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一作文> 演義與志高一作文

演義與志高一作文

演義與志高一作文

  想必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家喻戶曉,甚至搬上了電視螢幕。但三國的史書《三國志》卻沒有這麼幸運了,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近日讀了一篇《三國志》中的文章《隆中對》,讀完後再讀《三國演義》中的三七、三八回。這兩段文字描寫的內容是基本相同的,但感覺卻是不同的。

  讀《隆中對》,語言簡練,明瞭,富有真實性,短短數百字就把徐庶介紹劉備與諸葛亮以及諸葛亮出“隆中對策”寫完了。但看《三國演義》中的三七、三八回卻用了上千字來寫,從字數上就可以看出《三國演義》中多了不少內容。

  細讀這兩段文字,發現《三國演義》的這段內容是在《隆中對》的基礎上寫的.,例如:在《隆中對》中,只一句:“由是先生遂亮,凡三往,乃見。”在《三國演義》中卻是大大的昇華。作者就只是這一句話就運用了他那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詳寫劉備三顧茅廬的情景,劉備一訪二訪都沒有訪著,卻遇諸葛亮的好友,諸葛亮之弟,而劉備卻沒有認為是諸葛亮,當劉備三訪時正值諸葛亮高臥未醒,劉備立於旁等之,諸葛亮此類情節都是在《隆中對》中並未提到的,在作者的筆下,這一內容中,不管是人物還是環境,都是仙人、仙山之景。如“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又如“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從中,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想象力可謂極為豐富;文字極為優美;人物極為生動形象。

  從《隆中對》和《三國演義》的三七、三八回就可以看出《三國演義》這本小說吸收了《三國志》的精華,作者再加上他那極其豐富的聯想,想象,加以優美的文字內容進行描寫,把一本較為枯燥的史書改成了一本內容豐富的小說,這就是它們的不同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