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敘事> 關於年味的話題作文

年味的話題作文

關於年味的話題作文

  在飄飄落落雪中,年雖早已過去了,但年味兒仍舊是揮之不去,仍給了我無盡的回味。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年味的,歡迎閱讀!

  關於年味的話題作文1

  鞭炮依舊是那麼的響亮,震耳欲聾;煙花依舊是那麼的絢爛,眼花繚亂。孩子還是那麼盼望著過年,大人們還是那麼忙碌,而我走在煙花燦爛的夜空下,卻感覺年味這東西一點點的隨年齡而去。

  從前,我們都不富,但過年卻是那麼的有味。我們放了寒假就開始盼望著過年,每天都會翻著日曆,數著日子。似乎那是個神聖的日子,所有的孩子都可以開開心心的玩,都可以開開心心的拿紅包,雖然紅包裡的錢並不多,但那種感覺卻是無比的好。我時常在想是否越貧窮的地方的年味越濃,是否該逃往哪個小村落去感受那裡濃濃氣氛的春節。

  從前,還沒有現在那麼琳琅滿目的糖果讓你選擇,也沒有那麼豐盛的飯菜讓你挑剔,但大家一起圍在一桌吃得總是那麼得有味,也許這飯菜,糖果的味道也會隨著年齡慢慢的消失。現在,生活好了,要吃什麼全年都有,也不用天天撥著手指數日子等待過年。少了一種期盼,人也會懶惰很多吧。

  從前,孩子到了年關,都喜歡聚在一起玩鞭炮。五毛錢一包,大家玩得不亦樂乎。而現在,個個大年初一都睡懶覺,還得用手機反覆的叫。吃飯的時候還拿著個手機玩qq,往嘴裡塞幾口飯就走人了,又不知躲在哪看起了手機小說。也不能說這是手機帶來的害處,但這畢竟影響了現在人們的生活,老人們還未好好和孩子們說會兒話,孩子的qq就滴滴滴的叫個不停,或是電話不斷。老人們總是唉的嘆氣,也許這是時代的進步,必然吧。

  從前,沒有電腦,沒有這個那個的網路遊戲,孩子們沒處去,聚在一起下下象棋,大人們旁邊指導,一片歡聲笑語。而現在如何,整天泡在電腦前,各種遊戲圖示填充著桌面,隔著四五百度的鏡片,緊緊盯著螢幕,一刻不離。許多孩子的年大概就是這麼過的吧!

  從前,大年三十,一家子聚在一起邊嗑著瓜子邊看著春晚,一大家子和睦融融。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多了許多的選擇,大家思想也開放了許多。三十晚有泡網咖的,有k歌的,有街上閒逛的。也許是過去的技術過於落後,只能提供給大家那十幾寸的黑白春晚,但為什麼換了彩色的,換了更大的,卻少了那麼多的年味。

  現在,新衣服還有,而且更新潮了。煙花還有,而且更加絢爛;飯菜還有,而且更加豐盛;年三十還有,為什麼年味就淡了這麼多。難道真的是自己的年齡緣故嗎,那我寧願不長大。我走在煙花燦爛下,想想過去,也許那是過去生活的標誌吧,生活水平的改善,也許是該少些東西吧,也許年味就是這其中的犧牲品吧,起碼在我眼中。

  現在,越來越多的朋友聚在一起討論過年,都會不約而同的談到年味漸漸變淡了,我想這是的成長的標誌吧,這是我們思考身邊變化的開始吧,也許我們不該只是一味的議論年味如何如何的淡,我們應該找回童年的純真的心,用孩子的眼光再次的去發現身邊的變化,去感受過年的氣氛。

  現在,我們有更先進的通訊工具,我們可以有更強大的傳播媒體,讓年味在這裡傳播,漸漸撒進我們這些年輕的心靈,但該用我們理智的眼光去遴選那些年味十足的悠久傳統,讓它們在我們的手裡更好的傳承,這該是我們的職責吧。

  天空煙花還在綻放,我撿起地上遺落的爆竹,用火點燃,想小時候一樣拋向空中,“蹦”,一陣響亮的爆炸聲散著濃濃的兒時年味。

  關於年味的話題作文2

  過年嘍!吃粽嘍!你知道過年為什麼要吃粽子嗎?那是因為“粽”和“宗”的讀音很像,吃粽子是“光宗耀祖”的意思呢!

