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道德作文600字彙總六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道德作文600字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道德作文600字 篇1
“跌倒老人扶還是不扶?”這個問題一直被社會關注,討論聲不斷。
最近這樣一張照片在網上走紅:街頭上,一名女孩跪在地上給老人喂米線。
這一舉動立即引起眾網友圍觀,不同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有人質疑——這是不是在作秀?
好在監控記錄下了經過:老人摔倒以後,無人敢扶,後來被一名阿姨扶起。於是女孩決定幫忙,去附近小店買了米線餵給老人。以防萬一,才讓同伴拍照留證。
於是我不得不感慨一聲:“做好人真難!”一邊是道德良心的考驗,一邊又要面對外表之下那顆複雜的人心。好像選哪邊都是種“冒險”。
做好事要留證據來證明,這行為看似莫名其妙,令人費解,背後卻潛藏著可悲的社會現實。
不是這個社會好人太少,而是壞人猖獗,好人都怕壞人,繞道而行。“人心隔肚皮”“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些道理已深入我們心中,所以對於這類事情大多謹慎的保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當有人不忍心看著一個生命在她面前痛苦,決定義無反顧的出手相助時,多疑的旁觀者們,又不免發揮想象。不知真想的眾人,一人兩滴唾沫芯子,加起來就可以把人淹死。
道德是和諧社會的基礎,我們共同希望擁有一個美好社會,卻又在同時製造不信任。它不是洪水猛獸,卻比這還要恐怖。輿論的威力大家都清楚,當兇猛的浪潮襲向最後一點點希望的火星,人們就會變得麻木。還有誰願意當一個“好心沒好報”的老好人?還談什麼“社會道德”?
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揣測別人的善意,而是給予信任與肯定。壞人不可能消失,但好人依然存在。要知道你一道信任的目光會帶給那些善舉多大的鼓舞。如果我們人人這樣做,好人會越來越多,社會正能量會越來越強大,那些陰暗角落遲早被光明照射,壞人就會無地自容。
唯願,人們之間能給道德留些空隙,不要讓猜忌與不信任佔據。
道德作文600字 篇2
社會道德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處事之道。它可以讓人與人和睦相處,誠信友愛,整個社會更澄淨,更和諧,更安定有序,如果缺失,則會造成世風日下,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
我從朋友那裡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我的朋友走在路口的人行斑馬線上,對面的紅綠燈閃爍著綠燈,而左邊的紅燈也很耀眼,一個阿姨好像不知道有紅綠燈一樣,從左邊的道上飛馳而來,一下撞到了朋友的腿上,蹭掉了好大一塊皮。那個阿姨也摔倒了。可是起來後,她不但不道歉,還破口大罵我的朋友:“你瞎了眼了!”我的朋友捂著傷腿小聲說:“對不起!”“才說對不起呀!我的車子壞了怎麼辦?我摔傷了怎麼辦?不要臉。”說罷,那個阿姨頭也不回地走了。行人見此情景,紛紛指責她的無理行為,在一片指責聲中,不知道她的心裡有何感受。
還有一次,我去逛街,看見有兩個人行人撞在了一起,要說撞的也不嚴重,只要相互退一步就什麼事也不會有,可是,他們卻吵的一塌糊塗,招來一群路人圍觀,場面不可收拾。
這樣的大動肝火,除了有傷身體,遭人譴責、恥笑外,一點益處都不會有。我覺得,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向有道德的人的行列邁進,但也有少數人不懂什麼是社會道德,更不會去做。
社會道德就像一棵大樹,翠綠的、新鮮的就是那些有道德的人,而枯黃的、敗落的就是那些缺乏道德的人,要想讓這棵大樹枝繁葉茂,就要有充分的陽光和雨露,要不斷地修整澆灌。我希望,每個人能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都能成為社會道德大樹的一片綠葉,讓有道德的種子在每個人心中萌芽,並茁壯成長!
