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麵作文600字9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和麵作文600字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和麵作文600字 篇1
每當我看到那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麵條時,我就會想起我的媽媽
為什麼我會想起我的媽媽呢!
那是一件讓我受益一生的事情,還是開學的時候發生的,那時候,是有些涼涼的,所以,媽媽每天早上都會為我煮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以後他再去上班。
可是開學後一個星期的早晨,我照樣吃完媽媽為我做的麵條然後去上學,到了校門口,門還沒有開,於是我在開始四處搜尋同學,走到馬路旁,我看到了,幾個同學在那,並且手裡拿著剛做好的手抓餅,,我走上前向他們打了個招呼,我又奇怪的問了他們:“你們每天早上都在校門口買飯吃嗎?”
同學們聽說後笑了笑,然後不以為然的說:“那當然了,我爸爸每天都給我50元錢當我的零花錢,我不在這買飯我也花不了呀!”
我心裡聽了這話後很不平靜,心裡想:媽媽每天早上為我做麵條,是為了省錢嗎?又說我在外面吃也花不了多少呀?於是這件事一直在我心裡讓我很氣憤。於是,上午第幾節課我一點也沒有聽進去,而且,做的練習和試卷我都錯得一塌糊塗。
第二天,媽媽照樣為我做了麵條,可是我並沒有吃,而是拿著我的零花錢去校門口買手抓餅,那天,我在同學們面前炫耀了一番,同學們看到了後也很羨慕我,我心裡暗暗的高興。往後的幾天,媽媽也不為我做麵條了。而我也拿著我的零花錢一直去校門口買早飯,
可是,那時畢竟還是很涼的,風很大,學校門口也沒有屋子,我每天都站在門口吃,導致了我受涼和感冒了,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也沒說什麼,只是帶我去醫院吊了鹽水瓶,把我什麼都安頓好後她回家了,等我完後吊他才來接我,可中途媽媽也沒有和我說過一句話。這時,我醒悟了:
媽媽愛我就像那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麵條。
我以後不再這樣做了,,媽媽每天冒著上班遲到的風險來為我做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就是想讓我吃美味又有營養的早餐。可是我卻不領情,還是執意到學校門口買那樣沒有營養的早餐,就只是為了在同學面前炫耀一番。
和麵作文600字 篇2
我最喜歡的食物是鉸子,昨天晚上我對媽媽說想吃餃子,可能是媽媽心情不好的原因吧,就對我說,想吃就自己去和麵吧。我聽了媽媽的話就有些賭氣的說,和麵就和麵,我也不是不會。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呀。雖然說我沒有和過面,但是在家見媽媽和過面。所以我也大概知道需要什麼東西,怎麼才能和好面。
說起來簡單,但要是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和麵的第一步是:準備食材,首先找一個大盆,準備水,準備麵粉。現在就可以開始和麵拉!第二步是把面放在盆裡倒一點水用手去攪,不好,面粘在手上了,就想著把面給弄下去,就在面上搓,可是越搓粘在手上的面越多,這下該怎麼辦呢?於是,我就開始閉眼想想媽媽以前和麵是怎麼處理的,先倒點水,把所有的面都攪拌在一起,慢慢的面開始成坨,再慢慢的揉揉就快要成塊了。對了,就是這樣的,於是,我就多倒點水,把所有的面都揉成團,然後再慢慢的揉,快要成團了,就把手上再沾點水,然後再在面上粘粘,就把手上的面給粘走了,多粘幾次就把手上粘的乾乾淨淨了。下面就是第二步,先把面放在盆裡醒一會,這樣面吃起來更筋道。然後把面切成小塊,開始揉成條形狀,切成一小團一小團的,好擀成鉸子皮。
媽媽看到我和的面,笑著說,兒子真的長大了,都是會和麵了,真了不起。我看到媽媽笑了,心情也好起來了,就催著媽媽快點來包鉸子,爸爸和好餃子餡,就和我們一起包鉸子,吃著自己和的麵包的餃子感覺特別的香。真是應了那句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以後再想吃餃子就可以自己動手包了。
和麵作文600字 篇3
凡事都有第一次,如:第一次溜冰,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炒菜……而我今天要為大家講的則是我第一次和麵。
“今天中午吃麵條哦!”正準備做飯的媽媽告訴我。這時,我心中不禁掠過一念:媽媽這麼辛苦,不如我幫媽媽和麵吧。
說幹就幹,我找到媽媽平時和麵的盆,放了兩碗麵,又加了好多水,便挽起袖子開始和了。和了一陣,我感到不對,心想:這面怎麼越和越稀了呢?平時看媽媽會和成一個又大又圓的麵糰,可我怎麼會和成這樣呢?我停止了和麵,對了,媽媽平時不是遇到水多的時候會加麵粉嗎,不如我也試試!於是我又舀了兩碗麵,又開始和起面來。
和著和著,我感到手上粘了很多面,怎麼拿也拿不掉,看來面還是少,我又加了一碗麵粉,將手上的面搓在面上,繼續和。可是,我再一次面臨難題,那就是麵糰和不起來,是不是面太多了?我頓時“狗吃刺蝟——不知如何下手”。思索半天,我又想到了一條錦囊妙計,那就是——加點水。因為面太稀要加麵粉,面太乾不就該加水了嗎?我立即又放了一些水,不過,這次吸取教訓,儘量一點一點地加水,面總算不是那麼調皮了,我不禁沾沾自喜,這下媽媽一定會很開心的,因為我總算和好面了!
