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16年開展第六輪三萬活動總結
第六輪三萬活動是指以“強基礎、興產業、促扶貧”為主題的“萬名幹部進萬村惠萬民”活動。下面是語文迷整理的活動總結範文,供大家參考。
第六輪三萬活動總結【篇1】
根據湖北省委、省政府宜昌市委、市政府、枝江市委、市政府以“強基礎、興產業、促脫貧”的戰略目標在全市開展第六輪“三萬”活動工作。市國土資源局駐問安鎮官壋村“三萬”工作小組,同駐村兩委和各村黨員代表經過5個月不懈努力,在鞏固第五輪“三萬”活動工作基礎上,大力發展村級產業促脫貧,推進貧困戶幫扶專案和村級產業發展同步實施形成合力,幫扶效果明顯,脫貧致富成果初見成效,群眾滿意。現將我們工作總結如下:
一、發展現狀
在市“三萬”活動領導小組的堅強領導下,市國土資源局“三萬”活動工作組立足著力推進產業捆綁幫扶發展工作思路,透過道路維修改造等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奠定水蛭養殖、大棚蔬菜、家禽飼養等地方農業特色產業專案發展基礎。以產業專案捆綁幫扶為抓手,率先探索推行產業開發致富、村級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福利保障、結對幫扶系列工作予以實施。駐村呈現出移風易俗與素質提升同步推進、傳統產業與扶貧開發專案同步發展、生態環境與文化建設同步改善、精準扶貧網格化與普惠於民同步落實、組織引領與自主管理同步提升“五個同步”的良好發展格局。
二、興辦實事
(一)以產業發展為動力,促進脫貧致富。
根據官壋村靠近清明湖和陶家湖的地理位置優勢,大力發展特色養殖業,採取“貧困戶專案捆綁幫扶”的模式,即由種植、養殖技術能手牽頭,成立合作社發展相關產業。貧困戶以土地、貧困幫扶資金及政策入股,獲得長期穩定收益,形成“帶動面廣、效益明顯、發展穩定、持續增收”的特色捆綁幫扶產業,實現貧困戶徹底脫貧。
1、目前已經完成開發產業專案水蛭養殖50畝、甲魚養殖200畝、鱔魚養殖150畝、西瓜種植500畝、大棚蔬菜500畝。同時,工作組同村兩委加大對貧困戶技能培訓和資金扶持,規範種植、養殖流程,並透過農商銀行、郵政銀行等經濟實體形成合作模式對抗市場風險,同時透過與金東方教育集團戰略合作,幫助做好土地流轉等利民專案。
2、家禽、家畜飼養專案開發25戶,目前專案發展初具規模,雞苗、鴨苗飼養長勢良好,存欄率高。工作組與村兩委搭建平臺,將貧困戶幫扶養殖專案與有意願有技術有能力的養殖大戶在專案上進行捆綁,達到共建共贏目標。同時,工作組協調聯絡農業、畜牧等部門進行技術扶持。
3、釋出企業招工資訊。及時收集釋出企業招工、專案建設用工及公益崗位等就業資訊,轉移農村就業。
4、聯絡農商、郵政銀行等部門,幫助貧困戶在資金上不但得到保證,更得到優惠的政策。
5、加大社會幫扶力度,與金東方教育集團攜手合作,將官壋村21個貧困戶進行專案捆綁幫扶,不但規避了貧困戶發展中市場風險,同時在技術和生產中使貧困戶得到全方位保障。
6、協助做好了75戶大資料對比排查和調查摸底工作。
(二)大力實施民生工程,提升貧困戶生活質量
一是爭取土地增減掛鉤和國土整治專案,解決配套資金30餘萬元,硬化戶戶通道路1.8公里,待硬化道路10公里;二是著重配合駐村“兩委”深入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及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貧困物件基本實現就醫保障。同時幫助村級推進衛生室建設,解決貧困人口看病就醫難,缺醫少藥現象。切實關心貧困戶生產生活,適時對貧困物件進行走訪慰問,並給予一定的資金物資救濟和幫助。
三是為4個特困戶接通了自來水,解決了吃水難的問題。
三、重點工作
(一)市國土資源局黨組對“三萬”活動工作高度重視。成立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江波同志為組長、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第六輪“三萬”活動領導小組,精心選配了18名工作隊員進駐問安鎮官當等6個村。局長王江波同志及各二級單位負責人親自帶隊駐村入戶。活動期間,王江波同志5次帶領機關黨員幹部同“三萬”工作組同志一起對官壋村21戶貧困戶進行入戶走訪慰問和座談回訪,幫助其樹立脫貧的信心。並送慰問金4600元,慰問物質2900元,電視機1臺,捐獻衣服50件。
(二)按照枝江市第六輪“三萬”活動培訓會工作佈置,工作組及時同駐村兩委進行座談,瞭解村級基本情況及2016年村級發展規劃和扶貧工作計劃。並對各村實地進行考察,對貧困群眾進行走訪調查,一起展開全面的宣傳工作。同時工作組同駐村兩委結合各村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三萬”工作實施方案。把村級發展建設和產業專案幫扶開發作為這一輪“三萬”活動的重點工作。
(三)根據研究制定的工作方案逐步進行實施。按照各村公示的貧困戶實際情況結合個人意願開展相對的專案幫扶及社會保障幫扶工作,幫扶專案精準到戶。同時結合村級發展規劃透過村級基礎設施完善、“民生”工程建設,透過成立合作社形式帶動地方特色產業開發,鞏固貧困戶脫貧成果,確保貧困群眾及村級經濟有一個良好穩定的發展。
(四)推進“綠滿村莊”行動。以“村莊道路披綠裝”為重點,做到綠化與惠民、與美化家園相結合,全面提升駐村的綠化環境。開展“綠滿村莊”行動以來,完成人工造林3000株。
第六輪三萬活動總結【篇2】
