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改寫> 【精品】改寫古詩作文十篇

改寫古詩作文

【精品】改寫古詩作文十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改寫古詩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改寫古詩作文 篇1

  在一個炎熱的中午,蓬頭小兒二娃和桃花村裡的小夥伴討論釣魚,大夥兒都說二娃是個不會釣魚的小“土包”。但李呆呆都向大夥吹二娃一天可以釣上三條大鯉魚。二娃常站在一旁聽他們說自己,今天二娃向鄰居三毛討教了一套“超級牛”的釣魚方法,—到大夥面前就自誇:“我才不是‘土包’呢!我今天就釣給你們看,哼!”二娃說完就跑回家拿漁具去了。

  二娃拿著魚竿,揹著魚筐一跳一跳地跳向河邊。“哇!真美,不愧是咱桃花村的命根子!”這兒百花盛開,綠草如茵,昆蟲們在花朵、草地上開音樂會。小柳樹一邊讓風兒幫自己梳頭,一邊聽昆蟲們唱歌,柏樹上的小鳥似乎在湊熱鬧,飛到草地“嘰嘰喳喳”地歌唱起來。二娃找了一塊乾淨的石頭,坐下來,拿了一條小蚯蚓勾在魚鉤上,把魚竿一拋,“撲嗵”一聲,魚線就在水裡了。他那雙又大又亮的眼睛緊緊盯著魚漂,絲毫不敢放鬆,生怕一不注意就放跑了大魚。

  魚漂動了,二娃覺得大魚快上鉤了,這時他聽到了一陣陣“沙沙,沙沙”的踩草聲。二娃小心翼翼地回頭一看,呀!原來是個衣裳破爛的秀才,可見這個秀才走了很遠的路。二娃見了心想:等我釣好了魚,我讓他到我家大吃一頓。秀才問:“請問小弟這是……”二娃急忙搖搖手又繼續釣魚,秀才站在一邊看著二娃釣魚。魚漂再次動了,二娃見了拉起魚竿,哇,一條大大的鯉魚。二娃急忙把鯉魚放進魚筐,收起魚向秀才解釋清楚,並請秀才到他家吃飯,換衣裳。

  回到村裡,小夥伴們都來看二娃釣的大魚,他得瑟極了!

改寫古詩作文 篇2

  昨晚見到軍隊的文告,父親要去徵兵,木蘭願替父從軍。做好一切準備後,奔赴戰場。

  戰場上已橫屍遍野,木蘭握緊了手中的兵刃,向請示後,加入戰爭。可是木蘭初上戰場,並無經驗,只能勉強抵禦敵人的猛烈進攻,無法攻擊。這時,敵方軍隊中衝出一名將士,且看此人身高八尺,眼中閃著凌冽的的寒光,騎在戰馬上,一股令人不敢接近的殺氣。

  只見風中寒光一閃,木蘭面前已有幾名士兵倒地。眾人不禁倒吸一口寒氣,隊伍中站出一人,低著頭向請示:“小兵願上前與此人對戰!”點了點頭,這位小兵虎背熊腰,看似力大無窮,他跨上戰馬,在塵土飛揚中,只聽見兵刃清脆的碰撞聲,一炷香未到,只留下了一攤血跡。那位將士毫髮未損的在戰馬上待著。眾人大驚,這名將士怎如此厲害!又出一小兵,儀表堂堂,身體靈巧,三下五除二跳上馬,直直迎著那名將士就衝過去,那名將士絲毫沒有畏懼之意,手起刀落,小兵就與之前命歸黃泉的戰友做伴了。此時也無法平靜了:“還有能人可上!”眾人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敢應,木蘭看了看周圍的人,握緊了拳頭,咬緊了牙冠,喊了一聲:“,我去!”大夥目光齊刷刷往木蘭這投來,且看木蘭也是一臉正色,眼中閃爍著堅毅的光。眾人打量著木蘭,也有些猶豫,思索一會,便同意讓木蘭上去迎戰。木蘭緊握兵刃,跨上戰馬,迎上前去,敵方的那位將士也揮舞著大刀衝過來,木蘭一個掉頭,使他措手不及,木蘭的長劍就刺了過去,那名將士一個翻身直撲而來,木蘭一低頭,閃過一招。一回合結束,雙方皆沒有佔據什麼優勢。第二回合,將士先發制人,大刀直接砍來,木蘭舉起長劍擋住,雙方陷入僵持狀態。木蘭一個轉身,把那名將士踢下馬,只聽“嗖”的一聲,那名將士就人頭落地了。

