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關於小學生綠豆觀察日記範文集錦九篇

小學生綠豆觀察日記

關於小學生綠豆觀察日記範文集錦九篇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生綠豆觀察日記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生綠豆觀察日記 篇1

  9月23日 陰

  我在一個小盒子裡面放上一張紙,用手舀起一些水慢慢的灑在紙上,將紙徹底的溼透。再仔細的挑選了一些長得飽滿、看上去品質優良的綠豆,將它們小心翼翼的、一粒粒的放到盒子裡面的紙上,只見綠豆在紙上滾來滾去,就像一個個綠色的“小胖子”,不一會兒就均勻的散開了, 一點也不顯得“擁擠”, 它們變得一動不動的、安安靜靜的,猶如一個個睡夢中的“綠精靈”一樣,真是可愛呀!

  9月24日 晴

  星期日,我早早地起了床來觀察綠豆,水幾乎全乾了。媽媽告訴我說:“是綠豆把水都喝乾了。”我發現一部分綠豆裂開了外衣,有的露出白白嫩嫩的肚囊,又長出了短短的嫩芽,像一個小逗號。有的像老太太的臉鄒鄒巴巴的,還有的喝飽了水挺著肚子呼呼大睡呢!

  9月25日 晴

  我發現了一顆綠豆的豆肉變成了紫色的了,這顆綠豆的芽兒已經有四釐米了。今天,我觀察到了有顆綠豆突出了一片小葉子,它們合起來的形狀就像一把小小的剪刀一樣!有些還沒有突出葉子,好像在媽媽的懷裡不肯出來!

  9月26日 晴

  今天,豆芽長得更長了!我想來想去,猜不透豆子怎麼長得這麼快,我問媽媽,媽媽說:“豆子是靠喝水長大的。” 我想:“從這麼小的綠豆變成了豆芽,只需幾天的時間,真是不可思議!”

  透過這次觀察,我知道了綠豆不需要土壤時,只要有水份,照常也能生長!看著自己泡的綠豆長大,我真開心。

小學生綠豆觀察日記 篇2

  10月1日多雲

  上午8:30

  媽媽從美夢中叫醒了我,我趕緊起床,去作種綠豆芽的準備工作。我取了一個玻璃盤和一把新綠豆,將綠豆洗淨後放入盤中,然後拿來一塊乾淨的紗布,用水沾溼,小心翼翼地蓋在綠豆上。媽媽告訴我水不要加得太多,並且最好將它們沐浴在陽光下,可惜今天是多雲的天氣。

  下午2:00

  我迫不及待地掀起紗布,哇,短短的幾個小時,真的發生變化了。只見大多數綠豆已經飽脹得隨時要爆開似的。有的綠豆外皮已經開裂,好像綠豆媽媽被新生的小寶寶撐破了肚皮。裂縫中的小白點就像白色的娃娃在努力地往外鑽。豆芽的變化真是令人期待。

  10月2日小雨

  上午10:00

  我驚奇地發現綠豆的外皮已經脫掉了,白白的豆子非常鮮嫩,水潤極了。遺憾地是今天下雨,還是不見太陽。

  晚上7:30

  豆芽的中間已吐出了長長的“牙”,好像小寶寶正在伸著懶腰。我給它們換了一下水,等待著明天更多的驚喜。

  10月3日晴

  中午我再次揭開紗布時,不由得大吃一驚,綠豆芽已經長了有5毫米,根根豎在了盤子裡,潔白、細嫩,十分可愛。今天陽光充足,我把盤子移到了窗前。

  10月4日晴

  在陽光的照耀下,豆芽們在快樂地成長,今天又比昨天長了許多。我再次給它們換了水,鼓勵它們更好地成長。

  10月6日晴

  昨天去了姥姥家,今天回到家後,我發現豆芽又長了很長了,大約有5釐米了。雖然沒有了前幾天的驚喜,但看著生機勃勃的豆芽,我的心裡還是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這可能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吧。

  10月7日晴

  晚上,豆芽已經長到了10多釐米,明天就要開學了,爸爸教我用豆芽和海米做了一道菜—“金鉤銀針”,雖然多少有些捨不得,但看著全家人一起分享我的勞動成果,還是很有成就感的。我勞動,所以我快樂!

小學生綠豆觀察日記 篇3

  xx月xx日星期xx晴

  今天上午,我拿了一小把綠豆來泡,我先拿來了一個碗,把綠豆放了進去,再加入水。這時候的綠豆小小的`,披著綠色的軍裝,好看極了!

