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素材> 以尊嚴為話題的作文素材人物篇

以尊嚴為話題的作文素材人物篇

以尊嚴為話題的作文素材人物篇

  導語:為了尊嚴,為了自己“君子坦蕩蕩”的尊嚴,陶淵明毅然選擇罷官,即使生活貧困,也“不為五斗米折腰”,不為世俗汙穢所侵。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寫作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鑑,謝謝!

  (1)不吃嗟來之食

  春秋時齊國連年災荒。有個叫黔敖的富戶在路邊設了一個粥攤來賙濟逃荒的窮人。一天,黔敖看見一個人用袖子蒙著臉,拖著鞋子,沒精打采地走過來,就高聲喊道:“喂,來吃粥。”來人抬眼看著黔敖說:“我因為不吃嗟來之食才落到這樣的地步。”說完他謝了黔敖又向前走去,最終餓死在路邊。

  分析:不吃嗟來之食的故事流傳千古,激勵著無數後人,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骨氣。

  (2)貝多芬拒演

  有一天,幾個侵入維也納的拿破崙的軍官,發現了大名鼎鼎的音樂家貝多芬,就要求給他們演奏。貝多芬拒絕了,可是,李希諾夫斯基公爵為了逢迎這些侵略者,竟強迫貝多芬演奏。貝多芬憤怒到了極點,他一腳踢開大門,回到住處,立即把公爵送給他的像摔在地板上,然後留下一封信:“公爵,你所以成為公爵,只不過由於你偶然的出身;我所以成為貝多芬,卻完全靠我自己。公爵在過去有的是,現在有的是,將來也有的是,而貝多芬卻只有一個!”

  (3)吳玉章維護國家尊嚴

  老革命家吳玉章,年輕時東渡日本留學。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國貧弱,日本人看不起中國,在懸掛的萬國旗中,故意不掛中國國旗。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吳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學生向學校當局嚴正提出:必須立即向中國學生道歉並糾正錯誤,否則,就要舉行罷課和絕食以示抗議。

  學校當局在中國愛國留學生的強大壓力下,只得認錯道歉。

  (4)程硯秋拒絕為日本人演出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特務機關企圖強迫在北京的京劇界捐獻飛機義演,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當即拒絕說:“我不能給日本人唱義務戲,叫他們買飛機去炸中國人。”程硯秋深知日本帝國主義者的兇殘,擔心自己的拒演連累別人,於是他不卑不亢地說:“獻機義演的事,我程某人寧死在槍口下也決不從命,請轉告日本人,不要找梨園同行的麻煩。”表現出了崇高的民族氣節。

  (5)朱自清不吃美國“救濟糧”

  我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嚴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僅夠買3袋麵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夠,更無錢治病。當時,國民黨勾結美國,發動內戰,美國又執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吳晗請朱自清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美援麵粉”的宣言書上簽字,他毅然簽了名並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接受這種侮辱性的施捨。”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貧困交加,在北京逝世。臨終前,他囑咐夫人:“我是在拒絕美援麵粉的.檔案上籤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麵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中國人的骨氣。

  分析:貪賤不能移的骨氣在朱自清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不吃美國“救濟糧”不僅是高貴人格的表現,更是國格的表現。

  (6)喬丹只做美國貨廣告

  籃球上帝喬丹在一次中國之行中,拒絕乘坐主辦方為他提供的賓士、寶馬,而是點名要了美國的道奇山羊。原來喬丹有一條重要的商業原則,那就是“做廣告從來只做美國貨”,因為,座駕事件與“尊嚴”息息相關。

  (7)曹雪芹不趨炎附勢

  清末著名文學家曹雪芹晚年生活很清苦,但他卻從不趨炎附勢,巴結權貴。據說有個都統老爺過生日,下帖子攤派送禮。曹雪芹請人挑上兩壇清水,自己拿著一副畫軸送去。正當都統老爺喝著清水,心裡犯嘀咕的時候,曹雪芹把對聯掛了過來,上聯是“朋友之交”,下聯是“淡淡如水”,把這位都統老爺戲謔得尷尬難言。

  分析:在清貧的生活中,能做到不趨炎附勢,不人云亦云,保持自己節操的人,是值得人們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