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學校作文
每個同學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校園,那麼,大家知道怎麼寫自己心中的校園嗎?以下是小編搜尋整理一篇我心中的學校,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我心中的學校】
對明天,我勾畫過無數美好的圖景,其中最清晰、最美麗、最令人嚮往的是一所學校。
這所學校,是每一個孩子幸福人生起航的港灣。她從不讓孩子被動學習,也不滿足於孩子的主動學習,她的最高目標是讓孩子們都能享受學習。在這裡,沒有一個孩子會受到歧視和冷遇,每個孩子都能獲得人性光輝的沐浴,都能在人文關懷的陽光下滋生愛的情懷。在這裡,沒有一個孩子會感到渺小和自卑,每個孩子都能得到真誠的尊重和熱情的鼓勵,都能不斷髮現自己的潛能和優勢,都會抬起頭露出燦爛的笑容,都會自信地說“我是唯一的、我是獨特的”。在這裡,沒有一個孩子會感到學習的重負和痛苦,每個孩子都被知識的魅力、教學的魔力吸引著,都能在充滿美感的情境中體驗探究的意趣、發現的喜悅和創造的快樂。
這所學校,是每一位老師快樂生活的家園,揮灑智慧的舞臺。她的工作環境,和諧而溫馨。她的管理,既有科學理性又充滿情感觀照。她的機制是為激勵人、解放人、凝聚人、提升人而建立的,它是助弱的、揚善的、催人奮進的。她使人不再將工作排除在高質量的生活之外,她讓人在校園中體驗生活的多彩和生命的芬芳。這裡是老師成長的搖籃,她不僅吸引著名師,聚集著名師,同時還在造就著名師。這裡的老師不是謀生的匠人、佈道的牧師、知識的霸主,他們是人生的啟蒙者、道德的引領者、智慧的開啟者。他們善於讓孩子興奮、感動和幸福,他們總能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給迷濛的雙眼帶來清明,給彎曲的脊樑帶來挺拔。他們堅信: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種不好莊稼的莊稼漢;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學生的老師。
這所學校,是一所特色鮮明、品位脫俗的學校。她有獨特而前衛的辦學理念,有內涵豐富而又極具個性的校園文化。蒞臨校門,大氣、洋氣而不失活潑的建築,讓你感受到辦學者開闊的胸襟、現代的思想和可貴的童心。漫步校園,你會被濃濃的詩意包圍著,那些意味雋永的雕塑、涼亭、壁畫和小品,無不讓你感到匠心獨運,教育者對“卓越”的追求會強烈地衝擊著你。這裡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如森林式圖書館,現代化校園網,四季常新的百草園,魚蝦歡躍的碧水河。這裡有自成一體的校本教材,她的課程是開放的、多形的、動態的、適合各種個性的。這裡像研究所,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課題,每一門學科都開展探索性實驗。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已成了學校最亮麗的風景。
呵,這就是我心中的學校!