  下午,我趕快跑到陽臺上去看可愛的綠豆,發現它們的肚子變大了,我心想:“長的真快呀!”我仔細觀察,發現綠豆的衣服裂開了,好像是剛打完敗戰的殘兵敗將,逗得我哈哈大笑。

  希望綠豆芽快快長高,快快長大。

  xx月xx日星期xx晴

  早上,我來到陽臺上看綠豆芽,它們漸漸長大了,它們越來越高,越來越大,應該是喝飽了水的原因吧!

  綠豆芽的肚子把自己的衣服撐破了,露出了白白的大肚皮。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有一條細細的小嫩芽藏在裂縫裡,好像在和你玩捉迷藏的遊戲。陽光照耀著大地,一縷縷燦爛的陽光照在小碗裡,綠豆芽們閃著金色的光,像是一群穿著金黃色舞裙的美麗姑娘在歡快地跳著優美的舞蹈,美麗極了!

  爸爸告訴我綠豆芽已經可以收穫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雖然綠豆芽很短,但是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

小學生綠豆觀察日記 篇4

  第一天:

  我向婆婆要了幾顆又硬又小的綠豆,並找來一個透明塑膠杯,在塑膠杯裡鋪上幾層層薄薄的面巾紙,再加點水,把面巾紙浸泡在水中,最後把綠豆均勻的撒在浸溼的面巾紙上。

  第二天:

  綠豆有一點兒發脹了,和昨天又硬又小的綠豆相比,今天的綠豆明顯的變大了些,變軟了些。而且綠豆的皮也綻開來,吐出一丁點帶著綠色的小芽。我把手伸進杯裡想去捏它。媽媽見了,急忙對我說:“這嫩芽是不能捏的,捏了它就會死去的。”我趕緊把手抽了回來。心想:幸好媽媽提醒了我,要不一個小生命要夭折在我手中。

  第三天:

  綠豆芽兒又長高了許多,但今天不同的是,它們高低各不相同,好像和我們小朋友一樣,正在比賽長高似的。帶著這個疑問,我好奇地問媽媽:“為什麼它們同時放下去的,卻長的高低各不相同呢?”媽媽笑著說:”你仔細瞧瞧它們生長的們位置,就會明白的。“我定睛一看。哦,原來長在正中央的吸收水份最多的小豆就長得高些,而生長在杯子邊緣的小豆,就長得矮點。我把我看到的結果告訴媽媽,媽媽撫摸著我說:”明白了吧,小豆芽就和小朋友一樣,誰吸收的營養多,誰就長得又聰明又高,你可不能再挑食了,要多吃飯哦。“

  第四天:

  綠豆芽兒長得更高了,兩片葉子完全舒展開來,就像兩位扎綠色蝴蝶結的小姑娘,正迎風翩翩起舞,那優美的舞姿真是楚楚動人,令人陶醉。

  透過這一次種豆子,還真讓我長了不少見識。

小學生綠豆觀察日記 篇5

  7月26日 晴 星期一

  我特別愛吃綠豆芽。今天在吃豆芽的時候,媽媽問我是否知道綠豆芽是怎麼長出來的?這個問題還真是難住了我,是在土裡?植物的生長大多數不是在土裡嗎?在水裡?豆芽那麼幹淨,應該是在水裡生長的呀?媽媽看我為難的樣子,說:“咱們自己生一次豆芽不就知道了嗎?”

  生豆芽?這可是個新鮮事物。我們說幹就幹,媽媽也不太知道生豆芽的具體過程,我們馬上打電話請教了姥姥。姥姥告訴我們,生豆芽把綠豆淘洗乾淨,用溼布蒙上,每天淘洗一次,保證蒙蓋的布不幹就行。

  我和媽媽就抓了一把綠豆,淘洗乾淨。綠豆長的小小的,圓圓的,上面還有一個白色的小芽,大概綠豆芽就是從這裡開始長出來的吧?然後我們給綠豆蓋上了一層溼布,好像給他們蓋了一層棉被,讓它們安安靜靜地躺在裡面發芽。

  7月27日 晴 星期二

  今天已經有幾顆綠豆發芽了,它們的芽才剛剛冒出來,它們的芽嫩嫩的,彎彎曲曲的,很像麻花,其他沒發芽的綠豆也變得有點胖大了。趕緊陶洗好了,繼續給它們蓋好溼布,讓他們快點長。

  7月28日 晴 星期三

  再來看綠豆,已經有一半發芽了,長的芽已經有一釐米長了,短的才剛剛冒尖。看著沒發芽的綠豆,我都有些著急了,怎們長得這麼慢呀?我哪天才能吃到可口的綠豆芽呢?

