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學作文900字合集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學作文900字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學作文900字 篇1
愛是一種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也是讓你誤解父母的來源,更是人生中擁有無窮力量的力量源泉。
其實,父母表示的一件事,哪怕是一個細微的動作都能表達出一個東西------那就是愛,只是表達的方法不同,父親有時會在訓斥中默默地表達出,而母親卻在你受到挫折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著你,鼓勵著你,不讓你在這兒跌倒,父母!父母!他們任勞任怨,千辛萬苦的為你操勞,供你學習,供你看書,還供你們吃穿,父母無時無刻不在你身邊支援著你,扶著你,不讓你在成功的道路上跌倒,與此同時父母也在幫你改正不足之處,這就是父母的愛!
父親的愛常常使我們對父親恨之入骨,回頭再來品味卻有不同的味道,就像哪個星期一的那件事一樣:星期天時,我的母親臨時臨急洗了校服。晚上我說:“媽,沒穿校服進不了校門。”母親把校服拿到浴霸下烘,星期一好不容易弄乾了,我穿上了校服,父親說:“今天冷,不要穿校服穿其它厚點的衣服。”我知道父親是為我好,但我又想起了不穿校服不能進校門,於是我拒絕了,父親開車送我,一路上我們的心情一點兒也不愉快,當到進校門的小路上,突然,父親帶了些怒火對我說:“現在,你數著有多少人沒穿服,我一路上心裡一直得意洋洋——這一路上的人都穿著校服。突然,在一個轉彎處,我看到幾個小男孩穿著棉衣棉褲,父親這時火冒三丈,但用心平氣和地語氣說:“這幾個小男孩怎麼沒穿?”“嗯?”“回答我說的話。”父親似乎提高了嗓門,幾乎到極點,我被審得啞口無言,到了校門又見幾個沒穿校服的小男孩走進校門,頓時,我愣住了,似乎我的嘴像是凝結住了,父親這時簡直就是火山爆發,父親的怒氣直逼臉,臉氣得紅如棗子,父親把嗓子提到了嗓子眼對我說:“為什麼他們沒穿,還能進校外校門?為什麼?”我這時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他
們把校服穿在裡面,一個女孩子孩走過,她校服確定沒穿,可她卻進了校門,她打消了我的念頭,我只好紅臉下了車,說了聲“再見”——我希望這樣能緩解父親的怒氣。我走進了教室我一直悶悶不樂,可我又裝著對同學微笑,可心裡卻一直怨恨父親,直到中午回憶這事覺得父親這是關心我,更是一種對我的愛。現在我回憶這事認為父親是一種高尚,因為父親用這種表達對我,父親也肯定知道會引起我對他的怨恨,他卻承受著我對他的怨恨,因此我認為父親愛是一種高尚。
今年我十一歲了,父母的種種的愛也是許多,可以說這是我們家的“家常飯”,我對想說的心裡話一直憋在心,都快爛了,我就趁現在說出來吧,父親!母親!是您們用辛勤的汗水培養了我,您們是辛勤的園丁,而我就像您們培養茁壯的小花,在您們的擁抱下存活,春天,您們為我在百忙之間抽出一線時間為我送傘;夏天,我在您們的擁抱中進入睡眠,是您們不停地搖擺著扇子;秋天,是誰在我十二點鐘病時送我上醫院,是您們;冬天,是您們在被窩裡躺熱,我不再懼怕寒冷來襲。父母是您們為我創造出一個個舒適的條件,這就是我們偉大的父母啊!
