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河南> 【實用】河南作文集錦9篇

河南作文

【實用】河南作文集錦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河南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河南作文 篇1

  我的故鄉在遙遠的河南,那裡非常美麗,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朵,還有那連綿不斷的山峰,我非常懷念我的故鄉河南。

  我的故鄉有豐富的物產、美麗的風景名勝、香甜可口的小吃,還有那純樸善良的故鄉人。河南盛產小麥、玉米、大豆、土豆等農作物,最出名的就是瓜果了,有白蘭瓜、西瓜、杏子、桃子等等,所有河南被人們稱為“瓜果城”。河南的風景名勝地很多,有興隆山、五泉山、黃河四十里風景線等等。興隆山上可以盪鞦韆、射箭、射擊等運動,我可喜歡玩了。五泉山據說是因為河南乾旱缺水,一位仙人為了幫助當地人民,用皮鞭在山上打了一下,就冒出五股清澈甘甜的泉水,供人們飲用,所以人們把這座山叫做五泉山。沿著黃河岸邊慢慢欣賞,一邊是奔騰不息的黃河,另一邊是奇山、怪石、飛鳥、嫩綠的青草,蜿蜒四十里,非常美麗。河南的小吃也很出名,有釀皮、灰豆子、羊肉串等等,最出名的要數牛肉麵了,牛肉麵有“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的特點,吃起來香辣可口、回味悠長,真稱得上是人間美味,絕世佳餚了!

  我的故鄉很美麗,但是她還不富裕,許多和我一樣大的小朋友還沒有新衣服穿,沒有玩具玩,甚至還上不了學。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增長本領,為故鄉建設貢獻力量,讓故鄉早日變得富裕起來!

河南作文 篇2

  暑假裡我和姥姥回到了她的家鄉,河南信陽,這是一個非常漂亮而又充滿著鄉村氣息的小縣城,沒有像上海這樣多的高樓和汽車,也沒有那麼多吃飯的地方,但是有很多綠色的稻田、花生和玉米地,讓我這個從來沒有去過農村的上海小男孩感覺非常地興奮和開心。

  我第一次在水稻田裡面行走,感覺非常地棒。

  我第一次看見花生在地裡的樣子。

  我第一次看到黃水牛,感覺非常地新鮮。

  我第一次看到姥姥家的舊房子,感覺非常地古老!

  這次鄉村行我玩得很開心,很興奮,也學到了很多。

河南作文 篇3

  我的家鄉位於河南省焦作市馬村區,這裡有許多美麗的景點:雲臺山、青天河、影視城、縫山針公園,還有馬村的綠園。要說最我喜歡的,那就是我們馬村的綠園了,因為這裡不僅四季風景迷人,而且還是我們的歡樂園呢!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小草從地底下探了了尖尖的小腦袋,好像在說:“你們好,你們好!”。早開的白玉蘭像白蝴蝶一樣美麗,還有像粒粒紅豆一樣紫荊花,密密麻麻地爬滿了枝條。我們來到綠園放風爭,在草地上踢足球、玩遊戲。

  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擋住炎炎烈日。到了傍晚,人們紛紛來到樹下乘涼。綠園裡面湖水碧綠,微風一吹,湖面泛起層層波紋。我們在湖面上劃小船。最喜愛的是新建的籃球場,我們在球場上盡情地打籃球。再瞧那邊,小朋友們在溜旱冰、練武術,大人們跳起歡快的廣場舞,到處是歡聲笑語。秋天,紅紅的楓葉,黃黃的梧桐葉,把綠園裝扮得更加美麗。風一吹,樹葉紛紛落下,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大地像鋪上了一層金色的毯子,踩在上面沙沙作響。還有那八月盛開的桂花,甜甜的香氣充滿了整個綠園。

  冬天,雪花紛紛揚揚地灑落下來,在空中飛舞,一夜之間,變成了潔白的世界。大地披上了銀裝,樹木戴上了白色的帽子,我們來到綠園裡堆雪人,打雪仗,開心極了!

  如果你們來到我的家鄉,一定要來綠園走一走,瞧一瞧哦,到時候,我一定當你們的嚮導!