  木蘭憑此戰,獲得了眾人的賞識,作戰之前,總要先讓木蘭策劃方案,漸漸地,咩打一場勝戰,木蘭就會得到的誇獎。多年過去,木蘭已成為了,她常常望著明月,彷彿故鄉的家人就在裡面。終於,戰爭勝利了,木蘭拒絕了可汗的賞賜,回到了故鄉。家人都很高興,等她穿回舊時的衣服,去看戰友時,戰友們驚慌失措,一起打仗多年,不知木蘭是女兒身。

改寫古詩作文 篇3

  在茫茫的原野裡,放眼一望,全部都是一些長勢茂盛的草,隨風擺動,似一位位可愛又頑皮的“小矮人”。在美麗的黃昏下,加上一顆顆頑皮的“小矮人”,再加上既動聽又悅耳的笛聲,那是多麼美妙啊!

  一位小牧童在黃昏下的草地上,演奏著一首悠揚悅耳的笛聲,花們隨著動聽的笛聲,情不自禁地成為了伴舞的美麗“小姑娘”。在這麼美的環境下,連風兒都成了伴奏聲。已是吃晚飯的時候了,牧童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美妙的地方。就在牧童離開的那一瞬間,小草們有恢復了平靜,風姑娘也走了,這裡的一切又變成了開始的平靜??

  牧童吃過飯以後,拿上了笛子,又回到了剛才的地方,牧童連蓑衣也不脫,直接倒在了小草的身上,晚風呼呼吹來,在牧童的耳邊似乎用溫柔的聲音說道:做個好夢!牧童睡著了,夢見了和剛才他們一起演奏的曲子。

  牧童醒了,一邊笑著回憶剛才的情景,一邊又靜靜的觀賞著月夜的`美景??

改寫古詩作文 篇4

  九百多年以前的清明節早晨,我,黃庭堅到郊外掃墓。

  清明佳節,桃樹李樹枝繁葉茂,粉紅的桃花掛滿枝頭,幾片綠葉從那花海中探出腦袋,粉中印綠,別有風趣。

  李樹身上掛滿了潔白如雪的李花,有的盡情開放,有的含苞待放,各有千秋。它們爭奇鬥豔,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

  我看著這些桃李,不禁心曠神怡。當我的視線穿過這些美麗動人的花海時,又看見一排孤獨、冷漠的場景:野田之間有幾幢孤零零的墳墓,插於其中。墳前的臺子上有一些蔬果、酒菜,有的墳臺上有一壺酒,有的把酒灑在臺上,蔬果繁多,也許是有人剛掃過墓。它們孤零孤苦伶仃地“站”在那麼,彷彿在發愁。

  這時雷聲大震,烏雲密佈,春雷滾滾響,宛如在敲鑼打鼓,驚天動地。不一會兒小雨飄下,好似在哭泣。緊接著,大雨至下,雨如把淚揮。

  人們紛紛撐起傘,就在這時天地中的小動物出來活動了:蒼蠅、蚊子……在郊外,春雨貴如油,雨滋潤萬物,在我面前的花花草草長的越發好看:花變得鮮豔,樹變得強,就連草也變得柔軟了。