  7月29日 晴 星期四

  今天綠豆已經大部分都發芽了,最長的有2釐米了,有的調皮的綠豆芽鑽到了溼布里,我輕輕地、慢慢的、一點一點的把它們從溼布上拿下來,生怕稍微一用勁,弄斷了它們脆弱的身子。

  7月30日 晴 星期五

  今天已經是第四天了,綠豆全部發芽了,只是長得還不夠大,最長的大概有3釐米了,想吃還得等幾天,真希望綠豆芽快點長大。有一些綠豆發了芽之後,脫掉了身上的綠衣服,只剩下白白的豆芽。

  7月31日 星期六 晴

  今天的綠豆芽和昨天相比,長了一點兒,但不是特別明顯,最長的還是三釐米多點,只是短的有所長長了。沒想到自己泡綠豆芽竟然長得這麼慢,我都有點著急了。難道賣的綠豆芽也長得這麼慢嗎?

  媽媽說,其實外邊賣的豆芽,一般是規模化生產的。他們有自動生豆芽機,會自動淋水,自動換水,自動加溫,自動控溫,所以豆芽一般長得比較快,大概一天時間就足夠了。

  8月1日 星期天 晴

  今天是第七天了,綠豆芽上的綠皮基本上全部掉了,我們用水好好地掏了一下綠豆芽,把裡邊的綠皮都給沖掉了,但是豆芽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它怎麼不長了呢?

  8月2日 星期一 晴

  今天姥姥和老爺來我們家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泡了八天的綠豆芽拿給他們看,問他們為什麼綠豆芽不長了呢?

  姥姥看了之後說,已經八天了,綠豆芽不會再長了。為什麼我泡的綠豆芽只長到兩三釐米長就不長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姥姥仔細觀察了我的綠豆芽之後,替我解開了謎團。原來我每次在給豆芽換水的時候,都拼命的洗豆芽,結果把豆芽的芽都洗掉了,豆芽的頭掉了它還怎麼長呢?噢!我終於找到原因了,沒想到泡綠豆芽還有這麼多注意事項,這次泡綠豆芽失敗了,下次有機會我還會再泡綠豆芽。

小學生綠豆觀察日記 篇6

  10月1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做了一個小實驗——種綠豆。首先我找來一個塑膠杯,並灌上大約三分之一的水,再把綠豆撒在杯子裡。這些綠豆寶寶可調皮了,一邊往下沉一邊還在你擠我我擠你地打鬧著,太不像話了。

  種下後,每過幾小時,我都會好奇地去看看這些綠豆寶寶。可每次都似乎沒有變化,我有點失望,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呢?

  10月2日星期二晴

  早上,我一起床便迫不及待地往書桌前跑去,因為我的綠豆寶寶在等著我去看它們呢。

  我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發現了綠豆寶寶們的衣服都褪色了,深綠的變成了淺綠。這麼容易褪色,這質量也太差了。不過綠豆寶寶們似乎比昨天胖了一點。

  下午我再次觀察了綠豆寶寶們,這次又有了一個新發現:淺綠色的衣服都破了,裂開了一條小縫兒,露出了它們白嫩的皮膚。哎!這件衣服應該去退貨了。

  10月3日星期三晴

  “哇!哇!老爸老媽快來看,綠豆長出小芽了!快看!”一大早,雞還沒有叫,我就先叫了起來。

  只見那件衣服的裂縫越來越大了,還長出一條短短的“辮子”,只是這“辮子”是白色的,我十分驚奇。我還看到小芽身上十分光滑晶亮。它好像在告訴我:千萬別用力摸,要不然我會很疼的!這個警告弄得我都不敢去摸它了。

  10月4日星期四晴

  這是我觀察綠豆發芽的第四天,水面上浮現了許多褪了色的豆殼。

  哇!綠豆寶寶竟然把它百穿不厭的綠衣裳給脫掉了,我興奮得活蹦亂跳。心想:綠豆寶寶肯定覺得穿著綠衣服洗澡太麻煩了,乾脆脫了痛快洗一次。如果你再仔細觀察,肯定會發現此時的綠豆寶寶們就像一隻只小白鵝,在引吭高歌。

