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00字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00字

  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傅聰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為國際大師。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這些都能從傅雷家書中管窺一二。

  讀完傅雷家書,真是羨慕傅聰,他是何其的幸運何其的幸福。反觀自身,今我早得嚴父而成自律,這何嘗不是我之幸呢?

  傅雷真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儘管年輕時甚至有些暴燥,單是仍舊極富個性。而其妻朱梅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端莊賢淑,又溫厚善良的東方女性。

  就如傅雷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

  而所謂“人”在傅雷的描述下又是具體而微的,這不只是一個願望,一個口號。它大到對世界對人類對祖國的忠誠與獻身精神,小到對自己事業的嚴謹,對父母的孝敬,對妻子的理解,對友人的寬容,甚至具體到了一個樂段的處理,一位友人的交往。

  傅老先生對傅聰的言談舉止也都一一告誡“手要垂直,人要立直”無不使我印象深刻,頗有感言。每每讀到這樣的句子,就會想起我的父親。他對自己何嘗不是如此的敦敦教導呢?

  從這並不是很厚的一冊書中我不光看到了一個嚴格的戒子而又親切關愛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他們父子的共同成長。

  我對書中這樣一段話感慨良深:“說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實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我們一輩此道的追求,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perfection,但永遠是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由此我想到一個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鏡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餘的,以重新組成原有的鏡的面貌。一路上它由於自己有稜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當它千心萬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鏡重圓”時,它成為了一個整圓,滾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掠過。其實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整,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對的完整。而真正當有一天,所謂的完美在身上發生時,我們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教是以嚴厲而著稱,我以為他們父子的關係固然是不太好的,因為父親待我也是極嚴的,關係總覺得不免緊張了些。而讀了此書之後,想法卻有了極大的'改變。傅聰至海外留學,與父親的聯絡自然只能依靠書信,於是父之情便在一封封家書中表露無疑。他們透過書信一起討論藝術,研究樂曲的內涵,交流對事物的看法,雖然沒有母通訊時那種噓寒問暖,但他們之間的默契卻是其他無論什麼都無可代替的。

  是傅雷的音樂譯著和兒子溝通交流,他把對祖國的發展的關切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同樣流露給學生。傅雷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心力,在對社會祖國和人類世界儘自己的責任。兒子傅聰,在異國漂流生涯中,吸取了多麼豐富的養料,但父親的家書使他在海外孤兒似的處境裡,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邊,時時給他指導、鼓勵和鞭策,使他有勇氣和力量去戰勝各種各樣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當成長的道路,透過這些書信,不僅兒子和親人之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透過這一條紐帶,也使傅聰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結合。

  正是有這樣的慈父才使傅聰不管在國內所受到的殘酷遭遇,所蒙受的惡名,他始終沒有背棄他的祖國,不受祖國敵對者多方的威脅利誘,沒有說過或做過有損祖國尊嚴的言行。

  這就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兒子的薰陶,這與父親在數萬裡外,依舊給兒子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

  時間,距離都不是問題。原本是時下年輕人們戀愛時的宣誓,殊不知用在有心的父母上才更為妥帖呢。

  傅雷,是你那顆不眠的愛子之心,就是傅聰的那本不可替代的教科書,人生的加油站。

  掩卷後對書回想起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傅雷對藝術甚深的造詣。傅雷對於藝術尤其是樂曲的領會,頗有一番自己的見解。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學上有所建樹的人,在藝術領域也有著較高研究。也許便是因為文學和藝術是相同的吧。不同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人讀完了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風格迥異的各類樂曲,也會帶來相似的結果。秀美的散文,帶來的是有如欣賞了歡快的詠歎調後的愉悅;沉重的小說,帶來的便是如同悲慟的交響曲給人的震撼;詼諧的雜文,帶來的會是歌劇般幽雅的場景和事後無盡的思考。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