明天,明天我要披著朝霞,站在她的門前迎接我的學生和老師們。
【篇二:我心中的學校】
我心中的校園,是一座沒有牆的城,這座城讓我們雀躍。
現在的學校或多或少的被什麼東西保衛者,也許是欄杆,也許是牆,也許是樓房。每天清晨校門準時開啟,學生們紛紛而至。這門又在之後的某一時間“啪”的一聲合上,彷彿是吞食著浮游生物的鯨突然閉上了嘴巴。接下來,我們被與世隔絕了。我們“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祖國未來的希望全成了冰心筆下那朵在牆角孤芳自賞的花。一座沒有牆的城,通向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也通向這裡,這裡是資訊聚會的地方。於是,我們雀躍,在資訊中飛向遠方。我心中的校園,要有森林,森林讓我們成長。有人說我們是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可那花兒可是自願呆在溫室的嗎?不見得吧!一個小小的花盆,一捧缺乏養分的泥土,一點人工合成的營養液怎能滿足花兒不斷成所需的一切?!沒有強健的體魄,花兒如何經得起日曬雨淋?在森林裡的,我們的腳下踩著黑色的泥土,我們的頭腦吸收著天降的甘霖,我們的雙手伸向燃燒的太陽。於是,我們成長,在逆境中傲然挺立。
我心中的校園,要有海,海讓人心胸開闊。
海子曾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大海,它不知經歷了多少滄桑歲月,嘗過了多少酸甜苦辣,可它依然流著,流著。海底的沙細得像水一樣從指尖滴落,如果說煩惱是岩石,那麼大海便用廣闊的胸襟包容了它。站在海邊,登高遠眺,心中頓時燃起一把大火,燒盡了所有的不快。大海蘊藏了無數知識,時刻衝擊著你的心房。於是,我們遨遊,在書海中創騁造馳。
我心中的校園,要有萬物,萬物讓想象插上翅膀。
我心中的校園,要有天地,天地讓我們擁有自由。
我心中的校園,就是這般自然,,置身市區之中,又好似在市區之外。走進校園,便走進了世界。
【篇三:我心中的學校作文】
每個同學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校園,當然,我也不例外。
我心中的校園是充滿歡聲笑語的。在校園裡,有一個大型的游泳池。夏天,同學們熱了,可以到裡面涼快涼快,體育課上,在老師的陪同下,同學們“撲通、撲通”跳入池內,在裡面嬉戲、游泳。有的.仰泳,有的蝶泳,有的蛙泳,還有的自由泳……千姿百態。個子小的像小鴨子一樣,機靈地竄著;個子大的像金絲猴,別看“金絲猴”們體態粗壯,遊起來可靈敏呢!經過幾個月的鍛鍊,同學們的身體強壯了,歡聲笑語才會時不時地迴盪在整個校園裡。
我心中的校園是充滿智慧的。在校園裡,有一幢圖書樓。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書,那是同學們在課餘的時候最喜歡去的地方。
下課了,很多同學會爭先恐後地跑到那裡去閱讀,如飢似渴地吸取知識的養分。在這知識的海洋裡,同學們學到了各種知識,充滿了智慧。
我心中的校園就是這樣的。在這歡樂天地裡,每一個同學都能健康地成長。在這裡校園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他們,同學們在學校的那段時光將成為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篇四:我心中的學校】
我夢想的學校是由一堵圓形的智慧液晶拱牆圍住。牆裡裝有電腦晶片,牆上寫滿了知識,而且每隔一星期都會更換新的知識。牆上還有留言板,大家可留下想問的問題或想學的知識,這智慧拱牆就會顯示出來。學校大門是一扇自動開關的門。門上有個掃描器,只有佩戴本校校徽,經過掃描確認以後,才能邁進大門。
走進大門,就能看見牆旁種著各種各樣的花,如:菊花、玫瑰、蝴蝶花等。在每隔8、9米的地方都有一個噴水頭,每隔5小時就會自動噴水一次,門前還有一個大噴水池,可漂亮了呢!
學校的東邊有兩座並列在一起的教學樓。教學樓裡的每個教室都寬敞明亮。課桌長1。5米,寬1米。桌上的右邊有電腦,電腦上放了防近視罩。桌子左邊有塊光滑的寫字板,在板上寫字時,如果坐姿不正確,該板就會發出“警報”聲,提醒你小心近視哦!板下是個精緻的書架,供我們放各種各樣的書。每張椅子都可調節高度、斜度和移動速度。教室角落裡只有一把掃把,掃把上有個按鈕,只需一按,教室就會被它打掃的乾乾淨淨。教室裡冬暖夏涼,是我們學習的好地方。為什麼會冬暖夏涼呢?全靠那窗戶上的多功能玻璃了!這多功能玻璃可以調節光線和溫度,並且能防噪音。教學樓頂樓的左邊是會議室,右邊是圖書館。圖書館的書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各類書籍。在每個角落都有一臺電腦,在電腦上輸入你想看的書的書名後,管理圖書的機器人就會把書送到你手上。
在圖書館的最右邊又一條通向學校西邊的宿舍的自動樓梯。宿舍下有飯堂和便利店,在那裡面都設有選擇機,只需按下你想要的物品,選擇機左邊的視窗就會“蹦”出指定物品,便利吧!宿舍旁還有一個風景獨特的花園和裝置齊全的運動場呢!
