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蛇添足是褒義詞嗎
畫蛇添足,貶義詞,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多餘不恰當的事,以致弄巧成拙。
一、成語釋義
【成語】: 畫蛇添足
【拼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釋】: 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出處】: 《戰國策·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十回:“將軍功績已成,威聲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進,倘不如意,正如‘畫蛇添足’也。”。
【舉例造句】:
①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說,又覺得是畫蛇添足,只好惋惜地坐著沒動。”
②唐·韓愈《昌黎集·卷三·感春》詩:“畫蛇著足無處用,兩雪白趨塵埃。”
③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回:“將軍功績已成,威聲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進,倘不如意,正如畫蛇添足也。”
二、成語典故
戰國時楚國有位管祠堂的人,在祭祀後把酒分給底下辦事的人,但酒不夠分,於是他們想出一個辦法來:大家在地上畫蛇,畫得最快的人就可以喝酒。
其中一人畫得最快,正打算拿酒來喝,因見其它人還未畫好,他就再為蛇添上腳,此時另一人剛好畫好了,便從他的手上把酒搶過來,並說:“蛇本來沒有腳,你為甚麼要為它添上腳呢?”說完就把酒喝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