道德作文600字 篇3
有些人很棒,他們把我們的家園打掃乾淨,如果沒有他們,後果可想而知,左一堆垃圾,右一堆垃圾,蟲子大量死亡,鳥類等動物只能吃垃圾,到時候,地球上就沒有任何生命了。
為了讓地球乾淨,當然只能靠環衛工人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應該動員起來向那不講道德的人挑戰。這並不是句空話。看,有多少的好心人正在為環境的整潔做出貢獻;記得有一次老媽送我去學校,一陣風過,落葉紛飛,為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衣”。“哇!媽媽咪呀!這麼多落葉,她們怎麼掃呀?人行道上,馬路上,車子上到處都是那些落葉,一天我看是掃不完嘍!”我自言自語道。當我放學回家時,吃驚地看到了那個感人的一幕,地上已經有點乾淨了,不,要乾淨很多了。而那些環衛工人還在掃,又來了些人,開始與他們一起掃,我真想對他們說聲:“你們辛苦了,坐下來歇會兒吧!”這種感人的一幕讓我們感到欣慰。
可也有許多讓人感到憤怒的一幕。有幾次,我看到幾個人住在比較高的樓層上,扔垃圾認為很麻煩,就從樓上直接扔下來,想不到這種人也有,弄髒了環境不說,還容易打傷人。我真想對他們說:“你不是姚明,高空拋物打中人後果自負!”還有更氣人的呢!環衛工人剛掃好的垃圾,幾個人就會把那些垃圾踢掉,這種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那些人踢好後,還沾沾自喜地在夥伴面前好好地炫耀一下,把別人的勞動成果破壞還沾沾自喜,真該讓他們也噹噹環衛工人,讓他們也去“享受”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被破壞的'“快樂”,那時他們就會反思自己的行為了。
環保低碳不是一句空話,我們不能紙上談兵,只有人人動員才能讓地球更乾淨。
道德作文600字 篇4
“你跟小孩子那麼計較幹什麼”“你怎麼還跟老人家吵架呢”“大家都不容易互相體諒吧”類似於這種話已經隨處可見,不再僅僅是一小部分人。
小孩子去表哥家裡玩,非要人家架子上的手辦模型,那都是表哥辛辛苦苦攢下的,自然不會那麼輕易給出去。小孩子哭鬧不已,孩子父母說:“不就幾個玩具嗎?幹嘛那麼小氣。”但表哥堅決不給,那小孩子便一把將整個支架櫃子給弄倒了,稍微易碎一些的手辦就這樣摔壞了。“不就幾個玩具嗎。算了。”孩子父母又開口了。表哥一把抓起那個孩子,丟在地上:“賠錢。”“不就幾個玩具嗎,賠就是了。”那孩子的父母依然滿不在乎,當表哥將摔壞的手辦損失統計之後,孩子的父母大發雷霆:“幾個破玩具哪裡就值幾萬塊錢了?你就是想訛我們!”表哥將官方價格一一找出來擺在他們面前時,他們依然不願意。“既然你們管不住自己的小孩,就讓我來幫你管教。”表哥持起衣架要打那小孩,孩子父母實在招架不住,只好給了錢帶著小孩子走了。
這樣的事情我們在生活中時常可見,可最終長輩都會告訴你:“人家只是一個小孩子而已。大度一點吧。”如果這樣還體現不出事情的嚴重性,那就讓我們來看看下個事例。
在某網站一位網友發表了一篇文章,稱自己姑姑的孫子在自己嫂子懷孕四個多月的時候,在嫂子身後猛推,要不是自己趕緊扶住,嫂子就會倒在地上了!問起這個孩子為什麼要推孕婦的時候,熊孩子竟然說就是為了要看孕婦會不會流產,因為電視上都是這樣放的。
如果孕婦摔倒流產了,這件事情是不是也可以用“只是小孩子”來推卸過去呢?道德綁架是熊孩子的保護符,那麼等他們長大了,又有什麼來做他們的保護符呢?