  今天,我們家可忙開了鍋。看,奶奶淘著米,準備著粽葉,爺爺和媽媽一起包起了粽子。一裹一捏,挺簡單的樣子,我也決定來試一試。我照模照樣地學了起來,唉呀,不是漏了餡,就是散了架,粽葉在我手上完全不聽使喚。看來,我只能乖乖地幫著夾餡打下手啦。哇,餡料真豐富啊!有爸爸喜歡的肉餡,有媽媽最愛的乾菜,還有香香甜甜的紅棗,真是滿足了各種口味的需求呀!開始包白米粽啦,我又幫著解繩子。我把纏在一起的四條小細繩小心地解開,本來只夠包一個粽子的繩子就變成了可以包四個粽子的了,而且用細繩包的粽子更好看呢!

  在大家的努力下,大盆大盆的粽子包好了,瞧,爺爺包的粽子胖嘟嘟的,真可愛;媽媽包的粽子瘦瘦長長的,顯得很秀氣。咦,怎麼還有一種奇怪的粽子呢?它是由一大一小兩個粽子連在一起的,尖頭朝下看,就像是母親抱著孩子,難怪媽媽說這叫“抱孩兒粽”。我把尖頭反個方向,朝上看,哈,又像是兩片船帆呢!我給它起了個新名字,叫“順風粽”,表示一帆風順的意思。

  咕嘟咕嘟,下鍋的粽子煮熟了,香軟可口的粽子出鍋啦!在濃濃的粽香裡,你聞到過年的味道了嗎?

  關於年味的話題作文3

  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菸花閃耀時飄進鼻中的那一股幽香,就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年夜飯中美味的餃子,就是不管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道一句“過年好”的友善與和諧,就是整條街掛著喜氣洋洋的大紅燈籠的那種喜慶的場面,上述種種,不是都體現了濃濃的年味嗎?

  所謂年味淡了,實際上是相對而言的。舊時,春節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都說“吃過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人們對於過年的重視程度,由此也就可見一斑了,而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日子越過越好了,自然不比以前一年到頭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穿新衣,吃到好東西,所以全身心操辦年節的勁頭也就沒有了。

  現代化的城市生活中,幾千年來沉積下來的歷史文化底蘊隨著越來越快速的城市化程序被無情的拋棄。從前所有手工製作的產品現在幾乎都可以用生產流水線搞定,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無需面對面,被現代網路通訊取代,沒有了“欲寄彩箋兼尺素”的綿綿情意。許多傳統的東西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中求生,年味也越來越輕,越來越淡。

  轉眼已經到了羊年的末端,新的一年即將來到,以前人們常常用“猴年馬月”來表達一個遙遠的時間點,現在已經來到,那麼我們再也不能讓時間悄無聲息的溜走,讓我們一起去尋找那失落的年味吧!

  我們中國人大都把春節叫做“過年”,“年”是一種兇猛的野獸,每到寒冬將至新春將來的夜晚便出來食人,使人們不得安寧。於是人們在和“年”的搏鬥中總結了一個規律:一旦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因為年害怕明火與爆炸聲,所以便逃得無影無蹤了,後來便逐漸形成了過年回家團聚、守歲、掛紅燈籠、貼、燃放爆竹的風俗習慣。

  而我認為其中年味最濃厚的就是放鞭炮了,新年的鐘聲一響,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便此起彼伏的響了起來,整個天空都被煙花映的五彩繽紛的,渲染著過年的氣氛。最溫情的時刻是子夜,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全家人歡聚一堂,各種小菜擺滿了餐桌,一家人開懷暢飲,說著各種各樣的吉祥話,既大飽了口福,還溫暖了心坎。