這樣的學校你們喜歡嗎?如果我能在這裡讀書,我一定會很激動的!我深信:在不久的將來,人人都有機會就讀於此!
【篇五:我心中的學校】
我的學校——大連市實驗小學,坐落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她有近百年的歷史了。在我眼中的校園像一片沃土,在我眼中的校園像知識的海洋,我已經在這裡生活了五年的時光,校園就像我的第二個家。
春天,樹木抽出了新的枝條。在校門的兩側,兩株紫藤樹上爬滿了紫花,遠遠望去像一簇簇紫紅色的葡萄一樣。等到了槐花開放的時候,整個校園裡散發著淡淡清香,那槐花又像一串串白色的葡萄了。花壇裡的小草綠瑩瑩的,微風一吹搖搖晃晃彷彿是在跟我們打招呼。不知名的小花開得異常茂盛,有紅的,白的,黃的,藍的……看得人眼花繚亂。我喜歡春天裡的校園。
夏天,小雨緩緩地飄灑,教室裡隱約地傳來同學們的讀書聲。窗外細雨濛濛,雨滴不斷敲打著窗戶上的玻璃。晶瑩細小的雨珠密密地連成雨絲,淅淅瀝瀝。雨聲,讀書聲混合在一起像是演奏一首歡快的樂曲,聽得人如痴如醉。學校的教學樓圍成了一個被我們叫作後小院的地方,在後小院中間有一個水池,水池中是一座假山,看似假山,可它卻讓你感覺千奇百怪,讓你的想象飛躍無限。在那裡還有一條青石鋪成的小路,順著小路你會來到那一片鬱鬱蔥蔥的小樹林,顯然有“曲靜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感覺。在炎熱的夏天這裡是同學們嬉戲、乘涼的好去處。我喜歡夏天裡的校園。
秋天,校園裡的楓葉,銀杏葉,白楊葉都被染成了紅色,黃色。葉子落在地上,又松又軟,踩在腳下像舒服的地毯。你可以隨意拾起一片精緻的銀杏葉或楓葉,把它珍藏在書中,它將給你帶來童年永久的回憶。我喜歡秋天裡的校園。
冬天,下雪了。校園裡變成了銀色的童話世界,整個校園浸染在冬天白色的血液中。下課的鈴聲響起,寂靜的校園裡一下子熱鬧了起來。有的同學堆雪人,有的同學打雪仗。同學們的歡笑聲充滿了整個校園。我喜歡冬天裡的校園。
無論春夏秋冬我們的校園是美麗的、精彩的,然而最精彩的卻是在教室裡的我們。那裡有我們正在吮吸知識的甘泉,那裡有我們在接受著園丁的撫愛,茁壯成長。正因為有了我們,校園才時時處處瀰漫著花一樣的芬芬。
【篇六:我心中的學校】
學校,是我們的樂園,是知識的海洋。它就像是一朵花,我們是蜜蜂,吮吸著知識成長。但學校也有缺點,我來講講我心中的學校吧!
