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初三作文> 2016年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600字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

2016年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600字

  古詩中蘊涵著的花 “古詩”,雖只有兩個字,卻包含著無限的情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遇見最美古詩詞

  中華上下五千年,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文化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唐詩、宋詞、元曲……古詩詞是文化的精髓,多少年,多少人為其傾倒。李白的浪漫、蘇軾和辛棄疾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約、馬致遠的思鄉情懷……多少詩人,多少詞人,多少作曲家,聞名或隱逸,富足或落魄,都為古詩詞的發展畫上不可磨滅的一筆。

  對古詩詞的學習與理解,讓我沉醉其中。古詩詞中的一些詞句,可以讓人明白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感情。不少的送別詞仍讓人記億猶新,王勃的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寫出真心朋友的真正定義,真正的朋友即使分隔兩地友情也不會改變,描寫了朋友間的深厚情誼也讓人看清世上酒肉之交,小人之交的醜惡。還有那句“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古人”,又描寫了為友人餞行時因即將分別心情不快而與友人暢飲,隱含著朋友離別的思念與無奈。

  同送別詩一般,詩人也喜歡以鄉愁為主題。李白的《靜夜思》即寫了景又寫了思,表現了遊子的思鄉之情。老樹上纏著枯萎的藤蔓,黃沙漫天的小小古道,一個漂泊在外的遊子牽著一匹瘦弱的老馬行走著。馬致遠的《天淨沙�6�1秋思》中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句,寫盡了在外漂泊的人辛酸與無奈和濃濃的鄉愁,讓人不由得融進詩中那個荒涼蕭瑟,令人心中覺得淒涼的場景,在外遊子,哪有不思鄉者?思鄉的詩詞,隨口都可以吟誦出來。還有親情和團圓。蘇軾的《水調歌頭�6�1明月幾時有》是我最熟知的詩詞。這首詞傳誦至今,中秋佳節,無

  法歸家與親人團聚的人都會想起它,可見它流傳之廣。

  送別、思鄉、團圓,圍繞這它們的古詩詞都帶著那麼一絲淡淡憂愁,卻又包含著對未來的希望。

  江山美景幾多愛,在景色的描寫上,也可以在詩詞中找到不少。李清照《如夢令》中的“綠肥紅瘦”用一個“肥”字突出了綠葉的飽滿,開創了詩詞中的先河。煙雨迷濛的江南,樓臺、行人都在雨幕之中被模糊了,《江南春》一句“多少樓臺煙雨中”令人身臨其境。泰山的高大雄偉,險峻綺麗,在杜甫表達自己志向的同時被展現出來。江山美景、在古人筆下是如此多嬌!

  古詩詞中也有許多啟示人的句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告訴我們新舊總會交替,新事物總將取代舊事物,一昧守舊,是無法得到成功。這些句子被傳為千古名句,其中的意義需要像品茶般細細品味。

  世上優秀的古詩詞燦若繁星,星羅棋佈,讓我們追尋古人的足跡,古詩詞的魅力。

  第二篇:遇見最美古詩詞

  我喜歡古詩。小時侯,經常浸泡在古詩的韻律裡。每天晚上,聽著錄音機裡播放的古詩,伴隨著窗外蟬鳴聲,一陣微風吹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

  伴隨著古詩,我詩意的生命開墾出豐美的田園。我會背的第一首古詩是《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我問爸爸“綠絲絛”是什麼意思,爸爸說,“綠絲絛”是柳條垂下來像一條條絲帶,就像妹妹頭上扎的綠色蝴碟結,這就是“綠絲絛”了,哦,懂了。

  我就這樣一首首背了下來,讀了許多有關春天的詩,“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首詩讓我們看到了:春天陽光普照,江山秀麗,春風拂面,春風送來了花草香氣,春回大地,泥土鬆軟,燕子來飛飛去銜泥做巢,鴛鴦在暖和的沙地上睡著了,這一定是一幅非常甜美的春景圖啊!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這首詩仿若把我們帶到了黃師塔前,望著滔滔江水向東流去,心中的煩憂也隨之而去,春風吹來,頓覺又懶又困,我明白了人們常說的“春困秋乏”。