  失落的年味如今還可以被喚醒,但需要大家的一致行動,從無論多遠都要回家過年做起,從放下手機陪父母看春晚做起,從和小孩子們一起玩樂做起……

  中國的春節,你的色彩,你的味道,你的溫暖,是離家在外的遊子永遠追逐的目標,也是盼望團圓的家人永遠期待的物件。

  關於年味的話題作文4

  坐在房裡透過紗窗看院外的街道。

  稀稀疏疏的三兩人騎著摩托飛馳而過,下午的一場小雨將本來已清淡的'初一淋得更加冷清。偶爾附近傳來的一聲炮響還能讓人勾起三十晚上的回憶,煙花在頭頂綻放,競得人驀地抬頭,正看見最美的一瞬,四散的流光從極盛到萎謝。

  今年因奶奶去世的緣故回到家鄉小鎮過年,本以為小鎮的新年,人多熱鬧,有鞭有炮會有往日的年味。然而從昨日到今天漫天的炮聲裡只有硫化物的刺激性氣味,嗆得人難以呼吸。

  早上八時左右邊有人陸陸續續來拜年,一人一掛鞭,放完敬一炷香就走了。在樓上聽著院子外面轟隆似雷鳴的聲音,百無聊賴。

  想起昨夜三人擠在一起坐著說要一起好好看春晚。結果媽媽九點便已睡著,爸爸在認真發簡訊。於是我也開始和同學手機聊天。

  深夜,晚會也已結束。我一人站在陽臺上看鄰居家的煙花。

  春寒料峭,砭骨的風讓人不由得縮了縮脖子,又是新的一年。

  對著漫天的煙花,我微微一笑,許下了每年伊始的心願,父母安康,萬事如意,不過對於20xx年或許還有一點另外的祈福:高考大捷。

  QQ上零點刷屏的是各種羊年祝福。不分長短,一律點贊。

  記得幾年前武漢還未禁鞭時,爸爸總會12點準時帶我下樓放炮,那時每年在炮聲中跨年。捂著耳朵,大聲亂叫,跳來跳去。

  初一初二家裡有親戚朋友拜年,坐一桌湊桌麻將,有時缺人也會拉我不個位置。中午一群人圍著一起吃飯,臘魚、臘肉……還有一盤寓“年年有餘”的魚放著,不讓吃。這種事後總難免被親戚問各個方面,成績、生活。因此小時候最煩惱的就是期末沒有考好。後來大一點親戚知道我讀高中,紛紛安慰說壓力不要太大,順其自然就好,忽然發現原來自己長大了,人與事也發生了改變。竊喜好久。

  團年飯之後家裡還會吃餃子,雖然我從不會包但吃餃子卻一個一個的,用鏟子慢慢剷起一個個大白餃子霧氣騰騰,再淋點油在上面,加點醋和醬油。豬肉白菜嚼得滿嘴。

  這些記憶每當聽到“過年”二字時便隨之而來。

  然而越大卻越覺得年味淡了,街上靜悄悄的,繁忙的馬路冷冷清清,不見舞龍舞獅的人群,不見滿面笑容的問候。

  或許是因人大心多了,學業緊張無心觀察,或許是時代變化,世事變遷傳動在漸漸改變。

  我想,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城市與小鎮的年味。帶著爸爸與媽媽慶祝每一個珍貴而幸福的新年。

  重尋那一絲年味。

  關於年味的話題作文5

  在高三緊張的複習生活中,日子一天一天的往前滑過。看著日曆上新增的劃痕,羊年的鐘聲快要敲響,而我卻在空蕩蕩的房間察覺不到新年的氣息。

  或許是因為作為高三的學子有太多的學習任務,讓作業掩蓋了過年的痕跡;或許是在偌大的城市卻沒有親戚的走訪,聽不到過年的腳步;或許是因為科技的插足,玩耍不再是幼時的簡單快樂……總之,在春節前夕,我感受不到這個節日該有的紅火。

