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素材> 以規則與底線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以規則與底線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以規則與底線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導語:真與善衝突時,寧要樸素的真,也不要摻假的善。一個並不完美的真實形象,遠勝人為塑造的高大英雄。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作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鑑,謝謝!

  對這個故事再熟悉不過:為了救患有闌尾炎的媽媽,7歲的小愛迪生找來幾面明晃晃的大鏡子,讓油燈的光聚在一起,機智地讓家中房間變亮,醫生因此成功實施了手術。對於這則出現在人教社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的名人軼事,很少有人質疑它的真實性,直到8年前,數位語文教師開始和它“死磕”。死磕的理由也相當充分——沒有任何一本愛迪生傳記提及此事,更何況愛迪生7歲時,醫學史上還沒出現對闌尾炎手術的論述。

  這些年,我們學的究竟是不是“假課文”?漫天的質疑、聲討、抗議,如雪花撲面而來,凝結成一個大大的問號。令人欣慰的是,面對步步緊逼的讀者,教材編者沒有讓步,他們也較上了勁。有編者堅決回應,《愛迪生救媽媽》絕非“杜撰”的故事,它是“有來路的”。一部77年前的美國黑白電影,以及一篇34年前的人教版初中英語課文,就是這篇文章的素材來源。被問號擊中的我,扒出編者提及的影片和課文。

  當看到頭戴鴨舌帽的小愛迪生,拿著鏡子圍在母親病床前那一刻,至少,這不是一篇“比三聚氰胺更毒的假課文”。雖然救母的真實性仍然難以求證,但最起碼,它有源可溯。要不是讀者和編者“掐架”,恐怕我到現在也不知道,愛迪生救媽媽一事,除了一部老電影,並無其他可以相互佐證的'資料,而在故事的原產地美國,普通人幾乎都沒有聽說過這則名人軼事。不過,除了釋疑,編者似乎還大喊了一聲“打住!”一個聲音冷靜地說,“教材可以批評,但不要炒作。”我倒認為,只要是理性的聲音,爭議更激烈也無妨。倘若雙方都擺出自己的觀點和依據,辯論,較真,“假課文”的質疑豈不會煙消雲散?就怕不“較真”。有編者委屈地回應,“語文不是歷史”,主要功能應是為教學服務。也有教師淡然稱,不必糾結真實性,只要價值觀向善就行。這兩種觀點都經不起推敲。如果語文教學純粹是傳遞知識,我們的課文怎麼會經過千百回的精挑細選,幾乎所有的文章都旋律一致地弘揚美好高尚的情感?可見,我們的語文教育不可能迴避價值觀的潛移默化。但為了弘揚善的價值觀,就可以拋掉真實的核心嗎?

  真與善衝突時,寧要樸素的真,也不要摻假的善。一個並不完美的真實形象,遠勝人為塑造的高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