一天,我看著雲,覺得雲那麼大,而現在道路擁擠,學校裡應有的很多設施都沒有設定。所以我想如果學校是那樣的該有多好:
來到學校旁,你會發現,學校是建在天上的,由“隱形柱子”支撐著,“隱形柱子”很細,但在承受重力方面可是個“大力士”。它能承受幾頭幾十噸重的成年鯨。因為科學家透過不懈努力研製出了“隱形水”。再用“太空垃圾回收站”裡的太空垃圾加上科學家們研究出金剛石的構成,把構成金剛石的材料仿製出來,混合“隱形水”、太空垃圾製出來。
由於學校建在太空中,而人沒有翅膀,怎麼上去呢?不用擔心,學校裡教師、學生們不用的汙水,會流到學校操場裡,因為“隱形柱子”支撐的雲朵上面有學校,那雲經過特殊處理,變的堅固。但中間是空心的。當汙水流到雲裡時,“汙水過濾器”把汙水變成了清水,再流到地面的“隱形柱子”周圍的池塘裡。池塘里長出荷葉,由於人工處理過,花是觀賞的。而荷葉下面還有隱形柱子,不過這種是伸縮的,學生出示學生卡,旁邊的“荷花機器人”走過來。如你是新來的它把它的花瓣拿下來一瓣,然後拿一枝填寫資料的專用筆,然後對你說:“小朋友,把上面資料填寫好。從今往後你就是本校的學生了。”把學生卡插如荷葉之中,你走上去站或坐都可以,而且不會被微型水流的瀑布衝到,因為外面有防護罩。
上去以後,你會發現在圍牆上有牽牛花、薔薇花。在頂部,為了防止有小偷進來,還在上面做成凸一塊凹一塊的。在裡面放上些土,栽一些有刺的花,有玫瑰、月季等等。
“你們好,同學們”一隻機器小狗和一隻機器小白兔說。你走到大門前插如學生卡,大門裡的掃描器掃描了,沒問題後大門自動開啟。
到後面後,在正中間是高達百層的教學樓。北邊是操場,南邊是大門和升旗臺,西邊是食堂和化學室,東邊是兩個花圃,在東南邊有兩個養殖場,東北邊有兩個植物觀察室。西南邊有兩蔬菜園,西北邊有兩個水果基地。校長說:“學生們透過養動物植物體驗其中的樂趣和艱辛,而且我們還設定了每月“優秀養殖員”、每月的“優秀管理員”。養得好的一部分美化校園;另一部分移栽到其它地方。
上課了,上課鈴和下課鈴變成了美妙的音樂。學生們將學生卡插如插口處,電子掃描器會準確掃描出你是在哪班,然後光速梯把你快速而安全的送到教室門口。
進入教室裡,裡面只要有空位的地方都會擺上幾盆花。老師講著課文,機器小姐幫老師們寫字。牆面會根據不同的課程更換牆面顏色和圖畫。現在上課時,別班的上課聲會讓你分心,但在這兒,強和窗戶是隔音的,裡面的“聲音過濾器”會把不重要的雜音過濾掉,重要的聲音傳進來。
此外,由於學生眾多,老師也多,地方不夠怎麼辦?沒關係,因為在課桌上有一個按鈕,按下去以後老師們會出示老師證。地板開啟,下面是一張床,桌椅下面的伸縮臺把桌椅降下來,老師順著臺階下去睡覺。而且,在老師們睡覺的地方,會根據老師的性格、年齡自動跟換裡面的樣子。醒來後,老師們去教室左角的洗刷間洗臉刷牙,身上髒了,能在那裡洗澡。在教室右角里有一個廁所,學生們再也不會因上廁所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了,很方便。
在科技發展迅猛的今天,我們的生活很方便,我們要好好學習,為社會做出貢獻,創造出更好的學校來。
【篇七:我心中的學校】
和諧社會是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那麼和諧校園又該如何呢?我覺得它應該是團結的,由一個個締造的團隊,締結為一個團體,而這一個個團隊要遵紀守法,要和協,要友好,當然最重要的就校園文化。
若把和諧校園經作一棵古樹,那麼和諧的環境就是這棵大樹的根部,良好的紀律就是它的枝葉,而豐富的校園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和諧校園讓我們賞心悅目,催人奮進。
優美的校園環境是和諧的根本,若是校園有一個乾淨清潔的環境,那會使人被校園環境所吸引,所感染,那麼評價校園,校園環境應是讓人賞心悅目,催人奮進。讓人跨入校園大門所看到的是乾淨,讓人感受到的是清新。
良好的師生關係和紀律也很重要,教師與同學關係融洽,老師對每位同學平等相待,而同學也遵紀守法,可以自我約拘,那麼學校有和藹的教師與懂事的學生,那同學與老師們就可以營造一種互相關愛和努力學習的氛圍。
和諧校園更要有校園文化,沒有多姿多彩豐富的校園文化,那這校園就野草一般不復一用,若真有如此校園,那麼學生就不再是來學習,而是為玩耍,老師就不再是為教學,人的思想是無盡的,學校是讓每一個學生髮現自身長處,拋棄缺點,讓同學的才華能夠橫溢、展示。
想要創造如此和諧校園,就要透過學生與老師的互相協作和努力。構造和諧校園需要方明,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無論會遇到多少困難,都需要積極努力,持之以恆,讓世界充滿和諧吧!
