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600字> 三國讀後感600字作文

三國讀後感600字作文

三國讀後感600字作文

  《三國演義》就是一盞奇特的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燈,小編收集了三國600字,歡迎閱讀。

  三國讀後感600字作文【一】

  讀了《三國演義》三遍,總是全神貫注地沉入驚心動魄的大戰之中,百讀不厭,使我受益匪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古典名著。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歸一發生的一系列驚天地泣鬼神之作。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張飛的勇猛,關羽的忠義,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當屬關雲長,他雖然為人驕傲自大,以致敗走麥城,但人無完人,尚且他為人忠義,武功超人。與劉張桃園三結義,曹操打敗劉備時,關羽因帶著二嫂,又被張遼說動,約法三章:降漢不降操、準時給糧、一旦發現劉備行蹤,即刻離開,然後投降,足以見雲長之俠義,無愧“一世梟將”之稱。他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刀光劍影處,唯其獨尊!

  諸葛亮是我在《三國演義》中又一欣賞的人物,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他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未出茅廬,就已定天下三分。他火燒博望坡,借東風,草船借箭,巧擺八陣圖,空城退敵……足以見其神機妙算,但魏延一生為蜀漢立下汗馬功勞,卻稍有冷淡,以致其造反,錦囊殺魏延,卻小有不妥。

  《三國》給予了我太多,我只有一句話要說:多行不義必自斃。

  三國讀後感600字作文【二】

  在今年的寒假中,我看了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張飛、關羽、劉備等人。而最被我看中和佩服的是關羽和諸葛亮。

  關羽,長鬚飄飄、青衣青袍,手持青龍偃月刀猶如青龍飛舞。他不但武功高強而且還講義氣,可能就是這個原因所以社會和警察局裡的人都會去拜他把!在《三國演義》裡記載,一次在和曹操打戰時因為帶著二嫂,又怕曹操的'人傷到二嫂,不得不投降於曹操。後來曹操賞賜了赤兔馬給他。他得到赤兔馬後趕緊帶上二嫂去找劉備,在找劉備時突破了曹操設下的種種難關最終找到了劉備。所以有了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這個故事。這不就是為了兩個字“義氣”嗎?

  諸葛亮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啊!而且他足智多謀還為劉備出謀劃策。劉備有了他,定荊州,收兩川,平南蠻開三國之功業。什麼赤壁之戰啊,草船借箭啊,還有空城計!各種各樣的戰役,差不多都是百戰百勝的。在空城計中他只用了400個小兵就把15萬個敵人嚇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最後跑逃。在赤壁之戰中,利用風力,把曹操幾十萬大軍都烤沒了,還在華容道,捉放曹操算準曹操要走的線路,一一派人埋伏,使曹操狼狽不堪。但是我認為,諸葛亮真正的“智慧”在於他的神機妙算:在草船借箭中在有霧的情況下使十幾條草船輕而易舉地向曹操“借”借來了十萬多支箭。總而言之,我認為諸葛亮的確使一代奇才,不愧稱為“臥龍”。

  同學們,你們也一起來品嚐《三國演義》的精彩把!

  三國讀後感600字作文【三】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頓時有感於懷。

  人們都認為三國是在公元190年到公元280年這90年裡,實際上真正的”三國是在“三分天下吳蜀魏”那個時候,但要是隻寫真正的三國,那麼曹操和其他三國名人就沒有出場的機會了,《三國演義》也就沒有那麼好看了。

  梟雄,也就是兇猛的英雄,最先想到的就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更令他威風八面,加上他平時南征北戰,在人們心中自然會成為梟雄。他的基本策略是招降納叛,因此他得到了人才和武將還有許多他想要的東西,但是,曹操隨著自己的發展,野心也開始膨脹,從梟雄搖身一變成奸雄,從騎都尉升到丞相,就差沒當皇帝了。當我看完曹操的事蹟後,再回顧他以前的事,不得不承認他很了不起,是一個真正的梟雄。

  很多人都說劉備是梟雄,我卻不這麼認為,曹操每次打仗都是衝在前面,劉備就很少出馬,但他戰黃巾,鬥呂布時,他打的很英勇。劉備是靠著諸葛亮和那一群大將奪得了一片天地,皇叔的稱號和攜民渡江的事再加上他的武將豐功偉跡,在人們心中真不知道他的人氣和地位飆升到什麼層度。

  孫權是個好皇帝,可“藉兄父之基業”這幾個字使他很難堪,但他帶兵打和政治方面都很卓越。在《三國演義》裡孫權既沒有曹操那麼兇猛,也不像劉備那麼懦弱,因此名聲比較好,活得比曹操和劉備長,使得吳國的壽命長。

  匆匆忙忙地趕了一個下午,沒打完,也打不完,過不,看在我是新手又打字辛苦的份上,還是饒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