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兵馬俑作文彙編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兵馬俑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兵馬俑作文 篇1
現在我們來到了一號俑坑,它是三個坑中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長230米,寬62米,總面積約14260平方米。你們看上面已經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四周橙黃色的圍牆連線在一起,這使兵馬俑像一個歷史文物遊覽大廳。大家請看下面,兵馬俑精緻而雄偉,彷彿那時候發生的事情歷歷在目;秦始皇傷財勞民,到處充滿怨恨之聲,他為此常常坐臥不安。先後五次到全國各地巡遊安撫地方。當他最後一次巡遊回來的路上就去世了。秦二世胡核給他建造這大規模的墓。意思是秦始皇也要在陰曹地府裡稱帝。看著姿態各異。數量級多的傭兵就知道他兩的野心是相當大的。
兵馬俑作文 篇2
兵馬俑是一個充滿意義的地方。
兵馬俑講著,以前古代秦始皇怎麼樣打仗的,你看著這些兵馬俑,你會看到他們的心思,有的好像在像什麼時候才能和家人團聚;有的在想家人還好嗎,他們有沒有生病;有的好像在想戰爭什麼時候結束啊。你看到他們,你會想到他們是想趕快結束戰爭回家。
兵馬俑真是一個充滿意義的地方啊!
兵馬俑作文 篇3
今年暑假,我和很多好朋友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夏令營,去西安領略當地的風景和文化。幾天的行程中,最讓我開闊眼界的,是秦兵馬俑之遊。夏令營第三天,我們按行程參觀了秦兵馬俑。天氣十分炎熱,我們在夾得讓人窒息的人堆裡足足排了半小時的隊。頭頂著暴曬我們的白亮得讓人睜不開眼的`烈日,四周毫無遮蔽,但它卻比不上我們對知識的渴望那種熾熱。
好不容易入了館,一股寒涼的氣息撲面而來,我們邊細細聽導遊講解,邊走進了1號坑。1號坑是開發最大的坑,也是最早挖掘出來的坑。1號坑是步兵營,也是軍隊最前端計程車兵。他們面對著東方,面對著敵人襲來的方向,泥質人俑的擺放設計,能讓幾千年後的我們,還能深深體會秦人對勝利的渴望。兵馬俑兵士的容貌各異,表情豐富,身材魁梧,竟能與真人的身高體型一致!它們的髮型、鬍子、鎧甲、武器、足履,無一不嚴格參照真實社會情況,按照不同的等級又有非常相異的細節。比如連兵馬俑的鞋子都有很大學問,我們從中還知道,兵馬俑的鞋尖越高,那麼代表他的官職就越大,所以有“趾高氣昂”這一說法。
1號坑也是兵馬俑數量最多的一個地方,每個兵馬俑臉上的表情都不一樣,有的十分鎮定,沒有半分神情;有的面帶微笑;有的十分嚴肅;有的十分恭敬。這些表情使得兵馬俑千人千面,栩栩如生。
別看從黃土裡挖掘出來的兵馬俑個個顏色灰青,其實最製造兵馬俑的時候,許多人俑身上還是有顏色的。他們主要有紅、綠、藍、黃、紫、褐、白、黑八種顏色之分。比如紫色最尊貴,也最少有,它代表著貴族。我就常想想,那些擁有著威嚴霸氣的神色的兵馬俑,當初就是穿著紫色鎧甲的貴族吧。
那為什麼現在的兵馬俑,看上去都是清一色的?據說,是我們的文物發掘和保護技術沒有到家,在開掘的時候,兵馬俑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出土幾十秒內就被風化了,顏色瞬間消失,聽到這裡,真讓人無限唏噓。
還有一個奇怪的細節:就是每個兵馬俑手型。它們都好像都握著東西,但是細細看來又空無一物。那為什麼他們要做出這麼奇怪的手勢呢?原來他們手上最初的確是握著武器的,到了後來,傳說項羽因為要與劉邦爭奪皇權,所以把這裡所有的武器都拿走了,雖然半信半疑,但也可見兵馬俑至今給人們留下的各種懸念,仍讓人陶醉。
在銅車展廳裡,我們看到了出土的精美絕倫的銅車。在銅車馬1號車上還有著一個奇蹟:大家都知道,金的熔點與銀的熔點是不一樣的,所以到今天,仍難以讓金和銀熔在一起的,但是古代的人卻做到了。一號車上便有這個奇蹟,馬脖子上的項圈便是證明,讓人不得不感嘆中國古代先民的高深智慧!
