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優秀傳統作文五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優秀傳統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秀傳統作文 篇1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題記
不久後,就快要到冬至了,冬至是我們的傳統節日。陳老師為了教我們認識傳統節日——冬至,特意為我們開展了一場DIY活動——做湯圓。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正伴隨著書香朗朗的讀書聲,被班主任陳老師打住了。不一會兒,就聽到同學們歡呼雀躍的聲音,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哦,原來班裡為明天的實踐活動而開一次主題班會。
在本節課,陳老師讓我們知道了冬至的來歷,習俗……隨後,陳老師又給我們讓我們看了包湯圓的影片,雖然有很多道工序,但是我還是信心滿滿的,因為實踐時有陳老師親自教我們做,我一定可以學得好的。最後,陳老師給我們分了組。下午,我們組跟隨陳老師的命令,製作了海報,幾個大字寫著我們的隊名。今天,所有人都為星期五下午的做湯圓活動準備著。
同學,老師,家長義工們,都辛勤的勞動著,為的就是明天的活動。我期待著活動的到來!
優秀傳統作文 篇2
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戰線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月18日是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是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在這一天我們門插艾、吃粽子、賽龍舟,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紀念、發揚我們的傳統端午文化。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要怎麼更好地進行文化傳承,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件小趣事做起。
一是將傳統文化融入家風教育中。一個家庭的文化背景對子女來說是尤為重要的,一個有文化的家庭中培養的孩子多數是有文化的。而對於傳統文化,更需要長者們言傳身教、社會營造氛圍,儘量讓大家在小時候就瞭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家長、老師等可多帶孩子參加、觀看一些傳統文化知識講座或者一些討論,如有條件可以在外出旅遊時帶孩子參觀各地的博物館,親臨一場傳統文化展、感受文化帶來的震撼。
二是充分發揮網路的傳播作用,開展生動活潑的'活動,傳播文明、引領風尚。在現代社會,網路資訊科技具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因此,發展、培育一批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公眾號、網路平臺、電視節目等作為重要的傳播媒介和載體,能更好地實現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的有效融合,也更具趣味性的為廣大群眾文化自信的形成與提升提供良好的條件。
當然,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發展,都離不開繼承傳統和借鑑外來,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必須正確處理“守”和“變”、“中”和“外”的關係,做到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樹立更正確的文化自信!
優秀傳統作文 篇3
莫高窟又叫千佛洞,它的上面有無數個洞穴,分上下五層排列,建在三十多米高的岩石壁上。(這一自然段介紹了莫高窟的構造及它所建的位置。“三十多米”“上下五層排列”寫出了莫高窟的大。)
來到窟前,向上望去,你會感到整個莫高窟就像一個巨大無比的蜂房,那大大小小的洞穴就是小眼蜂窩,你見了,一定會不由得懷疑那是鬼斧神工之作。(採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出了莫高窟的大及它的形狀特點。)
走到一個洞窟前,你會看到那栩栩如生的彩塑,個個像是有精神、有血肉的活體。窟壁和穹頂,還畫滿了無數個小飛天,千姿百態、凌空飛翔。瞧,那反抱琵琶、載歌載舞的小飛天,神態是那樣逼真,讓你讚歎不已。(觀察細緻,描寫生動。做到點面結合地描述所觀察到的這個洞窟。此外,“栩栩如生”“千姿百態”等詞用得十分準確。)
我喜歡莫高窟!(結尾點明中心。)
我喜歡舞龍燈
在我的家鄉水吉,每逢正月初十都要舞龍燈。每到那時候,大街小巷都沸騰起來,大家興高采烈,熱鬧極了!
夜幕降臨,在鑼鼓聲中,一條“巨龍”出現了,它穿著一件黃澄澄、亮閃閃的“龍袍”,神氣地仰著頭。我們伸出手指,數著“巨龍”的節數:“1、2、3、4……”一共45節。“好長啊!”我們驚歎道。“巨龍”為何如此自豪?一定是因為它身後有許多可愛的“龍孩子”。你瞧,一條條“小龍”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向前走,每隔一段,就活動活動筋骨:轉轉圈、打打滾……
“龍孩子”最拿手的要數“搶龍珠”了。沙沙作響的龍珠飛到上方,“龍孩子”撲了上去;龍珠又迅速地落在地上,“龍孩子”也飛快俯下身去;龍珠又玩“躲貓貓”,滾到“龍孩子”的身後,“龍孩子”轉身緊追不捨。每次眼看就要搶到,可都被龍珠躲開,但“龍孩子”總不肯放棄,依然奮勇向前……
舞龍燈煥發著龍的精神,激發著人們向上、進取。我喜歡舞龍燈!
