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何處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故鄉何處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鄉何處作文1
當人真正離開時,才會意識到這裡是家,想家,謂之家鄉。余光中說:“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雖然我依舊身在故土,卻也在心中懷了淡淡的鄉愁。古往今來,家鄉是文人們談論的亙古不變的話題,故鄉之思,永遠是遊子們的至誠情懷。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自然對北京有份難捨的情懷,而我卻覺得北京越來越失去了它本來的面貌。
記得小時候,我最大的樂趣就是叫上衚衕裡的朋友們出去玩。“玩”似乎是所有人童年中永遠的主題,不像現在的電腦遊戲,那時的玩樂總是少不了形形色色的昆蟲和隨處可見的泥巴。
總經常去做的就是和爺爺一起去粘知了,在北京人的嘴裡,知了又叫“伏天兒”、“大馬猴”。六月末是知了最好捉的時候,還沒有羽化幼蟲剛剛從雨後的泥土裡爬出來,順著楊樹的樹幹找,就能拎著個袋子收穫戰果了。到了盛夏,就拿著兩根竹竿子綁在一起,在頭上抹上膠,對著知了的翅膀猛地揮下去,一粘一個準兒。也有時好不容易尋著叫聲發現了獵物,卻又讓它飛了。
粘回家的知了都放到了屋裡的花盆中,沒過幾天便都過了油鍋,被端上了餐桌。我開始還覺得很傷心,可後來知道蟬是害蟲,也就覺得無所謂了,但那炸得金黃酥脆的知了,我卻一次也沒有吃過。
再後來比我年紀還要小很多的表弟們能走路了,雙手剛是一碰到地面,便被長輩們急急忙忙地攙扶起來,一邊幫他撣著根本就不存在的灰塵,一邊唸叨著那麼髒,別碰。我想起小時候在土堆上度過的夏天,聳了聳肩。
我的太爺在我小學沒畢業時就去世了,但他的形象卻在我的記憶中一直鮮活。太爺的院子裡種著一棵柿子樹,樹下放著一把藤編的搖椅,而太爺總是陰沉著一張臉坐在搖椅上,一坐就是一下午。
最開始,我站在院落的門口,並不敢進去。太爺睜開眼睛,衝我招了招手,我這才踏進院門。
秋日的風帶著些許寒冷,我坐在太爺的腿上,望著枝頭稍稍掛紅的柿子忍不住抖了抖、太爺見狀,用蓋在腿上的毯子把我裹起來。一雙帶著老繭,滿是皺紋的大手抓住了我的雙手,那上面滿是歲月留下的痕跡。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紅橘綠時。”
就在那個深秋的下午,太爺把這句詩念給了我。那時年齡尚小,並不明白這句詩的意思,只是覺得念起來很好聽,而後來我一記就是十年。
已是風燭殘年的太爺很快就倒下了,就像北京的冬天,毫無徵兆的倒下了。我望著他那渾濁的雙眼,害怕的抓住媽媽的衣角。
太陽下山時,太爺的手也涼了,我站在床邊痛哭流涕,我知道我再也見不到太爺了,再也不能在他的懷抱裡聽他給我讀書了。
後來,那條衚衕被拆了,一條高架橋重新佔據了那個地方。我覺得就連我的童年也隨著轟然倒塌的舊牆一起崩塌了。
故鄉不是什麼高深的詞語,只是那些人,那些回憶還在那裡,當你回頭時,它就在你的記憶深處,撒發著不可磨滅的光芒,你能在那細微的光芒中感受到絲絲縷縷的溫暖,這就是故鄉。
什麼都沒變,又好像什麼都變了,只是沒了那“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紅橘綠時”的光景。
故鄉何處作文2
夜讀唐詩王灣《次北固山下》,每逢佳節到時,耳聞目睹在外遊子行色匆匆歸家的身影,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此句,更讓人頓生鄉思之情。
我的故鄉在浙江甌南窮癖的山村裡,這些年,隨著人們逐漸的搬離,窮鄉僻壤的故鄉漸漸地蕭索了。
在這個原本聚族而居的村落理,鄉人們祖輩都靠著在山林勞作繁衍生息。在我的'記憶裡,幼年的故鄉是喧囂熱鬧的。大家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外出的人很少,村落間雞犬相聞,人語相近,雖然貧窮,但鄉人多相互走動,溫馨而有生氣。如今在經濟浪潮之下,青壯年人追尋著美麗的夢想都外出了,積攢了一些家資便不再回來,彼此散落在各方謀生的地方,只在逢年過節或者留居的親友老人過世才回鄉一趟。
老輩的人固然都認識,同期離家外出謀生的人們也還能記得,然而,後輩的子侄們因為經年不 見,變化頗多,對於家鄉遠沒有我們的情感,相互間便有很多人不相識了。
我也算是離開故鄉很多年的人,每因近親紅白喜宴或是偶爾歸鄉探親時遇見鄉人,都有一番感觸或驚異,某家老人又過世了,某位年長的人這麼老了,某個同齡人發福謝頂了,某人的孩子長這麼高成小夥姑娘了……本鄉本土的語言現在還能用著,同鄉人無論在何處相遇,家鄉的語言總是那麼親切自然,但我們的下一輩因為不再生活在故鄉,沒有了語言環境已然不會了,這一批的同齡人偶爾相 聚相互交流只得用普通話,而不是祖輩流傳下的家鄉方言,大約等到我們的長輩和我們這一代人都相繼離世的時候,老家或許就再沒有人居住了,流傳了數百年的故鄉方言也就壽終正寢,這大約是祖宗們怎麼也想不到的吧。
留守在故鄉的年邁父母尚健在,我們兄弟倆雖然經年在外,故鄉還是我們的故鄉,回家的感覺因為父母的牽繫依然溫暖。但我們的長輩就像麥草一樣,為流年割去一茬又一茬,他們終將會在不遠的日子裡離我們而去,故鄉的那個家便破碎了,那裡除了有我們前輩的荒冢和依稀的舊年記憶外,我們眷戀的東西終將逐漸淡忘消失,那時,故鄉或許就真成記憶裡的故鄉了。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詩人尚有歸雁傳書,許多年後那時的我呢,故鄉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