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作文真題> 2015年高考滿分作文賞析及真題:輕嗅文骨的芬芳

高考滿分作文賞析及真題:輕嗅文骨的芬芳

2015年高考滿分作文賞析及真題:輕嗅文骨的芬芳

  有人筆底波瀾萬丈,心中槁木死灰;有人拊掌大樂,文飾不堪,爭名逐利;有人天生潔癖,抱璞守真,留戀理想國;有人拍案而起,剖心燭照,敢放一把野火,澤被寰宇,筆談間氣吐霓虹!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輕嗅文骨的芬芳,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作文題目】

  材料如下: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則為文急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金代元問好<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文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範文】

  輕嗅文骨的芬芳

  傅庚生先生在《中國文字欣賞舉隅》中拋問:“後生學者,文與心道契否?”有人筆底波瀾萬丈,心中槁木死灰;有人拊掌大樂,文飾不堪,爭名逐利;有人天生潔癖,抱璞守真,留戀理想國;有人拍案而起,剖心燭照,敢放一把野火,澤被寰宇,筆談間氣吐霓虹!

  “性靈彰道著,文骨載風儀。”這是梁漱溟先生《究元決疑論》中對我輩殷殷的企盼。文品人品,誠有二律背反之意,我們這一代的寫手,又該如何認識此間命題,如何安放自身,達到兩者圓融之境界?

  不可否認,作者格調趣味與作家人品背離並非罕見。艾布拉姆斯於《鏡與燈——文學批評原論》中將其斥為“解密過程”,作者、載器、讀者、時代四者迴圈返流,四元素也難以逃脫“橫態性欺瞞”。冷眼旁觀,《被禁錮的苦惱》中朱沃什•切瓦夫執借鷹隼雙目,銳意指出集權時代俄羅斯作家淪為“夜鶯群像”,文骨分崩離析,人格成為悲劇附庸;縱觀中國文脈史,沈括著《夢溪筆談》,可謂等身煌煌,但卻在政壇迷霧中墮落朽垮,為蘇軾的坎坷仕途復添艱險。究其根源,這些作者並非將心魂血肉潛入文章;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將文字作為可恥的工具,即雅克•巴爾贊《從黎明到衰落》中指摘的“橫態木偶”。毫無敬畏,毫無熱忱,毫無神聖與崇高,他們就像敏銳而貪婪的漁夫,慢慢拉起漁網,渴望從虛空中找出某種寶物。文章為其操縱奴役,其本身復為功名利祿嘲弄把玩,果真是莫大的諷刺與侮辱。

  我們這一代,又該如何保持文學的純潔性,達臻“真文學”的藝術之境?我以為一在讀者,讀者可謂是卡夫卡式的“判官”,得秉持著清醒與鎮定,不被妖豔可人的`文辭而眩暈,可以借鷹隼銳利之眼,剖開藝術的真境例項。北大有個傳統,叫“沉潛”,沉入藝術的源頭根蒂,潛進人生的幽微百態,從而抵達人品文品熔為一爐的高超境地。做到“沉潛”,便能撥開重煙迷障,直與作者對話。

  二在寫手,即我們本身。就像《中國哲學史》中胡適先生所說:“文”道不是漂亮虛榮的外衣,而是本性的吶喊與沉思。這聲吶喊,理應震撼天地,就應發聵矇昧之心,我們在屈瑞林大師《真摯與誠實》中聽見,我們在福柯《瘋癲與文明》的“失落天真”裡聽見,《俄狄浦斯王》中的勇士啊,不願沉湮於鼾聲、風,趁筋骨未鈍、腕血未冷,向世間問一問來此的意義,不正是我們的寫照?

  父親曾笑談,年輕的夜晚,躺在床上渾身顫慄,想到什麼半夜摸黑點起蠟燭,光著膀子抓起筆就寫,我從小便“雄心勃勃”想成為作家,每當獲得師長的肯定,外面的嘉獎,父親總要提醒我不能讓文骨背離了人的風儀,拿出季羨林研究吐火羅文的真摯,陳寅恪力挽史瀾的魄力,梁啟超冰鑑灼灼的溫度,感化他人,圓滿自身,所以說是“幾時借得沖霄浪,雖死望峰亦從容”。

  行文至此,輕嗅文骨的芬芳,詩人的聲音也不必低吟:

  爬學史乘扶叢殘,文章存軼堪顛沛。

  拋棄詩興青雲見,自誓夜闌熱腸心。

  足跟踏破關山路,眼底空懸海月秋。

  龍泉隱篋鋒未減,勢將重掌掃煙冥!

  點評

  此文從文學史中有人品與文品的分離為切入口,討論如何才能讓兩者一致的問題。該生引經據典,指出要從讀者與作者兩個層面進行努力,角度可謂獨特又不離作文題。作文提到父親對自己的影響,親切自然富有人情味。文章最後的詩有些露拙,外形像古體詩,但既不押韻又不遵音律,甚至有些詞語也顯勉強。但表達的意思,卻與全文比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