父母的愛是永遠不會偏的稱,但同學們要注意,父母的愛不能讓你一生享用,你注意把握好你的方向,不能讓自己誤入歧途。
小學學作文900字 篇2
孝親敬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父母對子女有養育之恩,子女對父母應當孝敬,也是我們為人子女應盡的義務。
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要養成尊敬父母的習慣,對父母講話要有禮貌。孝親敬長不僅要求我們去付諸具體的行動,還要求我們學習與長輩的相處之道。父母閱歷豐富,見多識廣,有許多寶貴的人生經驗。他們的話,對少年兒童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此,我們小學生要聽從父母的勸告指導,即使有些同學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也不可以瞧不起父母。有時由於父母不太瞭解實際情況,批評不太準確,也要好好向父母說明事實真相,而不可以頂撞父母。彬彬同學有寫日記的習慣,他每次寫完日記後總是很小心地把它放在自己的書桌抽屜裡,不想讓爸爸媽媽知道。可是有一天,他放學回家時,恰巧看到媽媽正在看自己的日記,他非常生氣,衝著媽媽嚷道:“你真討厭!誰允許你看我的日記了?”說完還將媽媽推出自己的房間……後來彬彬發覺自己有些過分了,想要和媽媽“重歸於好”,該怎麼辦呢?除了行動上孝敬父母,我們還要學會理解、寬容父母。當和父母發生衝突時,應當保持冷靜,好好地和他們溝通。
我們每天上學和放學回家時,都應與父母打招呼。如“爸爸、媽媽,我上學去了”或“爸爸、媽媽,我回來了”。外出時,也要告訴父母去什麼地方、大約什麼時間回來。如遇到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回家,可託同學、朋友捎口信告訴晚回的原因,如條件允許,可給父母打個電話,以免他們擔心。自己的同學、朋友來訪時,要主動向父母介紹,與朋友玩耍交談,聲音不能太高,以免影響父母的工作和休息。自己在學校裡的學習情況及表現,與同學交往的情況,以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都應經常與父母交流,以增進彼此間的瞭解,這樣既能消除兩代之間的隔閡,還可以得到父母的幫助和指教。遇有升學、填報志願等,應主動同父母商量,充分徵求並尊重他們的意見。當自己向父母提出種種要求時,要考慮到家庭及父母的具體情況,當父母不能滿足你時,要體諒父母,不能又哭又鬧,糾纏不休;更不能生氣怨恨父母,以不吃飯、不上學等行為要挾父母,使父母為難和傷心。
當父母工作緊張或身體不適時,徐雪同學非常關心體貼父母,幫父母做家務事,自己的生活自己料理,以減輕父母的勞累。當父母工作或出差歸來時,自己可為父母送上一杯清茶或端上一盆洗臉水,這都會給父母帶來莫大的安慰。
遇到節日或父母的生日,用自己的零花錢給父母買一件小小的禮物,或自己動手製作一張賀卡,寫上你美好的祝願,或者衷心的感謝,或者申請的思念,都會使父母感到愉快和幸福,並加深同他們的情感。
小學學作文900字 篇3
國慶節期間,爸爸媽媽帶我去了我們祖國的首都----北京,使我有機會親身感受了萬里長城的雄偉壯觀。
我們乘坐滑車緩緩地上到了山頂,下車後,眼前就是那雄偉的.八達嶺長城了;一想到那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詩句,我們馬上勁頭十足,紛紛迫不及待地爬起了長城。
開始,我們都爬得很快,但不到一會兒功夫,我就已經筋疲力盡了,只得緩步前行。長城邊牆上到處都是一米寬、一米高的牆垛,學名稱為“箭垛”。在每個牆垛的下方,都有一個正方形的瞭望孔,以供古代計程車兵們打仗時窺探敵情之用。“箭垛”之間還留有長條形的射箭口,用來射殺敵軍。長城上的風實在是大的嚇人,吹得我連站都站不穩;長城上每隔一段距離都會有一座不太高的城樓堡壘,都依山而建,是用來屯糧和士兵暫避休整的地方,可是堡壘裡的風也是非常大。突然,我注意到長城的兩邊只有一邊有牆垛,我想那沒有牆垛的一側應該是“城裡”了。這巍峨的長城聳立在我的眼前,寒冷的狂風呼嘯在我的耳畔;使我彷彿置身於當年那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
正想著,我們已經登上了一座山頂;眺望遠方,長城就如一條金色的長龍,綿延纏繞在崇山峻嶺之間。她是中華民族這條巨龍的“龍脈”,她騰飛在華夏這片有著傳奇歷史的神聖土地上。這裡的每一個山巒,都記載著中華民族所經歷的磨難,只有在經歷了重重的艱難困苦,才能發展成為現在強大的祖國!一抬頭,我看到了面前樹立的“好漢坡”路牌,高興極了,立刻歡呼起來:“太好了,我也終於成為一名真正的好漢啦!”
此刻,遠處山峰在長城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蒼翠欲滴。近處的長城寬大,雄偉;遠處的長城彎彎曲曲,逐漸變細,綿延不斷地伸向遠方…… ;不由得使人感受到它的壯觀和宏偉的霸氣!
八達嶺地帶,已是關外,天氣的變化無常。不知不覺中天上下起了小雨,風颳得更猛烈了;所有這一切,又使得長城和那跌宕起伏的山巒蒙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讓氣氛顯得更加神秘莫測,道路也十分的溼滑,寸步難行。正當我對長城大為讚歎時,一樣東西破壞了我激動的情緒;原來,長城都是由一塊塊長條形大方磚壘砌而成的,方磚之間是用糯米油和蛋清固定才組成這萬分豪邁的萬里長城。每塊磚石就有十幾公斤重,再加上高山峻嶺,道路難行;製作過程十分不易。但是現在,我看到很多的城牆磚石上面都有用小刀刻上去的歪歪扭扭的字跡,結果讓很多慕名前來的外國遊客皺起了眉頭;我希望這些人不要再給我們中國人丟臉了。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非常強盛,但這些醜陋的“塗鴉”會讓外國人怎麼看我們中華民族呢?!