  猶記小時候,過年是我們小孩子的日思夜盼。過年,意味著可口的美食,意味著紅包裡的壓歲錢,意味著一年之中難得的團聚。年前,父母總會帶著還是小孩的我,佈置一大堆年貨,看著父母手上掛上一個個的袋子,在為如何帶回家而苦惱。那時家中還沒有車,要在春運前早早定好火車票,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從人群中擠過,找到位置,聽著火車轟轟的響,我的心也撲通的跳,期待快點到那個熟悉的站口。十個小時,對於一個孩子太過漫長。滿腦子都是新年的歡喜,腳尖觸到實地的那一刻,便猛撲進家人的懷抱。

  沒有煙火的春節,當時的我,是無法想象的。叔叔家開的花炮廠,是兒時的過年的好去處。各式各樣的花炮,在地上或天上舞動著,拖著七彩的尾巴。那淡淡的硫磺味,是我心中最歡樂的年味,無可替代。

  如今的我已經長大,不在是那個只知美食和鞭炮的孩子。年的味道,是鼻尖的那一絲紅火,看見親人時迸發的迷人的香味。

  高三的學子也許不該奢求假期,即使是這最紅火的春節,也應當它是一段潛心修煉。今年的年味,大概就是作業冊的墨香,一絲清冷和半點溫暖,原想讓這千年造出的漢字陪我聆聽新年的鐘聲,到達新的一年。

  冷清的房間卻讓我陷入沉思。

  帶著一絲負罪感,我終究是抵不過那濃濃的思念,坐上小車,走在通往家鄉的路上。高速公路上,車很多,車裡是和我們一樣的興奮雀躍。這漫長的旅途是否值得?我走下車,看著滿天煙火,和煙火照耀下的身影,心中釋然。

  沒有家人,什麼味道都不是年味。

  關於年味的話題作文6

  我站在老屋門前的石階上深深的吸了口氣,吐息間鼻中充滿了潮溼的泥土味兒,再嗅嗅,還有一分枯草的淡香,這是一股很特殊的味道,不是城市中所熟悉的煙塵味卻又讓我親切無比。

  這是一種專屬於農村的味道。闊別一年,我又站在了這塊養育了我的先輩們的土地上,貪婪地呼吸著這帶有泥土氣息卻令人無法割捨的空氣。

  兩個小時前,也就是大年初一的凌晨五點鐘,我還帶著起床氣在停車場抱怨爸爸為何要這麼早起趕回老家,我認為與家人親人一起共度除夕就是“過年”,為何還要花費精力趕回老家?但,這一刻,我好似明白了點什麼。

  聽,那是什麼聲?“噼裡啪啦——噼裡啪啦——”穿過薄薄的晨霧,微微的細雨,從遠處傳來了那久違而又熟悉的鞭炮聲。久居城市中的朋友們,有多久沒有聽這樣激烈熱情的聲音了?它霸道地敲擊著你的耳膜,敲擊著那新年的鐘鈴!

  “走嘍,上墳qi(去)嘍”爸爸站在遠處的田埂上向我招手,回到老家,爸爸的鄉音也不自禁的冒了出來。

  上墳是新年裡必做事件之一,也是我最煩惱的事,看著眼前沒有邊兒的泥濘,我不禁苦笑,是誰剛才還在享受這帶著泥土氣息的空氣?

  我伸出腳踩了踩那被春雨浸潤的土地,完美的印出了個鞋印,愛護新鞋與祭拜祖先不可兩全,我咬了咬牙,踏了下去。雨水真是給掃墓活動增添了諸多麻煩,泥土遇上水不僅會粘鞋還會變得溼滑,待會兒還要徒“腳”穿過無數不過一人寬的田間阡陌小道,想想便覺得困難重重。幼時失足墜入水田裡的悲慘經歷又浮現在我的腦海,愈發使我的腿腳發軟了。

