的房間立刻瀰漫著淡淡的香氣。我沉浸在花香的海洋裡,心曠神怡。看著這小小的桂花,我突然想到好多好多。桂花在花的王國裡是那麼不起眼,可是它卻能以自己的香氣獨樹一幟,叫人難以忘懷。我們人不也是一樣的嗎?即使是一個平凡的人,也有它與眾不同的地方,只要你努力綻放,必定能散發出屬於自己的幽香。像那個以善於整理房間收納雜物聞名世界的韓國姑娘,那個在窗戶上種出蔬菜的美國女孩。她們活出了自己的個性和精彩。桂花,還像那些在各個崗位上默默奉獻的人們,一點一滴的感動,必能匯成激盪人心的洪流。那個踩著三輪車把所有的錢捐獻給希望小學的老人,那個發起每天半小時撿垃圾行動的青年。他們,就像一棵棵桂花樹,在世上傳播著自己的芬芳……
看著眼前這一枝雅緻的小花,我心中盪漾著滿滿的芬芳。我告訴自己:做人,要像桂花那樣幽香。
桂花作文 篇5
早時讀過“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的古詩,加上外婆做的桂花糕、媽媽泡的桂花茶,所以很小我就對桂花特別的喜愛。今年國慶假一過,村裡一夜之間就開遍了桂花。這可把我樂壞了。
今天是星期天,一大早我就和好友——鄭衛明相約去摘桂花。地點就是他家院子。鄭衛明家門口有一棵桂花樹。那棵樹可大了,就像一把大綠傘,遮住了大半個院子。
我們來到樹下,看到樹上綠葉中躲藏著一串串像金子一樣的桂花。那麼多,就像是過節一樣。微風不時送來一陣陣濃濃的花香,像酒一樣好聞極了。可我們沒有心思去聞,我們要摘桂花做桂花茶呢。可是,樹那麼高,我們要怎樣把桂花摘下來呢?這時,鄭衛明突然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只見他拿著一把剪刀,猴子一樣很快地爬到樹旁的柴火堆上,手一伸,正好抓住了桂花枝。他就開始嚓嚓地剪起桂花來。由於我太矮爬不上去,就在下面撿桂花。
過了一會了,我就撿了一堆,而我也成了一個身上披滿了金黃色桂花的“新娘”。可這時能剪到的地方都剪光了。為了得到更多的桂花,我們決定冒著被樹蟻咬到的危險爬到樹上去。在樹上,我的`眼睛都應接不暇了。我看到了很多的桂花,這簇上面的桂花很多,很繁盛;那裡又有一簇稠密的桂花,那裡又有一簇……我用剪刀手忙腳亂而又小心翼翼地把一串串桂花剪下來。
正當我們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遠處傳來了我媽叫我吃飯的聲音。怎麼就到中午了?
下得樹來,我們把摘下來手桂花平均分了,就各自帶著歡笑跑回家了。
桂花作文 篇6
今年國慶長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外婆家遊玩。
剛到外婆家,只見路邊綠油油的桂花葉間藏滿了金黃小巧的桂花,空氣中全是桂花的香氣,地上,樹上,屋頂上……到處都是桂花,無論哪兒都有桂花的香氣。放眼望去,整個村子都是金黃色的。走近桂花樹,只見那一個個小巧玲瓏的桂花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樣,嬌滴滴地躲在葉子後面。聽外婆說,下午要去搖桂花了。
一聽到這個訊息,我十分興奮,一心只盼著能早點去搖桂花。等啊等,終於到下午了,我和外婆拿上工具,提上大桶,朝自家的桂花樹走去。
來到樹下,外婆先在桂花樹下鋪上袋子,然後又幫我在另一棵小桂花樹下鋪好,就開始搖桂花了。只見外婆用手握住樹幹使勁一搖,袋子上就落滿了桂花。我不甘示弱,學著外婆的樣子,使勁搖起來,但是,袋子上沒有落多少桂花,桂花葉卻掉了不少。我又試了好幾次,可結果還都是一樣的。這是為什麼呢?我懷著疑惑的心情朝外婆望去——原來,外婆並不是一直使勁搖,而是時而輕,時而重,我恍然大悟。找到了竅門,搖桂花就輕鬆多了。不一會兒,袋子上就全是桂花了。我們把袋子上的桂花倒進大桶裡。看著大桶裡那些來之不易的桂花,我彷彿已經看到擺在桌上的那些美味的桂花糕。
