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1000字> 精選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彙總九篇

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

精選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彙總九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 篇1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我們的祖輩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民族文化傳統,今天在這裡想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家鄉過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們鎮裡最盛大的一個節日,過節的形式遠遠超出端午和中秋,春節的持續時間達半個多月。

  春節前是過小年和過大年,這是冬季裡特別忙的時候。我們村裡的人家家戶戶都會留有“過年豬”,到了臘月二十左右的日子,是殺豬的高峰期了,連續四五天你都會斷斷續續聽到豬的犧牲發出的聲音。

  殺完了豬就要打豆腐,用豬血和豆腐混合在一起,擠碎在揉成一個圓形,再是烘烤就做成了“血粑豆腐”,用來招待客人這是上好的菜。

  打完豆腐就會把醃過兩三天的豬肉串起來做臘肉、灌香腸等。再是一些自家男人愛喝酒的家庭這時候就要忙著烤酒了,這也是一項非常繁雜的工作,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時間。酒的原料是自己家用的發酵了的米飯,所以釀出酒特別香特別純。

  大約到了二十八、二十九,鄉親們又興起打餈粑。打餈粑場面非常熱鬧,往往一家人打餈粑,鄰里幾家來幫忙,你幫完我,我再來幫你,只要糯米煮熟了,半個小時,幾百個餈粑就像藝術品從大家的手裡生產出來。在打餈粑的家裡,人人都可以隨意的想拿著吃就吃,主人反會覺得這是一種友好的表示,即使對於一般的熟人,主人老大遠的也會喊別人來吃“粑粑”。

  事情忙地差不多了,也幾乎到了過年了。過年了,在外打工的一般都會在三十號前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吃“團年飯”。“團年飯”只限於一家人之間,滿桌子美味佳餚,一家人團團圓圓的聚在一起吃。在“團年飯”的桌子上,你每年都可以看到這樣一種菜“香菜燉魚”,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魚代表“年年有餘”。這裡還有雞肉鴨肉等,但我們有些很鐵的規矩,就是不能把“雞腦殼”叫做“雞頭”,而是應該稱它為“鳳頭”,也不能直接稱呼“雞腿”“雞爪”,而應該是“金爪”或“抓錢手”,這些都是帶有吉祥之意。

  在除夕之夜也有許多的規矩,平時童言無忌的小孩子,在這個晚上大人就會進行“刮嘴”,在新春裡就會不亂說話。當除夕的交接處到了,大人即使睡了,也要在這個時刻起來在屋內放鞭炮迎新春。

  新春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凌晨五點到七點,每家每戶都至少要起來放一次鞭炮。通常這段時候還要到院子裡放大炮,表示新的一年真正來臨了。在這天還有一個習俗就是絕對不能在上午掃垃圾出門,鞭炮的殘渣,我們磕的瓜子殼、糖果皮,這些都是象徵著財富,把它掃出去了,就暗含這一年將不會積財。

  新春一直會延續到元宵節鬧完元宵,這又有著很多的風俗習慣。很小的時候,我們那裡特別流行在元宵的晚上舞龍燈,三五年耍一次大的龍燈,十幾個村裡去鬧元宵,看過《紅樓夢》的,就知道那活動的排場又多大。只可惜我那時太小,沒能趕上親身去耍燈籠,只能看著別人舞龍燈。我呢,也幸運,親手舞過兩次草龍燈。舞燈時,每到一家門前,主人就會給你龍燈上插點著的香,再給大家打發一些新春的甜餅、喜糖奶糖,再放放鞭炮,這就走完一個過場了。

  在現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這些習俗基本上已經退出它的生活舞臺了,它們的地位和價值也在不經意間就成為歷史了。

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 篇2

  我們家鄉每逢到過年都是熱鬧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場,各種各樣的年貨,各種各樣的玩具,讓我可是非常心動的。 我們的除夕習俗其實全國都一樣,大家都要一起團聚吃飯,開開心心的吃。初一初二,晚輩都去給長輩拜年,而我們呢?可說是大豐收,紅包滿了自己的口袋,裝滿的是全家的幸福。元宵時,大家都得回去自己家放鞭炮,扒拉扒拉,非常熱鬧,大家都玩得很開心,街上掛滿了新異的燈籠,街上的人個個臉上掛滿了笑容,可見得過年多麼熱鬧啊,我的家鄉就是這麼熱鬧,這麼喜慶,這麼歡喜。 客家人過年風俗 過年

  “百節年為首”,客家人與全國全省多數地方一樣,視過年為一年中最為隆重和歡樂的節日。人們很早就開始準備過年,九、十月開始曬番薯片、米糕片供過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開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戶戶要蒸糖糕、做米果、殺豬、做豆腐、宰雞等,歡歡喜喜迎接新年到來。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飯後要把灶臺刷乾淨,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燒香、點燭、放紙炮。

  入年界

  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緊準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入年界限後,要教育小孩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在入年界前後,要擇定吉日在屋內掃塵,打掃衛生。要清洗廚桌板凳,洗曬被褥蚊帳,乾乾淨淨過年。

