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有關《百年孤獨》讀書筆記(通用7篇)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

有關《百年孤獨》讀書筆記(通用7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百年孤獨》讀書筆記(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1

  一本著名的書直到最近才決定出版。我看了一半,但我發現人們的名字有點混亂。趕緊在網上搜索,發現不僅是少數幾個人把別人的名字搞混了,還有已經存在了一百年的孤獨家族的家譜。閱讀家譜是一個好方法。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它不像外面的世界那麼好看,那麼有意義。靜下心來想一想,卻有一種滋味湧上心頭。

  就像書名一樣,作者講述了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家庭,一個孤獨的人物的生與死。這個家族的祖先定居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在這個寧靜的世界裡過著平靜而嚮往的生活。當更多的人或物從外面來到這個小世界,它開始靜靜地進化。就像人類進化一樣,它也需要發展。它開始有戰爭,工廠,甚至彩票。當我讀彩票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彩票的由來,欽佩人類的智慧,當然還有作者的淵博知識。這顯然是一部人類發展史。

  由於外界的不斷湧入,馬孔多村逐漸受到其變化的影響。首先,外部資訊推動了小村莊的發展,然後走向衰落。像我們自己一樣,我們必須而且很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我們應該接受好的和壞的。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選擇接受哪些,拒絕哪些。

  人生在世,無論是富貴榮華,還是不幸不幸,人總是要從生到死的,這是規律;一個村莊的發展也會從一無所有走向一無所有,從一開始的建設,發展到整個人類的衰落,當然也不會脫離自然規律。佛說人生苦短,不必擔心不愉快的事情。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但在現實生活中,恐怕很難有人做到這一點。就像在學校學習一樣,你一讀懂一本書,但是當你參加考試時,你就會變得愚蠢。只有透過親身體驗,我們才能喚起自己對生活更深層次的思考。不管有多少理論,它們都只是理論。最多也就是加快和深化我們的反思。人的感情。他們生來就是要體驗各種生活,品嚐各種生活。幸福生活不僅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理想。然而,我擔心只有那些經歷過各種味道的人才會知道自己更喜歡哪種味道,並珍惜它。

  孤獨,在我看來,是超越自己底線的內心的平靜。在一個複雜的城市裡,往往渴望內心的平靜,最渴望有一段安靜的時光,翻一翻書,哪怕什麼都看不懂。而和平足矣,卻又嚮往迴歸複雜的世界。太奇怪了。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2

  《百年孤獨》就是一部布迪亞家族的衰落史,裡面的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各種混亂,到後面直接都記不得誰是第幾代了,只知道是誰誰誰的孩子,能記得的就是下面的這些人物關係了。

  庇拉爾·特爾內拉與奧雷里亞諾兩兄弟都發生了關係,還給奧雷里亞諾哥哥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生了一個兒子阿爾卡蒂奧。麗貝卡和阿瑪蘭妲同時愛上了來組裝自動鋼琴的皮埃特羅·克雷斯皮,而奧雷里亞諾愛上了一個年僅九歲,論年齡足可當他的女兒蕾梅黛絲。麗貝卡和皮埃特羅·克雷斯皮折騰了許久仍沒走進婚姻的殿堂,兜兜轉轉何塞·阿爾卡蒂奧歸來和麗貝卡3天內就結了婚。

  當初說非蕾梅黛絲不可的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與十七個女人生下十七個兒子,卻在一夜之間都被逐個除掉。阿瑪蘭妲為拆散麗貝卡和皮埃特羅·克雷斯皮陰差陽錯害死蕾梅黛絲,後來卻拒絕了皮埃特羅·克雷斯皮的求婚導致他自殺,阿爾卡蒂奧任意妄為後被槍決,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在慄樹下昏沉度日。阿瑪蘭妲將庇拉爾·特爾內拉與奧雷里亞諾的兒子奧雷里亞諾·何塞的撫養成人,他出走後懷著秘密的目的回來,一心要和姑姑阿瑪蘭妲結婚。

  整個家族除了烏爾蘇拉算壽終正寢,其他所有人都不能算是正常的生長死亡吧!