“媽媽,我和好了!”我大聲說道,“快來看看!”媽媽半信半疑,走過來一看,頓時哈哈大笑,我百思不得其解。媽媽彷彿看透了我的心思,說:“看你和了這麼大一塊麵,你想讓咱們吃上幾天啊?不過我還是很開心的,畢竟這是你的一件成功品嘛!”我擺擺手,說:“凡事都有第一次,做的次數多了就學會了呀!”媽媽點了點頭。
雖說和麵這件事看似簡單,做起來卻很難。正如人們所說的“說時容易,做起來難”。不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
和麵作文600字 篇4
皮球、氣球與麵糰有什麼關係?皮球是玩的,氣球是看的,麵糰是吃的,不過它們卻可用來引喻、砥礪人生。皮球是用橡膠充氣,彈性十足,愈用力拍反彈愈大,壓力愈大,跳得愈高,可是汽球雖然也是充氣的,卻因表皮太薄,禁不起用力拍打,用力擠壓容易破裂,或洩氣消失。
中國人愛吃麵,面需先用麵粉搓揉成麵糰,再將麵糰拉成寬細不同的麵條,麵條的韌度來自麵糰的內心,韌度決定口感的好壞,也就是愈有韌勁的麵糰,拉出的面愈好吃。
麵條要韌,靠搓揉的功夫,好的制面師傅能把麵條無限延長,我國甘肅有位參加搓面比賽冠軍師傅,搓出面條長度可由烏魯木齊延長到山海關。如果麵條韌度不夠是無法拉出這樣的長度,這是經驗的累積,功夫的修練。
人的性格亦是如此,有人像皮球,外界的壓力愈大愈奮發向上,環境愈惡劣則愈勇敢堅強;但有人像氣球,不堪一擊就破碎,不禁一刺就消沉。
人的心性有的像麵糰,愈搓愈柔軟,愈搓愈有韌性,搓揉之間無限延展,不會為外界打敗,但也有人修練不足,毫無韌性、展度,一遇挫折就全面癱瘓。
皮球和麵團都是圓的,皮球的彈性在表面,麵糰的韌度卻在實心,因此為人如果外表像皮球,愈受打擊、愈受壓力則跳得愈高,而內心像麵糰,搓得愈精,揉得愈透,韌性愈強,面子裡子都有實力,人生無往不利、無難不摧。
如果說生活的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那麼韌度就可決定深度。你有皮球般的彈性,有面團般的韌性嗎?如果有,人生就會愈挫愈勇,無畏艱難;如果沒有,那就好好修練,努力精進,在風風雨雨的人生道路上就不會搖搖擺擺、蹣跚而行,但千萬不要像氣球一樣,飄浮而軟弱。
和麵作文600字 篇5
廚房裡有一個雞蛋和一片面包。
雞蛋很瞧不起麵包,總是斜視對著它。有一次,雞蛋傲慢地對面包說:“不知道羞恥的傢伙,我的殼又硬又光滑,那像你又輕又軟沒有一點骨氣,真是個軟弱的傢伙。”麵包一聽,怒火心中燃燒,不服氣地說:“和我比?你這個形單影隻的`傢伙,你有什麼了不起?你看我朋友有多少。”麵包用手指著草莓醬和花生醬。
“哼!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一個草莓醬和花生醬嗎?”說著,雞蛋一陣風似地向廚櫃滾去。誰也不知道這雞蛋想做什麼。
等大家明白過來時,麵包大聲地喊起來:“不要!不要!”原來,雞蛋趁草莓醬和花生醬不注意時,用力向他們撞去,草莓醬和花生醬沒注意,沒站穩腳跟,“啪”一聲掉到地上,摔個粉碎。麵包想伸手去拉它們可哪來得及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陪伴著自己的兩位朋友死了。麵包非常後悔,自己不該和這樣的雞蛋爭執,導致雞蛋變瘋狂了,把自己的朋友害死了。
他也惱火了,瘋狂地向前飛奔,準備把這個可惡的破雞蛋從臺上撞下去,讓它摔個粉碎。就在這時,精美的瓷碗攔住了它,對面包說:“別生氣了,對於這樣的傢伙主人會收拾它的,你沒有聽說過‘多行不義必看顧斃’嗎?而且,草莓醬和花生醬自己在櫃子邊沿,沒注意安全也是不應該的,那一陣風也會把它們吹下去的。”“可,你看那小人得意的樣子,真的是要把我氣死了。”麵包憤憤不平地叫到。“嗨,退一步海闊天空,雞蛋這樣狂妄最終是會把自己埋葬的。”
瓷碗的話還沒說完,一陣風吹過,把得意洋洋地雞蛋吹了一個360度滴溜轉,然後就滾落到洗手盆裡,摔碎了。
廚房又恢復了平靜,不過,從那天之後,麵包再沒有像往常那樣活潑,它變得非常孤獨沉默,因為它覺是是它害死了兩個好朋友。
和麵作文600字 篇6
