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一作文> 走過三月櫻花殤高一作文

走過三月櫻花殤高一作文

走過三月櫻花殤高一作文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垂楊柳岸。

  ——題記

  行至甬道盡頭,一轉身,熟悉的櫻花映入我的眼簾。那斑駁的樹幹和落英繽紛的櫻花,這視覺的衝擊不正是飽受了時間的洗禮後留下的奇蹟嗎

  據說杭高的這兩株櫻花是1909年魯迅先生任教兩師是親手栽種的。現在,她已經經歷了九十七年的風風雨雨卻依然傲然挺立,伴隨著魯迅先生錚錚鐵骨般的.文字一起到如今。

  清蘇曼殊在《櫻花落》中曾寫下"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的詩句。櫻花花期很短,常被譽為"櫻花七日",即從怒放到凋零隻有僅僅七天。所謂殤字,就是指還沒有到成年就死去了,櫻花的開放也是如此。這種短暫的美驅使著人們去一睹她的芳容,因為錯過了此刻,就再也不能回來了。寫到這裡,筆尖彷彿湧出了淡淡的哀傷,是啊,錯過的又怎麼能回來呢就如同時間,逝者如斯夫,一生也就如白駒過隙的一瞬,能夠像櫻花一樣綻放,即使短暫,也沒有遺憾了。

  綻放的櫻花帶給我們的是驚豔,是一種玉樹瓊花,彩雲堆雪的魅力。而凋零的櫻花更給人一種向死而生的頹廢的美。不,不應該是頹廢,而是激情。櫻花那蒼老的樹幹中蘊涵了火一樣激情,等到來年,她要把這些激情一同噴薄出來。"小園新種紅櫻樹,閒繞花枝便當遊。"這種魅力,這種厚積薄發的精神又是誰能夠取代的了的呢

  冰心先生曾在《櫻花贊》一文中這麼描寫櫻花:一堆堆,一層層,好像雲海似的,在朝陽下緋紅萬頃,溢彩流光。是什麼使得從古到今許許多多的詩人以及文豪們對櫻花一往情深不僅僅是因為她的美,更因為她的傲骨,一種寧願早點死去,也要把最美麗的奉獻給大家的精神。這種精神和古往今來的詩人以及文豪們又有何差別呢

  婀娜拔香拂酒壺,唯有春風獨自扶。

  走過三月櫻花殤,體味歷史。

  走過三月櫻花殤,感受未來。

  走過三月櫻花殤,詮釋感傷。

  走過三月櫻花殤,領悟生命。

  走過三月,行至甬道盡頭,再一轉身,櫻花,已落了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