夕陽西下,我和外婆提著今天的“戰利品”—— 一大桶金黃飄香的桂花,心裡跟吃了蜜似得,別提有多開心了。
桂花作文 篇7
我家住在北區,9號樓。樓前一大片地,地上種滿了樹,有幾棵是桂花樹。
每到八月份那黃豆大小的淡黃的嬌小的花開了。散發出陣陣醉人娥幽香,我時不時總要摘一些帶回家。桂花可以做香包,桂花糕,香水……用處可多了!不要瞧不起小小的桂花,它不去與春天的春花爭豔,因為它沒有美麗的顏色嗎;它不去與夏日爭鬥,因為它怕熱嗎;它不去與臘梅傲雪戰寒,因為它怕冷嗎;它為什麼要在秋天開?它怕眾花嘲笑嗎?不,不是的,這是因為它不愛與眾花比美。在眾花之中,桂花在我心中最美!不是因為它用處多、不是因為它嬌小玲瓏、招人喜愛!是因為它像謙虛的少女,不要人誇、不要人贊,只是為人們撒下綠陰、獻出芳香、供人食用。多麼有愛心的桂花!多麼無私的桂花!我請大家不要再砍樹了,也許有一天,你砍倒的是一棵棵從前你愛的桂花樹,一棵棵無私奉獻的桂花樹,那時桂花樹可能還再為我們默默奉獻,希望我們留下它。
一棵棵桂花樹,一朵朵嬌小的桂花,裡面含著多少情、多少愛、多少夢呀!幽幽桂花香、幽幽桂花情。
桂花作文 篇8
雖然到了十月,天氣依然時不時地晴熱,教室窗外有一株桂花,花開得正濃,香飄四溢。一陣風吹來,滿周圍的人和物都沉浸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裡,空氣中瀰漫著醉人的清甜味道。
記得曾幾何時收到過你裝滿桂花的信,那種甜甜的滋味深刻在信紙上,寥寥數語把秋天的思念鎖在桂花裡,香味伴隨著有力的筆跡叫我難忘。即使現在回憶起來,那時的青春年少和懵懂無知,仍留下了記憶的香味。
四季中,我最愛秋天。層林盡染,果實累累的秋天,既飽眼福,也享口福。丹桂飄香時節,沁人心脾,讓我多了一份惆悵和對你的懷念。氣味有時真的可以成為一種深刻的記憶,一種幸福的感覺。
喜歡桂花,喜歡它茂盛的枝幹,青青的樹葉;喜歡那不經意開出的滿樹小黃花;喜歡它那時而濃得讓人快要窒息,時而又清淡得爽人肺腑,讓人浮想聯翩的清香;喜歡它的不嬌不媚,不豔不俗的姿態。喜歡它一樹最不起眼的小小黃花,卻用最沁人的清香伴我走過這秋高氣爽、果實累累的秋季。
喜歡桂花,尤其喜歡桂花盛開的季節,喜歡聞到濃濃的桂花香,喜歡與你早早起床在校園裡漫步,喜歡看你忙忙碌碌的身影。還記得嗎?我們一起寫的散文《在那桂花盛開時》,竟然在作文比賽中“金榜題名”!
桂樹盡披“黃金甲”,暗香浮動滿校園。駐足停頓,我們都努力想嗅出那沁人心脾的花香根源,說不出的愜意。輕輕地靠近那盛開的桂花,嫩黃的花蕊,一縷暗香襲來,人醉心醉。隨手撿得落枝一片,送給你,得到的是一泓深深甜甜的迷人酒窩。你呢,有時竟“得意忘形”地投入桂花的懷抱中,不禁在桂花林中翩翩起舞。
曾記得和你在樹底下鋪著一張張潔淨的報紙,然後輕輕搖動花枝,細碎甘甜的花瓣猶如絲雨般紛紛飄落,灑滿我們稚嫩的肩頭。幻想徜徉在花樹下,一起粘染了滿身的桂花香。
“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桂花那挺拔的主幹、層疊的枝葉和稠密的花朵,又是金桂時節,你在他鄉還好嗎?我採了一簇桂花連同我的祝福一起寄給你,祝你在另一個開滿桂花的城市裡幸福一生。
花會幹,色會淡,但我想桂花的香味綿長依然,一定會綿延在書頁裡久久不散。不知你是否會好好地將它們珍藏,然後時時憶起我,憶起我傻傻的模樣?你曾經的桂花友。
貪婪地呼吸飄著桂花香的空氣,恍惚間又看見了你。拿起你送的心愛的弦笛,吹響一管悠揚纏綿的聲音。精緻的花瓣,伴著溫柔的嘆息,輕輕滑過頰邊,晶瑩剔透的色澤,透出隱隱淡淡的清香。想你的心情是層層的漣漪,在暗夜裡盪漾開來……我默然佇立,沉浸在這香徹骨髓的桂花香裡,閉目凝神,深深地呼吸著它的芬芳,然後靜靜地等待,等待下一個桂花盛開的季節!