作家吳淡如在談到“有夢就追”這四個字時,同時也說了一段話,大意如下——能阻礙你的絕不是你處在了不對的位置,而是你的惰性。
的確如此。如果你有夢想,而現實卻完全和你的夢想沾不上邊兒。比如你想當律師,卻幹著老師的職業,一天沒事就得備課,上課上煩了就拿學生出氣,教不好書,評不上獎金,到頭來再怪命運多舛,馮唐易老,怨恨現實。與其這樣,還不如好好教書,業餘積點時間努力攻克法律基礎知識。這樣才是追夢的態度。
我們不能為了追夢就扔了手裡的麵包,更不能在扔出的麵包被狗吃掉,而夢想還沒有實現時,就說夢想還不如狗嘴裡的骨頭值錢。
我們大可以相信夢想終會換來麵包,但是在夢想還在雛形之際,我們必須兢兢業業,不屈不撓。 要知道追夢之人其實都是賭徒,越願意奮鬥越願意付出心血的人,贏的機會才越大。
多少畫家,一生辛勞作畫,春蠶到死絲方盡,卻依舊不聞不名。運氣好的,即使藝術創造強如梵高,竟也死後才成名。沒有機遇,成名、成為大家真是太難。但這些還都不算, 要在一方面強於他人,還須苦心鑽營,別人睡覺、放鬆時,追夢的人,他們必須拋卻六根雜念,戒七情六慾,離開三教九流的薰染,完全融入一件事情上去,忘我地追尋那個頗有些孤寂的夢境。
難是肯定難。但這樣才是追夢。
更難的是,他們要用夢想換麵包,這是難上加難。
而那些扔掉原有的麵包跨行追夢的人,則是難於上青天,這叫極難。
吳淡如說到,夢想不可決定於“一念之間”。確實如此,那些跨行成功的人,在沒有追夢前就已經深諳另一個行業的門道,他們已經不茲不倦地補充了比別人更多的資源,在學習的過程裡擁有了非比尋常的毅力,所以他們有資格追夢並完成夢想。他們的追夢之路絕不只是一個念頭,而是在洞悉了自己的能力,深掘了專業技能,再把握住了難得的機遇後,才順利鋪就的。
鋪就好了追夢之路,前行時自然少有阻礙,即使風雨兼程,也無須擔憂,勇往直前即可。
和麵作文600字 篇7
昨天,我坐公交車去上課,在車上,我目睹了一件事。
在旁邊的座位上,一位婦女在教一位大約四、五歲的孩子背誦唐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她每唸完一句,孩子也搖頭晃腦地念一句。“小小年紀就會背詩,真厲害!”周圍的乘客紛紛向男孩投去讚許的目光。
這時候,我看見小男孩的手裡拿著一個麵包。大概是吃飽了吧,他手裡拿著的麵包隨著汽車的顛簸落下了許多面包屑,落在了他的衣服上。那位阿姨見此狀,便對孩子說:“還吃(麵包)嗎?不想吃了,就扔掉。看,衣服都被你弄髒了。”說著便把小男孩手裡的麵包扔進了垃圾桶。然後,她又接著教孩子背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孩子也念:“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時,那位阿姨說:“好了,我已經教完你了,你背一次。”“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誰知……”阿姨說:“是‘誰知盤中餐’。來,你再背一遍。”男孩便重新開始:“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粒粒……”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又忘了,真可惜。阿姨不耐煩了:“是‘粒粒皆辛苦’,就是告訴我們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我們要愛惜糧食。”小男孩又從頭開始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粒粒……”又是這裡斷了。阿姨生氣了:“你這個豬腦袋……”聽到這句話,小男孩委屈地哭了起來,阿姨大聲說:“自己記不住還有臉哭!?”男孩看了看垃圾桶裡的麵包,周圍的乘客也都用異樣的目光看著阿姨。那位阿姨也慚愧地低下了頭。
現在,車廂裡除了小男孩偶爾的抽泣聲,阿姨的安慰聲,麵包與垃圾桶的碰撞聲,一片寂靜。
看到這裡,我也不由得想問一句:家長這樣言行不一的表現,會把孩子帶到哪裡去?