  這四天的觀察讓我明白了:種子發芽原來並不需要土壤和陽光,只需要空氣和水分就可以了。

小學生綠豆觀察日記 篇7

  星期六 晴 10:27

  今天是一個晴天,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樣作業:在水中泡點豆子,看它們有什麼變化。剛開始,豆子們像一個個活潑的小孩,享受著水的滋潤和陽光浴,生活過得好不自在,真羨慕它們。

  星期天 雨 9:56

  豆寶寶換衣服了,它們個個都脫下了綠色的外套,換上了白中帶有一點點黃色,可神氣了!白黃色的外衣上長出了一條大約一釐米長的小 芽,小芽 是白色的,它們好奇地望著這五彩繽紛的奇妙世界,又像一個初生的小寶寶睡在媽媽的溫暖懷抱中,別提有多快樂了。

小學生綠豆觀察日記 篇8

  12月5日下午,我拿著51飛翔親子團發的綠豆回家以後,首先問了姥姥和大姨媽生綠豆芽的做法:首先找一個盛綠豆的容器,把綠豆泡上12小時,之後把水倒掉,然後在綠豆上面蓋上溼布,放在暖和的地方就可以了,布快乾了的話再弄溼,綠豆就慢慢發芽了……

  12月6日18:00,我找到一個玻璃瓶,大姨媽說玻璃的不行,我就用了一個小碗,先把綠豆放在碗裡泡上了水,放在了我臥室的書桌上……同時呢,聽媽媽說綠豆在土裡也是可以發芽的,我又找了一個小的酸奶盒,放上土,澆上水,放了幾顆綠豆進去……

  12月7日7:00,我起床後,首先把水倒掉,再弄溼一塊布,放在綠豆上面……下午16:00放學後,我把布拿開一看:哇塞!綠豆果然生芽了。大部分小綠豆上面生出了嫩嫩的細小的芽兒,就像一個個小姑娘扎著的馬尾辮,還有的沒有芽,但有一個小小的包,就想帶了一個小小的卡子……

  過了4個小時再看的時候,有的芽已經長得和我的手指甲蓋那麼長了,長得真快呀,那帶著綠豆皮的小綠豆一半黃一半綠,就像一個個的小藥丸,我用手一拿,它的綠衣服馬上掉了下來,成了一個個光著屁股的小東西,真好玩!我把布溼了一下,又把他們蓋了起來……

  12月8日6:30開啟布一看:碗裡一點水分也沒有了,綠豆芽幹了布也幹了,姥姥說再不把布弄溼,它們馬上就死掉了。我一聽,趕緊把布弄溼,姥姥又說,你把綠豆泡一下,再把水倒出來,然後再蓋上布,我照做了,綠豆果然恢復了生機。

  17:00放學回家後,我看到綠豆芽又長長了,足有3釐米長了,不過還有的豆芽懶惰,才長出來1釐米,大多數豆芽已經變成了光屁股小孩,我又把豆芽泡了點水,再倒出來,把布溼了再蓋上……

  12月9日早晨沒來得及看看豆芽就去上學去了,下午回家一看,豆芽又長長了許多,好像一個個長頭髮的少女,很可愛。我又用水衝了一遍,把布弄溼了再蓋上,我想明天就可以炒豆芽吃了吧。

  透過這次發豆芽,我體會到豆芽就像一個個小寶寶,需要我的細心呵護才能茁壯成長,就像父母很辛苦養育我們一樣!

小學生綠豆觀察日記 篇9

  前幾天,劉老師叫我們回家把綠豆或者 紅 豆 放 在水裡面,看一下每經過一個晚上還有什麼變化。

  我回家,找了幾顆綠豆,又找了個瓶子把瓶子剪了一半,把最寬裡面裝了些水,再把 綠 豆 放 了 進 瓶子裡。

  第二天,一早我就起來,推開窗戶,拿起瓶子一看,綠豆已經破殼了。我自言自語地說:“這麼快就破殼了?這麼神奇呀。”心想:第三天會怎樣呢?會不會就發芽了呢?比種在土裡還快。

  第三天早上拿起來看綠豆果真發芽了。我想:“如果讓它離開水會怎麼樣,會不會死了呢?”我就把水給倒了。中午,我發現綠豆芽乾枯了,我趕緊往裡面裝水。下午放學回家,我發現綠豆芽又恢復了生機。我想:“這真的是太神奇了。”

  我一定要把我的這個發現告訴整個中國或者整個世界。不對,我要把這個發現告訴整個地球。

  小作者抓住在觀察時的感受——神奇展開敘述,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敘述時,著重透過心理描寫來表達“神奇”之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