道德作文600字 篇5
如果花落了,我不會擔心,因為明年還會開;如果太陽下山了,我不會擔心,因為明天他依然升起;如果下雨了,我不會擔心,因為待會總會停,但如果那個爺爺走了,我會傷心,因為他是我生命中的“活雷鋒”。
我住的小區因是回遷房,所以打掃衛生的保潔員,打掃起來並不是很用心,甚至乾脆不掃。住在我家6樓的一位老爺爺,腿腳不利索。可是面對那髒亂不堪的電梯,樓道他竟然選擇每天去打掃。剛開始,我還不信,可後來每天都能看見他在整棟樓裡來回走動,我就知道他不會僅僅做這些。當我發現他上下打掃不坐電梯時便好奇地問他,他真誠的告訴我:“雖然這電費不要我們交可也是國家的呀,我每個月拿國家的錢,總不能還浪費國家的資源吧!”其實我知道,他走路慢,從按電梯的地方走到電梯裡都得走1分鐘多,他那是不想耽誤別人。當我發現,他經常會在樓下的空地裡種些菜,而自己卻從來不去摘,我問他為什麼,他大方的人說:“我種的那些菜,每一次當我想到時我已經買好菜了,並且那只是玩玩的,還不知道能不能吃呢?”其實我知道,我知道我們這棟樓有許多的老年人和家庭困難的人,他種的那些菜,自己不吃,是想讓那些人能省就省。當我發現,他每天都打掃樓道,可是卻從不去物業上班時我問他,他卻一臉無所謂地說:“老了不中用了,如果說哪天出了什麼毛病,那樓道誰來掃,況且我走路慢,不敢保證每天都掃完整棟樓。”我也知道,他是不想讓掃我們這兒的阿姨失去工作,那阿姨家裡條件不好,每天多掃幾個樓道就能多拿錢。
漸漸地我已習慣那個默默無聞的背影,直到有一天,看不到他了,我知道他走了,我知道他走的一定很開心,因為他生前告訴過我:他想用自己最後的時光,做一個像雷鋒那樣的人,他做到了。
道德作文600字 篇6
社會上屢次發生因年輕人沒讓座,被人辱罵、打耳光。有目擊者稱,這樣倚老賣老強行讓座,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
每次類似的事件發生,都會引起大家新一輪的討論。給“老、幼、病、殘、孕”主動讓座的美德,在道德、公德的美其名曰下被牢牢捆綁,苗頭直指年輕人、看似很健康的人,似乎這一人群只要不讓座就是道德有問題、素質不夠高。用一根理性的、彈性的道德之繩取代固有的“麻繩”,似乎比急於讓座更重要。道德不是規定和必須,因此可以有彈性。公共出行,乘坐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乘客花錢買票、對號入座,並在旅途享受相應的服務,既是作為消費者買到的產品,又是作為乘客應當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在某種意義上講,乘車時間內,乘客就是所購車票對應座號的“主人”,無座的乘客則是“客”,當需要他人為自己讓座時,不應覺得理所應當或理直氣壯。讓座屢屢成為群眾熱議話題,與輿論導向有關。不論是在對號入座的公共交通工具上,還是在自己找座的公交、地鐵上,LED顯示屏、廣播中顯示、播放的永遠是給弱勢群體讓座,而不是引導他們謙和的與先上車、有座位的乘客溝通。
這樣的提醒暗示了弱勢群體就應受到特殊的照顧和保護,才導致他們“反弱為強”,以至於大動干戈、惡語傷人的“要”座。衡量讓座事件前,別忘了它前面還有一個“請”字。有座位的乘客不是超人,也不具備“肉眼B超功能”,往往很難一眼看出“隱形弱勢群體”,例如,一些不痛不癢,但卻不適合長期站立的慢性病患者。因此,需要他人讓個座給自己還需說聲:“請讓座”,並客氣、和氣地向對方說明自己的不便之處。文明禮讓不是單方面的付出,還需要雙方的理解和肯定,萬一有座位的乘客也是“隱形弱勢群體”呢?提出請求者,是不是應該換位思考後,再嘗試請求其他人讓座呢?給社會公德、傳統美德鬆鬆綁,拆掉刻板、僵硬的“麻繩”,換上一根具有彈性的“皮筋”,留點空間包容,留點時間“快取”,別用道德綁架給別人“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