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六單元]背起行囊走四方>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10篇)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1

  青海湖水天一色,波光瀲灩,流雲雁影倒映湖中,十分迷人。漢族人民給它取名青海湖,既說明了湖水的顏色,也反映了它的面積之天。蒙古族人民給它取名庫庫諾爾(庫克諾爾的變音),藏族人民稱它為錯溫布,都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省也由湖得名。

  青海湖古稱鮮水、西海,是個由地層斷裂陷落後形成的鹹水湖。它長105公里,寬63公里,最深處達38米,面積為4427平方公里,比4個死海的面積還要大。它是中國最大的湖泊,比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還要大450多平方公里。

  青海湖位於青海省東北部。它像一面銀光閃閃的大鏡子,高懸在海拔3197米的山上,周圍有大通山、日月山和青海南山三山環抱,布哈河自西北注入湖中。青海湖中有4個小島。最大的一個叫海心島,島上有流泉草地,還有座喇嘛廟。喇嘛們在深冬季節帶足生活用品從堅冰封凍的湖上走人島中,在那裡度過三四個月的疏軟冰封輒因為這段時間既不能行船,又不能履冰而行。

  青海湖中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鳥島。這裡水草豐美,吸引了大批候鳥來此棲息。這些鳥兒不遠萬里,從印度次大馬來半島出發,越過高高的喜馬拉雅山脈及橫斷山脈,來到這裡生兒育女。

  離鳥島不遠處還有一個蛋島。蛋島的面積更小,只有110平方米,上面分散地攤放著一個個鳥蛋。又鹹叉苦、冰期又長的青海湖,居然還是西北地區的水產基地。這裡出產的一種湟魚,遍體無鱗,又稱裸鯉。它肉質細嫩,最大的可長到10多公斤。

  青海湖的水源不足,蒸發量又天,湖泊的水位已比原來下降了100多米,面積小了三分之一以上,而且還在不斷縮小中。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2

  水鄉烏鎮,我一直嚮往它的幽靜淡雅、古風悠然。這次暑假的杭州之旅讓我真正領略到它的無限魅力。

  午後的夏日,太陽盡情揮灑著它的熱情,我和媽媽踏進了烏鎮之門。但見悠長的小徑從眼前像一條蛇般地延伸開去,小徑兩旁是深宅大院,斑駁牆面,烏黑磚瓦,高低錯落,看似隨心所欲的一番佈局卻極具有精巧的和諧之美。瞧,有的房屋是由紫檀木所制,房子雕刻精細,步入內堂,就會聞到紫檀木散發出的香味,有的房簷已稍顯破舊,彷彿在告訴人們歷史的悠久。

  走遍長徑,忘穿深巷,為了細細體味這古老而獨特的房屋之美,我和媽媽登上木舟。船伕手持竹蒿,立於船尾,搖動木漿,一插,一撥,一斜,一提,一蕩……嫻熟的駕船技術讓遊客嘖嘖稱奇。船伕指著鋪滿石頭的小徑告訴我們:“烏鎮的街巷猶如一個棋盤迷宮似的,陌生的旅客常常歷遊其間而尋不到出口,但只要順著這條生命河而行,便可出鎮。”船兒隨著隨著水聲緩緩前行,就像輕奏起一曲悅耳的“六月船歌”,令我陶醉其中,不由得低聲輕吟:千磚萬瓦,百匠早就千古屋;一舟二櫓,三人搖過四仙橋。

  下了船,我和媽媽又參觀了矛盾先生故居,故居中展覽這他如若飛鴻的書法,流芳百世的詩篇,我想:烏鎮這裡人傑地靈,茅盾先生一生深居簡出,為國為民,用不朽的文筆書寫著名大作,不正是“是非乎其大,有志者竟成”的真實寫照嗎?

  午後的熱浪讓揹負旅行包的我汗流俠背,但絲毫不減我對烏鎮的熱情,我和媽媽不停拍照。是啊,烏鎮之美,幽靜淡雅得彷彿一幅畫,古風悠然如一首詩,我怎能不流連忘返呢?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3

  每次去旅遊,都是人滿為患之時,特別是七日長假,更是旅遊的黃金日,大大小小的旅遊愛好者,都去了自己慕名已久的嚮往地。

  不知年月日,不明旅遊處,只記得那次上車,準備開往目的地(風景區)時的情形。

  那天,我和媽媽一塊兒在車站上,由於要去下一個景點,我們只好等車,這時,人漸漸多起來,車子也一趟又一趟的從我眼前駛過。我不覺感到煩燥,心中隱隱有一團什麼東西在燃燒。站臺上的人也不免有些浮燥,心中急急想去目的地的慾望也漸漸提高。

