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長城的作文五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長城的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長城的作文 篇1
??這回,我這是赴燕山遊覽長城了。夜幕磙圓,火車的長龍恍若穿破了時空的隧道,“嚓嚓喳喳”的淒厲聲如戰國風雲的短兵相接,刀光劍影。過了黃河,我才覺得魯國真的離我遠去了,驀然感到燕趙在前,齊魯在後,秦魏韓楚吳的疆域亦春秋依序。可惜:我不是當年孔聖人揮師周遊列國,講道施禮的,可我還是希望能踩著他的車轍,給我以深邃的眼力,觀望下燕山的長城。只不過當年的先師流離顛簸地趕著馬車而去,我搭火車罷了。我想當年的孔先師如果登上燕山的長城,看到群雄列國的分庭抗禮,以城為塞,爭相吞拼,分明與他的仁政治國背道而馳,終將難免遭受一場血腥的生靈塗炭,他又會做何感想呢?
??長城的確長,如同它的年齡一樣古老。我的故土曾是魯國的江山,魯國也是修築過長城的。魯國疆域小,長城卻悠久,齊國也是如此。我想:魯國覆滅了不僅是國,連長城也被埋藏了;齊國倒戈後,長城還依然冠以美名,為什麼魯國沒有如此幸運呢?魯國築造了長城,卻未能守住自已的疆域,這是多麼惋惜的事。是魯國的疆域小,城池淺,兵力不夠勇猛嗎?或許:魯國因為出了孔子,孔子文謅,以仁治國何以擅能斷武!魯國且弱勢薄,又近談禮儀,何以雄霸群國之首!是魯國因為有了孔子,泰山才成為五嶽之尊?還是魯國因為有了泰山,孔子才成為聖人呢?或許,泰山的五嶽之尊蓋住了魯國的長城;或許,魯國的長城從未聲名顯赫過。正因魯國有了孔子,才沒能像秦國產生了帝國。泰山獨尊承攬不了天下,得天下的為勇猛彪悍的秦人。所以,秦人出千軍萬馬的統帥,魯人出飽讀經書的儒家。武人統江山,儒人能治國。魯國未稱帝國,卻有帝國的始皇前來泰山封禪。試問那個帝國的嬴政,他膜拜泰山對天封禪,不知道泰山是儒家的象徵嗎?他怎能再焚書坑儒呢!所以,坑儒的嬴政只能叱吒一時,執儒道的孔子卻可以千古。
??出了魯國,茫然覺得泰山的巍峨雄壯,松柏莽莽的長煙籠著黃河濤濤的飛沙走石嫋嫋向西;如孔夫子攜弟子坐著馬車周遊列國風塵僕僕的軲轆掀起的濃霧;又如九曲迴腸的長城盤旋雲霄,從秦人的天空一直向東蜿蜒到滄海。從魯境入燕山沒有關隘。火車軋軌朝北,一馬平川,一抹抹鉛黃的村舍圈著千百年來渾然厚實的土地,伴著樹木的濃煙團團向後撤去,遙望前方,已是高山在前,黃土在後了。猛然頓感身板越來越高,似攀登了天梯,高聳入雲起來,不知不覺地將長城踩於腳下。燕山的長城果然雄偉,山垇果然谷深,雲靄縹緲低斂如綾綢,從長城逶迤的脊樑上繚繞著,至西向東陡峭盤旋,如籠般將燕京城攏個嚴實。山居高臨下,城凹槽如鱉。放眼朝南眺去,恍然萌生:是偌大的華北平原成就了燕山的天然屏障?還是長城的割據成就了燕京的天下?
