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和平作文彙編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平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和平作文 篇1
假如,一個天使能滿足我的一個願望,我一定會說:”讓世界變得永遠和平吧!“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我們現在雖然生活得很幸福,但是不少地區還瀰漫著戰爭的硝煙。我們的幸福是來之不易的,還是中國抗日英雄為我們創造的。既然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和平,為什麼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除掉戰爭呢?
我們應該禁止發明各種武器,我們再也不要見到戰艦與水雷,再也不要見到地雷與導彈,請還給戰火中的孩子一個幸福的家吧!我們再也不要見到倒塌的房屋的廢墟,再也不要聽到失去親人的哭喊。我們要手拉起手維護我們的和平之花,讓罪惡的硝煙消散,露出湛藍的天空。迎接我們的就是一個真正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世界上的戰爭者啊,請聽我們說,為了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親,為了我們的美好世界,請放下你們手中的槍,和我們和諧共處,讓我們之間的和平之水永遠流淌下去……
和平作文 篇2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和平和戰爭只是在一念之間。忍一忍,心平氣和的去想一想。我相信你會改變。
“吃虧是福。”如果吃眼前這一點點小虧,能避免一場戰爭,那麼吃虧未必不好。
“能放手時需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我們不能得理不饒人,可以放手,可以饒人就放他一馬。不會沒有好處的。
“兼相愛。”是說要愛身邊的每一個人,也包括我們的敵人。
吃虧的人在吃虧的時候想起“吃虧是福。”想還手時想起“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你就不會怨他了。同時想打別人時,想起“兼相愛。”想報復他人時想起“能放手時需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你就不會那麼生氣了。
和平作文 篇3
滾滾硝煙,戰火瀰漫.“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百年前的中國,一片狼藉,千年文明、盛世繁華在一滾硝煙中盡數消散。
迷茫中,我彷彿看見那血染的天邊伴著一絲微弱的氣息;萬千痛苦化作眼邊兩行清淚;隱約中一群野獸紅著眼、怒吼著衝進了圓明園,那中華文明與智慧相錯流織的夢被無情的踩踏;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獰笑著。
終於,一批帶著五星紅旗的革命戰士,踩著兄弟們的血肉為中國開闢了一條救國之路。侵略者高舉的白旗插在了已被鮮血染紅的雪地上。
和平在呼喚,讓滾滾硝煙隨一縷陽光散盡;讓濃濃戰火伴著春雨無存;讓滴滴鮮血蕩著一陣清風逝去……
和平作文 篇4
“要和平,不要戰爭”是每一個孩子的祈求,也同樣是每一個孩子的希望。只要戰爭一開始,地獄之門便開啟。
1937年8月8日下午兩點,日本侵略者的飛機像一隻只兇惡老鷹,朝著上海火車南站俯衝過來,正在火車南站排除等候的人們聽見轟炸機的聲音,於是抬頭一看,是一架架塗著日本旗子的轟炸機,人們被嚇得不知所措,正當這時,日本侵略者投下了一枚枚罪惡的炸彈,人們有的找躲避的地方,有地拼命擠進火車,有的四處逃散......可這已經來不及了,“輕隆隆”的炸彈聲響成一片,一連待續了8分鐘,弄得到處都是濃煙翻滾,炸成一片廢墟,遍地都是屍體。
突然,從遠處傳來了一聲聲淒涼而又揪心打哭聲,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只有一二歲的小男孩,臉上滿是鮮血,衣衫襤褸,手中抱著心愛的小汽車,坐在一塊被燒焦的木板上,嘴裡還不停地哭叫喊著:“爸爸、媽媽,你們在哪裡呀!我要回家……”
此時此刻,我淚流滿面。讓我們共同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讓世界充滿和平吧!”
和平作文 篇5
今天,我在語文書上看到了一張令我悲憤的照片。這張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
8月28日,上海火車南站的候車室裡擠滿了逃難的人。人群中有年幼的孩子,有懷抱嬰兒的婦女,有提行李的男人,甚至還有年邁的拄著柺杖的老人。候車室裡人聲嘈雜,大家焦急地等待著火車的到來,他們準備逃到一個相對來說安全的地方。
不遠處走來了一家三口。女的懷裡抱著一個不滿一週歲的嬰兒,男的揹著沉重的行李。他們也是逃難者中的一員。
這時,遠處傳來火車進站的鳴笛聲,候車室裡的人們立刻手忙腳亂地拿行李,向火車飛奔而去。你推我擠,爭先恐後地擠上火車。終於,大家都上了火車,等待著火車的開動。
正當火車要開走時,上空傳來一陣極其刺耳的轟鳴聲。坐在靠近火車窗邊的人們紛紛把頭從窗戶探出。只聽一聲尖叫:“不好啦!日本鬼子的轟炸機來了,大家快跑啊!”這個人話音未落,車廂裡亂成一團,大家趕忙逃走。這時,幾枚罪惡的炸彈從天而降,頓時,上海火車南站變成了一片廢墟。
遠處的房屋都倒塌了,鐵軌被炸得破爛不堪,扭曲得不成樣子。沒來得及逃下火車的人們全都被炸死了。下了火車的人們有的被炸死了,有的被倒塌的廢墟壓死了,還有的身受重傷……四處都是屍體,四處充滿著倖存者的哭聲和叫喊聲。這時,上海火車南站變成了“人間地獄”。
再看這一家三口,男的被倒塌的廢墟壓死了,失去了生命。女的身受重傷,在臨死前拼盡了全力把孩子輕輕地放到鐵軌上。不捨地看了孩子一眼,便去世了。可憐的孩子坐在鐵軌上放聲大哭,不停地叫著:“媽媽!媽媽!媽媽……”此刻,他變成了一個孤兒。
讓我們勿忘國恥,銘記歷史!讓和平之花綻放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和平之鴿飛遍世界的每一個地方!