  這時,又來了一輛車,人群馬上就引起了一陣騷動,大家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個勁兒地擠向車邊。車門開了,一些大人馬上就擠了進去,順手拉住自已的兒女,一把將他們拉入了車內。一些年齡小的都哭了,我也不知所措,只感到自已不由自主地往前走,啊,媽媽為我開了一條道兒,我連忙跑過去拉住她,可是,我們終究勢單力薄,一番“打鬥”後,又被擠了出來。我們就像兩條小魚,被擠在了一些大魚之中,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啊,人們縮小了“包圍圈”,把我和媽媽圍在了當中。後來我只感覺,順著波濤,被衝到了海岸上。定眼一看,才知我已遠離了車子,我被人擠到了最邊緣!媽媽跑過來拉我,我們又擁入了“人流”。擠呀擠,擠呀擠,終於擠到了車門旁,剛要進去,忽然一踉蹌,身子往後倒了,媽媽連忙拉住我,哎,可想而知,我們又被擠到了外面……。

  旅遊,是我的最愛,也是大傢伙的最愛,但在黃金日去旅遊,這事,我再也不做了。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4

  20xx年8月的一天媽媽帶我去青海湖遊玩,青海湖位於青海省西寧市。相傳青海湖是王昭君嫁給匈奴時走到此地,按捺不住思鄉的感情,大哭起來,流出的眼淚形成了這個湖。這就是青海湖的傳說。當時我聽到這個故事,更向往去青海湖了。

  在去西寧的列車上,我想青海湖不過是個高原小湖,因為它可是用眼淚”流成的呀!一路上,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遍佈著星星點點的羊群和犛牛群。路邊還有大片的金黃色的油菜花在盛開,路上的風景美得讓人目不暇接。這時司機說道:青海湖快到了。”我們遠遠的看到草原和湖的水平面,就像到了天邊,水天一色。車越開越近,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湖躍入眼中。我驚歎不己,好大的湖啊!看到了真正的青海湖,我否定了我剛才的想法。我想起導遊介紹的:青海省在地圖上是一個兔子的'形狀,而青海湖就是那顆明亮的兔子眼睛。

  坐上了遊船到達了二郎劍景區,一看地圖才走了十分之一,看著青海湖湖水,蘭盈盈的,清澈見底,讓人真想下湖暢遊一番。可是我剛把腳伸入湖水裡,就本能的把腳收回來,因為這裡的年平均溫度只有9.6度,而夏季的水溫也只有16度。一不小心一滴湖水濺進了我的嘴裡,又苦又鹹,真是名副其實的鹹水湖。因為鹹度太高,所以裡面不長水草,只生存一種特殊的湟魚,這種魚一年長一兩,十年長一斤。因為長得慢,所以很少見。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是世界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是美麗的,也是神秘的,它有獨特的風景。青海湖及自然美,人文美,生態和諧美,博大精深的東方大美於一體。其獨特而重要的生態地位表明青海湖不僅是青海人民的,也是中國人民的,更是世界人民的,真不愧為大美青海”。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5

  “我們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場,戈壁沙灘變良田,積雪融化灌農莊……”隨處都可以聽到這樣優美的旋律,動聽的歌聲,這就是我的家鄉——新疆!

  我的家鄉,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物產豐富,最讓我難忘的是這裡的瓜果和美食。打我記事的時候起,我就知道吐魯番的葡萄大又圓,阿克蘇的蘋果脆又甜,庫爾勒的香梨香噴噴,葉城的石榴酸甜甜……這個坐落在祖國西北邊陲的地方享受著大自然的恩寵,充足的陽光和冰山融化的雪水使得瓜果飄香,名揚中外。打我記事的時候起,我就知道新疆的大盤雞,昌吉的拌麵拉條子,充滿民族特色的烤肉,烤包子總是讓我垂涎三尺。新疆有著這麼多的美食,這麼香甜的瓜果,牽著我的胃,能不叫我愛我的家鄉嗎?