河南作文 篇4

  每天,有多少“老上海”、“新上海”要走過這一座拱橋――河南路橋。站在有一百多年曆史的橋頂,看腳下的流水,想象著它在潮起潮落間,承載了多少的故事;看眼前的車流,猜測著從有橋的那一天起,有多少車輛轟鳴而過;看兩岸的住宅,春華秋實多少輪迴,每一扇窗戶後面,都有鮮為人知的悲歡離合。

  原本只是架在蘇州河上的一座木橋,供河兩岸的人出行。到了20世紀20年代,才由當時的工部局改建成為全長64.46米的混凝土懸臂掛孔橋。這座橋中孔跨度達37.64米,高度5.6米,可以通行100噸的駁船,橋面限載15噸,極限可載重60噸。

  1946年,上海工務局在此橋上鋪上了混凝土路面,1996年,河南路橋還經過了大修,換上了鋼樑。但這座百年老橋,並不是保護建築。

河南作文 篇5

  一天下午,杜甫正在書房裡看書,突然聽見窗外有許多人在談論蘚北被收復的訊息,杜甫聽了又高興又懷疑,就連忙跑了出去想問個究竟,可是路人已經走了。杜甫突然想起自己的幾個朋友今天剛剛從薊北迴來,他便到這些朋友家一一拜訪,朋友們給了杜甫同樣的回答:“今天早上,朝廷的軍隊把被叛軍佔領了八年的薊北收復了。” 杜甫也顧不上是在朋友家裡,滾滾的熱淚從眼眶裡流了出來,滴在了衣服上,把衣裳都給溼透了。杜甫顧不上擦乾眼淚就跑回了家,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女,他們聽了個個眉開眼笑,多年積聚在臉上的愁容也不見了。杜甫胡亂捲起書稿,因為太高興了,所以就象發狂了一樣。在這美好的日子裡,他要放聲高歌,他還想喝酒,喝個一醉方休。趁著明媚的春光,杜甫要回他八年末回的家鄉,回家的路線都想好了,先走水路,從巴峽穿過巫峽,順流而下就來到了襄陽,再上岸走陸路就可以回到家鄉洛陽了。想到這裡,杜甫有感而發,寫下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蘚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河南作文 篇6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許許多多的古文物見證著人類發展與進步。帶著對歷史的瞻仰,元宵節的下午,我走進了河南博物院。

  遠遠地望去,河南博物院的外觀像一座古埃及的金字塔,外牆上的花紋看著好似甲骨文,大門上的圖案更像是千年的古封印,有著很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

  走進去,一眼就看到了寬敞的大堂中間有一個巨人雙手用力伸開,各扶著一隻大象,它的寓意也就是人類的出現佔領了長期被野獸統治的中原大地,推開了文明歷史的大門,創造出了燦爛輝煌的古代文化,再者,我們河南的`簡稱“豫”不是也包含著大象嗎?

  河南博物院共有8個展廳,我們先來到了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展廳。這個展廳主要展覽了新舊石器時代的文物。我走進去,認真地看著每一件文物,仔細閱讀文物資料介紹。一抬頭,看見前面有一塊石頭。咦?一塊大石頭怎麼會是文物呢?表面磕磕巴巴的,一點也不平整,我猜想它可能是一種工具,果然,我看了資料介紹,這塊石頭是舊石器時代的一種工具,已經有大約50萬年的歷史了!

  大家一定想不到,9000年前,我們的先人還會製造笛子。沒錯,我親眼看到了一隻在河南舞陽出土,用獸骨製作的笛子,它做工考究,還能微微地發出亮光,更讓你想不到的事情是這件骨笛可吹奏7音階,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且音樂效能最好的樂器,可謂是中華音樂史的奇蹟吧,它也成為我們河南博物院的“鎮院之寶”之一。

  接下來我來到了春秋時期的展廳,看到有很多人圍聚在一個導遊跟前,嘴裡還不停的在嘖嘖讚歎著,我也好奇的擠到前面,眼前的一幕讓我震撼-一個龐大的類似酒器模樣的東西呈現在我眼前,聽導遊講它叫“蓮鶴方壺”,也是河南博物院的鎮院之寶。只見它的頂上一隻白鶴豎立著,身軀蟠龍花紋,壺底下有2只雄健的昨舌獸,造型奇特華美,被稱作是青銅器的絕唱。蓮鶴方壺有2只,這是其中一隻,另外一隻被儲存在故宮博物院,並且這2只蓮鶴方壺是不允許出國展覽的,可見它的珍貴程度有多麼的高啊!