  但我不能也不會就此放棄,有泥土才是農村,粘上泥土才算歸了根,才算過過“年”。

  小時候不明白為什麼有墓園而我的祖先們的墓碑卻在田野裡?那些墳墓坐落在田與田之間,最多隻有2排,所以分的很散,每年上墳都要在狹長的田埂上走好久。老人們說,上一次墳就要圍著村子繞上一個整圈。後來我才懂了這句話,先人們去世後也不願離開這片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要繼續守護這片養育了世世代代的土地。

  即使要很早就從床上爬起,即使要走很多的路,我卻從未錯過大年初一的掃墓。只有過年才會回來,只有過年才有機會嗅嗅這哺育我們的泥土的味道。

  現在的農村已蕭瑟了許多,即使是春節,也沒有很熱鬧,村裡近半數的人家都緊閉著大門,而鎖早已鏽蝕不堪。我明白了父母的用意,雖然我們早已安家在城市,但我們仍應銘記我們的根還深深地紮在泥土裡,不該也不願拔起。

  那淡淡的泥土味兒,就是我的年味。

  關於年味的話題作文7

  夜,深了,天空靜如一片黑色的海,只是今晚,不見泛起一絲漣漪。

  夜幕,寂寥,自宅,案前,零點,除夕。

  20xx年的最後一個夜晚,20xx年的第一個凌晨,天上燈,四周靜默無聲,家中闔無一人。抬頭看,望不見那盤銀鏡,依稀數得清沉於天海的幾粒白砂。除夕之夜,聽不見半點囂音,世界都沉默了,是在為新的一年祈禱?推開半扇窗,聞不見那熟悉的煙火味,或是被剛洗過的頭髮上殘留的香波味掩蓋了?今天,到底是幾號?腦子凝滯,拒絕去思考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感到有點口渴,走進客廳,開啟燈,望了望電視紗簾,好像已積了一層灰,高三以來已經很少掀開它了,就連父母也是。今天夜裡,少了兩個人,多了兩隻倉鼠。寒假幾天不長,但一個人呆在家裡未免有些無聊,於是買了小倉鼠逗樂,但買回來後才發現,根本沒有觀察它們慵懶作息的閒情。作業還堆疊如山。回到桌前,攤開化學寒假作業,沒寫兩題,又發呆望向窗外,是夜已深,人已倦?還是對這壓迫的靜感到不適?以前的自己是怎麼度過這段虛無的時光的呢?凝視著黑暗,在記憶的殘片中搜索……

  燈火通明,祖孫齊聚。鞭炮,電視,零點,除夕。

  這是多少年前的一個夜晚。那時我好像還沒上初中,家中六口—祖輩兩人,父輩兩人,還有我和表哥。大家圍在一張小茶几周圍,看著春晚,爸爸的手機響個不停,他雙手互搏,左右開弓,忙得不可開交;爺爺奶奶好像在看著電視,但每次我視線落向他們,總會目光相交;媽媽一邊對抗著窗外的鞭炮聲,一邊聚精會神地望著電視,生怕錯過些什麼,而我則和哥哥玩著卡牌遊戲。不大的房間裡,時不時響起或沉或膩或尖銳的笑聲。

  零點半,大年初一。

  我陪爸爸下樓放那“一萬響”,捂著耳朵,小心地跺著碎步,地面上還有未化的冰。長出一口氣,水霧融入街燈,讓那光暈更加朦朧……

  一家三口,新居,高樓,煙花,雪,零點,除夕。

  這大概是三年前,還是四年前?剛搬家到鬧市區的第一個大年夜,天空飛下朵朵雪花,使這夜更增情趣。小區裡好像不讓放鞭炮,於是一家三口移駕到樓頂天台賞夜。這裡視野極好,踮起腳,旋轉一週,全是紅黃沖天炮與天幕的熱吻。我好像站在世界的中心。花火,像是給這一家三口的禮讚。在地上掬一捧積雪,向天空拋撒,冰晶映著黃白燈光,在我周圍閃爍。衝父母笑了笑,父母也回望我微笑。長吸一口涼氣,沒有聞到那熟悉的氣味,但是有淡淡的驚喜與甜蜜飄進心間。