  我的家鄉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我們班就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每當我們組織活動,回族同學的家長們會給我們準備回族的特色美食:油香,饊子,麻花等,同學們都能美美的飽餐一頓,掉下的渣滓也會被吃個精光,嘿嘿……吃飽後,當然要活動活動啦,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的同學會教我們歡快的麥西來普民族舞蹈,大家在一起盡情的唱啊,跳啊,其樂融融,更是把活動一次次推向高潮!在我們身邊的人們,大家雖然名族不同,生活習性不同,但是我們都和睦相處,親如兄弟姐妹,在平時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我們永遠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我的家鄉——新疆是個美麗的地方,我愛這裡優美的環境,豐富的物產,可口的美食,更愛這裡淳樸善良的新疆人!我是新疆人,我自豪!我愛你,新疆!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6

  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即遊遍天下。遊天下,在驚險、刺激,挑戰極限之餘,總會有不少收穫。從古至今,有許多這種成功的例子。

  明朝時期有一個旅行家,叫做徐宏祖。遊遍大明十三省,明朝所有大好河山,不管有名沒名,都有他的足跡。他每次都是輕裝上陣,帶上幾塊銀兩、乾糧和水,就出發了。每天風餐露宿,樹林裡,懸崖上,打個地鋪,一夜就過去了。他不怕搶劫,不怕捱餓,不怕危險,不怕困難,毅然在外玩了三十餘年,常年在外旅遊,併為後人寫下一本名傳千古的地理名作——《徐霞客遊記》。

  還有一位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他生在義大利,卻千里迢迢來到中國,在中國遊歷了20xx年,就為了旅行,為了探險。馬克·波羅在旅行過程中遭遇的困難比比皆是,甚至與死神擦肩而過,歷盡千辛萬苦,來到這遙遠的國度。而這次旅行,也給他帶來了畢生最大的成就:寫下了《馬可·波羅遊記》。

  漢代的張騫,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明代的鄭和……許多人都曾遊歷四方,走遍萬水千山,都途經許多困難,歷盡磨難,最終名垂千古,獲得成功。

  背起行囊走四方,多麼宏偉、遠大的一個夢想啊!走遍全世界,遊遍大好河山。在困難中磨礪,在危險中鍛鍊;在劇風驟雨中體驗驚險,在驚濤駭浪中感受刺激;在深山老林中與動物同歡,在懸崖峭壁上與自然同樂。歷盡千辛萬苦後,看到世外桃源,看到蓬萊仙境,看到碧水藍天。走遍天下,就是經歷風雨之後,到達目的地,在這裡,不管怎麼樣,你都是成功的。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7

  “長白山,美麗的長白山。白雲朵朵,繞過山中央。雲中漫步,手拉著手。歡聲笑語,留在心間,”這首動聽的歌曲是描寫美麗的長白山的。去年夏天,我同爸爸,媽媽一起去長白山風景區遊玩,在那裡,我看到了“傳說”中的天池和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

  長白山有很多的美景,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長白山的天池,天池,顧名思義,就是在高高的山頂上的一個湖,要想看見它,必須要乘坐“過山車”爬到山頂去看,告訴你們,坐這個過山車,是對我的人生一個極大的考驗,上山的車程只有十幾分鍾,但是,山路崎嶇,過山車很顛簸,是我暈車,吐了5。6次,那時的我,一點期待的心情都沒有了。

  到了山頂,我還沒有從暈車的陰影裡緩過來,於是,我悶悶不樂的走向天池,當我看到天池的那一瞬間,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那從霧中慢慢“醒”過來的天池,是那樣的清澈,雖然看不見池底,但能明顯看出,這水的顏色藍得乾淨,藍得漂亮。天池像一顆大大的藍水晶嵌在山川之中,過了一會兒,霧上來了,天池好似披了一層白紗,優雅而高貴,這時,下雨了,雨很大,這讓我產生了一種幻想,如果有一天,天池裡的水滿了,那將是一個多麼美得奇觀呀!

  看著,看著,我突然對天池產生了一種敬佩之情:在這寒冷的山頂上,天池一直堅持著,為人們展現它最美的一面,我覺得,它可能是冷了,於是,披上了白紗暖和一會兒,天池為我們展示了長白山獨有的美,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一句話:要來長白山,就來看天池。

  長白山,夢幻的長白山。山影青青,映在水中央。左顧右盼,流連忘返。美麗天池,留在心間。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8

  度過孩提時代的我們,步入了燦爛的花季,即將迎來我們最具挑戰又最具機遇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去面對這樣一個我們從未接觸過的新時代呢?噢,讓我來看看我都準備了些什麼裝進我的行囊呢?————題記

  道德

  道德是立人的基本準則,是人榮辱觀的形成條件。要想立足於這個時代,沒有道德是寸步難行的。讓道德成為你的基石,在這塊基石上能建出最穩固的大廈。

  能力

  能力是人生存在的重要保障。人類正是以超群的能力在眾多動物中脫影而出,我們要擁有的就是非同一般人的某種能力,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佔得先機,才能又選擇得權力而不是被選擇。

