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家庭家風作文三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庭家風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庭家風作文 篇1
每個家庭的家風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每一個人又在不同的家風中成長起來。
我家是一個大家庭,從爺爺那裡開始,一直延續著我家的好家風。爺爺告訴我們,祖輩們都說“百善孝為先”,首先要懂得孝道,所以我每次看到爸爸媽媽一有時間就經常去看望爺爺奶奶,買很多好吃的給他們,爸爸幫爺爺家幹一些重活,媽媽就洗洗涮涮的忙個不停,爺爺奶奶在這個時候總是在旁邊說:“別忙乎了,你們上班累了!”,可是能夠看到,爺爺奶奶的眼裡充滿了欣慰和幸福。
爺爺還教育我們,做人一定要正直,永遠不要有害人之心,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還要樂於幫助別人,爺爺常說“捨得捨得,只有舍才有得”,我們也是這樣做的,爸爸媽媽都幫助過很多人,我也在學校幫助過很多同學,爺爺誇我是個懂事、有善心的好孩子,我也覺得從心裡感覺快樂!
我們還有勤儉節約的好家風,從來不浪費任何東西,我每次吃飯都會把碗裡的最後一粒米吃完,也不會亂花錢,哥哥穿過的衣服,改一改媽媽就拿來給我穿,媽媽還用很多破舊的衣服做拖布和椅子墊呢,非常漂亮!爸爸也常說:“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我也覺得節約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在家裡,很多事都需要自己做的,爸爸媽媽從來不嬌慣我,一開始很不理解,也因為爸爸媽媽不幫我,還哭過呢!後來爸爸對我說:“一個人要學會自強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將來長大了誰還會幫你呢?所以從小就要鍛鍊自己哦!”,後來,我學會了堅強,很多事情都去學著做,自己做。媽媽說,她很小的時候就學著做飯洗衣服了,還要下地幹農活呢,我聽了以後,感覺自己要比爸爸媽媽幸福多了,還有什麼理由不學會自強自立呢?
這些就是我們的好家風,我覺得生長在這樣一個大家庭裡很幸福,有這樣的好家風很自豪,孝順、正直、勤儉、自強。其實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傳統,我們本應該堅守和傳揚下去,這是世界上最美的品德!
好家風培養了我的好品質,好家風讓我懂得了人間大愛,好家風更會讓我們未來的生活吉祥幸福!
家庭家風作文 篇2
一個好的家風對一個人很重要,一個好的家風可以培育一個心智健康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風影響人的品德,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我家的家風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孝敬長輩,二是鍛鍊身體,三是愛讀書。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家裡都非常孝順老人。奶奶每週都來我們家裡,見了奶奶後首先問好,然後讓奶奶坐下。爸爸拿出家裡最好的茶葉,一邊泡茶、一邊聊天,和奶奶談笑風生。中午爸爸媽媽準備午飯,做一些奶奶愛吃的飯菜。吃飯時總是讓奶奶先坐下,等奶奶先動筷子之後,我們才開始夾菜吃飯。吃完飯,奶奶詢問我生活、學習的情況。奶奶走的時候,媽媽總要給她帶一些她喜歡吃的麵食,如包子、窩頭,饅頭等。
爺爺去世好幾年了,我們都很想念他,每逢重陽、清明節日,我們都會買一些祭品,去墳前燒紙。
對姥姥和姥爺也是經常探望,因為姥姥身體不好,媽媽就為他們做一些事情,買些他們喜歡的東西,媽媽還讓我每週五給姥姥打電話問候,爸爸媽媽的這種孝敬行為已經影響了我。
健康的身體是快樂的基礎,我們家的人都愛鍛鍊身體、注意飲食。爸爸的好多同事由於不注意鍛鍊都血壓高、血糖高,爸爸每天早晨都起來鍛鍊身體,身體健康、紅光滿面。有了爸爸的`引導,我們全家都注意鍛鍊身體,每天我會和媽媽一起打一個小時羽毛球,早晨和爸爸帶我一起活動、訓練。後來,我們發現要想有好的身體,不僅要鍛鍊,還要健康飲食,我們家很少食用深加工食品,經常吃素,漸漸透過健康飲食、鍛鍊身體,我們全家人很少生病。使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
書籍能給人帶來智慧,讓人明白事理。爸爸愛喝茶、喜歡紫砂壺,家裡存放各式各樣的紫砂壺,他喜歡看茶文化之類的書籍。透過讀書他的茶文化知識很豐富,也知道了很多茶道禮儀,關於茶道他說起來頭頭是道。媽媽喜歡看生活類和教育類的書籍,增長生活經驗和教育心得。我喜歡看軍事類和歷史地理類的書,像兵器知識,歷史上下五千年,明清歷史,《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這些書拓寬了我的知識面。為了積累詞彙,我還購買了意林雜誌,意林雜誌上推薦的好書,我們也從網上買,為此我們家每個月都要為書專門設立一筆賬呢!