  隨後,我又走進了盛世榮華的隋唐時期,世俗與理性的宋金元時期以及有容乃大的西漢晉魏南北朝時期,看到那一件件巧奪天工,精美絕倫的古物,我從內心由衷的讚歎古代人民的聰明與勤勞,要知道當時並沒有現代化的機械裝置,全靠一雙手為我們後人留下了千古流傳的古物。

  透過這次參觀,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偉大,也見證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勞動的結晶。我相信我們這一代人,一定可以肩負起不忘歷史,開啟美好未來篇章的任務!

河南作文 篇7

  今天下午,我參觀了位於鄭州市金水東路上的河南省地質博物館。

  進門後首先看見了聳立在廣場上的兩個高大綠色長頸恐龍模型,它們仰著頭,張著前爪,似乎在仰天長嘯,又像是在歡迎遊客到來。

  興奮的快步走進館內,大廳裡有一個巨大的水晶礦石,在射燈照射下,熠熠生輝。順著展覽通道,來到中心大廳,我驚訝的發現,這裡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恐龍化石,巨大的恐龍骨架有三層樓那麼高,三十多米長,小恐龍只有巴掌大小,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還有一簇一簇堆放的恐龍蛋化石,世界上最大的一窩恐龍蛋化石。在叢林裡,還埋伏著霸王龍、迅捷龍、三角龍……天上飛著翼龍,這裡簡直就是恐龍主題公園。

  這些恐龍化石,都是在世界各地採集的,絕大部分是來自河南省。在一張地圖上,標註了發現的地點和時間。看著這些年齡已經上億歲的恐龍家族,我琢磨,它們為什麼會滅絕了呢?科學家給出了幾種不同的設想,有行星撞地球說,還有氣候變化說。

  除了恐龍之外,我對各種礦石也挺感興趣。透過各種三維動畫演示,我瞭解瞭如何採集礦石,如何煉製石油,如何挖煤,生物是如何演化的……在大院裡,立著幾十塊各種各樣的大礦石,比人的還高。我在一塊大礦石上看到了幾小片金黃色的東西,在陽光下閃著金光,原來這些就是金礦石,那些黃橙橙的粒子就是金子。