  過大年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乾乾淨淨過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佈置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團圓飯,菜餚豐盛。桌上要多放幾副碗筷,以示請祖先回來一起過年。飯前,要先給祖先篩酒,將酒灑地,然後開始吃飯。席間,老人小孩吃雞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歲

  吃罷團圓飯,灶具要洗得乾乾淨淨,以備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家長要給小孩發壓歲錢,有些地方還要給老人壓歲錢。

  開大門

  正月初一按《通書》規定的.吉利時辰開大門,頓時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飯後人們相互拜年以吉利話相頌。正月初二,走親戚拜年、特別是新婚女婿(岳家會用書貼來請)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去時要帶小母雞、米果、糖果、香燭、鞭炮等,到時要在岳家祖先靈前燒香、點燭、放鞭炮。中午岳家請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熱情。

  吃歲飯

  吃歲飯,初三早上吃“歲飯”(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飯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幾個人就插幾雙,再插上一根帶葉樹枝,有的還要放上橘、柚等水果。吃歲飯前先要把飯擺在“當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歲飯要準備很多菜,有雞有肉,與大年三十吃團圓飯差不多。初三不能殺生,雞要在初二殺好或過年時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廳堂的祖宗畫像要收起,紙門簾要取下燒掉,外出做工幹活的就可以啟程了。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家家戶戶要籌辦菜餚,喝酒過年。要鬧元宵,新春遊樂活動到達高潮。從過年開始到正月十五,各地遊樂活動不斷,以游龍燈、舞獅為多,有的從正月初一二起開始活動。龍燈和獅隊來到前,會預先發貼,來後要給他們送紅包、吃點心。龍燈、獅隊等除到各家各戶表演外,還要到村中各廟宇和祠堂向神靈及祖先拜年。逢到過年後的第一個墟期,各路龍燈、船燈、獅燈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開墟”。

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 篇3

  春節,在中國的傳統節日裡是最熱鬧的了。春節是閤家團聚的的曰子,它象徵著團結、興旺。然而,潮汕的春節卻有著與別的地區不同的習俗,那是真是豐富多彩、別具一格呀!

  潮汕地區的春節從臘月二十四左右就開始了,據說臘月二十四這天是“神明上天述職“的日子。家家戶戶幾乎都會在這一天對家裡進行一次“掃舍“,這不是像平時一樣擦擦桌子,掃掃地那樣。而是對家裡進行一次徹徹底底的大掃除。這樣做預示著一個“辭舊迎新“的好兆頭

  接下來的幾天,大人們開始忙著購置年貨了。街上出現了花市,這個時候的花要比平時的鮮豔,花盆也比平時的更精緻、漂亮。但是價格也會上升,人們不為此而吝嗇,購置新的年貨也好顯示出永珍更新的氣象。除此之外,大人們還得趕著購買年糕、紅桃果、鼠殼果以及祭祖用的祭品等。

  除夕是最熱鬧的一天了!早上,媽咪跑去市場買食物,以備晚上的年夜飯所用。家家戶戶都要貼上新對聯。午後,每家每戶都要祭天地、拜祖宗,是為了緬懷逝去的先人,並且弘揚了中華民族孝敬的傳統美德。祭桌的祭品各式各樣,有年糕、雞、鴨、豬、魚、酒、煙……家裡的長輩先嗑頭跪拜,晚輩們才能隨之拜之。祭祖後,家人們沐浴更衣,換上了漂亮的新衣裳,一家人坐在一起談著新鮮事。

  除夕這一天晚上還要吃年夜飯,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年夜飯。全家人歡聚一堂,圍坐在一起吃火鍋,這就是“圍爐“。年夜飯上準備了許多寓意深刻的食物,吃魚象徵著“年年有餘“、年糕代表“步步高昇“……除此之外,年夜飯桌上還擺上了平時媽咪捨不得買的食品呢!如:大蚱蟹、鮑魚、鰻魚、海參、龍蝦……這真是一場美食盛宴啊!吃過年夜飯,家人們便坐在一起守歲了。我們會泡上一壺醇香的潮汕功夫茶,看上一出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大人們會給小孩子發豐厚的“利是“,以驅除新一年的邪氣。小孩子們在外面放鞭炮,放煙花,噼裡啪啦好不熱鬧!春節的鐘聲在零點敲響,但人們絲毫不覺得疲倦。就這樣,大家其樂融融地度過了除夕夜。此時此刻,大街小巷樂火通宵、張燈結綵,處處顯示出春節的喜氣!

