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杜甫的作文:千秋詩聖
一字一句,是嘔心瀝血赤赤真言;幽深眸子,是體恤民苦凝望千年。——題記
成都的杜甫草堂,如今是多麼氣派!溫暖的素色雕花門後,有誰曾留意過古老松柏間迴盪著的陣陣怒吼?
門外是狂風怒吼,秋意的天空一點點壓了下來。墨黑,翻騰。讓杜甫原本憂鬱的心情更加沉重。世道混亂呀,曾經也想登高振臂一呼,曾經也想臨頂俯瞰天下。而如今,一心想為朝廷效力的自己也落得個如此下場,杜甫苦笑。破敗的草屋哪兒能看出原來的盛唐,入眼之景只是飽經戰火摧殘的破敗民居罷了。
“呼——”一陣狂風掀走了層層茅草,杜甫急忙磕磕絆絆的拄著柺杖去追,那可是一家人的依賴呀!
呼嘯著的狂風捲著茅草歡快的四處舞動,就像是專門欺負這年邁的老人。而那村子裡的小孩子們卻也不肯放過他,抱著茅草就這麼堂而皇之的跑進了竹林。任憑杜甫吼破了嗓子也沒有任何反應——就像,他無數篇激烈詩詞卻依然挽不回唐朝毀滅的腳步。也對,幾顆小小的石子投入了洶湧的歷史長河,又怎能攔住大河的腳步?
“啪嗒,啪嗒”雨點一滴一滴的透過偌大的洞打在地上,也搭載了他的心裡。世態炎涼,民生極苦,可憐自己一腔報國熱血卻被命運無情的澆滅,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唐走向滅亡。
雨,變大了。冰冷徹骨。
布被已用了多年,像鐵塊一般,怎麼都是冰的。而孩子睡覺也不安穩,胡蹬亂踢,唯一的一床被子也給踢破了。他看著孩子被凍得發白的臉,心沒由來地抽了一下——還有很動人也像我們一樣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吧。
雨腳如麻未斷絕。
搖曳著的微弱燭光“呼哧”一下,終於經不住暴雨的擊打,滅了。屋子黑了,床也溼透了。他嘆息,從安史之亂開始,就沒有百姓能睡上安穩覺了,自己這並不算什麼呀。時代用冷酷的目光選中了杜甫,讓他用枯瘦的手蘸起墨汁般的悲哀,記錄下時代的程序。當時詩人的文字中,總透著一種走投無路的失落感和嘆老嗟卑的衰颯氣象。如果換了一個人,估計早已被時代所湮沒,聽天由命了吧。
但——它是杜甫!是把自己融入對人世苦難的同情和撫慰中的詩聖!是唐朝下坡路上,雖看到的是小徑的'崎嶇,深溝的陰暗,但卻達則兼濟天下,窮亦兼濟天下的杜子美!
黑暗中,一雙幽黑的眸子,陡然射出懾人的光芒!
就算是生活艱難又怎麼樣?就算是飽經風雨又怎麼樣?我還健全,我還能寫詩,我還能站出來說話!我還能用自己從來都被苦難壓扁的目光撐出一片綠蔭,咬著牙,挺著背,為別人遮風避雨!
聽!風在吼,雷在嘯!
看!一個拄著柺杖的人在殘破的茅屋裡仰天長嘯!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誰能想到,一個無靠的窮人會發出這樣的怒吼?又有誰能想到,一個被歷史的車輪碾過的人,會有如此的胸懷感動人間?
一聲怒吼,透著滄桑,卻有一股不可抵擋的力輛,衝開了命運的封鎖!
這才是杜甫!
一個寫“三流”詩的芝麻官,向洶湧的歷史長河了投了幾顆小小的石子。眨眼間被吞沒,卻一圈圈泛起了漣漪。千年後的今天,這些石子儼然已成為了文學史上的一大高峰,引領著歷史長河,影響了千代萬代!
眼眸幽黑——再怎麼窮愁潦倒也要為百姓的疾苦呼籲。
目光深遠——再怎麼體弱身衰也要像葵花向日一樣忠於唐王朝。
這就是他,千秋詩聖,杜甫,杜子美!
我聽到了,杜甫草堂中,迴盪千年的怒吼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