時間不早了,我們終於返回了滑車乘車點,準備排隊乘坐滑車下山了。這時候,已是雨過天晴,在我們所在的這座陡峭的山峰上,竟然出現了一條美麗的彩虹!這條彩虹近在咫尺,彷彿一口氣就能吹跑似的,可是真的想摸卻又摸不到。只可惜彩虹出現的時間很短,只一會兒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假日的旅程終於結束了,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長城。雖然現在我已經回到了西安,但是那一天的長城之旅,我將永遠難忘!
小學學作文900字 篇4
一、調查的目的
我校地處農村,學生閱讀面窄、見識少。大部分學生對習作抱有畏難情緒。但是小學生作文教學又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對此我們教師都在千方百計地想辦法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為培養學生自主寫作能力,尋求教師有效的作文教學策略,併為以後的作文教學提供依據,我校課題組於20xx年x月份在部分學生中進行了小學生作文問卷調查。
二、調查的內容
本次調查問卷主要是在三—六年級學生中進行。問卷內容共23小題。分別從學生課外閱讀、勤於積累、習作興趣、樂於觀察等幾個方面著手設計,但又各有側重,較全面地對學生作文學習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
三、調查的方法及物件
1、調查方法:調查採用不記名問卷的方法。對學生下發50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50份,所有資料都進行了分析統計。
2、調查物件:xx小學三—六年級部分學生。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瞭解到小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1、80%的學生只是偶爾讀課外書籍,但不能堅持天天閱讀。甚至還有少數學生從不讀課外書籍。
2、學生所讀課外書籍主要體現是作文書,漫畫書。
3、主動積累的學生很少,都是老師佈置有積累的作業才去完成。即使部分學生能夠摘錄好詞佳句,但能巧妙運用的較少。
4、大部分學生認為生活中的事從沒有細心地觀察過。只是粗略地知道而已。
5、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佈置的作文,究其原因:老師不應該限制習作的範圍。
6、學生認為老師對他們的習作幫助最大;少數家長能夠指導學生習作。
五、思考與對策
調查結果表明:我校學生在課外閱讀這方面簡直就是一個空白,所謂的閱讀就只是讀讀作文書,漫畫。閱讀面太窄。部分學生在閱讀時不能及時積累,不能將知識靈活地運用於習作中;大部分學生沒有細心觀察生活的習慣,所以習作中真情實感就無法抒發出來;學生認為老師的指導才是他們習作進步最有效途徑。以上的分析結果,反映了部分學生習作內容枯燥、甚至無話可寫的根本原因。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有效地提高我校小學生的習作水平及教師教學水平,我們思考對策如下:
1、班級成立圖書角,讓學生把自己的課外書籍帶到學校來,相互閱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2、每週留一兩次讀書作業,讓學生摘抄好詞佳句,並慢慢嘗試寫出感悟。
3、每月進行一次讀書摘抄作業比賽,激起學生積累的興趣。
4、經常在班級裡舉行講故事比賽、口頭作文比賽,鼓勵學生把從書本上看到的故事透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鍛鍊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5、鼓勵學生細心觀察身邊的事,並用日記的形式把每天的所見所聞如實的反映出來。
6、注重課堂的實效性,將作文指導與每單元的每課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結合進行,提高寫作水平。
小學學作文900字 篇5
老師們:
下午好!
前幾天有幸聆聽了我校幾位老師的展評課,讓我受益匪淺,在這裡主要針對姚敏老師和劉君碧老師的習作教學,談談我的收穫.
