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無錫作文
無錫是江南的一顆明珠。它左臨太湖,右依長江。風光具山水之勝,共河湖之美,兼人工之巧,名人古蹟眾多,是絕佳的旅遊聖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家鄉無錫,你的家鄉是在哪裡呢?
我的家鄉無錫作文1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太湖之濱——無錫。那裡山美,水美,是人人嚮往的旅遊聖地。
無錫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站在著名的風景區——黿頭渚眺望太湖。太湖一望無邊,當風輕輕拂過海面的時候,海面便當起一層充滿著生命色彩的漣漪,是那麼清純,那麼潔淨——這多麼像海在微笑啊!旁邊連綿的山峰有各種有趣的形狀,有的像雄鷹的翅膀,有的像駱駝,有的像美麗的仙女,還有一座山就像獅子在吼叫,真是千姿百態。太湖中有三個小島,人們就稱他為太湖仙島。
太湖的內湖蠡湖,更是風光秀麗,蠡湖之光裡有百米音樂噴泉。水邊,柳樹也把它那長長的頭髮飄了下來。人也都放慢了腳步,在那裡欣賞美麗的風景。
我的家鄉無錫不僅風光秀麗,而且物產豐富,無論是栩栩如生的手工藝品——惠山泥人,美味的小籠包、醬排骨,還是陽山水蜜桃,馬山楊梅等水果,都享譽中外,富有盛名。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水蜜桃了。它粉紅的外皮,裡邊有很多的肉,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一口咬下去非常好吃。節日期間人們都會買些特產,帶給親朋好友來分享。
這就是我的家鄉——無錫。它猶如太湖之濱的一顆明珠愈發發出璀璨的光芒。我愛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無錫作文2
我的家鄉無錫位於太湖之濱,自古以來便具有“魚米之鄉”和“太湖明珠”的美稱。這些美稱可不是憑空捏造的,從古至今,無錫憑藉優越的氣候條件,作為重要的糧食產地,盛產的稻米口味獨特,廣受人民大眾的喜愛。而無錫境內的太湖,湖水清澈,風光秀美,受到許多外來遊客的歡迎。
我的家鄉無錫不光景物優美,無錫的特產也是很出名呢!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無錫的特產吧。像手推餛飩、油麵筋、惠山泥人……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了。最為無錫人津津樂道的當數無錫小籠包、醬排骨、陽山水蜜桃了。先來說說無錫小籠包吧。別看它個頭小巧,皮薄如蟬翼,但是它卻具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滷,味鮮不油膩等特色。餡多滷足、鮮嫩味香,小籠包裡的湯汁特別豐盈,鮮美,吃的.時候咬一小口,然後慢慢地吮吸其中熱燙的汁液,一邊吮吸,一邊品嚐,湯汁吸得差不多了,再將整個包子吞入口中品味。如果你是首次品嚐,當地人通常會以口訣教你:“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這樣的吃法,一來可避免湯汁噴濺、燙傷口唇,二來是在輕啜過程中享受其鮮美的味道。再來說說無錫醬排骨吧,它色澤紅潤,亮閃閃、油光光的,上面還有顆顆小白芝麻,誘人極了,吃的時候,先用手捏住骨頭,再把上面的汁液吮乾淨,,輕輕咬一口,肉質酥軟,鹹中帶甜,令人回味無窮。我恨不得把一盤子都吃個乾淨。而水果類的水蜜桃更是果中之冠了。陽山水蜜桃又大又圓,每一個都有半斤左右,成熟的時候,一個個都白裡透紅,掛在樹上,爭先恐後地表現自己。它摸起來毛毛的,皮很容易就剝下來。要是你仔細看,會發現它的皮是半透明的,果肉也軟軟的,汁多甘厚、味濃香溢、入口即化。倘若沒有及時吃掉的話,果汁遺留在手上,會感覺手上黏糊糊的。
有美食,自然也有美景了。來無錫必遊太湖,遊太湖必至黿頭渚。黿頭渚的風光是山清水秀,渾然天成,為太湖風景的精華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勝”之稱。當代大詩人郭沫若的“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的詩句讚譽,更使黿頭渚風韻流揚境內海外。黿頭渚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這裡依山傍水,樹木鬱鬱蔥蔥,島上的亭子隱隱約約看得見,像蒙上了神秘的面紗。登上山頂,向下俯瞰,太湖美景盡收眼底。清澈的湖水在太陽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水天一色。看!還有一隻“巨龜”在湖裡遨遊呢!那是三山仙島呢!
