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春節> 遠去的年味經典作文

遠去的年味經典作文

遠去的年味經典作文

  在新年的時候,一般都是有著年味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遠去的年味的經典,歡迎大家的閱讀。

  遠去的年味經典作文一

  我的家鄉地處蘇北一個相對落後的縣城的西北距離縣城大約是10公里不到的地方。在我很小的時候,家鄉的道路很不好,都是坑窪不平的泥濘路,交通也不發達,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永久牌、鳳凰牌大腳踏車。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相對貧窮落後不大的小村子,卻有著很多很多鄉風民俗,在我們的童年直至少年時代一直影響並充實著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在今天每個人都感嘆過年時沒有年味的時候,我卻更加的懷念那個留給我很多美好回憶的童年時代的年味。

  在我們村子上,每年過年的時候。最高興的就是像我們這一群不大的孩子。因為只有過年了,才可以穿上新衣服,吃上好東西,還可以有壓歲錢,壓歲錢一般是在大年三十的下午或者晚上發。根據家庭條件,姊妹多少,各家的孩子的壓歲錢也不同,有多有少,少的幾分錢,多的幾毛錢,不管是多少,每個拿到壓歲錢的孩子們卻像中了頭彩一樣興奮得不得了,拿著錢這裡收那裡藏,總感覺放在哪都不放心似的。我們家還有個風俗,除了大年三十發放壓歲錢以外,大年初一的早上,母親會搓一些湯圓,和水餃一起下著給我們吃。而最讓我們期待和急於吃上早飯的不是水餃和湯圓,而是母親包在湯圓裡的錢。聽人說,大年初一早上第一頓飯,誰吃飯時吃到錢多,誰就會一年都有錢花。我的母親一直相信這個,多少年來,我家每年的大年初一早上都是這麼吃的`。誰吃到錢都不能大聲嚷嚷,叫“萌萌大發財”,把錢的外皮吃完,然後把還沾著些許湯圓的錢集中到一處晾乾,然後該是誰的誰收走。在我上面是三個姐姐,我排行老四,家裡唯一的男孩就是我弟弟,全家人都把弟弟視作掌中寶。母親更是把未來的所有希望都寄託在他一個人身上。每年除了大年三十的壓歲錢給他最多外,就連大年初一的早上,母親在包湯圓時還會故意的在放有錢的湯圓上做個記號,盛飯時就把有記號的湯圓大量的都挑出來盛給弟弟,弟弟每年的這個時候也總是最開心。但是我們姐妹幾個偶爾也會吃上一兩個,但是錢都是不大的,二分錢,一分錢的居多。即使這樣我們姐妹幾個也很滿足,因為在那個年代,家庭條件就是如此。

  在我的童年記憶中父親是個很摳門、很小氣的一個人,不管是家裡還是外邊人平時都很難從他口袋掏出一分錢。但是春節時候,在我們的家鄉,有個風俗,就是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十二點以後開始一直持續到大年初二,會接連不斷的有一些人拿著一疊疊的印著財神爺的油印彩紙挨家挨戶散,每到一家門口,就一邊敲門一邊大叫,“財神到,財神到,大爺起來接財神”。而我的父親,平時很摳門很小氣,可是每年大年初一早上,凡是散財神的來到我家敲門的話,他是每次都起來,每次都接,每次都把錢,這是我所沒想到的卻是真實的。可想而知在那個年代父親也是有著美好願望的吧。

  除了這些以外,大年初一,初二兩天,還有來跳財神的,玩麒麟的,這兩項春節活動一般都是在大年初一白天以後才會有,跳財神的人主要就是一個男子漢,穿著財神爺那樣的紅袍子,在前頭邊走邊跳去到每一家,後面跟著一群吹鑼打鼓的,還有一個跟著負責向主家要錢的。每次跳財神來的時候,全村孩子們就都一個個歡呼著,跳蹦著,跟著他們一群人也是挨家挨戶跑,跟著看熱鬧,直到一個村子走完,眼看著他們去到別的村子裡了,不能再跟著了才不得不又返回來。還有唱麒麟也是如此,一個人肩膀上抗著一個紙糊的麒麟,一群人各執樂器,挨家挨戶唱,祝恭喜發財的,祝早生貴子的,祝身體健康的等之類的竟唱好話。這就是像我們這麼大年紀的小孩子們很喜歡的春節活動了。到了初二初三以後,村裡的活動就是看戲,看電影,聽書、聚眾呀等等。

  等到正月初八以後,村子裡也就漸漸地恢復了往日的寧靜,一家家該出門掙錢的也都出門去了,該忙田間活的也都陸陸續續的拿起農具下田看看。在城市裡上班的也都陸續回城,村子裡也就沒有先前那麼熱鬧了。於是乎,我們這群孩子又開始巴著下一個年快快到來。

  遠去的年味經典作文二

  年越來越近了,觸手可極,年越來越濃了,鄉情濃郁,飄逸心頭,醉倒日子。

  年,是漂泊者回家的時間;年,是遠行者回家的理由;年,是流浪者回家的歸期。

  回味過去,品味今天。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變化,很多的年味慢慢消失在時光裡,沉澱在昔日的歲月,那種久遠的至純,那份農家的風情,也夾雜了新氣息,賦予新變化。

  今夜我無眠,因為年的味道從故鄉飄來,從過去溢位,種種漣漪四濺,種種回味萬千,記憶中的臘月在鄉村,歲月裡飄逸著臘味的香,從村頭飄到村尾,從你家飄到我家,閒暇的鄉親,喝上一壺老酒,吃上一頓年飯,道出了濃郁的鄉味,品出了收穫的喜悅。

  那些,記憶猶心的往事;那些,烙印昇華的年味,現在還歷歷在目,風味猶存。那時,年是媽媽的憂愁;那時,年是孩子們的期盼;那時,年是改善生活的美季。

  因為過年,在農村,無論家庭多拮据,都會想方設法給孩子們買件新衣裳,也就是圖個一年一新的好兆頭。過年就得置辦年貨,那時沒有現在豐盛,都很簡單,但家家很相似,瓜子,花生,糖,還有的是農村自家做的紅薯片,生薑片等土特產,現在的日子放在那時,就是天天在過年,那時候年就在貼,放鞭炮中拉開序幕。

  那時,大年初一,村裡每家每戶都要相互拜年,道一聲新年好,圖個好年頭,小孩更是東家跑,西家串,鬧個好玩,搞點好吃。現在的小孩過年,是窩在家裡玩手機,看電視,那份鄉村的本真,也隨著時光而漸行漸遠,越來越淡。可微信的紅包,卻多起來了,更多的祝福寄予了資訊,依賴了網路,穿上了現代資訊的外衣。我在想再過上個十年八年的,年味將是什麼樣的味道,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將會穿上什麼樣的盛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