  我不禁想到齊人的故事:某個齊國之人整天在墓地裡向別人要吃的,若別人不給,就等人家走後,偷吃祭奠親人的飯菜,吃得油嘴膩臉。回到家後,當妻子小妾問起來時,他便告訴家人他在一個大官人家吃酒吃飯,大官人請他喝了幾瓶黃酒,吃了雞、鴨、魚、肉等食物,我真覺得這個齊人人生猥瑣卑下,毫無人格尊嚴。

  而當我想起春秋時代的介子推時,心情舒服了許多:介子推幫助晉文公建國以後,寧願隱居山中,也不要高官厚祿。晉文公想要他出來當官,便命人放火燒山,三面燒,一面出口。若出,則抓去當官。可他寧死不出,抱樹自盡。

  這是兩個不同的對比,但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抔黃土。

  想到這兒,我詩興大發,寫下一詩:

  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

  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

  滿眼蓬蒿共一丘。

改寫古詩作文 篇5

  廣闊的原野上,鋪滿了青青的野草。天底下,一碧千里,但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牧童趕著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那些羊兒們無論走到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流,輕輕流入雲際。牧童們邊放著羊,邊嬉戲、玩耍。他們把羊群趕到了一個地方吃草,自己就在旁邊一會兒捉螞蚱,一會兒玩遊戲。就這樣,很快夕陽西下了。其他小夥伴都回家了。只有這個牧童將羊兒趕回羊圈後,又坐回到草地上,拿起笛子在晚風中緩緩地吹起來。風中,笛聲時斷時續,時而清楚時而模糊,給靜寂的黃昏增添了幾分快樂情趣。不久,牧童的媽媽看到天快黑了,就喊牧童回家吃飯。他吃飽了飯,就已經是黃昏之後了。他再次走到原野上,連蓑衣也不脫,就仰面躺在了草地上,抬眼看著天上那皎白的月亮,回想著白天自己和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情景,有時玩倒立,有時翻跟斗,可真盡興呀!他放佛又聽見了那愉快的歡聲笑語,不由得沉入更美好的遐想:明天,自己和小夥伴們該玩些什麼呢?就這樣,牧童在草地上不知不覺的就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改寫古詩作文 篇6

  這天,楊萬里乘舟來到安仁縣遊玩。他悠閒地站在船頭欣賞著河邊的美景。

  湛藍的天空就像被水洗過似的明淨,草地就像一塊碧綠的地毯,空氣中瀰漫著青草的芳香。一陣微風吹過,柳枝開始翩翩起舞,好像在炫耀風婆婆對它的撫愛。清澈見底的河水緩緩地流淌著繞城而過,陽光灑在盪漾的河面上,泛起萬點光芒。

  突然,楊萬里發現不遠處有一葉小船在清澈的河水中飄蕩著。所過之處,蕩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紋,煞是好看。細細一看,在那船上的是兩個小孩子。這兩個小孩,一個身穿紅肚兜外套一件無袖的白色小褂,另一個穿著一件短袖的白色衫,衣服敞開著,沒穿肚兜,露出了雪白的小肚皮。他倆圓圓的腦袋,大大的眼睛,都在頭上挽著三個髮髻,褲角捲到了膝蓋,光著一對小腳丫,頗顯幾分靈氣。只見這兩個小孩坐在船裡,嘰嘰呱呱地,也不知在說些什麼,笑些什麼,鼻尖上閃著汗珠,小小的身軀上噴發著太陽的香氣息。也許是熱了吧,他倆互相拍起水來了,激起的小水珠在他們的身上、臉上跳起了歡樂的舞蹈。聽著那陣陣鈴兒般響亮的笑聲,楊萬里也停下了船跟著他們一起沉浸在歡樂之中。

  過了一會兒,兩個孩子雙雙並排坐在船頭,抬頭仰望著天空。楊萬里這才發現,他們雖然坐在船上,卻並沒有划船。那用來撐船的長長的竹竿已經收起來了,架在船尾的支架上。而且那兩個小孩身旁還張著一把傘。“他拿傘做什麼?難道要下雨了嗎?”楊萬里抬頭看了看天空,萬里無雲呀,哪有什麼雨呀!這下楊萬里心裡更好奇了。

  忽然,一陣風吹來。一個小孩子趕忙把傘拿起來,另一個歡呼著:“風來嘍!風來嘍!我們的船要起航嘍!”楊萬里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用傘藉助風的力量讓船前進啊!

