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日遊作文小學生版
早晨,東方露出魚肚白,我聽到了許久“起床”聲,不理會,只是慢慢動著身子,不想起來。直到那“白”照地我十分不舒服,才極不情願地爬了起來。一瞧表,5時30分。
今天,我們為什麼這麼早就起床呢?這是因為我們要赴河南,在這端午節僅僅放假三天的時間內,隨旅遊團瞭解河南一帶。
用完早餐,幾經周折我們才安頓到了旅遊巴士上。車子緩緩啟動了,我才長吁了一口氣。
待平陰的旅客上車後,我們這60個人才享受到了“高速”待遇。到了高速公路之上,我們路過的第一站就是蘭考縣。聽媽媽說蘭考是個十分貧困的地方,當初有個書記焦裕祿來這兒扶貧,卻因患肝癌而不幸逝世。說蘭考貧困也實不過分,透過窗外,我們可清楚地看到這兒全是麥田,全是金黃色。這樣當然不能表現出很貧,重要的是這裡的小麥雖說已成熟,可是高度大概是我們長清那一帶小麥高度的三分之一。那麼矮小的'一片片,讓人忍俊不禁。那情形用人類中的“侏儒”來比喻它們,絕不過分。
長路漫漫,卻不無邊。經過6小時的“長途車涉”,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開封。
開封的景點有很多,因為時間關係,旅遊團只給我們安排了兩大景點——大相國寺與開封府。
剛到大相國寺,我們就已從導遊口中瞭解到了鎮寺之寶——千手觀音。至於它的模樣,導遊自己也說不清,只待我們親眼見識之後再描述。
話說進了大相國寺的大門以後,第一眼望到的便是四大天王殿。說這四大天王呢,是代表的“風調雨順”,怎麼個“風調雨順”呢,我今天兒也算是才知道——(畫外音:得,您以前去過的那些寺廟算是白去了!)停停,低調低調。好,轉入正題:說那個手持寶劍的那個天王,劍十分鋒利,由此得來“風”;再說那另一天王手抱琵琶,琴上無弦。有人說無弦有心就可以“調”出美妙的音樂;再說說那另一天王手持雨傘,不用說肯定跟“雨”沾邊哈;最後說說那最後的一個天王,他身上纏滿了蛇,拿著龍頭,人間也有說這猛獸要“順”著它的性子來,所以這才形成了“風調雨順”。
走出“四大天王”
的地牌,我們就看到了兩隻大象雕像。幾千年前河南有很多大象,所以大象成了河南的特徵。再一個河南的簡稱:“豫”,豫的意義就是一個人牽著大象,而先人曾以狩象為生。可是我在此為什麼提起大象呢?(畫外音:這孩子,跟著葫蘆小弟學壞了啊!)不是不是,跟你直說吧。怪就怪在這兩隻大象分別長了六隻牙!瞧瞧,不是我在賣關子吧!一問導遊,方才得知:傳說有一真佛一直沒有孩子,直到45歲時,在夢裡夢見兩頭大象,第二天便懷孕了。夢裡這兩頭大象就都有六隻牙。
告別“大象”,矗立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座八角琉璃殿。原來這就是存放“鎮寺之寶”的地方!我的心情十分激動,想一飽眼福。走進殿內,我不禁驚訝萬分:這千手觀音金碧輝煌,神采奕奕,如生,一隻隻手雕刻精細,令人不得不叫絕。進一步聽導遊講解,方才明白:千手觀音之所以為鎮寺之寶,是因為它十分珍貴,它是由一整棵1500年的銀杏樹雕刻而成的,不僅有四面,且四面完全相同。它一共有1048隻手,每隻手都上有一顆亮晶晶的眼睛,俗稱“千手千眼”……
不知不覺,大相國寺美好的景象就盡收我的眼底。於是,我們又光顧了“開封府”。開封府以有包公為名,所以我們十分想去了解。
在開封府的門中,有一個被放大一百倍的官印,摸一摸,感覺良好。再深一步進府,便可以看到包公的一些簡介與生平了。令我們吃驚的是,面前的包拯與印象中的大不相同。在包拯簡介中,我瞭解到他個頭只有1.62,而且是個白面書生!他一向很“孝順”,29歲便成為了“進士”,當官時已40多歲。他64歲逝世,享年才二品。包拯為官清廉,相傳他種出的藕,斷,絲而不連(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