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藏高考作文題目及範文:也是一堂語文課
“語文素養”的含義,簡而言之即對語文有長久的修養和訓練。小編收集了也是一堂語文課,歡迎閱讀。
也是一堂語文課
漫步在我們這個城市,隨處可見“歐郡豪庭”、“羅馬花園”、“北歐小鎮”、“奧古斯邦城堡”這些充滿異域風情的洋名字。實際上這些小區與外國的地理地貌、風土人情毫不相干。開發商給小區起個響噹噹的洋名,無非是想抬高身價,暗示自己小區的環境好、檔次高,潛意識中流露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崇洋心理。
這不禁使我想起了“中山竊糟”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中山國釀造的“千日之酒”聞名遐邇。有個在當地做官的魯國人財迷心竅,偷了店家的酒糟,回到魯國,用魯國酒浸泡,逢人便說是地道的中山酒。魯國人都信以為真。終於有一天,那位店家聞名前來品嚐,結果吐而笑曰:是予之糟液也。
我們城市裡花裡胡哨的洋名字,究其心理,不是崇洋,就是趨俗,甚至媚富。自認為沾上點洋氣,“糟粕”就變成“精華”了。其實不然,這隻能說明“肉食者鄙”。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完全可以用我們的民族文化起個很好聽的名字。僅以號稱北京老三大藥鋪的名字為例:同仁堂,同仁之名取自《易經》,意為無論親疏遠近一視同仁,講究的是一個濟世的醫德;鶴年堂取《淮南子》中“鶴年千歲,以極其遊”之句,祈福之意境高遠;千芝堂取“世有千芝,天下共登仁壽”之句,來自千芝堂留存老藥目中的話,一樣道出了對生命與道德的尊崇。其古風悠悠,文化與道義同在,經時間風雨淘洗而常新,魅力至今依然健在。
無論是釀酒,還是起名兒,我們都不該自欺欺人。“拿來”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有所取捨,要“求其方”,而不要“竊其糟”。否則,把無知當有趣,把糟粕當美酒,只會貽笑大方。
處處留心皆學問,世事洞明即文章。願世人多一些魯迅先生的“拿來”,少一些魯國人的“竊糟”。這也是我在生活中學到的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