這次遊覽,讓我見證了奇蹟。感嘆其實古人所擁有的智慧一點也不比我們現代人差,而今天的國人在科研文化領域,卻遠不及古人,然而為了能復原文物的面貌,瞭解我們文化的根基與源流,我們一定還要繼續探索,要相信,古人能做到,我們也必能做到。
兵馬俑作文 篇4
暑假已經到來,爸爸媽媽給我準備了一個大禮物——帶我去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看兵馬俑。
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能親眼看一看,可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啊!
我們跟隨講解員叔叔來到了一號坑,哇塞!這裡有好多兵馬俑啊!一列挨著一列,一行挨著一行,星羅棋佈,就像是電視上看到的古代軍隊一樣,壯觀極了!雖然有些兵馬俑已經支離破碎,但是仍然惟妙惟肖。你們可不要小瞧這一個個兵馬俑,這些兵馬俑出土的時候都是碎渣渣,是工作人員一塊一塊把它們拼起來的,最長的甚至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呢!
緊接著,我們來到二號坑,講解員叔叔說,這個二號坑啊,不看傷心,看了更傷心。果然,我們看了以後確實很傷心,因為裡面什麼也沒有。其實,也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因為兵馬俑出土後受到空氣氧化會褪色損壞,而我們目前的技術無法對它們進行保護,所以,在挖掘後就及時回填了,所以我們就只能看到一垛垛黃土堆了。
三號坑裡大約有十幾個兵馬俑,幾匹戰馬。講解員叔叔說,這裡類似於打仗時的指揮部,所以,這裡大部分都是將軍或者是軍官。透過介紹,我還知道了怎樣區分兵馬俑的官階,你們知道嗎?告訴你們吧!帽子越高,官越大,鎧甲上的鱗片越密,官越大,鞋頭翹得越高,官也越大。你們猜對了嗎?
七月的西安,驕陽似火,氣溫高達三十七、八度,從兵馬俑博物館出來,我們汗流浹背,渾身都已經溼透了!今天來兵馬俑的人特別多,很多都是中小學生,也有很多外國友人,他們跟我一樣,對這段歷史很感興趣卻並不十分了解,所以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兵馬俑參觀,讓全世界的人都能瞭解兵馬俑這個世界第八大奇蹟,讓中國文明傳揚世界!
兵馬俑作文 篇5
大家好,我是安導遊,今天由我來帶大家參觀銅車馬展廳。
1980年12月份,考古學家挖出了兩架彩繪銅車馬。當時,它們被埋在七米深的坑裡,外面有一個木槨裝著,因為年代久遠,木槨早已腐朽,壓碎了裡面的銅車馬。其中的一輛銅車馬碎成3000多片,經過專家八年的修復,於1988年正式對外展出。另一輛銅車馬則碎成1500多片,經過兩年的時間,專家們使它換髮出原有的光彩。
看,這就是一號銅車馬。它在古代被稱為高車,也就是立車。因為駕馭這輛車的馭手要保持站立的姿勢。這輛銅馬車的作用等同於現在的開道警車,馭手則是現代的高階警備員,保護後面的二號銅車馬。
如果說一號銅車馬是警車的話,那麼二號銅車馬就是一輛豪華舒適的國家元首轎車。二號銅車馬又稱為安車,因為駕馭這輛車的馭手要保持跪坐的姿勢,可見車主人的身份之高貴。
我們都知道,青銅主要是銅和錫的合金。含錫量高,硬度就高,比如製作武器,需要硬度高的青銅。含銅量高,韌性就高,比如製作銅車馬的韁繩,需要韌性強的青銅。20xx多年前的秦代工匠應該還沒有什麼化學方程式之類的知識,他們是如何掌握這些成分比例的呢?這既是一個留給後世的未解之謎,也是中華民族具有光輝燦爛古代文明的見證。
謝謝大家,我的講解結束了,請大家自行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