  透過這次參觀,我增長了許多地質知識,為祖國礦產資源豐富而自豪。遺憾的是,知識太多了,我不可能全記下來,以後我還要來參觀。

河南作文 篇8

  昨天,我們結束了半個月的“河南畫畫之旅”回到了杭州,晚上的時候,我哭了,媽媽問我為什麼,這個問題讓我難以回答——其實,我是想念文涵姐姐了。

  雖然在這次旅行中,我們鬧了不少彆扭,比如說在“小管家”方面,大家一定會問:“什麼是“小管家”?實際上很簡單,以前每次我們兩家人一起出去玩都是大人記賬和付錢,而這次,是由我們小朋友來承擔這項任務。她是“會計”,負責記好每一筆錢的支出,我是“出納”,大人把錢都交給我,由我來支出每一筆開銷。我們配合得很好!每天晚上是我們核對賬目的時間,我們一分也不會差。可是有一天,突然發現我掌管的“公款”比她所記的賬目少了十塊錢,她責備道:“誰讓你不管好公款,一定是掉了,或多給了人家!”可後來仔細一回想,是她少記了一次的停車費。這就是一次,還有一次,那時我們已經到達了鄭州,大家參觀河南博物院,我和她一起參加了博物院的活動——用長條氣球做玩具。我的第一個氣球做失敗了,於是又拿了一個,當她發現我有兩個氣球時,理直氣壯地問我:“在哪兒拿的?”我指了指對面的桌子,上面放著一些氣球,她走過去,剛想拿,被邊上的叔叔阻止了:“小朋友,這個不能拿了。”聽到這句話,她轉身的那一刻給了我一個眼神---那氣憤而有點後悔的眼神。然後拿上包轉身就走。後來,我在二樓六號展廳看見了她,就在她對面坐下,對著櫥窗裡的陶俑寫生,畫了兩三張,她發現了我,說:“你怎麼在這兒?才畫了兩三張?我把對面一整個櫥窗都畫了呢!”然後故意很響地說了一句:“爸爸,我們走吧。”接著就和她爸爸收拾畫具離開。我下意識地跟在後面和他們走,她卻說:“既然你什麼都想和我一樣,那先把一整個櫥窗畫完再說吧!”我頓時呆住了,心裡想:“為什麼衝我發脾氣?是我的錯嗎?還是她的錯?”這次我一句話也沒說卻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我覺得上面說的兩次衝突都是她的問題,不過這並不代表我什麼錯也沒有,比如有一次就是我錯了:在開車從安陽去河北響堂山石窟寺的路上,她不小心撞了我一下,我立刻反擊,她問我為什麼,我說:“既然你撞我,不說對不起,那我撞你一下也沒關係。”說完,就誰也不理誰。一直到了目的地,看到了石窟寺裡的老房子像宮殿一樣,環境特別安寧,時不時還有足以讓我們“探秘”一番的小天地,就什麼都忘了,兩個人開始盡興地玩起來了。這一路上的一些事情和這幾次差不多,有時是我對了,有時是我錯了,她也一樣,有對有錯。不過我們和好也很快,每次鬧彆扭往往沒到五分鐘,又開始玩起來了。有時我們可好了,我們一起畫畫,一起玩拍手遊戲,她學我的遊戲,有時忘了怎麼玩,我也會再教她一遍,我也一樣學她的遊戲,玩得可好了,甚至還一起在汽車的坐墊上開了一個迷你“小飯店”,“賣”小零食給爸爸媽媽們吃,生意還相當不錯呢!

  不管怎麼樣,我想,今後再和文涵姐姐一起出去玩的時候,一定好好相處,不鬧彆扭,不斤斤計較!

河南作文 篇9

  鄭州號稱"燴麵之城",燴麵館遍佈全市的華街小巷。說起燴麵的由來,還有硝煙的味道,據說,羊肉燴麵是飛機轟炸出來的美食。抗戰時期,日軍飛機經常空襲鄭州,當時有一位名廚叫趙榮光,特別喜歡吃麵食。飛機來了,趙師傅就去躲飛機,回來後,就把乘下的麵條加點羊肉湯燴燴再吃。久而久之,趙師傅發現重新燴過的面也很好吃,就潛心研究,在裡面放些鹽、鹼,使之更筋,做出的面別有一番風味,後來就成了風靡一時的風味美食。

  燴麵粉是用優質小麥麵粉製成的,加雞蛋和鹽,在和麵之時就將其揉入麵粉之中,經反覆揉搓,使其筋韌,揪成小劑子,捏成片狀兩面摸上麻油。煮麵之時,幾番抖動,面片便由粗變細,被拉成寬約2釐米的薄面條,在滾水裡浮沉幾番也不易斷開。燴麵之香,功夫在於湯,湯是由小山羊肉和腿骨熬成的,加入黨參、當歸、黃芪、白芷、枸杞等中藥熬上一天,既去了羊肉的羶氣,又消減了羊肉的火氣,十分滋補。舀上幾勺高湯,把新鮮燴麵和少許紅薯粉直接放入高湯中煮,燴麵盈潤如百合瓣,外滑內韌,湯的鮮味細細滲透進面裡,鮮香撲鼻;加上幾塊羊肉,配以黃花菜、木耳、千張絲、鵪鶉蛋等。上桌時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其味更鮮。把面一小段一小段咬下,喝口湯,夾片羊肉,色、香、味足了。

  燴麵有許多種,加羊肉湯和羊肉的是羊肉燴麵,換成牛肉湯和牛肉就是牛肉燴麵,換成海鮮就是海鮮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