我的家鄉——無錫,這裡有怡人的美景,這裡有可口的美食,還有誰不說我的家鄉無錫不是個好地方呢?
我的家鄉無錫作文3
無錫,我美麗的故鄉,我為有這樣的故鄉自豪!
無錫別名梁溪,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曆史的古城。它地處長江三角洲,江蘇省東南部,滬寧鐵路中段,古運河正好穿過,在惠山腳下,太湖之濱。東臨上海,西靠南京。交通發達,人口眾多,經濟繁榮是個好地方,素有“小上海”的美稱。真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啊!
我的家鄉無錫文物古蹟很多。是許多古代名人常到的地方。據地方誌記載,唐朝的陸羽、張繼、李陽冰、許渾……宋朝的范仲淹、蘇東坡、韓世忠、文天祥……都來過無錫,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墨寶。無錫也是許多著名人物的故鄉,古代的如顧愷之、李紳、李綱、邵寶、顧憲成、薛福成……都是無錫人。現代的著名人物有:民族實業家榮宗敬和榮德生、革命家秦邦憲(博古)、嚴樸和陸定一、文學家錢鍾書、科學家錢偉長、音樂家王莘、漫畫家華君武、還有那雖然出身貧寒但可稱得上是世界級的民間音樂家瞎子阿炳……
我的家鄉無錫的名勝、人文景觀也很多。有88米高的靈山大佛,聞名遐邇的天下第二泉,江南第一山的惠山,久經滄桑的龍光塔,人來人往的錫惠公園,太湖隹絕處的黿頭渚,四季飄香的梅園,珍奇細巧的蠡園。……
北宋著名學者楊時建造的東林書院,位於無錫市東門蘇家弄內。16XX年著名學者顧憲成、高攀龍等因得罪奸臣魏忠賢,被罷免回鄉,和議捐資重建了東林書院。顧憲成為東林書院所題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著名為後人永遠傳誦。後來高攀龍得知魏忠賢派人來逮捕他時,他仰天大笑道:“我視死如歸久已。”當夜投池自殺。現在的東林廣場上有顧憲成、高攀龍等“八君子”的塑像。無錫城裡的名人故居更是數不勝。
無錫的惠山泥人、油麵筋和醬排骨是久負盛譽的傳統工藝品和傳統名特產。惠山泥人已有四百多年曆史,造型千姿百態,精緻優美。油麵筋和醬排骨味道鮮美。油麵筋被稱為素齋中的“山珍海味”。醬排骨名聲遠揚,是無錫的一道著名特產。還有那皮薄、汁多、味甜的水蜜桃,令人唾涎欲滴。
無錫的經濟發達,自隋唐至宋代以來,貫通南北的大動脈――運河,使它逐步發展成為江南的名城。明清時代,無錫社會經濟更加繁榮,逐步發展成為蘇南地區的糧食、棉布、蠶繭和生絲的貿易中心。無錫與蕪湖、九江、長沙成為聞名中外的四大米市。隨著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土布已為“吾邑生產之一大宗”,無錫“布碼頭”之稱就傳遍大江南北。隨後蠶桑業興起,無錫又成了“甲於東南”的絲繭市場。1895年楊宗濂、楊宗瀚兄弟創設了第一家民族資本企業――業勤紗廠。19XX年榮宗敬、榮德生兄弟與朱仲甫合夥創辦寶興麵粉廠。1933年,無錫已有大小工廠323家,位居全國第五位。無錫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迅速發展。無錫解放五十多年來的社會變遷和發展在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突飛猛進。1981年,無錫被列為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現在無錫已成為江蘇省四個特大城市之一。無錫城市面貌日新月異,高樓大廈鱗次櫛比。
無錫充滿溫情和水,投資環境極好。那動人的《太湖美》和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吸引了大批的客商來無錫投資,尤其是日商特別鍾情於無錫這塊熱土。今天,無錫人民正意氣風發,全面實行小康而奮鬥,我作為一個無錫人,為無錫的方方面面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