改寫古詩作文 篇7

  陽春三月,春光醉人。

  一天,詩人賀知章養病在家,心情很煩悶,便開啟蘋果電腦想上網聊天,一解愁緒。突然,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內容如下:賀兄,我乃好友李白,小弟獨居家中很是無聊,特請賀兄前來飲酒作詩,共度春光。賀知章看罷,煩悶頓消,病情皆無,便開新買的賓士車前往。

  因要和好友相聚,賀知章心情格外舒暢,一路上他一邊喝著小調,一邊欣賞著路邊的景色,青的草,綠的葉,豔的花,真是心曠神怡。半路上,賀知章眼前豁然一亮,情不自禁地說:“好美的柳樹!”於是,他減小油門,放慢車速,慢慢欣賞起來。只見清澈湖中的水面上,一隻伶俐的小燕子,一會貼著湖面,一會竄向空中,好不快活。岸邊,一棵棵柳樹如同碧玉翡翠裝扮成的,賀知章陶醉其中,忽然腦中有一靈感出口:“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他反覆讀此詩,感覺非常不錯,忽然手機響了一下,一看原來是好友李白催他快去。

  賀知章收起蘋果手機,心想:我呀不拿此詩與李白兄小酌呢?想罷,便加大油門,驅車疾馳。

改寫古詩作文 篇8

  從前,有一個的小山村裡,住著一名大詩人,他的名字叫(賀知章)他有一個願望,就是當上一位進士, 突然 有一天,在他三十七歲那年,終於,考上了進士,賀知章拿著行李走了,一年年地過去了。

  有一天,賀知章早早起床,來到鏡子旁邊,一看,說:"雖然家鄉的口音沒有變,但是,頭髮已經白 了, 賀知章決定,回到家鄉,賀知章拿著行李來到回家的馬車上,馬車日夜兼程,終於有一天,到了村口,賀 知章 一看,高興地說不出來話了,賀知章看看遠處一座座高山,看看地上的綠油油的小草,房屋排著整齊的隊 伍, 山上小河水快樂地奔跑著,一頭頭可愛小牛,和一隻只白白的小羊,在草地上吃草,正在這時,賀知章發 現幾 個胖胖小朋友在村口玩,便來到她們身邊,那幾個小朋友看見了,好奇地問,您是誰,從哪來,到我們村 子有 什麼事。

  賀知章一聽,有一點傷心,心想,看來我真的是離開家太久了,不知不覺,賀知章回到了家裡,提起 筆來 ,寫了一首詩,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就這樣,這首是一直流出到了現在。

改寫古詩作文 篇9

  第一:讀懂古詩,看一看古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第二步:根據詩句把當時的情景想象成一幅圖畫,畫面上應該有什麼?

  第三步:根據畫面具體想一想他們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第四步:適當地加入一些情節,再加入環境、語言、表情、動作描寫,把你想到的通順、連貫地寫下來。

  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是一首()詩,有哪些事物?

  想一想,送別時候會做些什麼?

  送別

  在草長鶯飛的三月天裡,冰消了,雪融了,小燕子飛回了北方,大地換上了一件綠衣,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黃鶴樓裡,李白和孟浩然默默地坐在桌子兩邊,無言地飲著酒。李白斟了一杯酒,緩緩地舉起杯,說道:“仁兄啊,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會,多保重啊。”說完,便將酒一飲而盡。孟浩然也舉起杯來,眼中含著淚,注視著李白,一仰頭將酒喝了下去,緩緩地放下酒杯,說道:“我這一去揚州,不知何時才能歸來,賢弟你一定要多保重身體啊!”說著,滴下了淚珠。李白垂下頭,看著杯中的酒,眼圈也紅了,他心想:真不知浩然兄去揚州之後會怎樣,不知我們兩何時才會再坐在一起飲美酒啊。