和平作文 篇6
今天,我讀了《太陽下的血光》這本書。因為是《近代西方列強侵華史叢書》,我讀得很認真,因而受益匪淺。
這本書介紹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前後經過。當我讀到日本鬼子殘酷殺害我們中國同胞、割地界、搶財富、劫資源的時候,我氣得渾身哆嗦;可是當我看到八路軍、新四軍那樣痛打日本鬼子的時候,我又不由自主地開懷大笑起來。正像老舍先生所說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這就是讀書的樂趣所在。
書中《731惡魔》這篇文章使我慘不忍“讀”。書中描寫了“731細菌部隊”解部活人的場面:“幾個醫生立刻惡狼般地撲過來,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刺進少年那稚嫩的胸膛。不一刻,裡面的內臟已全部被掏了出來,又馬上像寶貝似的放進早已準備好的容器裡”讀到這裡,我的心像刀絞般,痛苦極了。這些侵略者真是慘無人道,他們是一群披著人皮的野獸。但正義終於戰勝邪惡,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雖然日本侵略者有精良的武器,可是仍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百團大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書中記載:“百團大戰,我軍破壞敵人鐵路940公里,公路3000公里,車站、橋樑、隧道200萬里,繳獲並割斷電線18萬斤,斃死日、偽軍25800人。”望著這一個個數字,我不住地拍打桌子邊聲說:”打得太好了!打得太好了!” 我看完《太陽旗下的血光》這本書之後,充分的認識到日本法西斯的殘暴,但同時我也看到了中國人民巨大的革命力量。歷史證明,任何製作侵略、戰爭的人,都會以失敗而告終,我一定不忘國恥,珍愛和平,要刻苦學習,把國家建設得更加美好,強盛,決不讓這種歷史和悲劇再次重演,要保護和愛護我的祖國
和平作文 篇7
為什麼天下會有如此多種多樣的事故呢?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小女孩受到傷害呢?而又為什麼會出現人造食品奪去人們的生命呢?這種種問題給人類的親屬們帶去了極大的悲哀。
我希望,世界可以和平。在這個世界上,有窮人,有富人,有些富人會同情窮人,有些卻對窮人冷冷漠漠。正因為這些不公平,造就了人類心靈的疾病。一旦有了這種疾病,對孩子善良的人也已經對孩子冷漠。本來懂得的尊重也不再懂了。而交通事故,也只是意外的事故。
我渴望天下和平,我真心希望,讓這個世界和平吧!
和平作文 篇8
“戰爭”一個多麼可怕又多麼熟悉的字眼啊。人類彷彿是踏著戰爭走向文明的。可不管在什麼年代,人們從未從心底受過它。人們渴望從戰爭中走向和平。“和平”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文字。可是,人們卻時常忽略了戰爭的忠實僕人——野心和利益!
所以,即使到了高度文明的現代,我們也躲不開戰爭。也就是說戰爭與和平是矛盾的兩個方面,人們渴望和平,但又離不開戰爭。其實,不管給戰爭加上什麼理由,戰爭始終是戰爭。戰爭可以帶來很多:它可以帶來鮮血,可以帶來死亡,可以帶來親人的眼淚。一旦被戰爭洗禮,田野會變成荒原;文明會變成廢墟;更何況國家會變得支離破碎。例如,1860年,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這裡的金銀財寶讓侵略者驚呆了。
他們爭先恐後,掠奪珍寶,後來他們把所有搶不走的東西,全部砸碎。並且為了掩人耳目,他們又放火焚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圓明園裡的所有東西全部都化為灰燼。在無數次的戰爭中,多少人死於它的手裡,多少人都在希望和平快些來臨,希望世界永遠沒有戰爭,讓和平永存。雖然戰爭掠奪了無數條人命,但在我們現在這個年代,和平還是在我們身邊的。
現在我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無處不體現和諧。在公交車上老人上車,有年輕人給讓座;在馬路上,有些盲人想過馬路,路邊交警立即過去攙扶老人過馬路。這裡處處烘托著一片祥和的氣氛。人們可以巧妙地不去面對自己想不通、自己無法解決的事,可是人們卻無法不去詮釋自己靈魂深處真正的邪惡的骯髒的東西。
和平作文 篇9
在1937年8月28日的正午日兵轟炸了上海的火車站,當時有一位大約1—2歲的小男孩坐在鐵軌上曾在號啕大哭。
1937年8月28日早上一個小男孩和他的爸爸媽媽在火車站等車,到了中午天上一陣飛機的聲音人們一看那個喊道:“日本鬼子來了、日本鬼子來了”人們開始逃竄可是日本鬼子的飛機快了一些,導致全場200多人死亡數萬人受傷, 那個小男孩的父母因為想讓他們的孩子活著所以,他們被日本鬼子的轟炸機給炸死了,這位渾身是血的小男孩究竟回落到誰的手中,後來一位八路軍戰士看見了那個小男孩抱住就跑了,當時的火車站一片狼藉火車站燃燒這,八路軍戰士看著周圍安全了說:“別哭了、別哭了現在安全了”日本兵炸完以後幾千共同呼喊著自己的親人,當時中國人很痛了日本人,這個小男孩漸漸長大說“:我要為我的父母報仇殺光日本人”這個小男孩成了一位八路軍戰士。
我們也要像這個小孩子一樣愛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