  布迪亞家族的衰落史:家族的第一個人(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奧雷里亞諾和阿瑪蘭妲·烏爾蘇拉生出的孩子有條豬尾巴)被螞蟻吃掉。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3

  人生來就是孤獨的,苦苦地在世上掙扎。前日聽聞作者馬爾克斯與世長辭,情不自禁地拿起他的《百年孤獨》重溫一次。我沒有能力去評價作者與他的《百年孤獨》,只是認為書是一面照映內心的鏡子,閱讀書籍彷彿就是看到了自己。“孤獨”是一種愛的無能、是團結的對立面。

  這本書記載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與小鎮馬孔多百年的坎坷歷程。孤獨的宿命圍繞著這樣一個家族,一代代相同的名字,似乎也預示著他們相同的命運。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每個人的精神歷程都是一個圓。他們從小就孤獨、冷漠,這似乎是這個家族每代人共同的特點,誠如小說中寫道:“布恩迪亞家族每個人臉上都帶著一種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獨神情。長大後,他們都試圖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獨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動總是歸於挫敗的沮喪。他們又以不同的方式,一個個陷入更深沉的孤獨之中。

  對他們來說,孤獨彷彿一種神秘的命運,難以抗拒。”終點最終回到起點,逃不出去的怪圈,讓人感覺到巨大的蒼涼與悲哀。孤獨的百年,孤獨的馬孔多人們渴望真情,但是怕孤獨的恐懼又無時不刻的侵襲人們,讓人倉皇不安,讓人為了逃避恐懼而相互之間越來越疏遠,作者把“孤獨”——這個無法擺脫的厄運,書寫的如此沉重、細密。

  馬爾克斯說“孤獨是一種愛的無能”。

  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對於“愛”缺乏能力,這是他們家族天性,他洞悉一切的眼神充滿著冷漠,然而這並不代表著他不渴望愛,只是他天性的冰冷,所以在摸到冰,他說“它在發燒!”——冰的冷在面對人性的冷時也成了溫熱。上校或許就是人性複雜多面中冰冷的一面,內心中總存在著難以觸及的部分,雖然渴望著有人能知道這一部分,和自己共同承擔這份未知,然而別人卻乏於理解,結果我們總會在某些時刻感覺與世界的格格不入,總是會把最真實的自我封鎖起來,所以上校把自己關起來製作小金魚,每次做了25條後又全部熔掉重做,週而復始看似無意義又瘋狂地迴圈。然而這就是“愛無能”,我們不願去溝通,愛就會成為可望而不可即的。

  阿瑪蘭妲的一生就是對愛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生。她一次次拒絕了自己所愛的鋼琴師,這種面對愛時的恐懼、惶惑,不正是我們在恐懼那些未知的將來時所表現出的焦灼麼,當別人要走進自己的世界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在恐懼什麼,躲避什麼,然而又武斷地拒絕著。最終鋼琴師絕望地自殺,當我們回絕了愛的時候,所得到的只有悲劇、懊悔的沒有結果的等待。

  馬爾克斯還把孤獨這樣定義“孤獨是團結的對立面”。這個家族乃至馬孔多是孤獨的,因為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都是遊離的,每個人鎖在自己的空間裡。這個家族就像一個四分五裂的巨輪在滾動,每一個試圖聚攏家族的人都在徒勞裡被消磨,進入了另一種孤獨。烏爾蘇拉殫心竭力地維持著布恩迪亞家族,然而她就像在黑色的壁壘裡吶喊,聲音被困住,只有她聽得到來回傳蕩的迴音。

  桑塔索菲亞忍辱負重默默為家族操勞,但最終所有人像忽略空氣一樣感受不到她的存在。每個人都希望解開別人的孤獨,卻不知自己正處在另一種更悲壯的孤獨之中,然而正是這種交流被阻斷的孤獨成為這個家族衰亡的原因,這種孤獨把這個巨輪推動著,不斷地磨損著它,最終在孤獨裡消亡。這個家族的背後站著的是整個拉美大陸,也許直到近代以前,這千百年來美洲的孤立所形成的孤獨的性格是這片土地在中世紀以後蒙受劍與火災難的原因。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4