桂花作文 篇9
秋風輕掃,院子裡桂花凋落,一顆顆嬌黃弱小的花粒殞身大地。我停下腳步,不知如何越過這些香消玉殞的殘微身軀。落花,一種美麗逝去,讓人心生憐意。桂樹於秋風中成為棵棵花冢,站在一旁,靜默憫悼,感懷大自然寂寥婉約的哀悽。
人的情緒容易受到季節更迭的影響。秋天了,葉黃、花落、枝枯、樹禿,令人傷感,於是我們便深深地悲秋。悲秋——出自《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現代漢語釋為:“教人悲傷啊秋天的氣氛,大地蕭瑟啊草木衰黃凋零。淒涼啊好像要出遠門,登山臨水送別傷情。”詩人宋玉於初秋時節“憫其師忠而放逐,故作《九辯》以哀其志”,此師即屈原。
中國文化的悲秋章節仿似就此墨濃,而後悲秋的色彩浸染著各個朝代的文化,兩千多年來已然凝固於傳統文學血脈之中。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李清照:“滿地黃花堆積……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鄭振鐸《山中雜記?蟬與紡織娘》:“你的感觸將更深了,那也許就是所謂悲秋。”但凡秋至,總是勾起人的愁緒,或悲愁、哀愁、憂愁、閒愁,或鄉愁、旅愁、離愁、病愁,千種萬種愁,真可謂:怎麼一個愁字了得!古人感應天時竟把“愁”字造成“心上立秋”,於是秋成為了中國愁文化的集中營。這個季節,滿紙寫的多是悲風苦雨,讓善良的人兒淚眼盈盈。
其實,秋不應是悲愁的。我無意唱反調,對“悲秋文化”亦無些微貶損之意。試作如下辨析,任君取捨吧。
秋是收穫的季節。收穫應該是喜悅的,對吧!還記得小學時的一篇課文《秋天的田野》:“……那是一片稻穀的海洋,一個金色的世界。連綿的稻田彷彿是一床床連在一起的金黃色地毯。……農民伯伯揮舞著鐮刀,‘刷刷刷’地割下了豐收的喜悅,露出了甜蜜的笑臉。”多年過去,這篇課文描繪的場景一直不曾忘記,仍時常出現在我的夢中,讓我保持著對秋天深深的好感,以至期盼著筆耕的秋天自己也能手執筆鐮,“刷刷刷”地割下成熟的文字,裝滿一排排空白的紙頁。
秋是團圓的季節。中國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禮制,到唐代就有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官方規定。面對圓月,人們自然而然生出一份“月圓人團圓”的美好願景。每每明月當空,文人墨客便爭相競筆,大量詩詞湧現——“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在其數浩繁的詩詞中,我們不難品出團圓味兒來,如吃五味月餅,嚐出了思念的鹹、團聚的甜、久別的鮮、濃情的香、脫縛的酥。
秋是美麗的季節。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詩句,每讀令人身心俱暢,拜嘆詩人驚天才華,也深深為秋光之美而情動。再賞香山紅葉、九寨清水、平湖秋月、大漠流金……桂花 、菊花、扶桑花、芙蓉花、串串紅、美人蕉、秋海棠……萬里河山於此季真真是江山如畫、風物閒美;再嘗大閘蟹、秋刀魚、鮭魚子、松茸菌……秋季的美食讓人盡享舌尖上的尊貴與顯赫,領略居於食物鏈頂端的榮耀。
秋是幸福的季節。人生的幸福有很多種,化繁為簡單說結婚吧。秋季步入婚姻殿堂的人要多過其它季節(據網上的一份調查,57%的中國人選擇秋季結婚)。其中的道理很簡單:一是秋閒;二是秋富。國人對“人生大事”向來慎重,而婚姻事關“終身幸福”,此等大事必得有時間和金錢的充分準備,這樣一來秋季當是不貳之選。也不否認春夏冬結婚之人同樣會獲得幸福,只是從群體和數量上秋季結婚者更多,如此,秋季嫁娶對社會幸福指數的調節作用也就更大。
一個收穫的、團圓的、美麗的、幸福的季節——秋季,當不應是悲愁的哩。如是思量,再一瞧,秋風輕掃,桂花滴落,一顆顆嬌黃弱小的花粒投身大地。我俯下腰身,以手輕攏,拂拾於懷,打算帶回屋去,仔細著釀出一壺香醇的桂花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