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故宮作文600字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故宮作文600字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宮作文600字 篇1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皇家宮殿,那裡記載著悠久的歷史。一步一步向前走,再次開啟了北京之旅——探索故宮。
繞過午門,就是雄偉壯觀的太和殿。太和殿是中國的木建築,高35米,面積2377平方米。外面的幾根紅漆柱子,長12米。這座建築供大型活動使用。
大型活動時需要休息的場所就是——中和殿,它位於太和殿、保和殿之間。參觀完中和殿,就來到科舉考試考場——保和殿。所有的狀元,都是從這裡考出來的。當年科舉考試,從保和殿走出來的可都是有學問的才子。
來到乾清宮,大門緊閉。導遊器裡介紹說,這裡是討論國家大事的地方。再向前走,就到了靈沼軒——它是清朝末年最後的建築。還未完工,戰爭的鈴聲就被敲響。走出靈沼軒,來到了御景亭。御景亭,是皇帝欣賞風景的亭子,許多石頭堆的山是堆秀山。
走出御景亭,來到了九龍壁。九龍壁由牆壁上九條龍組成,和山西大同九龍壁,北京北海公園九龍壁,合稱“中國三大九龍壁”。這九條龍沒有哪兩條是相同的。它們有的凝視天空,好像即將飛上藍天;有的手裡拿著珍珠;還有的瞪大眼睛望著我們,好像在展示自己的威風。
珍寶館門口水洩不通,今天所展出的400件(套)文物,在皇極殿兩側四個展廳陳列。走出珍寶館後,來到了暢音閣。暢音閣通高20.71米,共三層:一層福臺、二層祿臺、三層壽臺。
故宮的窗戶富有特色,中國古代的窗有著漫長的發展歷史,是中國傳統建築最具特色的部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內涵,審美意蘊和空間美感。為歷史悠久的故宮畫上了“點睛”之筆。
走進故宮,被雄偉壯觀的太和殿所震撼,為精美絕倫的文物展品而駐足,在精巧古雅的御花園裡讚歎古人營造技藝……
以上是我第一次走進故宮,之前聽過故宮老師講課。第一次走進去後發現跟故宮老師講的一模一樣,由於時間原因第一次也沒能全部游完。下次遊記故宮後再更新……下次遊記待續中
故宮作文600字 篇2
今天我們驅車趕往故宮。
經過導遊的講解,我知道了故宮也叫紫禁城,現在人們都叫他故宮博物院。我們站的地方(午門前)就是故宮的南北軸線,這條線就好像是我們學的對稱軸,把故宮分成左右相等的兩部分,左右的建築都是對稱的。我們在老師講完所有的注意事項後,就向著故宮那輝煌的建築出發了!我們遊覽了很多地方,哪裡的建築藝術都很精湛。但是其中御花園讓我最為震撼。皇上的御花園都是那時的工人們一點一點人工建造成的。那裡的山是假山,但比真山還要美麗、壯觀,有一種人造的`美感,讓人沉醉其中。那裡的樹是人工種上的,但在差不多600年後還依然挺立在那裡,任憑風吹雨打它都屹立不動,是自然生長的樹又能怎樣,它們記載了多少年的故事,多少的歡樂與悲哀,是自然生長的樹又能怎樣!這時,走了這麼多路了我們感到了疲乏,於是我們便坐在那矮一些的石頭上。在這時我彷彿嗅到了古時的書香;彷彿聽到了古人的話語;彷彿看到了古人在努力耕耘,為我們後人留下這麼美好的未來;彷彿和它融為一體,感受經歷了著風吹雨打數百年的故宮。徜徉在著古老的歷史之中,誰能不陶醉,誰能不讚美,誰又能不被震撼!御花園的美雖然是人工打造成的,但它的美是與別的花草樹木、山山水水不同的的,著就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美。在這種獨一無二的美中暢遊,酣暢地吸收著這種美,讓這種美淋漓盡致地在我們腦海中舒展是一種多麼難以形容的感受啊!
光是故宮的御花園就這麼讓人陶醉在其中,別的建築也有它獨有的特點,整個故宮就是一個完美的藝術作品。就像古羅馬的廢墟一樣,看到了故宮的各個宮殿彷彿歷史的事件就發生在眼前就會想象到這裡曾經有多麼輝煌、壯麗!
故宮,你是讓我記憶最深的建築,在緊緊銘記你的同時,我也看到了中國的輝煌!