優秀傳統作文 篇4
中秋佳節來臨,那為什麼我們中國會有中秋節這個傳統習俗呢?讓我給大家娓娓道來吧!
許多人都認為,中秋節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據傳說記載:嫦娥吃了西王母的不死之藥之後,飛向了月亮。嫦娥此舉是為了代替后羿受罪,並終生不能返回人間。李白為此頗為傷感,寫有詩句:“白兔搗藥秋復春,女亙娥孤棲與誰鄰?”相傳,嫦娥自已雖覺月宮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所以會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圓夜之時,返回到人間與夫君團聚,但在天亮之前必須回到月宮。後來世人每逢中秋,不僅想登月與嫦娥一聚,還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許多人在焚香拜月的時候,會祈求男的早日登步蟾宮,高攀仙桂……女的則希望相貌似嫦娥,圓如皓月。年復一年,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為節日來慶祝了。
另外有人認為,中秋節是由唐明皇賞月開始的。唐代《開元遺事》這本書中記載:中秋夜,唐明皇和楊貴妃在月下游玩兒,游到興處,二人登入月宮,唐明皇還在月宮學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後來補充完整,成為傳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這月宮之行,每年到此時刻,必要賞月一番。百姓也來效仿,月圓之時歡聚一堂,享受人間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種傳統沿襲下來。
而有人提出,中秋節原本是推翻元朝統治的一次起義紀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統治,在中秋季節,把寫有“殺韃、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字條藏在鉻好的小圓餅內相互傳遞。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戶戶齊動手,一舉推翻了元朝統治。後來,每逢中秋節,都吃月餅來紀念這次歷史性的勝利。
中秋的由來,眾說紛紜,你覺得哪一種才是最符合邏輯的呢?你又最喜歡哪一種呢?
優秀傳統作文 篇5
新年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大家都盼望著新年趕快到來,一個個掰著手指倒數過年時間,因為新年可以收到紅包,還可以穿許多漂亮的新衣服。最有盼頭的是可以隨便大吃大喝,盡情地與同伴們玩耍。
今天,天氣晴朗,太陽也沾著些喜氣,照射到我們的身上,反襯出銀色的光芒。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著一對對紅燈籠,照得屋簷紅通通的;門上貼著紅紅的對聯和倒著 的“福”字,到處彰顯出一副張燈結綵的過年景象。我們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了,像一隻只猴子在門前跳來躥去,終於,我們一家四口準備去超市採購年貨。
到了超市,超市門口的車位全都停滿了車,附近擺滿了各種吃的、喝的。走進超市一看,“哇!”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有的爸爸媽媽一邊看著小孩子,一邊慌忙地 選購商品;有的人你擁我擠地搶購打折商品,臉上現出一絲絲得意,似乎是佔著了大便宜;還有的人正賣力地討價還價,聲音十分大,不懂方言的人還以為在吵架 呢。
我們到了食品區,瞬間,我看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兩眼瞪得圓溜溜的,連忙伸手指了指奶片,高興地說:“那個,那個,是我最喜歡吃的奶片!”爸爸媽媽買了一 些奶片,我臉上樂開了花。接著,我們又繼續搜尋展臺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弟弟搖搖晃晃地跑到糖類區,五音不全地說:“我要買這個!”媽媽搖搖頭,認真地說: “不能吃,你現在正在長牙,吃糖會蛀牙的!”
弟弟聽了,躺在地上大哭起來,一把鼻涕一把淚地鬧個沒玩。我看了很焦急,可媽媽也是為了弟弟好呀!許多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弟弟身上,交頭接耳地說:“這小孩 怎麼躺地上呀!”媽媽感到十分尷尬,只好讓弟弟起來,給他買了一點點糖,弟弟立刻破涕為笑,迫不及待地剝開一顆糖“吧唧吧唧”嚼著,一臉滿足。
一來到服裝區,媽媽就看中了一件衣服,像小孩似的,趕忙跑到試衣間試穿。“哎呀,太小了!”媽媽迫切地問售貨員:“這件有沒有大一點的?”售貨員抱歉地說:“沒了,這是最後一件。”媽媽沒精打采地走了。
來到玩具區,我看中了一個芭比娃娃,盯了很長時間,忍不住對爸爸說,爸爸掃了一眼娃娃,說:“這個你以前買過了!”我撒起嬌來:“要嘛,要嘛。”爸爸無可奈何,看著我直皺眉頭,終於還是拗不過我,只好給我買了一個。我高興地直跳,一路上都愛不釋手地抱著娃娃。
我們採購完畢,提著大包小包,滿載而歸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們嘻嘻哈哈的,互相說笑話逗趣。路上的行人,也都微笑著,在為迎接春節做準備。
真希望春節快快到來,那樣我就有好多好多紅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