??天下易得不易守,修長城守長城旨在固天下。從陝西咸陽到燕京幾千年來,不知修過多少長城,抵禦過多少戰爭,葬身過多少亡靈。其實,群山越崔嵬,長城越險峻,風景越巍巍壯麗,那麼聯想下曾經建造過它的勞苦大眾呢!該有多麼艱難險阻。因修長城發動百萬之眾的嬴政該如何評判他呢?是統帥!是暴君!也是抗擊北方儼狁、匈奴的佼佼者嗎!歷史的燒錄:策動修長城者視為罪人,建築它的`庶民才是智慧偉大的。嬴政與他的兒子胡蘇便是如此。
??我的祖先修過長城嗎?他修過的長城屬於哪一截?哪一隘?那麼多死去的亡靈有他嗎?從嘉峪關到山海關,從臨洮到遼寧虎山,從秦朝到明朝,長城難道不是一條血腥滌浸的長廊嗎?我該帶著一種什麼樣的態度遊覽燕山的長城呢?傳說深夜裡點燃烽燧臺,趁著火苗熊熊燎燒的光芒,從瞭望臺俯瞰遠方,能隱約看到孤魂野鬼遊離的身影,聽見人吟淒厲的哀怨。我卻什麼也沒有覺察到:是我的祖先沒有予以我通靈會神?還是我不夠虔誠?我朦朦朧朧著看見崇山蜿蜒,帶著黑黝黝如蛇的長城騰空翻滾著向遠方綿延,屹立威嚴,深沉踏實,映帶著山腳下村落裡低低矮矮的房舍反倒清淨安詳。對於居庸關的墨銘碑文,乾隆皇帝是:“居庸疊翠”。在皇帝眼裡,它難道僅是一掠秀美琦麗的風景嗎?我看不以為然。
??是戰爭的啟示鑄就了長城的奇蹟?還是長城是那個時代與時俱進的產物?古時稱長城山麓以北為塞外,恐怕如今的塞外要推移到內蒙的地界了。燕山以南關內的廣袤無垠的腹地,古人說:“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號稱帝王社稷的糧倉,先人讚譽居庸關長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看來真是恰到好處。漢朝的李廣衛青,他們與匈奴單于決戰沙場,很多時也便以長城做為關隘,這樣進可攻退可守,在戰略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將都遷至燕京,可想:他將燕山居高環城的位置看得有多麼神聖。
??春秋各國修築長城,不乏有想互抵制防禦的,但對於秦趙燕三國來說,匈奴與東胡的入侵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長城的修建。之後,長城越修越長,如同它的疆域越來越廣;匈奴與東胡卻越撤越遠,慢慢地,湮滅於歷史的長河中,似乎再也找不到它的蹤跡了。我甚至有點嗟嘆匈奴東胡等那些兇猛善戰,燒殺擄搶的遊牧民族!它們迫使我們的祖先修築了長城,越挫越勇,越戰越強大智慧;這是蒼天註定的巧合,還是歷史趨勢的必然呢!其實,強權威脅從來都不是平衡民族之間的橋樑,有時一個人的氣節都難以讓他屈服,何償一個勤勞正氣的民族呢!
??一個人的思想可以傳承,一座偉大的建築可以千年矗立,孔子如此,長城也是如此。長城使我們拉近了與古代的距離,看到了它古今輝映的一面。對於思想的見證與詮釋:文字的效果往往沒有實物來得具體。《論語》是字跡典故,長城是雕塑,都有精髓可取之處。長城氣魄雄渾,匯聚了一個民族的智慧。燕山不馱長城,何以聞名遐邇,長城不依燕山,何以統領天下。
??當年孔聖人登泰山略感小天下,如今,吾登長城而小燕國,八達嶺,居庸關更為如此。長城東西跨越一萬里,東海一個雷鳴電閃,霹靂幾聲,如日出的光芒,照亮道道長城的隘口亭臺,霎時間就傳到了長安。那長安城裡歌妓的歡愉悅舞聲還能溜著太行山、燕山的長城傳到東海嗎?那樣,守城的將土還能消除幾分寂寞。聖人可以拜,佛主可以祀,幾千年存在的長城,長城又是無數殉國的亡靈堆砌起來的,難道不該祭壇一下嗎?
