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東方浪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後感

東方浪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後感

東方浪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後感

  一直找你,從未停止。無關外面天氣年紀,性別星座,跨過時間距離,為找到你,與你遇見,我追趕一生。只因你碰觸到我的心情。yuwenmi小編整理了《你的名字》,歡迎欣賞與借鑑。

  東方浪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後感一:

  新海誠終於從“二次元”火到了麻雞世界。

  1。

  一位迷妹在導演見面會上問:“導演,你高中的時候談過什麼樣的戀愛,才能拍出這樣的作品啊?”導演愣了一下,回答說:“正是因為我高中的時候沒談過戀愛,所以才能構思出這樣的電影啊。”

  新海誠大叔,年芳43,動畫界奇才,以唯美的畫風享譽世界。畫面有多美?人人都說,隨便截個圖就可以當桌面。

  新海誠的作品大部分都是關於學生戀情的。為什麼他對高中女生如此痴迷呢?是因為高中時期留下的遺憾,亦或者乾脆就是一種痴漢行為?不得而知。

  但或許我們能從大叔們的共鳴中找到答案。據說不少直男在電影院裡哭得死去活來,於是便有了這樣一則社會新聞:日本調布市的一位女高中生被一個穿棒球服的陌生男子搭訕,對著女生說了一句,我好像認識你。隨後對方報警。

  你根本想象不到,高中沒談過戀愛的大叔心底有多單純啊,如同新海誠,還有那位看完電影就找姑娘搭訕的痴漢一樣。

  可以想象,新海誠在高中時期也像大多數人一樣平凡著,孤獨著,暗自喜歡某個姑娘,卻抵不過心底裡的自卑,於是一切只能靠想象,那個姑娘是不是也喜歡著我啊?

  遺憾的是,來不及多看一眼,就在茫茫人海中暈開不見。全都是遺憾,終生遺憾,即使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無數次擦肩而過,也沒辦法再說一句,我喜歡你。

  你瞧,新海誠的故事基本上都是這個套路。從《秒速五釐米》到《你的名字》,情緒和套路都差不多。最初最單純的感情總是讓人在慢慢長大之後回味到一絲酸楚。

  電影的結尾處,男女主角終於在街頭偶遇,雖然記不得彼此的名字,但那張有故事的臉卻印在心裡,一句“你的名字”?讓所有孤獨著、尋覓著的靈魂得到了溫暖的慰藉。何時能在千萬人中找到你,是多少單身大叔魂牽夢繞的心結。

  2。

  新海誠的幾部長片,有一點一直被人詬病——故事講的零散瑣碎,唯美的畫面背後其實是一片無盡的空虛。

  其實,新海誠真的不會講故事嗎?也不是,他的電影就是情緒多過於敘事。情緒這種東西是一把雙刃劍,感受到了就是感同深受,感受不到就是格格不入。

  新海誠的電影,無論是美輪美奐的畫面,還是好聽到要死的BGM,全都是為了把觀眾帶到某種特定的情緒當中去,情緒一旦到位,故事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就像是你的初戀,回味一下,是心酸還是甜蜜,是會心一笑還是痛哭流涕,全都是情緒。瑣碎的細節你可能早都忘了,但那感覺似乎還近在咫尺。

  新海誠的.作品就是為了讓你重新回味某種情緒,回憶、孤獨、遺憾、落寞、依依不捨。打動你的未必是特定的事件,反而是突然湧起的某種情緒。

  只不過,情緒電影特別容易失控,太過於沉浸就顯得自憐自哀、矯情做作,一旦情緒傳遞失敗,整部作品就會不知所云。《言葉之庭》就是最好的例證,一味的烘托情緒,但卻忽略了觀眾對於故事走向的期待,以至於顯得有那麼一絲乏味和無趣。

  觀眾們不想一味情緒啊,遺憾和悲傷成不了多久就會乏味啊,他們喜歡一波三折的故事,喜歡跌宕起伏的懸念,喜歡最後一分鐘營救,喜歡大團圓結局,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你的名字》其實也在一直不斷地烘托無法相見的急迫情緒,和《秒速五釐米》如出一轍,就連結尾處在大街上尋尋覓覓的戲碼都一樣。但為什麼這次的電影更加打動人心,以至於痴漢大叔信以為真呢?

  因為《你的名字》不光只注重情緒,它在故事層面上,更貼近了人民群眾,而不是一味的情緒導向。新海誠把情緒和敘事做到了完美融合。雖然有點俗套,但講故事這碼子事兒只能靠套路啊,不按套路出牌就等於砸了老祖宗的招牌,與觀眾為敵。

  3。

  《你的名字》相比較新海誠以前的作品來說,複雜的有點兒燒腦。平行世界、時空穿越、人與人的情感連線、男女身體互換的橋段、尤其是身體互換之後摸胸的情節,為故事增加了許多歡樂逗趣的氛圍。

  依然是高中生的戀愛,但又不僅限於此。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才是這個世界執行著的唯一動力,一旦人與人失聯,那麼整個世界都將毀於一旦。連線是人生、是時間,更是存在的意義。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與其說是偶然,不如說是一種無法避免的必然。

  也許我會忘記你的名字,沒關係,我一定會找到你,親口告訴你我的名字。

  用愛意拯救世界,成為了電影宏大的主題,在這一主題的基礎上,依然是高中生懵懂的情感。遺憾和酸楚到最後變成了一個大團圓結局,觀眾一旦被帶入到那個情境當中去,不哭死你才怪。

  有人說正是因為沒有辦法超越吉卜力,所以新海誠乾脆下決心去做一部中學生、高中生甚至笨蛋都能看懂的電影。現在好了,他成功了,笨蛋們不僅看哭了,還學著電影裡的人到街上找人搭訕,《你的名字》就是這樣一部給笨蛋們看的電影。

  東方浪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後感二:

  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每千年迴歸一次的彗星造訪過一個月之後,日本某個深山的鄉下小鎮.在這裡女高中生三葉(上白石萌音 配音)每天都過著憂鬱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鎮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在這個小小的城鎮,周圍都只是些愛瞎操心的老人.為此三葉對於大都市充滿了憧憬,甚至幻想著"下輩子讓我生做一個東京帥哥吧!"忽然有一天自己做了個變成男孩子的夢,在陌生的房間,面對陌生的朋友,以及東京的街道.雖然感到困惑,但少女對於能來到朝思暮想的東京還是充滿喜悅.

  與此同時,生活在東京的男高中生立花瀧(神木隆之介 配音)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中,變成了女高中生.少男少女就這樣在夢中邂逅了彼此,並帶著"不論你在世界何方我一定會去見你"的信念去尋找彼此。

  一個要費盡千辛萬苦哪怕時空旅行也要找到的對方,而那個人,可能就是我們渴望的另一個自己.與你的相遇,如同遇到自己,像是一個夢,醒來時無論多麼努力卻也無法記住你的名字,但是"我愛你"卻被寫在了手掌心. 新海誠用這樣的故事,去溫暖城市中每一個仍然願意相信愛的人.在這麼大的世界裡,能夠遇見你,竟然需要如此用力.穿越錯位的時空,仰望隕落的星辰,你沒留下你的名字,我卻無法忘記那句"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