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思鄉> 中秋節思鄉鄉愁作文

中秋節思鄉鄉愁作文

中秋節思鄉鄉愁作文

  又到中秋,兒時的記憶,於破舊的院中央,老榆樹下,笨樸的農家飯桌上擺上幾塊月餅,那種核桃仁與冰糖等雜在一起的餡料,加上幾個蘋果,一盤花生,父母親端坐,孩子們圍攏一起,雖然由於父親一貫的嚴厲,我們並不那麼自在,但還是有很溫暖的感覺。那時的農村院落,或整個鄉村,有一份如今難以體味的純淨,要是天氣晴朗,月亮真真切切,好像能觸控到,空氣中瀰漫泥土的腥香味,因為此時正是農忙接近尾聲的時候,沉浸於內心的既有豐收的喜悅,亦有由勞碌轉閒適的放鬆。如今的中秋,高檔月餅琳琅滿目,但那種引申而去的涵義再也不會有了。我們滿足了囗味,卻永別了曾經的體味。

  就象月亮承載了我們內心對團圓的渴望,而距離撕扯了我們對故鄉家的這些願望。曾經我們對“遍插茱萸少一人”,只是搖頭晃腦的背誦,我們對“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也只是若有所悟,如今,經歷了所有,才會真正的舉望低思,才看懂月的心事,原來滿載的人間情事感傷。

  當年,中間的一張方桌,被一個家圍成一個完整的圓,內心便是滿滿的好,一個完整的院落便是穩穩的幸福。懵懂的少年在那一片天空下仰望,生活就像頭頂的金黃,有外祖父母,有父母兄弟;有滿地的凌亂,有老屋高樹;有十畝農田三分菜園,有牲口有禽畜,一條蒼狗掩臥簡陋的門口,好像那就是金燦燦的所有的日子,那個夜晚,我最大的心願:定格在一起,那是家。這也是我能憶起的曾經的清貧卻安樂的家。

  少年本無愁,何來賞月眸,注視的是眼前的安寧,想著的是永久的團圓樂融。一輪圓月,在身外亦在心外,圓圓的家就夠了。

  兒時的圓月是一篇美麗的童話,我們在其中遐想未來,不及去追,如今卻是一本斑駁的故事書,我們在其中懷念過去,追卻不及。前植希望,後播惆悵,卻是同樣的月光?

  如今,真正的圓月,睽違良久,只能是曾經的記憶,照耀著曾經的陰晴圓缺,心中卻再難盛下它了。其實從外出至今,哪裡還有月圓的時刻,更多時候,舉杯相邀,對影三人,曾經的黑白,烙印成遙望的無奈。斑斕的世界裡,早生的華髮挽不回父親的躬身成像,母親的'步履蹣跚。一樣的月光,異樣的悽惶,從不識滋味到老而迷茫,卻是月之過?

  成長,若發源於同一個地方的小河,載著同樣的月光流向不同的方向,迴歸,卻只能化雨飄落,有影無蹤,有蹤無長。一個大家庭的團圓,在這個慢不得的世界裡,實在是一種奢望。感謝曾經的鄉村院落吧,過往的家,家的過往。女兒、侄子侄女,誰知道未來會流向何方?舊人新月,新人舊月,變幻何常?

  沒有色彩便是最好且長久的色彩,一種味道也成了永生的味道,一輪圓月依舊,但人已老,情已別,老屋不存,老樹不在,那鐵灰的小桌,那榆木曲凳也僅能翻騰在月光下的記憶裡。

  禮尚往來於如今的大街小巷,月餅隨處見,然月圓何時現,月圓尚有時,人圓何其難?今夜,可以吞下精緻的醞釀,卻道不出為何要這樣,不一樣的月餅,相似相隨的憶難忘,可以醉一場,明日便是不一樣的月光?

  皎潔的寂寞裡,誰在歡笑,誰在淺唱?

  燦然的清輝下,誰在趕路,誰在彷徨?

  緘默的流光中,誰在沉思,誰在張望?

  清澈的圓潤裡,誰在把酒,誰在斷腸?

  此刻,母親,我的親孃,是否也端坐在故鄉的月下,陪著石榴樹下的疏影碎光。道是兒孫滿堂,如今卻誰在身旁?

  明晃晃的相思裡,卻是一聲嘆息,兩份牽掛,未語淚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