故宮作文600字 篇3
在中國這個“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的歷史上,有兩個倖存者,一個是赫赫有名的北京故宮,另一個是默默無聞的瀋陽故宮(常聽說的“臺北故宮”即臺北故宮博物院,建成於1965年,是一座外形仿古的現代博物院建築,並非古代宮殿)。北京故宮無疑是歷代宮殿建築藝術的集大成者,而坐落於關外,興建於清初的瀋陽故宮,則以濃郁的民族融合色彩、鮮明的北國特點,在中國古建築中獨樹一幟。
瀋陽故宮是由三個修建年代不同的建築群所組成,分別是東路、中路和西路。東路是由清太祖努爾哈赤於1625年建造的,用於上朝、辦公和舉行典禮,裡面是十王亭和大政殿,以及住宿用的“汗王宮”。中路是1626年努爾哈赤死後由皇太極執建的,裡面設有崇政殿、鳳凰樓、寧清宮等。而西路是乾隆祭祖“南巡”是修建的行宮,供自己與母后居住,內有文溯閣、嘉蔭堂和戲臺,用來娛樂。整個建築群修建跨度將近160年,功能、佈局和藝術風格各有不同,卻又彼此呼應,和諧一體。
瀋陽故宮雖不敵北京故宮的規模,但也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它的保暖性絕對一流。上朝用的十王亭和崇政殿都是嚴實的磚房,採用最低等級保暖卻最好的硬山頂;而皇太極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寢宮——清寧宮,正堂布局則採用東北常見的“口袋房”、“萬字坑”;整個瀋陽故宮的建築都設有火坑。設定了這麼多保暖裝置,氣質難免會有影響。但古代工匠“妙手回春”,木雕貼金、精美的五彩琉璃、極具立體感的琉璃浮雕、無處不在的龍形紋飾,用最高規格“三交六椀”的格柵窗、裝飾屋頂和牆簷等一系列工程都讓它整體提升了層次。比如大政殿的琉璃寶頂,共有13層構件,融合了相輪、寶瓶、蓮花等佛教經典形象 ,以及二龍戲珠等圖案,寶頂周圍沿八角脊伸出八條鏈鎖,旁邊個塑一個蒙古力士。
瀋陽故宮的魅力,遠不止這些。
故宮作文600字 篇4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們一家四口來到了瀋陽故宮,故宮是由清太祖努爾哈赤與清太宗皇太極建立並使用的皇宮,瀋陽故宮是清王朝的奠基地,它佔地六萬多平方米,有古亭建築百餘座。
首先,我們穿過大清門,參觀了翔鳳閣與飛龍閣。來到了皇帝上朝的地方?崇政殿,它是在皇太極時期建造的,裡面可真是金碧輝煌,正中間擺放的是金漆雕龍紋寶座屏風,兩旁擺的是掐絲琺琅三足爐,前面還有兩條金龍彎曲的纏在金柱上,可真有皇家的豪華,貴麗與氣派。接下來,我們到了鳳凰樓,這裡是皇帝飲酒作樂的地方,三樓是觀景用的,據說鳳凰樓原來是瀋陽的最高點。
穿過鳳凰樓,我們來到了當時所謂的“後宮”,原本想這裡很大,是富麗堂皇的,結果到了才知道,這裡只有五間房子,正中間的是清寧宮,原來皇后住的地方,裡面雖然寬敞,但是與佛堂一樣,根本沒有電視裡拍的那麼華麗,並且做飯的也在裡面,沒有什麼御膳房。清寧宮真是樸素呀!我感嘆到。出了清寧宮,我們來到了莊妃住過的永福宮,裡面有一個木製的搖籃,是順治小時候的,十分精緻。在永福宮的對面,就是莊妃的姐姐海蘭珠的衍慶宮,裡面的陳設與永福宮的一樣。
參觀完後宮向東走,我們便來到了大政殿,它是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修建的,原來上朝參政議政的地方,它的外形像座八角樓,裡面的空氣十分的潮溼,中間放的是鹿角椅,旁邊放著白玉雕玉蘭花插,牙雕洛神賦小插屏,都十分名貴。大政殿的前面,是十王亭,分別是左王翼亭、右王翼亭、鑲旗黃亭、正旗黃亭、鑲旗紅亭、正旗紅亭、正旗藍亭、鑲旗藍亭、鑲旗白亭與正旗白亭。
參觀完後,我不禁感嘆到,這座關外的紫禁城,儲存完好,有著獨具特色的宮殿建築與珍貴的歷史文物,難怪享譽華夏,蜚聲世界。
故宮作文600字 篇5
今天,是我們參加“社會實踐大課堂”的日子,我們這次去的是故宮博物院。經過查閱資料,我知道故宮博物院就是明清時代的紫禁城,後來經過修築,改名為“故宮博物院”。我僅僅只在電視中看到過紫禁城,這次有機會親眼看到紫禁城,我真是拭目以待。過了大概1個小時,我們便到了我期待已久看到的“故宮博物院”。
我們是從午門進到故宮博物院的,午門高大雄偉,足有3、4層樓那樣高。午門看起來十分美觀,因為左右對稱,所以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走了一段路後,我們來到了太和門,太和門雖不如午門那樣高大,但是太和門建造起來,一定比午門精細,太和門上有許許多多精細的圖文。顧名思義,太和門裡面一定就是太和殿了。太和殿是非常有名的,它是三大殿中的正殿,俗稱金鑾殿。殿內的地是由俗稱“金磚”的細料澄泥方磚鋪成。就是由於太和殿的做工精巧才得以名氣。太和殿的雄偉及設計吸引著我,使我久久立在太和殿前,感受太和殿吹來的風。
再往裡走便是中和殿了,中和殿不雄偉,但會覺得清爽、小巧。它像一個小亭子,但不是一般的亭子,這亭子石柱上的每一個圖文都十分精細,都是用古代最優秀的工匠雕刻而成的。我們又到了保和殿,保和殿的基座不如太和殿大,但是保和殿上下一樣大,讓人覺得保和殿很方正。下一個景點就是乾清門了,乾清門最為顯眼的是左右兩邊的圍牆,由遠到近,從寬到窄。有種擁抱的感覺,讓人覺得很開闊。裡面一定就是乾清宮了,乾清宮是個重要的宮殿,它是清代皇帝死後的停柩之地。再往裡交泰殿,它和中和殿差不多,但是比中和殿要小。御花園是非常有名氣的,御花園中的假山石、樓閣、樹木等等都是非常漂亮的,假山石形態各異,不會給人枯燥感,而會讓人感到清新。我們最後是在神武門出去的。
看到了雄偉的故宮博物院,我就彷彿看到了我們雄偉的歷史。這次參觀不僅滿足了我的願望,而且讓我真正感受到了留下故宮博物院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