新六輪“三萬”活動開展以來,我局高度重視,嚴格按照縣“三萬”活動的要求,根據《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關於2016年在全縣開展第六輪“三萬”活動的通知》檔案精神和縣政府領導意見,緊扣“加強農業基礎、改善農村民生、服務三農發展”活動主題,以“送政策、送科技、送服務、送溫暖”為目標,深入“三萬活動”聯絡村,按要求開展了各階段的各項工作,並圓滿地完成了這次“三萬”活動的目標和任務。現將我局的“三萬”活動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統一思想認識,增強“三萬活動”的組織領導
開展“三萬活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方式。全縣動員大會之後,2月23日上午,我局召開了局長辦公會,學習傳達了相關會議精神,決定成立“三萬活動”駐高星火村村工作專班,明確縣財政局農業科科長姚勇為所駐村工作組組長,分管領導副局長周宗友為副組長,抽調中層幹部為成員。同時明確了工作專班的職責和紀律、工作步驟、工作要求,為“三萬活動”紮實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克服工作困難,推進駐村工作有序進行
星火村位於吳山鎮西南面,地理位置偏僻,條件比較艱苦。工作隊入村之後,克服多種困難,深入到各組開展工作,到村後換騎摩托車走村入戶搞調查。工作專班嚴格遵守“六不準”規定,突出“四個在一線”,做到“五個進農家”。
(一)認真做好“三萬活動”宣傳。在村民大會上,我們重點學習了全省開展“三萬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宣傳黨的強農惠農政策,解答群眾提出的問題,發放宣傳資料300多冊,涉農價費明白卡300多份,懸掛宣傳標語5條,辦宣傳專欄一個。多形式、多方法的宣傳,讓村幹部群眾瞭解了開展“三萬活動”的目的,取得了村幹部、村民對“三萬活動”的支援,創造了一個好的工作環境。
(二)認真摸清駐村情況。入村後,我們召開了村兩委班子、村民代表大會,分層次召開了黨員、困難群眾等座談會,深入到田間地頭、農戶家中走訪群眾,調查瞭解村、組、戶的情況,與農民群眾面對面溝通,交流感情,瞭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找準農村經濟發展,農民致富中存在的難點、熱點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以便有針對性的辦實事解決問題。
(三)認真做好入戶調查、訪談。根據“三萬活動”的安排,我們要完成55戶的`入戶問卷調查。為了準確確定調查樣本,我們和村委會一班人,根據全村各組戶數等距離確定調查戶,並根據相關情況仔細作調整,以求資料的真實、有效。在入戶調查時,我們還根據訪談目的所確定的訪談內容進行重點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星火村支部書記、村委班子進行了重點座談,完成了村支部書記訪談錄。目前,工作隊已走訪調查老黨員、老村幹部23人,農戶50餘戶,看望貧困戶20餘戶。
三、聯合各方力量,興辦實事推動生產發展
“辦實事、促發展”是“三萬”活動的宗旨之一,也是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我局駐村工作組在深入調查瞭解的基礎之上,聯合各方力量,為群眾辦實事,為村級謀發展。
(一)遂民願,解決行路難問題。在走訪過程中,村民提到最多的就是行路難問題。星火村雖然村級公路已經大部分修通,但部分組級公路卻由於資金不足、指標難爭取等問題而擱淺,老百姓迫切希望解決組級公路的建設問題。駐村工作組在獲悉這一實情後,積極幫助聯絡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幫助星火村爭取指標,並先給不通水泥路的組進行路基平整並鋪上石子,解決了星火村的行路難問題。
(二)排民憂,解決群眾生活難問題。由於星火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好多青壯年都外出務工,搬的搬、走的走。現在村上主要以年老體弱的老人和婦女兒童居多,嚴重影響村上的平衡發展。加之勞動力嚴重不足,好多群眾生活都成問題。介於這種實際情況,我局1月27日為星火村送去五千餘元慰問金和米、油,並和包星火村的鎮直部門一起下到村上慰問困難戶、貧困老黨員。讓他們真實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對他們的關心。
(三)解村困,解決發展難問題。村級發展困難、村集體經濟薄弱是星火村發展面臨的嚴峻問題。既無資源優勢,也無交通、區位優勢,是發展無力的最直接原因。我局領導幹部以及駐村工作組多次召開黨員幹部會議瞭解情況,摸清了星火村的家底,為制定星火村的發展藍圖提供了現實依據。一方面,著力轉變黨員幹部的發展觀念。讓黨員幹部深刻認識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向黨員幹部介紹我縣三里崗鎮的發展,幫助村委班子樹立發展信心,在思想源頭上解決發展難問題。另外,為村級提供一定的發展資金,為其輸送血液。1月27日,我局又為星火村送來萬餘元幫扶資金,幫助解決村級發展眼前燃眉之急。
四、恪盡職守,嚴肅工作紀律
工作隊入村前,我局對全體隊員進行了學習、培訓,強調三萬活動規定的“六不準”是每個工作隊員都必須遵守的紀律,要嚴格執行到位。每次召集村委、村民開座談會,都要強調工作紀律,請村兩委幹部和村民監督。工作隊也經常在一起座談、交流,相互督導,力求做到俯下身,深入群眾,多聽取群眾的意見,多做溝通工作,不添亂。入駐以來,工作隊每天都會記好民情日誌,記好生活開支,沒有接受村幹部組織的宴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