習作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難點,許多學生面對作題仍然無言以對、空話假話連篇,而這次兩個老師的習作訓練內容,更有利於老師去引導學生說出學生的心裡話,不再懼怕作文。依據《新課程標準》對中高年級的習作要求“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在本節習作指導課上他們把這一要求與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真實地表達自己的習慣,培養學生表達有序的能力,以及由感到說,由說到寫的正確表達的方法。
語文特級教師高林生在《小學作文教學應有的突破》一文中提出“作文是一個人在表述動機的驅動下,遵循約定俗成的語言規則,選擇合適的詞語、句子,以別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並以線性文字編碼顯現其結果的過程”。這其實點明瞭作文的實質,“言為心聲”,“情動而辭發”,而現在學生為了作文而作文,提到作文就頭痛,我覺得這兩節節習作課的重點還是要讓學生開啟話匣子,說出真話,然後,順水推舟,由說到寫。寫作文的難點放在了怎樣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怎樣抓住事情中的主人公的神態、動作、語言以及心理活動來寫具體”。另外,讓每一個學生從別人的評價中完成對自己作文的正確認識,那些寫得好,那些還不足,可以怎麼修改,這也是促進學生寫作水平。
說到這節作文課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法,使我想起了這樣一句俗話“落在貓腳爪下的夜鶯是唱不出歌來的”為學生營造寬鬆的表達氛圍、和藹的創作氣氛,讓學生盡情地釋放生命的活力,盡情地傾吐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變“要學生寫”為“學生要寫”,把學生引入“成長”、“有趣”的境界,文思如泉,妙筆生花。這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從語文新課程標準的“人文性”出發,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表達,引導學生走出怕作文的怪圈,讓他們自由的去表達。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採用談話法,談論“成長”,”回憶童年“這樣一個話題,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關鍵是喚起學生的童心,”學生可以在這節課上愉快地討論,暢所欲言地表達,把真實的心境說出來,寫出來,與別人交流,這是討論法。另外正確的評價自己的習作和別人的習作,從而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增長知識,培養了能力。這是評價法。在這節課上,如果要把教學方法歸納出來,大概有談話法、疏導法、討論交流法,評價法。
這兩節課的設計上從習作本質的特點出發,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在課上注重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實現語文習作教學的目標,過程,方法,內容的四結合。讓我們非常明瞭的感受到從激趣——審題——選材——說作文——評作文——寫作文——改作文這一教學流程的清楚和流暢,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交流,傾吐真言。達到了預設的教學效果。
小學學作文900字 篇6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歲月蹉跎,人的足跡。人類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生命季節裡的徘徊,開始了新長征路上的生存。學會生存,就要有所追求。所以我們不能做天上的風箏,盲目無目標地被線牽著走,要為追求而生存學會生存,就要學會堅強。人的生存受環境制約,但我們要做環境的主人。生活也少不了坎坷,但我們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存中耗盡了自己,我們要戰勝脆弱。學會生存,就要勇敢超越:水中的魚兒不超越,怎能進化為較為進步的兩棲動物呢?陸地脊椎動物不超越,也不能變成鳥類。上天永遠不會偏愛那些雙手合十、虔誠祈禱的人,而把機遇留給勇於超越的人。
一天晚上,月亮不知何時爬上了樹梢,我們伴著一絲寂靜進入夢鄉了,“著火了”!“著火了”!不知是誰大叫了一聲,我睜開惺忪的睡眼向寢室外望去:濃煙四起,只有應急燈亮了起來,這是怎麼回事?起火了嗎?我連忙跳下床,手忙腳亂穿衣服,我們每人一塊溼毛巾捂著鼻子和嘴巴,我一隻手用毛巾捂著鼻子和嘴巴,另一隻手扶著欄杆,彎著腰,我們慌亂的衝向寢室外面的走廊,擁擠不堪,走到了二樓,濃煙滾滾,我一時覺得煙霧越來越濃,眼睛也看不清四周的東西,喉嚨也嗆得難受起來,我忽然覺得會不會有危險?我又對自己說:“不用怕,一會兒就沒事了……”果然,隨著煙霧的越來越淡,我們一路小跑終於來到了操場。
到了操場,我們的心總算平靜了下來,咦?大家怎麼神態自若的?哦!原來是消防演習呀!真是虛驚一場。“同學們,我們假如面臨火災要記住以下幾點,一、初起火最易撲滅,在消防車未到前,如能集中全力搶救,常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二、要早報警,報警愈早,損失愈小。牢記“119”火警電話。三、要沉著冷靜,嚴守秩序,才能在火場中安全撤退。倘若爭先恐後,互相擁擠,阻塞通道,導致自相踐踏,會造成不應有的慘劇。四、下樓通道被火封住,欲逃無路時,將被子單、檯布撕成布條,結成繩索,牢系窗檻,再用衣角護住手心,順繩滑下。五、逃離時,要用溼毛巾掩住口鼻。……”周主任在主席臺上講道。
其實火災還有許多逃生術,如:
1.儘可能蹲低身體,利用所剩餘的氧氣逃離火場。
2.火災時可沿牆壁走,有樓梯的絕不使用電梯。
3.在主要逃生道上若有許多人擁擠,應另找別的逃生通道等。
學會生存,現在中國許多父母只顧溺愛孩子們,卻使孩子們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導致孩子們把勞動和生存技能拋之不顧。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讀高三的學生居然還不會坐公共汽車!這太令人驚奇了;還有些大學生,就連微波爐也不會使用。我們這個社會不需要只有高學歷,而連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都不會的人。所以,我們要學會生存,我們要做環境的主人,我們要主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