和麵作文600字 篇8
從前地球上只有兩個國家,蛋糕國和麵包國。
和現在的社會一樣,國家落後了就會吃虧,誰也不想吃虧,可兩個國王的想法卻不一樣,蛋糕國王認為只有學習好,才能為國家作貢獻,別的東西都不重要;麵包國王認為學習是重要,可學習並不是一切。
因此,兩國的教育截然不同。蛋糕孩子們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吃飯時它們不會自己吃,而是在學習,等著父母把飯拿到口邊。要下雨了,衣服還在外面晾著,父母又不在家,它們也不會把衣服收一收……除了睡覺外,它們從未停止過學習。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書呆子。
麵包孩子們要比蛋糕孩子們輕鬆一些。每天的作業完成後,就去公園玩玩,或是叫上好朋友一起玩遊戲,還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家務。他們的生活從來都是自理,更不會讓爸爸媽媽喂,他們雖然學問不比蛋糕孩子多,但生活很快樂。
幾十年後,兩國的孩子們都長大成人了,而那些當年的父母都老了。蛋糕孩子們都學得很深了,他們可以一天就畫出一張汽車圖紙;二天就畫出一張火車圖紙;三天就畫出一張飛機圖紙;四天就畫出一張火箭圖紙……這似乎聽起來不錯,可問題出來了——全國人都懂,可沒人會做,就算是相關的所有條件、材料都有,他們也不會拼,更何況材料如何來都不知道。他們都會說不會做,他們的科技永遠都無法前進。麵包孩子們呢?雖然十天都不能完成蛋糕孩子一天的東西,可十幾天後,他們還是完成了,並能把它們做出來了。因此,麵包國的科技不說快慢,至少在不斷進步。
你是想像蛋糕孩子一樣呢,還是想像麵包孩子一樣?
和麵作文600字 篇9
我喜歡吃麵,每每家裡做麵條,我都特別高興,也經常在擀麵條的時候打打下手。吃著光滑筋道的麵條,別提有多滿足了。
寒假裡,我決定要一個人獨自做碗麵條。做麵條首先是要和麵,以前我只是看著媽媽和麵,自己卻沒獨立嘗試過。回想著媽媽和麵的情景,我把三大勺麵粉放進和麵盆裡,再用碗往盆裡倒水,一個不留神,一碗的水全都倒進去了、。心想,這下糟了。我趕緊又盛了兩勺麵粉去拯救它,然後開始用手和麵,不一會新加去的麵粉就被吸收乾淨了。我滿手稀塌塌的麵疙瘩,怎麼搓也搓不乾淨。我有些不知所措,連忙向奶奶求救,奶奶說:“你放的水太多了,得再多加幾勺面,還是我來吧。”我擺了擺手,說:“奶奶,我知道該怎麼做了,讓我再試試吧。”奶奶無奈的搖了搖頭,走出了廚房。
我又先後幾次往面盆里加麵粉,慢慢揉搓,終於面不再是稀塌塌的了,而是一個軟軟的麵糰。我準備用麵條機擀麵條,可是麵條剛被面條機擀出來,麵條卻斷了。我又試了幾次,結果還是一樣。我又去請教奶奶,奶奶說:“當然會斷,麵糰太軟了,還擀不了麵條。必須得繼續揉,直到麵糰變硬,表面光滑的時候才能擀麵條。要不我來吧。”我恍然大悟,擺擺手說:“奶奶我懂了,讓我再試試吧。”
我繼續揉著麵糰,手腕痠痛痠痛的。這才體會到媽媽平時做麵條的辛苦。
終於,麵糰揉好了。揉好的麵糰表面十分光滑,手機一摁,充滿了彈性。看著這樣的麵糰,我的心裡很是高興。
之後,奶奶對我說,往面盆裡倒水的時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分寸,先倒一點水,然後開始揉,水不夠就再倒一點,這樣就不會出現剛才那樣的情況了。
其實,我們做事也正是這樣,認真仔細,注意分寸,一步一步慢慢來,切不可貪心。這樣,我們才可以和出好的麵糰,吃到更有味道的麵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