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500字> 弘揚廈門精神徵文500字

弘揚廈門精神徵文

弘揚廈門精神徵文500字

  “誠毅、忠公、勤儉、革新”是不朽的嘉庚精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弘揚廈門精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弘揚廈門精神_範文1】

  學習《陳嘉庚辦學》這篇課文後,一個傑出的愛國華僑領袖和著名的大實業家的形象深深地觸動了我幼小的心靈。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陳嘉庚衣錦還鄉時,發現自己小時候唸書的私塾關閉了。一打聽,原來因為貧窮,很多孩子對那點微不足道的學費依然只能望天興嘆。於是,他毫不猶豫地要拿出自己遠涉重洋、苦苦掙來的積蓄,可妻子猶豫不決,但在陳嘉庚的耐心勸說下,她終於被說服了。於是學校紅紅火火地辦起來了,陳嘉庚先生聽著琅琅書聲,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就這樣將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源源不斷地寄回家鄉,興辦了許許多多的學校!讀了這篇課文,我被陳嘉庚關愛孩子、熱愛教育、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精神深深感動了。陳嘉庚的故事雖然在歷史長河中只是滄海一粟,但他塑造的形象確實無比高大的,在於陳嘉庚先生商海弄潮的偉大成就,更在於他那被人津津樂道的情繫家鄉、心繫教育的偉大愛國情懷!在萬眾一心努力實現中國夢的今天,依然有著數不勝數的像陳嘉庚這樣的人,他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嘔心瀝血,貢獻了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我們要像他們一樣,做一個熱愛祖國的好學生。現在,我們要發揚陳嘉庚的那種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精神,發奮讀書,爭取學有所成,早日報效祖國!

  【弘揚廈門精神_範文2】

  有一個人,是著名的愛國領袖,成長於鄭成功抗清復明的故壘;有一個人,一生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為辛亥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就是偉大的陳嘉庚先生。

  陳嘉庚出身於1874年10月21日,雖身處南洋,但一直心繫祖國。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南洋華僑籌賑南僑總會,在新加坡成立。他自己帶頭捐款,還組織各類活動。近一年,南洋華僑就向祖國匯款3。6億多元。

  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失守後,我國對外交通涉於癱瘓。對於新建的滇緬公路,不但需要大批軍運氣車,而且急需大批熟練的司機和汽車修理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總經理,請陳嘉庚先生代招南僑機工。招到了南僑機工,陳嘉庚先生還一方面號召華僑捐款捐物,購買大量汽車和軍需物品,另一方面還親自到南洋各地去演說動員。同年12月18日,首批南僑機工回國服務團80名成員在新加坡集中出發。陳嘉庚勉勵大家:“你們是代表千萬華僑回國服務的,一定要堅持到底。”

  陳嘉庚先生為祖國貢獻了多少,付出了多少,誰也不知道,因為他無時無刻都在為祖國貢獻和付出。在我的心中,陳嘉庚先生已可以與毛主席平起平坐,甚至比毛主席還要更上一層樓,因為沒有一個人能像他一樣為祖國付出這麼多!

  【弘揚廈門精神_範文3】

  在美麗的廈門,有一個美麗的學村,那就是集美學村,她是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興資建立的。

  集美學村最具代表性的學校是集美中學,紅磚綠瓦,面朝大海。被美國尼克松總統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學校”。

  走進校門,隨著刻在大理石碑上的校訓“誠毅”兩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映入眼簾。我看到了17歲的陳嘉庚漂洋過海,南下打拼創業時的情景:由於他父親生意失敗,欠債20餘萬元。陳嘉庚接受父親家業時。新加坡當時的法律規定“父債子免還”,但陳嘉庚卻認為:“人要以誠為本,中國人取信於世界,決不能把臉丟在外國人面前!”,決心代父還清債務。陳嘉庚艱苦奮鬥了4年,終於連本帶利還清了父親所欠的債務。

  正是秉承著“以誠待人,以毅做事”的“誠毅”二字,讓陳嘉庚生意興隆、事業發達,成為了東南亞工商鉅子。我更看到了:“誠毅”二字,幾十年來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集美學子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看見那屹立在集美學村的陳嘉庚雕像,我彷彿看見了陳嘉庚先生在祖國貧窮落後、災難深重的`時刻,發出了“國家之富強······教育是立國之本。”的呼號。看見了他為了國家進步,傾盡他在海外艱苦創業,勤儉積攢的資財投入到家鄉的教育事業中去的拳拳愛國之心,他舍盡家財為眾生的崇高風範,他的教育興國之志與興學報國的高尚品德,激勵著我們努力學習,掌握現代科技,為國家的未來做貢獻。

  在鐫刻著毛主席“華僑旗幟、民族光輝”題詞的石碑前,我看到了硝煙瀰漫的盧溝橋,在那戰火連天民族危亡之時,遠在南洋的陳嘉庚先生慷慨陳詞,奔走呼號:“國家危難,我等救國有責!”他以拯救國家危難為己任,帶頭捐款獻物,聯絡南洋各地華僑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把募捐到的資金財物源源不斷地送回國內,並組織技工義勇隊奔赴國內,為抗戰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忠公謀國、無私無畏”的愛國情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時刻提醒著我們永遠要把自身的追求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

  “誠毅、忠公、勤儉、革新”——這不朽的嘉庚精神,激勵著肩負祖國未來的我們,為了國家更加富強,認真學習、努力奮鬥,為了中國夢圓,開拓進取,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