家庭是最好的學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師,我的父母的好習慣好作為影響著我,讀書健身,孝敬老人,好的家風影響著社會好的民風,我的小家庭為這個大社會增添一點和諧的色彩。
家庭家風作文 篇3
什麼是家風?我理解家風是每個家庭祖祖輩輩總結積澱的生存、生活經驗。在農耕社會,勤儉持家、尊老愛幼、以善待人、平安是福、忍讓為安等是大多數家庭的共識;在文化素養較高的家庭講究耕讀傳家、好學上進;在經營商業流通的家庭把和氣生財、誠信為本作為家訓。這些都是積極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家風。當然,還有的家庭橫行霸道、恃強凌弱、坑蒙拐騙等,這是壞家風。
在一個家族、一條血脈、一個姓氏從古至今的興衰變化中,家風和遺傳因子一樣起著主導作用。我們在歷史上看到,有的家庭因為戰爭、災害、政治等外部因素家破人亡、流離失所、背井離鄉,但是隻要有一個人在,這條血脈還會延續、崛起,繁衍生息、以至興旺發達。而有的家庭富可敵國,富貴一時卻很快轟然倒塌,家破人亡,走向衰亡。究其原因,一個家庭的興旺發達不在於一時的富有,不在財產的多少,而在於良好的家風。我們不可能永久代替子女做事,卻能夠幫助子孫後代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使得一代更比一代強。
家風靠家教,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姓氏、一條血脈環環相扣的鏈條中的一環,繼承先祖遺風,把自己這一環抓好,並且從幼小的孩子抓起,透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把良好的家風融化在子女的心靈和血液之中,使其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這是一代代祖宗的希望,也是使血脈永久延續的根本。
家風是變化的。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外甥看老舅,侄女看親姑。看什麼?就看他們如何做人做事。把看到的故事在家庭成員中交流、探討,吸取其中的經驗教訓,這就是學習、觀摩的過程,就是充實、調整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做人做事的體驗變成準則,變成思想觀念,變成自覺,左右著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即使外人不讓你那麼做都很難。家庭每個成員的共同自覺,就是家風。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注重家庭家風。一個社群、村落中的大部分家庭共同認知的家風內容,就是村風;一個社會共同認知做人做事的原則就是民風。民風也是一種文化在其人民中的共同表現
民風的水平決定著一個社會的文明水平。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中,就包含了無數家庭優秀的家風,先哲們經過仔細觀察、深入思考、高度概括優秀家風形成的《弟子規》,把優秀家風具體化,條規化,稱之為“聖人訓”,作為自己家庭和全社會的行為規範。這些規範經過歷史的橫流不斷衝擊錘鍊,至今仍顯示出無窮的魅力。
優秀的家風並不是高深、玄奧,令人感到不著邊際的大道理,嚴格的說,只是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識。關鍵是要把這些常識性的東西變成每個家庭成員的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