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風> 議家風談家教徵文

議家風談家教徵文

議家風談家教徵文

  家庭對人格操守的塑造、志向品行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小編為您收集了幾篇議家風談家教徵文,歡迎閱讀參考!

  議家風談家教徵文1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規。每個人都有家教,家訓和家風。

  好的家風家訓是一所學校。有一篇文章裡這樣寫道:從今日來看,從家庭入手,透過樹立良好的、符合市民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的家規、家風、家訓可以有助於提高公民的素質。從社會角度講,全社會倡導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都可以在家規、家訓、家風中得到體現。只有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的道德素養提高了,整個社會的道德素養才會得到提高,社會才能和諧。從家庭的角度來講,家庭教育就是一種家風薰陶,只有家庭具有良好的家風,才能給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促使子女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我覺得這句話可以很好的體現家風家訓的重要,家風家訓比什麼學習都重要,好的家風家訓可以讓一個人一生受益,而劣的家風家訓也可以讓一個人走上歧途。

  我們應該從小樹立好家教、家規,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做一個文明的人。歷史上還有一些有關家教家風的故事。比如孟母三遷,岳母刺字,曾子殺豬等等。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陶行知說過:“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才。”是啊,我們就像這剛發芽的幼苗,只有我們吸收到正確的知識,才能選擇正確的成長。而如果我們不在幼時吸收到良好的知識,那當我們長大再去吸收良好的知識,也已經晚了。所以一個人的家風、家訓和家教都十分重要。

  我國著名作家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寫過:“不嚴不成器”這句話。只有嚴格要求自己的家教家訓家風,才能使我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議家風談家教徵文2

  央視搞了個家風采訪節目,100多名記者在全國隨機尋人訪問,儘管答案五花八門,但總的精神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文明的傳統,採訪活動很有意義。

  中國對子女的家庭教育(簡稱家教,這裡指的是家長或監護人對孩子的教育),自古至今,一直很重視,《周公誡子》,《三字經》,《弟子規》,《曾國藩家訓》,《傅雷家書》,諸葛亮的《誡子書》,陳毅的詩《手莫伸》和《示丹淮並告昊蘇、小魯、小珊》,都曾是家教的好教材。中國人傳統觀念中,如果某人說誰缺少家教,是嘲諷和貶損,被看作罵人。

  好的家風是什麼?我最欣賞的是諸葛亮的《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的短文,集中了他的人生體驗和智慧。他要求兒子諸葛瞻注重道德修養,要經常靜思反省,生活要儉樸節約,志向要堅定不移;學習要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刻苦鑽研,注重積累;要防止虛度光陰,碌碌無為,後悔終身。以我看,他對兒子的要求,與我們要求青少年德、智、體全面發展基本吻合。諸葛亮的《誡子書》,是中華文化家教的經典,也是好家風的傳承。

  家風的傳承要靠家教,家教的第一責任人是家長—父母親。父母是孩子的最好教師。父母要言傳身教,身教重於言教。養不教,父之過。上樑不正下樑歪,下樑不正歪下來。如果父母下班就圍著麻將桌子轉,不思進取,不學無術,子女隨之效仿,就很難用功讀書,培養成才。少數所謂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之所以沉湎聲色,胡作非為,乃至觸犯刑律,其父母難辭其咎。比如李某某犯罪“二進宮”,肯定與其父母的過度寵愛、家教不嚴有關。一個人、一個家庭,沒有家長進行好的家教,也就不會有好家風。

  年輕時,諸葛亮的《誡子書》、劉禹錫的《陋室銘》,韓愈的名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邊苦作舟”、《荀子·非相》中的名句“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都曾是我的座右銘。這也是我自立的家風。我曾請我的中專老師、書法家瞿運先寫成條幅掛在家裡,可惜文革抄家時當成“四舊”燒燬了。

  對孩子的正面說教和引導是必要的,但更多的應是家長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在學習精神、道德操守、遵紀守法、為人處事等方面做孩子的榜樣,給孩以正能量。我的三個孩子,先後考上了重點大學,現在各自成家立業。應該說,這是他們遇上好時代、自身努力的結果,但與我的家庭教育有一定關係。我從來沒給孩子說過什麼家風。我的家風就是我的座右銘,就是我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表現。

  俄羅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對自己一舉一動的檢點,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每個做父母的人,不要忘了自己做家長的責任,要對子女進行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家庭教育,弘揚好的家風。言教不如身教,要努力做子女人生道路上的榜樣。中央狠抓黨風、政風建設,我們普通百姓注意抓家風,上下聯動,齊心合力,充滿正能量的社會風氣一定會到來!

  議家風談家教徵文3

  最近,中央電視臺在“新春走基層”欄目中開展了“家風、家規”調研活動。我本人認為,此活動開展的`非常好!中央電視臺新聞,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風向標,這說明國家在抓道德規範,抓國風民風,抓法制法規。是啊,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風尚和道德規範;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和約束;一個家族,也有一個本家族傳承習慣和約定俗成的家教、行為規範。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民族的傳統風尚、門風;家規,是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傳下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家風是仁慈的、寬厚的;家規是嚴厲的、強制的。家教,是圍繞本家族的家風和家規而採取的引導、教育、約束的方式方法。

  作為屹立在世界東方的文明古國——中國,五千年的發展史已形成了中華民族勤勞樸實、文明孝行的國風、民俗。

  作為我的家庭,雖幾代人都沒有總結、歸納、明確家風是什麼,家規是什麼,家教怎麼做。但是,以我從記事到我現在五十多年的感染和,我總結認為,我們的家風就是:勤勞節儉;我們的家規就是:正道守法;我們的家教就是:孝老誠實。

  “勤勞儉樸”的家風。我的姥姥、姥爺早年帶著我母親姊妹五人(母親一共姊妹六人,排行老四,一哥二姐一妹一弟,當時大姨十五歲嫁人未隨行),從山東老家徒步逃荒要飯到東北、進而到朝鮮,在朝鮮定居多年,後來返回老家——山東沂蒙山區。他們深知生活的艱辛和苦難,教育我們一生都非常珍惜每一粒糧食和每一分錢,要把每一粒糧食和每一分錢都要用在刀刃上,都用得恰到好處!他們從小養成的非常勤勞和特別節儉的習慣也言傳身教給了他們的子女們。

  “正道守法”的家規。祖輩們都一代要求一代走正道遵紀守法。偷雞摸狗的行為決不允許;吃飯時吃再多不嫌,不到吃飯時,吃零嘴不許!對事業要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忠誠守信、不甘落後。

  “孝老誠實”的家教。父親常說,要孝敬長輩,父母生育子女很不容易,父母省吃儉用,一口飯、一把尿的照顧養育子女,把你們養大成人很不易,到老來,父母的經營能力降低了、身體條件變差了、精神狀態欠佳了,這時的老人需要人照顧、需要人安慰、需要人陪伴,這些就要子女們自覺去做到。對老人要孝敬,做人要誠實友善。不能貪圖別人的利益、好處,對他人不能有壞心,要用善良的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要用付出的心善待他人;要身影正、品德良、心地善;要誠實守信,不說假話;不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絕不得有害人之心!

  以上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家規和家教。我會身體力行繼承和傳承下去的,也期盼我們家族的人也都能做到並傳承發揚下去。讓我們的家風、家規和家教能留芳後世,為國家文明發展和民族進步做點滴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