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我愛端午的作文4篇

我愛端午的作文

我愛端午的作文4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愛端午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愛端午的作文1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想起小時候學過的兒歌:“五月五,是端午;家家戶戶吃粽子。豆沙餡,蜜棗餡;小朋友們笑開懷。五月五,是端午;家家門前掛艾草。能驅蚊,能辟邪,快來看,快來看,河裡龍舟爭向前。大家一起慶佳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設的,因為是五月初五,許多習俗也和“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很多地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雄黃酒和黃豆瓣包的粽子。此外,端午節還要舉行精彩的龍舟比賽。

  到了端午節這天,我們一大早就把碧綠碧綠的帶有清清香氣的艾葉掛在大門上,媽媽告訴我:“艾葉既能辟邪,又能驅蚊。”端午節又怎麼能少了粽子呢?我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雪白雪白的糯米里裹著細細的.豆沙或金黃金黃的蛋黃。每個粽子的形狀都是有稜有角的,顯得非常有個性。把粽子煮熟後,輕輕地解開絲帶,剝開粽葉,一股濃濃的香氣朝我撲來!一口咬下去,滿嘴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見黃燦燦的蛋黃,糯米的香氣夾雜著蛋黃的味道,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故鄉的端午節,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的欽佩和讚頌。吃著家鄉的粽子,看著精彩的龍舟賽,心裡別有一番滋味。

我愛端午的作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誕生的。這一天,許多人都做了有意義的事,而我,當然也不例外咯!既然是端午節,當然是要吃粽子的啦。但是,在吃粽子之前,要包好了才能吃哦。於是,我和媽媽決定自己包粽子來吃。我和媽媽首先去商店把粽子葉、繩子、糯米等包粽子的東西買來。再把這些材料打理好,就開始包粽子啦!

  只見媽媽先把兩片粽子葉重疊,然後把其中一邊繞個圈,使它成為一個沙漏形。接著,把糯米、蜜棗適量地放入到“沙漏”裡。然後,把“沙漏”上面翹起來的那一個角彎下來,最後,用繩子把成型了的粽子捆紮好,一個精美的粽子就這樣包好了。看到媽媽包粽子時如此簡單,我的手也忍不住想包一個了。於是,我像媽媽那樣包粽子。可是,我不是放好糯米之後糯米從“沙漏”裡露出來,就是用繩子捆來捆去都捆不好。過了好久,我終於包好了一個粽子。我看了看媽媽包的,又看了看自己包的,心裡不禁想到了一句話:“一個天堂,一個地獄”,媽媽包的粽子就如上了天堂,而我包的粽子,卻如下了地獄。哎,真是“不包不知道,一包嚇一跳呀!”我繼續默默地包。慢慢地,慢慢地,我包出了我的第十個粽子。我又看了看媽媽的,不禁說:“哎呀!都怪我太聰明瞭,這麼快都包得比老媽您的好看了!”

  媽媽聽後,用手點了點我的額頭。所有粽子都包好啦,它們現在在鍋裡睡大覺呢,等它一醒來看見自己被煮熟了,一定會被嚇死的!這次端午節,我過得十分充實!

我愛端午的作文3

  今天是端午節了,媽媽要給我編五絲線,還要包粽子呢!

  媽媽拿了五種顏色的絲線,分別是紅、黃、綠、藍、白。她先把這五種線捋好平放在桌子上,然後再搓成小繩,還巧妙的打了一個結。四根五絲繩做好了。媽媽告訴我這叫“長命縷”,她又小心翼翼的分別給我戴在手腕和腳脖上。還特意囑咐我說:“要愛惜,等戴上後下第一場雨的時候,摘下來扔進雨水裡。這樣長命縷就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透過端午習俗的小事,我體會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接下來要包粽子了,我見媽媽拿了竹葉,包上糯米,中間還放上兩顆大棗。然後又熟練地摺疊竹葉包裹糯米。還用五絲線捆紮起來,媽媽一連包了十幾個。

  媽媽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鍋裡,蒸上了十五分鐘。蒸好的粽子放到盤子裡,還沒等吃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圍著盤子聞了又聞,著急的等待著粽子降溫。過了一會兒,終於可以下口吃了。我剝開竹葉,白裡透紅的餡兒玲瓏剔透,我咬了一口,粘甜滑爽,好吃極了!我們一家人邊吃邊笑,因為我們都看到了彼此嘴上的白鬍子。

  粽子吃完了,爸爸說:“端午節是有說道的,就這個名稱就五花八門,夏節、玉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蠟、詩人節等等。”

  媽媽說:“除了吃粽子,戴長命縷之外,還有插艾草、撒白糖、賽龍舟……等習俗。”

  我想,這個傳統節日還有不少的學問哩!這個端午節不僅僅吃到了粽子,還增長了不少見識。

我愛端午的作文4

  我們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有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其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是在我國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重五節、五月節、女兒節等。

  端午節是來紀念屈原的。當時,國家患難,屈原想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立刻去告訴了皇上,皇上不但不聽他的方法,而且還將他逐出了皇宮,他每天都在江邊上嘆氣,不久後,跳進汩羅江而死。人們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身體,所以人們將棕子投入江河。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棕子、雄黃酒。不過,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都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有的地方還要賽龍舟。傳說,是要把水裡的魚蝦給嚇走了。我們這兒還有個習俗,就是大家都要在門上插著有淡淡清得的艾葉。幾天前,人們就會包著各種各樣口味的棕子,到端午節的時候拿出來吃。

  我愛端午節,我更愛祖國博大精深的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