  如果一生只看一本書,一定是《百年孤獨》;如果書架上只放一本書,一定是《百年孤獨》;一千年後還可能流傳的“老故事”,一定是《百年孤獨》。

  因為這段簡介,我毫不猶豫的買下了它,未拆封,有層薄膜包裹著,好奇著寫的啥,居然有這麼高的評價,弟生日那天,才撕開再首頁寫了祝福語送給了弟,過了很久很久,再次見到這本書時,發現我寫的生日快樂那一頁被撕了,問及弟,弟說他們班上同學搶著看,可裡面的內容太少兒不宜了吧。滿臉疑問號的我初次開書頁,發現原來讓弟害羞了,也讓他同學誤會了吧。(決定下次送書一定送我看過的,內容過關再說[再見])那年弟18歲,

  其中內容描述實為生動形象,第一遍不好意思看,略看完,第二遍,想了解其中百年孤獨為何?還是未果;第三遍,最近感覺孤獨,想知道百年孤獨是怎樣的,欲求解,一口氣看完,有點點體會理解,但還是一頭霧水,人物關係上,和一好友說起是,他給了我答案,孤獨是來自愛。

  一字甚妙,原來因愛而孤獨,是這樣嗎?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5

  《百年孤獨》,這是一本壓在我床頭許久的書。這本書沒有太大跌宕起伏的情節,故事的發展令人意想不到,但卻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及對孤獨百年的思考。小說對每個人物的.刻畫都非常的鮮明,但卻又那麼的空洞,展現出了孤獨。小說透過作者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寫出了最真實的社會,整個小鎮就是社會的縮影。在故事的結尾時,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良諾閱讀了記載這個百年世家的命運的羊皮卷後說:“這裡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經看到過,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這個總結性的人物之口,表達了自己對拉丁美洲百年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餘年的歷史是重複的,拉美的發展和歷史程序都停滯不前。閱讀此書,對我有很大的觸動:有了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守著孤獨不肯放手,一直孤獨也就真的成了百年孤獨。坦然的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一切總會過去,相信自己,陽光總在風雨後!

  這是孤獨,也是對生命的大徹大悟。如果我們沒有達到這樣的孤獨,或許是我們還年輕,沒有見識到生活最本真的面目。人生而孤獨,又試圖把孤獨變成獨處,期待在獨處中獲得自我圓滿。而孤獨是無法百分之百地轉化為圓滿的獨處的,在選擇享受獨處的同時,也增加了孤獨的相處。是逃避,是和解,還是機械地重複,這是由心情與境遇決定的。我們無需自憐自苦地感慨孤獨,至少我們比這個註定孤獨百年的家族幸福得多。總有一個時刻一樣東西能觸動心靈的弦,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6

  讀完,心裡留下點點的回味:一片土地—馬孔多、一個家族—七代人的掙扎輪迴、錯綜的性、情關係和因此衍生的家族;最難記得的是不同的音譯人名和同一名字下不同的人……

  對拉美史沒有什麼概念,也不知深層代表著什麼,所以也沒有讀出拉美的味道。故事本身沒有太吸引人的地方,反倒是讀完後對人物關係的理順越品越有味道,家族和馬孔多生、住、壞、滅越品越有味道。

  烏爾蘇拉,家族“生”“住”的締造者,開創者,除了給下一代以生命外最偉大的任務便是創造了家族物質基礎與精神傳統,但對不能把握的事也顯出了家族衛道者的無力,最諷刺的是再烏爾蘇拉人生的最後卻被後代們塗鴉式的玩弄了兩年。她盡責的愛著每個子孫,創造了家族的小生意,蓋起了家族的大房子,佈置了房子的一切,全力維繫著家庭的血脈;在不損壞家族榮譽的情況下給他們最大的自由空間,堅持著生活習慣,就在阿爾卡蒂奧自由派獨裁當道時也堅持彌撒等;她致死保護著陌生人的金幣堅持著信譽。

  生命將近時,她隨盲,卻仍努力的去為子孫犧牲奉獻著,在被後代塗鴉的玩弄了兩年後,生命在迴光返照似的再次努力後結束,並致死保護著家族的榮譽—沒有因困窘說出金幣的下落,最後以回到嬰兒大小的死亡方式死亡,也值得人深思的。她的兩個兒子:一個周遊世界,卻帶回了放蕩與混亂;一個想奪取自由,卻得到延綿的戰火與無盡的迷失。