??一個偉大的建築奇蹟絕乃徙有虛名,一個朝代修,近乎代代王朝幾千年延續,究竟用過多少人,我們無從考究。長城無疑是世界上最浩瀚持久的工程了,但這樣的工程居然為了戰爭防禦而建,可以想象戰爭對於一個民族的影響有多大,有多深遠。古代已成為塵封的歷史,長城難道不是可鑑的歷史標本嗎?千年風雨的洗禮,早已侵蝕了曾經戰火滾滾的烽火臺,還有那匈奴胡人金戈鐵馬褪色的身影。失夫悲慟的孟姜女因哭塌了長城而名垂千古,一個女人凜然豪邁到如此地步,恐怕在秦朝唯是獨一無二的了。我們立於長城的山巔上又有何感慨呢!是瞻仰,是敬畏,是膜拜……
??孔子死後有了孔廟孔林孔府,帝王將相名列推崇,可以想象他聲名顯赫的氣派程度,甚至,連泰山都跟孔子有著千絲萬縷的淵源。可見:長城不是一個人思想,卻是思想的集大成者,幾千年傳承而來。長城失卻了戰火的硝煙,它該走向何方呢?從孔子那採擷得是思想,從長城那該汲取些什麼營養呢?它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為戰爭而建!戰爭又為和平謀求福址嗎?!長城的古樸憨厚,坦蕩直率,深沉恢弘,不正是我們民族的勤勞智慧的光輝嗎!歷經幾千年用以血肉之軀築起的長城,怎麼可能是奢華宮殿的象徵呢!
??登泰山攜了一塊青石回來,自嘆帶走了一座山;心想:山是化兇辟邪的寶,於是心安理得起來。如今:登長城我該帶走什麼呢?朋友說,什麼也不用帶,什麼也都帶走了,燕山幾千年的沉澱的靈氣沾了滿身,這還不夠嗎?聽朋友這麼一說,我胸襟豁然開闊,兩手陡顯空空,卻胸懷萬物。“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才知道,好漢是需要勇氣的,猶其是大雨中游覽長城,更是別有一番風韻。我慶幸大雨竟讓我趕上了,這難道不是給我以拔地通天的氣魄嗎?漫著長城,我越走越遠,像是在霧嵐中穿梭,瞻前顧後一下,已是前無故人,後無來者了。我深情地仰天冥想:這一片片雲從哪裡而來,又要到哪裡而去呢;也許,它曾經的雨降落過這裡,又從這裡瓢走過;那祖先也一定淋過它,給他以奮進的勇氣。這麼一想:我的血脈也默默地沸騰了起來,情不自禁地陶醉於那生生不息的雨中!
長城的作文 篇2
想到長城,大家肯定都很期盼總有一天,能爬長城,成為好漢,古人說得好,飛躍長城古戰場,飛躍天險好漢坡。今天,我終於實現了我的願望!
長城,俗稱萬里長城,最高點在八達嶺,在山腳下,昂頭望去,那一條用古人的血肉湛的八達嶺,如同一隻雄獅,威風凜凜,氣勢蓬勃。
嘟!滑車開動了,滑車一開,我的心裡又是一派欣喜的神情!長城!萬歲!
滑車如同一輛飛車!在空中來回穿梭,給人一種舒暢的感覺!山上的點點滴滴都記在了我的心中,山上的樹鬱鬱蔥蔥,好像給山披上一件翠綠色的外套,加上還有一朵朵絢麗多彩、綻開笑臉的小花,給長城裝飾得美如畫!
開始爬長城了!我的步伐真是一步領先,步步領先!在長城上眺望,感覺一級棒!此時,我腳下已經是雲霧了!能看到的都是崇山峻嶺、懸崖峭壁了!
當我爬上最高點時,哇!茫茫雲海,人山人海,全呈現在眼前,透過雲朵,看過去的是藍藍的天!明媚的陽光照在長城上,我下了峰火臺,在長城上手舞足蹈,我爬上長城的最高點了!今天真自豪!
長城!萬歲!萬萬歲!
長城的作文 篇3
我曾在夢裡追尋過內蒙古草原上的青青牧草,大興安嶺的茫茫雪原,追尋過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古道,浩浩淼淼的長江堤岸,還追尋過撒哈拉沙漠的萬里平沙,杭州西湖的唯美獨雅。它們都曾給我的夢抹上了一縷奇異獨特的瑰麗色彩,使我對祖國壯麗山河有一種神聖而不可侵犯的情感。然而,最讓我難以忘卻的卻是屹立於群山之顛,縱橫交錯於華夏聖地那氣勢磅礴的萬里長城!
