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春節作文600字5篇_六年級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春節作文600字5篇_六年級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春節作文600字5篇_六年級作文1
大家都知道,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節日,其隆重程度不亞於外國人聖誕節。中國各個地區春節習俗都與眾不同,有著自己傳統色彩。今天我將要與大家說說關於我故鄉——彩雲之南春節習俗。
雲南春節習俗與北京春節截然不同,從大年三十到元宵期間才是春節,元宵過了,春節也便完結了。雲南沒有臘月之分,也不吃臘八粥,所以我至今都沒有嘗過北京臘八粥和臘八蒜味道。
先來說說大年三十這天吧!這天早上我們必須去集市趕集,購買年貨和做團圓飯食材。小孩去山上撿松葉。下午要把棉被、衣服洗了,還有把渾身上下都洗乾淨,因為我們那裡有個禁忌——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都不能洗衣物和洗澡。大年三十晚上便是除夕夜,這是過春節高潮。大家忙做團圓飯,家家戶戶煙囪直冒白煙。團圓飯做好後,大人把孩子們撿松葉鋪在地上,當孩子們看見自己戰利品被大人誇獎時,總是要驕傲地手舞足蹈。吃團圓飯前我們還得燒紙錢祭祖,飯後才把紙灰倒掉。等這一切準備好了,大家席地而坐,毫不拘束地享受春節團圓飯。吃完後,大人忙著撿碗,收桌子。小孩子歡歡喜喜開始他們“鞭炮大戰”,大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守著春節聯歡晚會,不想看春晚大人就擺桌子打麻將。這其樂融融景象持續到深夜十二點,昏昏沉沉人們點燃爆竹,震耳欲聾鞭炮聲響徹雲霄,迎來新一年。鞭炮放完了,忙活了一天人們倒床而睡。
睡到近午夜三點時,人們又得陸陸續續從床上爬起來,做飯吃飯。這是四點鐘“迎春飯”,因為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第一天,所以要吃飯迎接。吃完飯人們又回到被窩,一覺睡到大天亮……
正月初一不能去別人家,只能到外面逛逛,這也是雲南一大奇怪習俗。初二我們就去逛縣城,就跟逛北京廟會一樣,縣城裡琳琅滿目商鋪和千奇百怪玩意兒讓我們留戀不已。元宵節大家不吃湯圓,照樣好酒好菜,不掛燈,但照樣熱鬧,一家人去山上跳腳,也看別人跳腳。
春節過後,該幹活幹活,該回深圳回深圳。熱鬧過後鄉村,又恢復了往日平靜、和諧。
六年級春節作文600字5篇_六年級作文2
不知不覺中,我們踏著輕盈的步伐來到了新的一年——20xx年。說到新年想必我們都會聯想到春節,春節是什麼呢?春節是包餃子,春節是閤家團圓,春節是大家一起吃年夜飯,春節是天上燦爛的煙火,春節是孩子們的笑聲。當然,也少不了孩子們期待了一年的壓歲錢。
今年春節,我臘月二十九回到了老家,雖然這時候家家戶戶還沒有貼上新對子,但是整條街已經充滿了過年的味道:孩子們手裡拿著鞭炮,大人們手裡大包小包的都是年貨,大人們樂呵呵地招待著從外地歸來的家人。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喜氣洋洋的紅對子,四下的鞭炮聲也不絕於耳,似乎“年”就藏在這鞭炮聲中。這時我想起了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陸陸續續地我們家的人也都回來了,這時餃子也端上來了,熱騰騰的餃子裡似乎也藏著“年”呢。姥姥熱情的招待著大家吃餃子,一邊張羅一邊掏出我們期待已久的紅包。收拾停當一家人就圍在電視機前等待著春晚的開始。今年的春晚非常精彩,我最喜歡的是小品,因為每到這時一家人都一起歡笑。待到十二點的鐘聲敲響的時候,我們便出去放炮,這炮聲似乎像是春節的祝福。
大年初一飯桌上豐富的美食中餃子當屬最搶眼,大姨邊盛餃子邊笑呵呵地說著:“吃吧,咱這飯買都買不來。”我們聽了就吃得更歡了。就在這時小姨有點神秘地說:“對了,今年是你的本命年,我還給你帶了一份禮物呢”,說著就進了屋。不一會她拿出了一個漂亮的百福銀鐲:亮閃閃的銀鐲裡邊刻著一百個福字,象徵著吉祥平安。
年,鑽進了炮聲中,鑽進了對子裡,鑽進了餃子中,也鑽進了我們心裡。過了一年,我又長大了一歲,又懂事了一歲,又成熟了一歲。我想我們每個人的新年都是充滿了溫暖,充滿了快樂。
六年級春節作文600字5篇_六年級作文3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我們的生活充滿希望。
我國從古至今一直都有慶祝春節的傳統。新年的第一天是正月初一,前一天是除夕。每當到了除夕,家家戶戶都在談笑風生地守歲。等待新一年的到來,到了12:00時,便開始慶祝春節——新年的到來。那個時候會聽到鞭炮聲,那是新年的第一聲喜悅之音。歡笑過後,大家都去睡覺了。我常常感到疑惑,為什麼家裡的燈在晚上要點一整晚,這不是浪費電嗎?大人們都說:“這是傳統,習慣。”那為什麼一定要點燈?真是浪費!現在不是講究節約嗎?