  大概已經零點三十了,雪越下越大,我們趕緊縮回家,趕在萬花火叢凋謝之前,把最美的一幕印在腦海。

  青春,拼搏,作業,高考,一百天,零點三十,大年初一。

  昨天一大早,聽著父母彷彿無盡的囑託,目送他們離家,今年,我不回老家了。只有我一個人看家。合上作業,想看看時間,突然想起因懶得與同學互發祝福簡訊,防止你來我往不可開交,我提前將手機關機了。陷進被窩,鼻腔裡充斥著洗髮香波與有助睡眠的薰衣草味道。今晚就不熬夜了吧!在這令人放鬆的香氣中,我感到,這也是過年才有的享受,也是一種年味吧!

  關於年味的話題作文8

  又到一年春節。

  街頭巷尾,張燈結綵,陸續出現在大門上的“倒福”提醒著人們這個只屬於中國人的節日又將來臨。

  年,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

  對於無法歸家的遊子,年是苦的,混合著牽掛與思念,難以下嚥。

  對於輾轉千里終於回家的行人,年,是甜的。混合著溫暖與親切,令人迷醉。

  對於歷盡坎坷的探索者,年,是鹹的。交雜著過去一年裡受過的委屈,忍受的痛苦和對未來的美好的憧憬與祝願,神秘,複雜,刺激著味蕾。

  春節,新年,不能明白道來它在我心中的份量,但隱約感覺它所承載的情義與感情不可估量。

  在我們家,一年到頭來,最忙的要數奶奶,炸藕夾,炸圓子,蒸豆腐圓子,曬臘肉,小小的空間裡堆滿了奶奶為家人準備的年貨。奶奶已經接近80歲了,爸爸勸奶奶休息,讓她不要再忙碌,奶奶有時也生氣地罵咧:“都要吃,又都不學著做,真是累死了,明年再也不做了。”可是每一個“明年”奶奶都拿著鍋鏟重操舊業,又罵咧下一個“明年”,不再做了。我從來不勸奶奶休息,因為我知道一個就這麼忙碌了大半輩子的人,只能以這種方式,在羊的最末,表達對子女們的關心。不勸,因為勸不動。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為在外,所以每半年才能回一次我在“城中村”的家。我總是開玩笑說,人家都是省際大春運,我是城內小春運。放寒假,對很多人來說都沒什麼,但對我來說它意味著回家,意味著炸圓子,意味著“年”。圓子我只吃奶奶做的,一如今年從英國回來的哥哥,見到奶奶問的第一句話便是:“做了粉蒸排骨嗎?”

  於我而言,年,沒有久別重逢的熱淚盈眶,相聚有時又何必故作傷感?也不是爸爸一直教育我的“傳統”,“家庭”,那好像有點沉重了。它很簡單,就是奶奶炸圓子的味道,重油,精廋,酥軟,咬下一口,那種嘴巴和心都被填滿的充實是獨屬於“年”的味道,也是這世間不可多得的美妙味道。

  吃了十多年的圓子,只好這一口,是真的好吃。

  人的記憶很有意思,那些在腦海了頑固盤踞的東西都連線著一段段不可替代的經歷或者事件。正如我,貪念圓子的味道,無非也是貪念那些過去的記憶。五歲,十歲,十五歲,吃著圓子,我數著年歲不斷成長。很多東西都在不斷剝落,外表漸漸模糊褪色,不再記憶。只有這玩意,與奶奶,與家人,與年,與希望融為一體,成為一年又一年裡,只屬於我的牽掛,只屬於我的年味。

  去年年飯時,哥哥在英國,和我們人人都在電話裡拜了年,可是人沒到,不能叫團圓。今年年飯,他回來,反而是我因為高三,最後回家。上桌時發現第一個菜就是他的粉蒸排骨,第二個就是我的炸圓子。

  奶奶坐在一邊傻樂,她什麼都記得,一個不落。

  酒過三巡,興致正高,大家紛紛站起舉杯,特別熱鬧。聲聲祝福裡,人人歡快的飲下各自杯中,那無法言說的,美妙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