  宋朝詩人王安石有一首《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和南宋詩人朱熹《春日》中的“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同樣是寫春風,詩人一個喜,一個憂,兩相對照,反映出兩位詩人當時不同的際遇,不同的社會環境,感受到了詩人的愛國情懷,領悟了不同的寫作手法。

  古詩不僅給我的生命田園抹上了綠色,而且讓我的心靈騰飛,融入那千年唐風宋詞中,遙望天外雲捲雲舒,聆聽海天相接處漁歌唱晚,更讓我這個北方少年感受到了塞外大漠孤煙壯闊。

  古詩,讓我的生命豐富多彩!我愛古詩!

  第三篇:遇見最美古詩詞

  古詩中蘊涵著的花 “古詩”,雖只有兩個字,卻包含著無限的情懷,無盡的美景……其實,你要是仔細尋找,還會發現,古詩中還蘊藏著一片大自然! 要說花,就必須得說說花王——牡丹。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那句“天下真花獨牡丹”更是證明了牡丹百花之王的地位。

  唐朝,牡丹更是王室中的“寵兒”,劉禹錫就曾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瞧,小小一朵牡丹花開花時節竟能震動京城。牡丹的雍容華貴,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貴婦,古時的美人楊貴妃就最喜歡北平稀有的綠牡丹,怪不得唐朝的羅隱在《牡丹花》中寫到: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與牡丹相比,桃花就像一位小家碧玉。雖羞答答的卻有股清秀非凡的'感覺直逼而來。桃花妹妹可真愛美,濃妝豔抹打扮得花技招展,豔而不妖,恰到好處

  。我現在終於明白什麼叫“每對春風競吐芳,胭脂顏色更濃妝。”桃花色彩繽紛,紅似火,粉似霞,也有素面美人,白似雪……每種桃花都讓人愛不釋手,真是“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

  出汙泥而不染的荷花從古至今就是詩人名士所贊誦的物件。荷花憑藉婷婷玉立的姿色,心曠神怡的芳香,吸引著無數人,荷花,哦不,就是花蕊,含苞欲放的花骨兒躲在茂密的荷葉中,可那尖尖的頭兒藏不住,就成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像水一樣清嫩的荷葉就如一池無暇的翡翠,綠得沉迷,綠得心醉。綠葉陪紅荷,好一幅“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那楚楚動人的花瓣,新雨後梨花帶雨的臉蛋,婀娜多姿的身材,亭亭玉立的氣質,無不在訴說“出汙泥而不染, 清漣而不妖。”歲寒三友也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先說梅吧!《梅花》中立在牆角迎著嚴寒盛開的梅花,有股高潔堅強的意志。

  《墨梅》中只願留下清香的梅花,抒發了梅與世無爭的高尚品德。《紅樓夢》中“千紅萬紫,終讓梅花奪魁”的詩句,同樣寫出了梅花與世無爭的品德,卻隱約流露出一種自有專長的傲慢。有些梅花卻平白無故地遭受百花的嫉妒,就似“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喔,這朵梅花卻又是這樣的傲骨,這樣的無私“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再說說竹!民以食為天,可大詩人蘇軾卻說:“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聽,多有趣,吃飯時可以不要吃肉,可居住時卻不能沒有竹子。《竹石》中寫到: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把竹子不畏風雨,不怕困難的頑強品質,描繪得淋漓盡致。

  古詩是一個放大鏡,幫助我們仔細尋找大自然中的美。古詩奇就奇在用樸素的文字描繪不平凡的情操;妙就妙在能借用普通的事物,抒發出不平凡的感情;美就美在使人意猶未盡,回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