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一件好玩兒的事高二作文
寫在前面的話
讀書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讀書可以開闊眼界,積累素材;可以豐富思想,提升境界;可以借鑑方法,學習表達。所以,詩聖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本期編選的作文,均取材於學生自己的閱讀。這幾篇作文,不但表達了作者對所讀作品的感悟,而且聯絡現實生活表達了自己的認識。這些作文的可貴之處,是讓我們看到了作者如何從讀書中獲取寫作的素材,汲取思想的營養。多讀書,才能寫出好作文,即是編選本期作文的主題。當然,精於立意,巧於構思,善於表達,也是這些作文共同值得學習的地方。
作品:
讀書,一件好玩兒的事
讀書是一件好玩兒的事。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吧。
這個人叫趙元任,是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語言學是他著力最深的領域。他一生中最大的快樂,是到了世界許多地方,當地人都認他做老鄉。
二戰後,他到柏林,用帶柏林口音的德語和人聊天。鄰居對他說:上帝保佑,你躲過了這場災難,平平安安地回來了。他到法國參加會議。在巴黎車站,他對行李員講巴黎土語,對方聽了,以為他是土生土長的巴黎人,感嘆:你回來了啊,現在可不如從前了,巴黎窮了。
這位被稱為中國語言之父的奇才,精通多國語言。他曾經告訴女兒,自己研究語言學是為了好玩兒。
這位高人本來跟我沒有丁點關係,我認識並喜歡上他,是從閱讀《趙元任:多好玩兒的語言》一文開始的。從此我知道了:讀書,也可以很好玩。
淡淡一句好玩兒背後藏著頗多深意。
讀書好玩不是功利主義,不是沽名釣譽,更不是譁眾取寵,不是一本萬利。我更愛讀書了。
《上學記》是何兆武先生的一部回憶錄。何老在書中說:在西南聯大讀書的7年,是他人生中最愜意、最值得懷念的好時光。聯大老師講課絕對自由,講什麼,怎麼講都由教師自己掌握。學術的生命力就在於它的自由,如果老師照本宣科就成了播音員,還沒有播音員抑揚頓挫的味道,那學生聽著還有啥味道?看著何老講的一段段往事,我有時會笑出聲來。何老還說:有些老師喜歡在課堂上東拉西扯,他覺得很好,因為那裡有老師的風格,老師的興趣,有很多思想,可以開闊學生的思路,幫學生形成了自己的判斷。咳,我要是能上到這樣的課,該多有意思!
看何老回憶,如與好友聊天,輕鬆平易,詼諧有趣。在好玩中流進心裡的,是歲月的滄桑與思想的沉澱。
《常識》也是我喜歡的一本好玩的書,它讓我明白了另一種好玩。時下的書,開篇大都是自我吹虛,單單這個梁文道,開篇就列出了時評成書的種種弊端;別人的`書裝幀得花花綠綠,他的書白紙黑字素面朝天;別人挖空心思玩深度,裝專家,他只願做個小冊子寫手,兢兢業業地當一個常識稀缺年代的常識普及者;覺得自己不過是乘了時代變革與兩岸差異的順風。謙虛,不是裝的。全書從頭到尾說的都是大實話。能冷靜地玩味他人的功過是一種本事,捨得下狠手玩味自己,才是真正的好玩兒。
讀書真的是件好玩兒的事。它可以拓展視野,開啟心智,讓你成為一個有良知又有趣味的人。
讀書好玩兒,別太功利,只要自己心有所得。
點評:
以玩的心態,品讀玩味。
本文不是某一本書的閱後感,而是一個高二學生對自己讀書體驗與趣好的深刻感悟,更是一個鮮活的高中生閱讀案例。
時下,社會上要讓學生讀書的呼聲不絕於耳,但真正能讓學生走進閱讀的,恐怕還是他們自己的閱讀感受,是他們自己的判斷、自己的訴求。讀書是件好玩的事兒,以輕鬆平實的語言,層層深入地表達了自己對讀書好玩兒的理解,這是本文最大的妙處。
透過閱讀,作者認識了好玩兒的趙元任,從德、法兩個故事感性的好玩兒,進而抓住先生的點撥,頓悟了讀書好玩兒的真諦。《上學記》的閱讀,又帶領作者進入了西南聯大那一段最愜意的讀書時光,點燃了作者對好玩兒的教學的渴望。在這裡,有趣的好玩兒,已被加入了開放自由的元素。接下來作者又以對《常識》一書的思考,將好玩兒的含義推到了新的層面:假裝的東西不好玩兒、痛下狠手玩味自己,才是好玩兒的高境界。至此,成就了本文兼有諧趣、情趣、理趣的好玩兒。
能寫就此文,表明作者有一顆求真、有趣的心。讓我們記住作者的忠告,不要附庸風雅,別太急功近利,帶上一顆自然、放鬆的心,到好玩兒的閱讀中去健康地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