國慶假期我終於實現了這個夢——我們一起去了萬里長城。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一萬七千多公里,是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為了防禦匈奴入侵中原下令修築的。
站在長城腳下,閉上眼睛,彷彿可以聞到歷史的氣息。再從遠處看,長城像一條臥在空中的巨龍。於是我們開始爬長城了,長城的路道很寬,五六匹馬可以同時並行,道路上有很多木稜和臺階,走起來很費力。我還發現長城的壁面上有很多小方格,是古代士兵窺探敵情用的。我們也從那裡眺望,發現長城周邊群山環繞,綠樹成蔭。繼續走,走到一個烽火臺,烽火臺很小,但是裡面人很多,後來我們才知道,長城的每隔一段都有一個烽火臺,在古代遇到敵人入侵,便在烽火臺點火傳遞訊息。不知不覺中我們到了好漢坡,好漢坡上涼風習習,刮在身上很舒服。這個坡上還有一個石碑,石碑上寫著“不到長城非好漢”,這是毛主席的親筆題詞。
長城是勞動人民勤奮和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偉大的象徵,是我最難以忘卻的追尋。
長城的作文 篇4
世上宏偉的建築雖有許多,但讓我心懷敬意的只有屹立於中國的萬里長城。
長城,被譽為世界中古七大奇蹟之一,更是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
它因抵抗匈奴而建立於20xx多年前的秦朝,曾以勇士的身份保衛祖國的疆土與人民。它因兩代人民的辛勤勞動與傑出智慧而固若金湯,唐代詩人汪遵寫了一首詩《長城》,其中就寫到,‘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由此可見,長城的固若金湯與其當年保衛祖國的英勇。
戰亂過後,英姿颯爽的長城成了許多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他們一邊觀看雄偉萬里的長城,一邊有感而發,在此留下了許多後世廣為流傳的經典詩句。
長城是中華大地的守護者,它歷經千年的風雨磨難人屹立不倒,至今依然挺拔於峻疾的山峰之間。
遙觀長城,它的雄偉!它的風姿!讓我心生敬意!
還記得,剛知曉長城是因為一則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雖然故事情節很是悲慘淒涼,但也正因此讓我知道了修建長城的不易。
後來,瞭解長城的更多知識則是從爺爺,老師們口中得知。聽爺爺講有關長城的輝煌歷史,聽著老師講有關長城的經典詩文。漸漸地長城在我心中樹立起一偉大的影子。
有了網路,瞭解了更多的有關長城的文化,對長城的敬意是更加濃厚。
長城!是祖國的瑰寶,不亞於歷史的風流人物,如今雖是和平年代,但它依然是大地的守護者,他守護著中華人民的歡聲笑語!守護著祖國的每一片疆土,是我們值得珍惜和保護的朋友。
它的雄偉壯觀讓我心生敬意!
它的源遠流長讓我心生敬意!
它的英雄史蹟讓我心生敬意!
啊!長城!讓我心生敬意的文化瑰寶,你永遠是我心中偉大的影!
長城的作文 篇5
暑假裡,我參加了北京夏令營,有機會遊覽了居庸關長城,真真正正做了一回“好漢”。
7月9日,我們乘車來到長城腳下,我就被它的雄偉氣勢震驚了。向四周一望,長城像一條巨龍奔騰在群山中,忽而騰空躍起,忽而跌入山谷,令人不得不驚歎古代人民的無窮智慧。
我和同學們大約登了一百多個臺階才登上長城,在城牆上,我發現有一些“凹”字形的垛子,下面還有向下傾斜的小洞,並且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個像炮樓一樣的城臺。我問了一下導遊,導遊說:“‘凹’字形的垛子叫垛口,用於瞭望。那個小洞叫射口,是射擊用的,那個像炮樓一樣的城臺叫烽火臺,上面可瞭望、放哨、射擊,下面可以放兵器,還可以住宿。”
長城上有臺階和平地,總是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坡。上坡讓人爬得吃力,下坡又使人停不下來,容易摔倒。我和同學們走得氣喘吁吁,不得不坐在臺階上休息。這時,我看到遊長城的人真不少,有的手拉手在走,有的興奮得蹦蹦跳跳,有的站在垛口看風景,還有的在拍照片……
我和同學們繼續往前走,我們也手拉手,互相加油鼓勁,把長城游完。我邊走邊想:我走在長城上都很累,建長城的人豈不是更累、更辛苦?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真是既善於吃苦又充滿智慧,我要學習他們艱苦奮鬥的精神。想到這兒,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們終於走完了居庸關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