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歌唱比賽說起作文範文
談及歌唱比賽,始作俑者非央視莫屬了。找上一批德高望重的歌唱家,搬來一些赫赫有名的音樂評論家,請來幾位學富五車的文化名流,對各地電視臺選送的男女歌手進行打分評選,從中選出一些佼佼者讓他們在螢幕上一展歌喉,也就一鳴驚人了,後來歌壇的一些大哥大、大姐大級別的歌唱家有不少就是從那些青年歌手大獎賽裡面走出來的。後來越辦越紅火,就增加了音樂理論和文化常識部分,就有了美聲唱法、通俗唱法和原生態之分,就有了一些評委和嘉賓熱捧自己名下的門生,或者互相提攜的訊息傳出,就有些歌手的音樂理論和文化常識得零分的尷尬局面出現,就有人憤而退場,就有些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傳聞透露出來,就被各路熱心觀眾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就成了和春晚一樣的雞肋了。
後來就有了湖南衛視“想唱就唱”的《超級女聲》和《快樂男聲》。他們首創了全國分賽區報名,層層進行他們首創的PK,優勝者進軍湖南進行總決賽。尤其是用評委打分加上媒體投票,更重要的是動用簡訊投票,開創了歌唱選秀的成功範例,就在全國掀起了長達數年的超女快男的熱潮,就把全國廣大觀眾變成了動手動口又動腦的娛樂參與者,就把一場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歌唱比賽變成了一場全民的音樂盛宴,就使得李宇春、陳楚生等人成了一代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當然還有不少的幕後花絮,還有各路專家的點評,關鍵的是組織方還會讓那些超女快男時不時的在湖南衛視的各檔節目中亮相,甚至組成深圳世界之窗每一屆跨年演唱會的強大陣容,就能夠保持觀眾的關注度和親和力。相比之下,央視的青年歌手大獎賽的冠軍在節目結束之後就偃旗息鼓,無聲無息,的'確是個鮮明的對照。
誰知在北京奧運大於一切,高於一切,一切為奧運讓步的時2008,浙江衛視用一個瘦瘦的眼鏡先生和一個滿臉甜笑的漂亮女孩主持了一檔《我愛記歌詞》的歌唱秀節目,讓人眼前一亮。有翩翩伴舞,有歌手進行領唱,參加比賽的人用自己的記憶和對歌曲的熟悉對餘下的部分進行接唱,全對者過關,很公平,也很有趣,選唱的歌曲大多來自一些有名的歌手,尤其是港臺和現在的一些通俗流行歌曲,加上還有各地的代表隊進行比拼,就會引起一些年輕觀眾的興趣,兩位主持人的主持風格也很有特點,就贏得不少的好評。美中不足的就是最後的什麼公益金,有些滑稽,也有些畫蛇添足之感。不過,這個節目的確辦得不錯,就有不少的電視臺效而仿之,甚至包括山東臺、安徽臺、湖北臺,就有些東施效顰的感覺。
可是這個歌唱秀的節目被身為娛樂第一品牌的湖南衛視移花接木過去以後,搖身一變,變得一下子就紅遍全國。名稱改為《挑戰麥克風》,把歌曲從那些時尚新潮的通俗歌曲改變成琅琅上口,個個會唱,家喻戶曉的那些近三十年的流行金曲,把全場觀眾分成龍鳳兩隊,選手就從這兩支隊伍之中挑出,更絕的是,將好壞優劣的評判標準交給電腦,就更顯出公正客觀和公平公開。節目除了保持場外簡訊參與贏取大獎,就是儘可能的調動現場所有人的參與,於是就有了龍隊與鳳隊的對壘,透過給對方挑歌和自己隊儘可能和諧的合唱,還有全體投票選舉自己隊裡的佼佼者來最後挑戰麥克風,很有些高潮迭起。其中就有麥克風從合唱的人群裡隨機挑出一位跑調、生澀的歌聲播放出來,就叫人笑得前仰後合。當然還有龍隊和鳳隊的隊長即興的現場發揮和富有煽動性的指揮,就使得整臺節目高潮迭起,而最後階段那個歌唱者的歌聲被分成十段,逐一重放,一段一段的打分,因為有關於每一位參與者是否能贏取購物券,大家都有些緊張和充滿期待了,一般而言,就是皆大歡喜,就是滿堂歡歌。這臺節目儘可能的使大家參與其中,透過一個個搞笑的過程,把《挑戰麥克風》辦成了笑聲不斷,歌聲不斷,懸念不斷,驚喜不斷的群眾性參與的大狂歡。
看來,就是歌唱節目也得不斷的推陳出新,也得不斷的有所改進和尋找新的亮點,增強參與度和親和度,在歡樂和喜慶上做文章。當然還得有幾個出色的、能掌控場面的,能調動大家的情緒的主持人,才能實現收視長紅,才能經久不衰,湖南衛視的《挑戰麥克風》在這方面作了一個很全面的詮釋。(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