【篇八:我心中的學校】
青春最蓬勃的朝氣佈滿整個校園,與綠意蔥蘢,鳥語花香的花園相比更勝一籌;與精緻獨具匠心的古典園林相比勝於自然。這樣的氣息就正如那奔放的夏日陽光照射著催開花朵,青澀而又生機勃勃。
不必說那翠綠的矮木,五顏六色的鮮花,高大的香樟樹,嫩青的小草;更不必說那寬大美麗的校門,古典風韻的格致樓,嶄新整齊有序的博學樓。單是寬闊的操場,就有看不清數不盡的樂趣與朝氣。剛臨下課,同學們便從四面八方湧入操場。男生們賽跑,女生們進行球類運動,操場中間便是一塊佈滿草皮的空地,兩個足球架被支起,同學們的雙腳靈活的運動著:跑,跳,踢,攬,毫不含糊。在陽光的照耀下,操場上的一切都十分美好,因為那是青春煥發的陽光與活力,既照亮了校園的每一角,每一處,又照亮了每個少年的心。
校園中的數木,高大而繁密。陽光透進來,就如黑夜的星星一般閃爍。
天總是那樣晴,早晨陽光總是那樣柔和與溫暖人心。伴著樹葉散發中清新的氧氣步入校園,彷彿一切都已融化,沉重的書包也變得輕盈。映入眼簾的便是夢園,那兒的陽光略為稀疏,但不缺乏生機。同樣是花紅樹綠,安靜極了。似乎只能聽見植物們呼吸的聲音。再向前走,便是一縷清泉從石縫中涓涓流出,與自然的金光互相輝映,它有一個動人的名字:問渠
正午,陽光明顯更耀眼了。同學們便結伴去享用午餐,那便會途徑所有的教學樓。太陽越來越紅,走出博學樓,回頭望望它那高大的身姿,宛如一個自信的戴著博士帽的優秀青年;轉身看去是樣如其名的格致樓,古典的磚瓦覆蓋在屋簷,樓頂立著一個古香古色的小亭,玻璃窗讓我觀望清裡面的一切,它反射著耀眼的光芒。猶如一位老者在向我們陳述那塵封已久的歷史。謹信樓,思源樓,光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讓我們做一個誠實嚴謹,會思考會珍惜的人。慢慢思考著校園何處不是充滿希冀,充滿陽光。
黃昏時分,籃球場,操場,靜園,夢園,杏園,教學樓,校門都蒙上了一層金紗。給人無限的遐想,讓我們回顧一天,眺望未來,陽光那活潑的孩子也突然變得成熟起來,顏色越來越深沉,正如我們一天天慢慢成長。
播撒陽光的人不僅是太陽,更是我們青春的使者,讓美麗的校園。更加燦爛。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