  這時,船工走了進來說:“客官,不早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趁著天亮,趕快起行吧。”孟浩然默默地注視著老朋友,在船工的再三催促下,緩緩站起了身,依依不捨地往船邊走去,時不時回頭看著老朋友。眼看船就要開了,孟浩然已經泣不成聲了,他哽咽著對李白說:“賢弟,後會有期啊。”李白站在江邊不停地揮著手,喊到:“仁兄,一路保重。”小船越駛越遠,消失在天地之間,只剩下無情的江水咆哮著,拍打著兩岸的沙石,彷彿在為他們兩人而哭泣著。

  李白望著遠去的老朋友,想起了他們兩人在春天一邊賞花一邊吟詩,夏天一邊飲茶一邊論詩,中秋節時月下相互勉勵,冬季對酒談古論今,不禁流下了晶瑩的淚珠。

  改寫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純粹翻譯詩句。

  (2)改寫的內容不能脫離古詩詞原來的意境。

  (3)在符合古詩詞原意的基礎上可適當地進行想象、創新。

  (4)行文過程中適當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比如比喻、擬人等,可令改寫的文字更加生動。

  (5)描寫人物可適當運用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

  (6)補充背景材料。在改寫一些古詩時,還可以根據詩的內容特點和自己的理解情況,適當地補充季節特徵、天氣狀況、地理環境、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方面的背景材料。這樣一來,就能進一步使改寫的內容更加具體,生動形象。

  總的來說,在深入理解古詩的基礎上,只要能恰當地翻譯出詩的意思,充分地想象和領略詩的意境,和諧地融入人物的感受,並自然地新增有關背景材料,就一定能使改寫出的習作具體、生動。雖然改寫後已不再是詩的體裁,卻仍然充滿詩意,能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改寫古詩作文 篇10

  一個夏日,火辣辣的太陽烘烤著山腳下的林間小道。這時從遠處晃晃悠悠地走來了一頭肥壯的大黃牛,背上馱著一個大約9歲的牧童。只見他濃眉大眼,頭上戴著一個用柳枝編織成的小草帽,光著一雙小腳丫。牧童橫坐在牛背上,一邊揮舞著手裡的柳條,驅趕著牛身上的蒼蠅和蚊子,一邊高聲唱著那動聽的歌聲。嘹亮的歌聲在茂密的樹林裡迴盪。樹林中的蟬也一起使勁地鳴叫著,好像在和牧童進行總決賽。

  忽然,牧童停止了唱歌,用手輕輕拍了拍牛的頭,牛便停下了腳步,轉回頭看著背上的牧童,好像在問:“小主人,怎麼不走了?有事嗎?”牧童迅速滑下牛背,一溜煙地朝路邊的一棵樹跑去。哦,原來這棵樹的枝頭趴著一隻烏黑光亮的蟬。牧童輕手輕腳的往樹上爬去。這時蟬兒似乎察覺到了什麼,也不再高聲唱歌了,並迅速收起羽翼,往高處的枝頭上爬去。牧童知道蟬的警惕性很高,於是就躲在一堆樹葉後面,一動不動,連大氣也不敢喘。過了好久,蟬才感覺沒有危險,終於放鬆了警惕,在枝頭上張開燥熱的翅膀,繼續唱起了歌:“知-了!知-了!”牧童看到蟬不再注意四周的動靜了,就小心翼翼地靠近,以訊雷不及掩耳之勢朝知了抓去。可惜,蟬逃走了。過了一會兒,蟬又唱起了歌。牧童快速爬上了樹,這次可是非常有信心的。他趁知了沒有防備,輕輕一抓,哈!

  終於抓到了!牧童把蟬放在身邊的小簍裡,騎著牛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