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優秀作文> 歷年山東高考滿分作文集錦

歷年山東高考滿分作文

歷年山東高考滿分作文集錦

  高考的重要性,決定著它是高中作文佔有重要的比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歷年山東高考滿分作文集錦,歡迎閱讀。

  第一篇:文化行囊

  有人說:“傳統文化是我最好的精神食糧。”生於斯,長於斯,渾金璞玉,天然美質。文化盛宴,浸了你的魂,攝了你的魄,卒成豐富的內在。 是的,文化是我一生的行囊。

  也曾“之乎者也”翩翩儒雅風度,也曾大碗喝酒,暢快案酒果子刀切牛肉。文化薰陶渲染、陶冶心性,養育情懷。情感豐富來源於文化的底蘊。 正如古語“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恰似朗月清風,不知不覺文化融在了品性裡,成為一生的底色。 就好比沙龍孕育了林徽因這樣的奇女子,骨子裡都帶著一種動人心魄的柔美。亦或是沈從文筆下的翠翠“好似山裡的黃鹿,從不想痛苦的事,從不發怒,從不傷心。”眸子裡顯現著山水的靈性。這種無法否認又不抗拒的文化的力量,會讓異域之人賽珍珠在晚年念念不忘曾養育她的中國,帶著一種文化的憂傷。

  文化是一個人的魂魄,無論是信天游還是沂蒙小調或是閔音,都在生命裡唱響。 《雅舍談吃》中,梁先生大談令他魂牽夢繞的正陽樓的烤肉,薄如紙的燒餅和一鴨三吃的.北平烤鴨。老北京的文化符號連同衚衕與冰糖葫蘆刻到了他的腦海裡,在內心中未然成杯。

  抑或是葉子說她發了瘋地想念南京,想念路邊攤的蝦皮小混沌,想念夜晚柏油馬路上油沆氣混著半酸半甜的果皮的味道。嗔怪南京人將車站修在周圍綠得不像話的群山。這是石頭城的美,南京人的品性。文化地域的美及魅力讓生活豐富且安詳。 所以說,鴻蒙之初接受教育文化自然而然得了地域的靈氣。

  傳統教育中《顏氏家書》更是以“令熟讀經史子集”為教育目標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我們成了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或者說文化成為自我的內在。而這種巨大的影響,是夏懷罵蟲,玩物成痴的壬世襄的率性人生,是沈從文念念不忘的鳳凰古鎮,是莫言傳奇魔幻的山東高密鄉。今生今世,定時和骨子裡的文化白首相依,不離不棄。 而羅素感概“參差百態而幸福本源。”那就和鮮活的文化一起,幸福到老,行囊永恆。

  第二篇:落後與退步

  人,生而嚮往優秀。若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終日渾渾噩噩,那麼你的起點有多高,就會跌多慘。同理,如果你沒有優越的出身,殷實的家境,你就更應該努力。不要讓別人把你遠遠的甩在後頭,因為落後是要捱打的。

  看看日本,為何它總是如此囂張?它一直如此囂張嘛?因為它一個小小島國,卻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它不一直如此囂張的,當時的日本也被美國的鐵甲艦撞開國門,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的屈辱條約,因為那時的日本太弱小,太落後。再看我華夏也曾是東方霸主,卻因為閉關鎖國,貪圖安樂,遭受列強的踐踏。因為那時的中國太弱小,太落後。而今,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世界地位也日漸重要,所以沒人再敢小瞧咱們了。這都說明,落後就要捱打,而強大才能得到尊重。

  作為一名學生,學業自然是我們目前的第一要事。成績也顯得日漸重要。因為好成績就意味著外界的讚許——老師的欣賞,家長的誇讚,同學的欽佩。但輝煌的成績是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的。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你已經滿足於目前取得的成就,那你就會一次次倒退,最終被別人遠遠地甩在後面。而落後是會“捱打”的。“捱打”不只是外界的作用力,你自己也會給自己壓力。

  有些人“捱打”後,會奮發圖強。這樣的人即使原先的成績並不突出,在努力之後也會漸有起色,並且會得到外界的讚許。而有些人則會自暴自棄,從此一蹶不振。

  但人生只有一次機會,不要做出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你,真的甘於屈居人後嘛?

  不論是國家間的競爭,還是學業上的較量。落後,就要“捱打”!

  第三篇:享文化之繁華

  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葉扁舟,來到歷史的彼岸:與蘇軾探討人的渺茫與偉大,與陶潛共享帶月荷鋤歸的美好,與李煜分擔愁如東流水的感傷……用一指墨香,看盡文化之深邃與靈動。

  文化從那翻滾激盪的黃河開始,便扎植於我們的心田,鐫刻於基因。那寓意吉祥的中國結,那元宵佳節的燈謎,那雄偉的華夏庭院,無一不是珍貴的傳統元素。而偉大的中華民族也正因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愈發絢爛壯美。 把文化作為生命的行囊,便讓靈魂與文化一道,穿行在歷史的音符與文字墨香之間。

  文化,流淌在悠遠的簫聲中,訴說著哀怨與愁緒,文化,也瀰漫在阿炳的二胡中,嘆盡人生的跌宕起伏;文化,亦可以流轉於錦瑟之間,輕攏慢捻之間淨化內心的汙穢。本無生命的樂器與樂曲結合在一起,便成為了文化的載體,寄予著心靈的世界,承載厚重的文化。

  不僅僅在絲竹間,文化也在素淨的宣紙上蔓延而來。張大千伏在洞底繪出的夢幻敦煌,訴說著那千百年前人們的信仰;齊白石著手畫出的自然風物,亦傳達著生命的靈動;壯觀的《清明上河圖》,也刺激著美的神經。中國畫中的水淡雲輕,妙手丹青的一點一描,拓開的不僅僅是墨,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之魂由筆底傳承。

  同樣,龍飛鳳舞的字亦為文化之腑臟;顏真卿規正而又灑脫的筆鋒,王羲之雋秀玲瓏的字型,張風子如帶般拂過的清新之風,無一不是文化的符號。那揮灑自如之間掩蓋不了中華文化之含蓄內斂,那筆鋒迴轉之間亦彰顯著文化之典雅深厚。亦深潭微瀾,亦雪底蒼松。

  文化如遼遠的江海,包容著一切。既有張翰的“江月年年初照人”的美好幽深,又有李白的“起舞弄清影”的飄渺爛漫。那篇篇詩詞,字字珠璣,詩人惜字如金,落筆生花,留給世人一片芳華。 文化之美常浮蕩於我心間。那裡有軒榭廊道,那裡有至臻服飾的繡扣,那裡更有吟唱千年的戲曲,那是中華之精髓,炎黃子孫之傲骨。它如枝頭的梅花,傲吐芬芳。

  願乘文化之舟,度文化之滄海,享那份美好與摯真,低吟文化之妙語,歌呤一生,幸福一生。

  這樣的行囊,希望我們共同擁有,共同打造,共享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