  庇拉爾·特爾內拉這個為家族誕生了第三代子嗣的女人,卻是家族“壞”的開始,她不羈的笑聲、理不清的性關係、身上煙味、紙牌算命……都是被烏蘇拉爾拒之門外的原因,但她卻孕育了家族的第三代的生命,卻也見證了第三代的橫死。她的第一個兒子—不知身世的兒子阿爾卡蒂奧—險些釀成母子不倫,此外,阿爾卡蒂奧還是一個在自由派下徹底的殘忍獨裁的人,後死於保守派下;第二個兒子,知其為母的兒子奧蕾莉亞諾·何塞又一次出現了姑侄不倫的苗頭,橫死於亂軍中;好在兩次不倫都被拒絕,不然家族的滅亡會來的更早些。

  桑塔索菲亞·德拉·彼達—阿爾卡蒂奧之妻,這個為50比索而奉獻自己的女人孕育了第四代,延續著家族的“壞”。她的兩個兒子,在名字與第二代互換的情況下集成了第二代兩個祖先的事業,奧蕾莉亞諾繼承了不勞而獲與無盡的享樂;阿爾卡蒂奧,則繼承了對自由的追求與迷失。

  真正的“滅”始於費爾南達,這個生活在父母給予的世界的女人,在掌控了家族的生活後,便將家族拖入了無盡的深淵。相對於烏爾蘇拉,她沒有給子女任何自由,她設計並安排著子女的一切,卻收穫了最惡毒的結果。而,佩特拉·科特斯—奧雷里亞諾第二之情婦這個烏爾蘇拉式的人物,卻被命運拒於家族之外,以“令人不解”的方式供養這家族,但也沒有組織家族的幻滅。

  費爾南達的子女沒有任何自己的追求,知識她幻滅家族中的工具,梅梅的兒子與烏爾蘇拉·阿瑪蘭妲(這個名字基本代表了這個人的命運,返回馬孔多的開始,她便如烏爾蘇拉似的要重振家族與馬孔多,但接下來便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阿瑪蘭妲,完成了對愛情的追求,只不過致死,她也不知道那是“不倫”的愛情)最終在不倫之愛中結束了家族……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7

  終於在各種晦澀難懂和初感興趣以及不斷強迫自己的過程中讀完了。巨大的孤獨感和沉重感,六代人重複孤獨與衰敗,給人一種無力掙脫的宿命感,所有人在孤獨的宿命中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掙扎,老何塞的探索求知,上校的反抗鬥爭,何塞阿爾卡蒂奧的潛心專研,奧雷里亞諾第二的放縱濫情,貝麗卡情愛孤獨,貝麗卡的自相矛盾,烏拉蘇爾的熱情堅守,最終都走向一樣的結局,孤獨。所有的掙扎都沒有意義,都是週而復始的從有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抗爭孤獨,到自閉,到被人遺忘,再到走向死亡。這種無法掙脫的宿命感才讓人真正感到結局的悲涼。

  感嘆於作者的諸多文學才華:

  一個是在對細節的把控上,比如橙色圓盤代表死亡的預兆,藍色的牆壁,藍色的選票以及藍色的信封所代表的新事物對小鎮的吞噬,上校心中那個父親帶他看冰的下午,何塞阿爾卡蒂奧腦海裡被看到槍殺刑行的場景,不斷重複的三千人死亡,貫穿全文的羊皮卷,烏拉蘇爾口中的豬尾巴孩子等等作者有意刻畫的細節,都讓人在這漫長的百年事件中找到了連線點,前後的對比與銜接實在是讓人驚歎不已。

  二是作者的想象力,隱隱約約終於好想知道一點兒魔幻現實主義的含義了,基於現實,用豐富的想象力為讀者營造了一個巨大的百年孤獨,對蟲子,螞蟻的諸多細節刻畫,對不同的人的孤獨的想象力,對每個人死亡的不同形式,讓人覺得似曾相識又不千篇一律,引人無盡的思考。

  三是作者對於孤獨的刻畫。不曾感到突兀和雷同,對於神態描寫和語言描寫著墨不多,看似冷靜周到的第三者敘述反而增加了悲涼的色彩,給讀者更深刻的反思,無論是誇張的環境描寫還是細節刻畫都恰到好處,世上再也不會出現第二個百年孤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