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河南> 關於河南作文四篇

河南作文

關於河南作文四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河南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河南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河南的修武縣。那裡的特產是海蟾宮松花蛋。海蟾宮松花蛋又名變蛋彧者皮蛋。

  這個海蟾宮松花蛋還有一段歷史呢!相傳海蟾宮松花蛋是劉海為了答謝仙女,送給仙女的禮物。

  海蟾宮松花蛋營養豐富,香甜可口,可以做很多好吃的美味佳餚,比如:涼拌皮蛋。皮蛋瘦肉粥。皮蛋拌豆腐等等。

  啊!我愛家鄉!可我更愛家鄉的海蟾宮松花蛋!

河南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河南省周口市的西華縣。我覺得我的家鄉什麼都美,綠化環境隨處可見。並且,賈魯河穿過鄭州,流經西華,河邊的風景真是紅的像火,綠的像寶石,粉的像霞。

  我們西華可有一個無人不知的特產——胡辣湯。胡辣湯起源於西華縣的逍遙鎮,每天早上,鄭州的大街小巷處處可見胡辣湯的身影,那麻辣鮮香的味道讓人讚不絕口、回味無窮,成為大家早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聽說,《胡辣湯》還拍成電影了呢,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到電影院去看一看。

  西華歷史悠久。女媧補天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吧?人類的母親——女媧的故鄉就在西華。傳說,女媧在西華煉出了七彩石補天,現在西華還有女媧城遺址和女媧廣場呢!因此,西華以前有“媧城”的名字。

  雖然西華是縣城,沒有城市裡那麼好,但是,我非常喜歡那裡的鄉土氣息。那裡有彎彎曲曲的小河,處處可見小泥鰍游來游去的蹤影;那裡有金黃的麥穗兒,散發出泥土的芳香;那裡有熱情似火的人們,他們很淳樸、很勤勞、很善良。

  這就是我的家鄉,大家覺得我的家鄉美嗎?

河南作文 篇3

  提到河南小吃,洛陽的水席、開封的包子、鄭州的燴麵,是河南齊名的三大小吃。今天我就給大家簡紹一下這:河南燴麵。

  這燴麵,看上去賣相極好:透白的`麵條,配上像碧玉般的香菜。可是讓人食慾大增,還沒吃呢,哈喇子估計就要留下來了。如果再淋上辣椒油,白裡透紅,綠配紅。當藝術品展出都可以了!

  看著好看,做法嘛……說簡單也不簡單,說難也不難。說白了,就是羊湯煮麵,但想做好,這裡面的門道可就多了去了。

  先要熬煮麵用的羊湯。用羊肉羊骨頭,配上八角、大料、草果、茴香一起用紗布包裹,製成調料袋,放進鍋裡煮。先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慢燉2~3小時。(怎麼感覺像某些泡麵的廣告……)煮完放鹽,放在一旁備用。煮完出鍋的羊湯,帶著一股鮮味。還沒吃麵呢,胃口都已經打開了。

  之後和麵。和麵前要先加上一勺鹽。之後,每揉10分鐘,就要醒20分鐘。而且要反覆3~4次,不然麵條可不會勁道。不過,這個步驟,也確實有點麻煩。麵條揉完後,擀成合適的形狀。還可以抹一些色拉油,增加色澤。再蓋上保鮮膜,然後再醒20分鐘。在醒麵條的時候,還要準備一些配料:羊肉、粉條、黃花菜、香菜、豆腐絲、海帶(或選用木耳)、鵪鶉蛋。

  接著就要煮麵了。鍋中放入熬好的羊湯,然後把羊肉、香菜等配料放入攪勻。之後放面,並加鹽調味。煮熟出鍋。一碗美味的燴麵就做好了!

  吃的時候,就是一種享受了。依照我的習慣,先把配料吃了。各種鮮味,衝入嘴中。一下把胃口開啟。之後吃麵,一口口面片帶著羊肉的鮮味入口,一點也不覺得膩,而是很爽滑。吃碗麵,再喝上一口鮮美的羊湯。一聲“爽!”脫口而出,真乃人間第一美味!

  不光是好吃,這燴麵的來頭也很大。傳說,在李世民(也就是唐太宗。)登基前。他患病落難與一個農民家。一個老婦人將一頭“四不像”(麋鹿)宰殺,燉成湯。做麵條給李世民吃。他一吃,病就好了。

  怎麼樣?這就是我們河南的特色美食:燴麵。各位“吃貨”(指特別喜歡

  吃的人)們,動心了就趕緊找家燴麵館,買一碗大快朵頤吧!

河南作文 篇4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爸爸媽媽帶著我來到了河南省博物院參觀。

  進入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一尊巨大的金色塑像。一個人手撐兩頭大象。我一直不明白這尊塑像的含義,這時只聽講解員說道:“我們河南省的簡稱是‘豫’,這尊塑像是河南簡稱的有來。”看完這尊塑像,我在心裡暗暗讚歎:只是一尊塑像都這麼雄偉,這麼精緻,裡面的文物一定會更精緻,更美麗的!

  接著,講解員開始帶領我們參觀博物院記憶體放的古代多個時期的文物。其中最讓我驚歎的就是博物院的鎮館之寶——蓮鶴方壺。看著蓮鶴方壺,我一直讚歎不已。講解員詳細地介紹著:“踏出塗鴉1923年河南新鄭李家園。高117釐米,口長30.5釐米,口寬24.9釐米。壺上有冠蓋,器身長頸、垂腹、圈足。這個壺造型宏偉氣派,裝飾典雅華美。壺冠呈雙層盛開的蓮花瓣形,中間平蓋上立著一展翅欲飛的鶴;壺頸兩側用附壁回首之龍形怪獸為耳;器身滿飾蟠螭紋,腹部四角各攀附一隻立體小獸;圈足下有兩個側首吐舌的卷尾獸,傾其全力承託重器。其構思新穎,設計巧妙,融清新活潑和凝重神秘為一體,被譽為精神的象徵。”聽完後,讓我覺得目瞪口呆。其他的遊客也是嘖嘖讚歎,無不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

  接下來,講解員又帶領我們來到了展覽彩陶雙連壺的地方。雙連壺也給我流星落深刻的印象。它雖然沒有蓮鶴方壺那麼精緻美麗,但雙連壺也有它的絕妙之處,那就是它的色彩與條紋。它的色彩不豔麗,但看上去卻很柔和;而它的條紋畫得很均勻,整個給人的感覺是樸素的。講解員說:“雙連壺是在1972年河南省鄭州市出土。高20釐米,以泥質紅陶做成兩壺並連狀。連腹處有一圓孔相通,兩壺體近似橄欖形,通體施紅衣繪黑彩平行線條紋。”

  參觀完,我感覺河南省博物院是我們這兒的象徵,我倍感自豪。看裡面的文物,我再一次讚歎我古代人民的智慧。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