以前我非常喜歡過春節,因為那時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賺壓歲錢。但伴隨著成長,我越來越覺得春節很乏味,經常是那樣過的,越來越沒有趣味,甚至一年一度的春晚也越辦越差。
今年過春節,似乎沒有預料中的高興,只想到一個詞——無聊!這春節生活近乎是越變越無聊了。走親訪友雖能體現和睦,也不過是放一下鞭炮迎接客人,然後說幾句客套話,一點顏色也沒有,那種皮笑肉不笑的面孔,那張說著重複恭維話語的嘴,甚至讓我感到反感,一點也不舒服。春節那天,你必須對任何一個人微笑,即使遇到不喜歡的人也要違背心願的恭維,而大人們說:“這是禮節。”什麼是禮節啊?我真想弄明白!
話說回來,唯一令人愉悅的只有那一絲絲碧綠,新的生命,新的空氣,新的開始。春,孕育著新的希望,唯一感悟春的,只有它告訴我們的希望。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
現在的春節,唯一令我高興的只有它帶來的絲絲縷縷的希望的氣息,雖然很少,但也能捕捉到。
春節,不是應該開開心心地過嗎?為什麼春節令我越來越厭惡。它那希望之息,生命之氣也越來越少,近乎是被庸俗替代,不過還好,那些活躍的氣息尚且存在。
無聊的人,無聊地過著無聊的春節,無聊得沒有新意,無聊得只有枯燥,無味,一遍又一遍重複的話。
什麼時候能取消春節拜年的習俗?
六年級春節作文600字5篇_六年級作文4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平時東奔西走的一家人,會在這幾天裡歡聚一堂,買年貨,送紅包,這是一直以來的傳統。
在我還只有四五歲的時候,在我眼裡,春節就是整一個寒假,在那三十來天裡,我們常到親戚家做客,我就像《地球的紅飄帶》裡巧渡金沙江的紅軍,別提有多開心了!吃一頓飯,自己寫一則對聯,不論好壞,只求家裡有春節的味道。時光飛快的流逝,我七八歲了,那留著墨香的春聯悄悄地隱去了,換上了散發著油墨臭氣的春聯,還有幾餐飯。這是為什麼?又過去了幾年,我十歲了,走過人家邊,再也看不見有人興沖沖地貼春聯,只有幾張發黃的紙片在風中搖曳,這是為什麼?不一會兒,我十一二歲了,那麼多的親戚,我們卻只去幾家,在吃飯前後,放眼望去,只有手機,只有低著的額頭,連給紅包也成了攀比。不見一點年的蹤影!這究竟是為什麼?
沒有了自己寫的春聯,又沒有了許多家的團圓飯,還沒有了做客應有的歡聲笑語,眼前竟只有一隻只冰冷的手機!傳統告急,傳統告急!
而這一切又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交通的發達,讓許多家庭平時也能夠歡聚;是因為商業的發達,讓一些圖方便的人去外面買.春聯、買窗花、買年畫;是資訊的發達,讓人們團聚一堂,卻只發微信;而最重要的一點是,人們不重視傳統的心態。春聯難道不能寫嗎?說話難道一定要用微信、QQ嗎?不是的。是人們不明白自己寫春聯是很有年味的,而買來的會失去很多寶貴的年味;是人們不明白說話是有感情的,而螢幕上的字是沒感情的。
就如《荒野求生》裡的貝克所說“世界上最寶貴的.便是環境與傳統。”環境和傳統都是經過歲月磨礪的,破壞了不可能一下子復原。人們已經重視環境了,可傳統還是像《三重門》裡的貝多芬樓一樣被人糟蹋,“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讓我們重視傳統吧!
六年級春節作文600字5篇_六年級作文5
對於春節,我並不想說些什麼。春節是一個喜氣洋洋的,很嗨皮的日子——對別人而言。看到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為春節興奮、忙碌,而我,作為一個並不怎麼喜歡春節的人,有義務,也有責任為我的幫派做點什麼,於是——我寫下了這篇文章。
其實一開始,作為一個小孩子的我,是非常喜歡春節的,因為到了春節,就意味著好吃的,好玩的,還有能讓我銘記的那種快樂逍遙的感覺。你一定會發現少了點什麼,到底是什麼呢——壓歲錢。但那時候,我並不怎麼在意壓歲錢,錢到手後,我總會懂事的把錢轉交給媽媽——在“蛋糕和鑽石”的比拼中,獲勝的總是蛋糕。
後來,我上了小學,明白了“鑽石可以換蛋糕,但蛋糕不能換鑽石”的道理,也聽懂了“壓歲錢媽媽幫你保管”這句話。
慢慢的,我變得“乖巧”起來。每當奶奶或其他長輩要給我壓歲錢時,我總會不失時機的把眼前這幾張不斷晃動的紅色“毛爺爺”禮貌謝絕,並回復:“您給我十塊就行。”我心裡的如意小算盤敲的噼裡啪啦響:拿十塊,我還能花十塊。如果拿好幾百,我一分都撈不到!
當我越長越大,明白了一些事理的時候,心裡越發越討厭春節。每到春節,我都會盯著大人們的臉看個不停——怎麼突然間變得有些許陌生了?
媽媽和嬸嬸殷勤的圍著奶奶打轉——那個高傲的媽媽和乾脆的嬸嬸呢?而爸爸和叔叔總在對爺爺噓暖問寒——威嚴的爸爸和那個總愛笑的叔叔也不見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呆在一邊靜靜地注視著他們,並找個垃圾桶,隨時準備把那頓可口的早餐吐出來。
關於春節,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如果一定要給春節一個定義的話:無奈。儘管小學生不能喝酒,但我還是想說: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