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節走親戚為題的作文
1、春節走親戚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萬家團聚的日子。春節的習俗有很多:剪窗花、貼、包餃子、蒸饅頭、走親戚、發壓歲錢等,其中我最喜歡走親戚,因為可以領略到好久不見的溫情。
今天是大年初三,我和爸爸媽媽到姥姥家走親戚。做了三個小時的長途汽車才趕到姥姥住的小鎮。我們“艱難”地下了車後,看見一條漫長且凹凸不平小路。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終於,在我和媽媽長途跋涉了進半個小時後,姥姥家的房子漸漸出現在我的眼中。我欣喜地跑了過去,在門前大喊:“姥姥,姥姥!我來了,我來看你了!”(鏡頭一轉)只見一個老人快步從房中小跑出來,臉上泛著焦急的神情,四處張望著,當她的目光停留在我的身上時,臉上不禁掛起了笑容。。。。。。這人自然是我姥姥了。我趕忙走了過去,弓著腰大聲說:“姥姥,新年快樂!”與此同時,媽媽也提著各種塑膠袋滿臉笑容的走了過來,道:“娘,我回來了!”姥姥帶著幸福的笑容,顫抖著說:“好,好,回來就好!快進來,我做了好菜。”(這時侯,也該吃晚飯了)我和媽媽一進屋,就聞到了一股香味,媽媽說:“怎麼那麼香?”外婆說:“哦,你們來的真是巧啊,今天孩子的舅舅做了他的拿手絕活——糖醋排骨,孩子,得多吃一點啊。”就在做飯的這點空,媽媽便和外婆聊起了天。外婆一會兒問我的學習怎麼樣,一會兒問媽媽的工作順利嗎……
“飯好嘍。”舅舅說。我看著糖醋排骨,嘴裡不時的流出一點口水。外公看出了我的心思,說:“大家快吃吧。別等涼了。”我心裡高興極了,心想:終於能吃糖醋排骨了。
吃完飯,外公帶我去外面買零食,媽媽則和外婆一起聊天。
到了超市,我買了一袋新年大禮包,準備給外公、外婆和媽媽一起吃。買完東西,我們到了家,我把新年大禮包分給了外公、外婆和媽媽一人一袋,他們都誇我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終於,我和媽媽還是要走了,臨走時,外婆給媽媽拿了一些自制的香腸,很好吃。外婆又給媽媽說了幾句悄悄話,又拍了拍媽媽的肩膀。
“外婆再見,外公再見!”我對他們說。我看見,外公好像哭了……
2、春節走親戚
還有幾天就是新年了,年前大家總要走親戚,送禮。我們家也不例外。今天,我們來到了姥姥家。
到了姥姥家,大家都進進出出,忙的不亦樂乎。而我呢,在姥姥家坐了一會兒,便和姨家的表姐,表妹,表弟,還有我的妹妹,到舅舅家去玩。
到了舅舅家不一會兒,舅舅就回來了。表妹問:“舅舅,難道你們吃完飯了嗎?”舅舅故意說:“對,都吃完飯了,只剩雞腿和肉了。”表姐想了想,說:“我才不信呢,肯定是騙人的!”“對對。”我也表示贊同。這種騙人的小把戲我早就見識得多了。又玩了十幾分鍾,妹妹說她想回去,舅舅就讓我們先回去,他們(舅舅,舅舅家的表姐,舅媽,舅舅家的表弟)一會兒就去姥姥家。
在路口,我們遇見了姨父和爸爸給老姥爺送年禮。我問:“爸爸,你們吃飯了嗎?”爸爸說:“沒有。”我說:“看,舅舅就是騙人的嘛。”
到了姥姥家吃完了午飯,媽媽從郵局拿來了四個戲水小玩具,因為小玩具上面有一個小孔,能噴出空氣來,爸爸說是用來裝上水噴水的。可是噴水會把身上弄溼的,怎麼辦?對!就噴空氣吧!我們幾個孩子便拿著綿羊,小豬,奶牛和母雞玩具互相噴了起來,開始了一場環保型的“空氣大戰”。我們有時集中對著一個人噴,有時又每個人都噴一下,有時趁他(她)不注意,叫他(她)的名字,一般情況下,被叫到名字的人都會習慣性地抬起頭來,哈哈,那就上當啦!到時候拿起手中的“武器”猛地噴一下,那人便會沒有防備地被“攻擊”到,不要告訴別人喔,這可是我的絕招,別人都不知道的。所以,幾乎在這裡除了我以外的女孩子,都被我這種方法“攻擊”過,有的甚至還被這種方法攻擊過好幾次呢!“哈哈哈……”小小的庭院裡充滿了我們歡樂的笑聲。
大家玩累了,便和大人們坐在院子裡曬太陽,大人們邊聊天邊嗑瓜子,我們小孩子只顧嗑瓜子,才沒工夫去聊天呢。聊著聊著,竟聊到我們孩子身上,又聊到那個職業更賺錢,舅舅說姨家的表姐適合當醫生,表姐說她沒有耐心,不適合當醫生。舅舅又說我當醫生合適,我才不當醫生呢。表姐說當獸醫合適。我問:“如果技術不那麼好,把大熊貓給醫死了怎麼辦?”媽媽說:“大熊貓才不找你看病呢,人家大熊貓24小時有專人監護。”也是,大熊貓那種國寶怎麼可能來找我看病,它比我都值錢呢。。。。
聊完了,瓜子也不想嗑了,現在該回家啦。我們又趕了一會兒集,才真的回到了家。
今天好開心啊!
3、春節走親戚
說起走親戚,那可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過年,我的媽媽、爸爸就帶著我們回農村我的`外婆家。那時候交通不方便,坐火車1個多小時到了縣城,縣城到村裡沒有公共汽車,我們再步行1個多小時才能到外婆家。那時候的禮物品種單一不像現在琳琅滿目,印象中西安的水晶餅是每年送給外婆的最好禮物。還有就是爸爸、媽媽過年炸一些麻花、油餅,給外婆帶上,到了縣城,我們步行的途中,餓了還可以吃一點。來到外婆家,大姨、二姨早已到了,農村非常冷,親戚們都坐在熱炕上,聊家常、談未來。舅媽、表姐在廚房拉風箱燒火做飯一陣忙活,饅頭、哨子面、辣子、醋、什麼菜我都不記得了一起端上了炕桌。長輩們都坐在炕上吃飯,孩子們當然就在地上圍著小桌站著的、坐著的,你一口、我一口吃的津津有味。
說起走親戚,那可是中國人親情的延續。大姨家住的村子和舅媽家的村子離得很近,二姨家的村子離縣城、離舅媽家都很遠。記得有一年過年下著雪,我和妹妹從縣城冒著雪一步一步走了兩個多小時到了二姨家,二姨看著我們滿身的雪花摟著我倆哭了。二姨趕緊進廚房為我們做了荷包蛋,我和妹妹端著熱氣騰騰的荷包蛋,吃到嘴裡,暖到心裡。每年去看大姨,大姨和大嫂在鍋灶邊忙前忙後,為我們烙餅煮麵。我們臨走的時候,她總想著給我們帶點啥吃的,她家裡後院有個窖,她當時六十多歲的年紀,手腳麻利的蹭蹭蹭就下到了窖裡,給我們取了好多紅薯。到了舅家,舅媽更是無微不至的關心我們,為我們做好吃的,炒雞蛋的香味一直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
親情就是這樣,血濃於水。親戚就是這樣,越走越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