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以謊識謊的哲理故事
李靖是唐初著名的軍事家,在與突厥征戰中屢獲奇勝,為唐王朝的建立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也因此遭到了小人的陷害。
在他擔任岐州刺史期間,有人給唐高祖李淵遞交了一份狀紙,告發李靖想謀反,並列舉了大量罪證。唐高祖李淵看到後信以為真,立即命令御史劉成前往岐州緝拿李靖歸案。
御史劉成非常瞭解李靖,知道他是個忠貞不二的人,決不會有叛逆之心,但是,在那個年代,要想證明一個人冤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皇帝李淵已經做出有罪推論的情況下。明知是誣告,但卻一時想不出為李靖辯白的.辦法,劉成心裡非常著急。
情急之下,劉成只好請求與原告同行,想看看這位誣告之人一路上會不會露出什麼破綻,順便可以隨時掌握情況。
一路上,這位誣告者行事十分小心,想要找出破綻十分困難。於是,劉成一到歇腳的時候就翻開這封誣告者編造出來的狀紙,想從中找出蛛絲馬跡。一天,他再次開啟狀紙研究狀紙上列舉李靖謀反的每一條“罪證”。看著看著,劉成忽然心中一亮,既然是誣告者自己編造出來的,如果再複述一遍就有可能出現前後不合的地方。何不利用這一點抓住誣告者的把柄呢?
於是,劉成命人馬立即上路,半天也沒歇腳,正當所有人都累得滿頭大汗時,劉成忽然驚慌失措地對告狀人說:“不好了,不好了,你寫的那份狀紙由於助手翫忽職守丟掉了。”然後立即拿起鞭子抽打主管行李的人。
丟了狀紙咋辦?尋找狀紙已是不可能,於是御史親自找到告狀之人道歉,並請告狀者再寫一份。無奈之下,告狀者只好照辦。
告狀之人寫好後立即交到劉成手裡。拿到新的狀紙,劉成立即拿出那份所謂已經丟掉的原狀進行對比,果然不出所料,兩份狀紙錯漏百出,出入很大。於是,劉成馬上調頭回京將此事上奏李淵。李淵知情後大怒,立即召誣告者問罪。就這樣,一場誣告陰謀敗露,李靖將軍有驚無險。
以謊識謊,看似荒誕,卻不失為一種良策。生活中,面對一些看似無法突破的難題,我們不妨打破原有思維,從側面入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