  知識

  高爾基曾經說過:沒有任何一種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不錯,在這樣一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知識就猶如戰場上的武器,想要戰勝對手,你必須擁有更先進的武器。知識將成為這個時代的利器,我將用它來武裝自己,讓自己也變得不可戰勝。

  健康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體魄,一切就是空談。如果沒有健康的體魄,楊利偉能上太空?如果沒有健康的體魄,我們還能安安心心地在這兒學習?所以,健康的體魄是必不可少的。

  精神

  中國人擁有龍的精神,我們要想這個時代大放異彩,也要堅持龍的精神。設想一下,你和愛因斯坦一樣聰明,和斯瓦辛格一樣強壯,但你沒有不屈不撓的精神,愈挫愈敗,你仍然是一隻紙做的老虎,一陣風也能將你吹倒,精神就如同人的骨骼,沒有它,你就是一塌爛泥。

  讓我把我的道德,我的能力,我的知識,我的健康,我的精神,通通裝進我的行囊,背上它們去迎接挑戰。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9

  10月24日,陽光明媚,秋高氣爽,一輪紅日掛在天邊,新聞學校組織我們去泥咕咕之鄉——浚縣楊玘屯採風。

  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談話聲一直持續到下車。我們下了車,首先來到民俗文化博物館。我們進入院內,看到北邊有一片菜地,菜地裡種著白蘿蔔和白菜,走近仔細看,看到一棵棵大蘿蔔一半鑽進泥土裡,一半露在外面;大白菜白白胖胖,活像一個個娃娃。

  隨後,我們來到一個製作室,製作室的主編叫寒刀,“老師,這人的名字咋那麼怪呢?”有同學問,“因為這是他的筆名,走,進去參觀參觀。”我們跟著老師進去,看到一個個造型獨特的泥塑作品,有老人正在散步的,有小孩在一塊兒玩的,還有大人正在抽菸的,千姿百態,我們看得目瞪口呆。我們問寒刀叔叔:“叔叔,泥塑是怎麼做的呢?”叔叔回答說:“先取土和水和泥,然後捏成泥人,再晾乾,再把幹了的泥塑放進窯裡用火裡燒,同時往火里加顏料,燒三到四天取出,就做成了同一種顏色的泥塑製品。”

  離開寒刀工作室,我們走進了楊玘屯。這個村子裡的人個個都會捏泥咕咕。我們來到一位專門做泥咕咕的大師——宋學海家裡,在他家的一張桌子上放著許多泥咕咕。我們簇擁到宋伯伯身旁,爭相問了許多問題,宋伯伯耐心地給我們解答。他給我們講起了自己的身世。他從7歲開始學捏泥咕咕,從開始捏得不熟練到現在成為大師,他一捏就捏了40年,我聽後很有感觸,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

  日進黃昏,我們坐上回家的汽車結束了這次旅行。我回頭望了望被拋在身後的楊玘屯,心裡說:“美麗的楊玘屯,我會再來的。”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10

  青海湖又稱鮮水”或西海”,藏語叫做錯溫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語稱它為”庫庫諾爾,即藍色的海洋”。

  暑假中,我有幸跟媽媽到青海湖一遊。

  一路上,我高興極了。導遊姐姐講了許多青海湖的歷史:由於青海湖一帶早先屬於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漢代也有人稱它為仙海”。從北魏起才更名為青海”。青海湖也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面積達4456平方公里,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還要多。湖面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楊樹葉。青海湖水平均深約19米多,最大水深為28米,蓄水量達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為3260米,比兩個東嶽泰山還要高。由於這裡地勢高,氣候十分涼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氣溫也只有15攝氏度左右,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陸地。聽了導遊姐姐的講述,我已經被美麗的青海湖深深的吸引了。

  在車上,遠遠的就看見前面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寬寬的特別漂亮的海藍色的帶線。那只是青海湖的遠景。一下車,我就被眼前的壯麗景觀驚呆了。只見幾百米寬的湖面橫臥在眼前。我走到它的跟前,我發現青海湖的水真靜啊,靜得能讓你聽見它在說話;它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讓你看見海底;它的水真藍啊,藍得彷彿是一塊無暇的藍寶石。湖上幾艘小船靜靜地划著,給湖面增添了一道風景。最有趣的是,岸邊湖水拍打著海浪,像一個個小小的音樂家,彈奏著一支美妙的樂曲……

  該到回家的時候了,我戀戀不捨地上了車,可心還留在那美麗神奇的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