  俗話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初一這不天早上,老人在家裡接待客人,我們和家長一起到親朋好友家拜年。大家一見面,不免說上一兩句吉利話,每家每戶的茶几都會擺上糖果,到親戚家還能拿紅包。臨走時,雙方還得互贈一對大桔以示兩方“大吉大利“。這幾天,小孩子們可以盡情地玩耍,不時拿出口袋裡的幾個零花錢買些新玩意,就算是做錯了什麼事,家長也不會責備我們,因為這一天不能罵人,不然這一整年都會倒黴。所以家長也不會追究。

  到了正月初七。潮汕地區的人都得吃上一頓“七樣羹“。七樣羹是由七種不同的蔬菜熬成一鍋的。由於之前吃了太多的大魚大肉,所以這一天得吃七樣羹,目的是為了調理腸胃。常吃七樣羹還可以延年益壽呢!過了正月十五,我們這兒的春節便漸漸拉下帷幕了。這就是我們潮汕地區的春節,你喜歡嗎?

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 篇4

  春節到了,大家都回家過年了,我們坐時光機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為什麼過年不叫“過日”或是“過喜”?也許,大家頭上都滿頭問號。

  這也是由一個故事引起的,不,應該說是一個傳說。從前,天庭有一隻怪物,有鹿角、蝦鬚、鷹爪、蛇身、魚鰭,這隻怪物到處興風作怪,吃人、吃獸,人見人怕,獸見獸躲,天庭把它鎖在囚房,除夕之夜可以放它出來,神仙們叫它“年”。每到除夕之夜“年”就出去吃人吃獸,誰見了它就倒。終於有一天,人們發明了煙花,紅對聯,紅紙。除夕之夜,人們放著煙花點著火把,把房子添上了紅傢俱,紅對聯。這時,“年”來了。可是,紅色刺的它睜不開眼睛,火把烤著了它的尾巴,對聯搞的它滿身都是,人們見它怕紅色,就使用紅傢俱扔它,小孩子用火在它身上點菸花,搞的它頭咬尾巴轉圈。年氣憤的回到了天庭,人們就叫這一天過年,有的時候也叫春節。

  春節大家都會包餃子,吃年飯,有的時候,一些較有錢的人家裡,還會回老家的。

  我現在在湖南過春節,湖南都是一些唱戲的人來表演的。湖南人都是去賣對聯,對聯也是象徵幸福美好。春節大家都去看春節聯歡晚會,大家也會去包餃子。

  東北,除夕,首先全家一起祭祖,依尊卑長幼,向宗親三代神主叩首辭歲,隨後舉行家宴,長輩們坐上了首,晚輩團團而坐,取“闔第團圓”之意。飯果必要豐富讓人有充實感,預示來年豐衣足食。飯後男女老少都要徹夜不眠,進行不同的娛樂,最後全家吃餃子,百十個餃子中,只有一個餃子有硬幣,吃到的諸事順遂。

  河北:年初一,祭拜天地;年初二,家裡小狗過生日;初三初四,走親訪友,媳婦回孃家;初五,“破五”祭財神;年初六,百無禁忌,出門活動筋骨;年初七,吃麵條;年初八祭玉皇大帝;年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大吃大喝;年初十四,準備鬧元宵;年初十五,吃元宵,看燈火;年初十六,迴歸清淡;年初十七,春節落幕。

  我們湖南人,先是去先輩墳上祭祖。除夕,一定會吃雞魚肉三樣,而且得是大魚,大肉!雞要整隻的清燉,要選公雞,燉到後,雞頭立起來放,魚蒸到後,上面撒滿紅辣椒,而且,三十晚的魚千萬千萬不能吃完,要留到初一吃,象徵年年有餘,五穀豐登,辣椒當然是紅紅火火了,初一早上吃點東西后,就可以做米酒了,也叫甜酒。

  對了,春節父母親朋友家人都會給小孩子紅包,壓歲錢,傳說是除夕絡繹年的,年就不吃小孩子了。

  除夕家宴菜都有自己的特色,舊時北京天津人一般人家家做大米乾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陝西家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和冷盤,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安徽南部僅肉類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豬肝,豬心,豬肚製品,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湖北東部為三蒸,三糕,三丸。

  佔歲。舊時民間進入新日初幾日的天氣佔本年年成。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八日為谷,當日晴,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陽,所主之物不昌。

  春節一般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花生,蘋果,瓜子,糖為主。

  春節,你快樂嗎?總之我很快樂。我們要把春節傳下來,它是我們的驕傲啊!

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 篇5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隆重的節日,也是歷時最久的。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爺直到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地讓人熱鬧了一個月。

  老北京愛說臘七、臘八兒,凍死寒鴉兒。清代,雍和宮內就有熬製臘八粥敬獻佛、皇室權貴的傳統,謂之佛粥,目的是與佛結緣,寓意象佛祖一樣,喝了牧女施捨的雜豆粥而得道成佛。

  農曆二十三,傳說灶王爺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間善惡,玉帝依此降福禍,家家忙著祭灶。這天晚上,供上關東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爺的口)等,由家長主祭上香行禮,而後連將灶神連龕帶象放在松柏枝、芝麻秸架上點火焚化,謂之送祭。這天晚上,鞭炮齊鳴,北京人說是過小年除夕是全中國的狂歡夜,一切的辭舊迎新、祈福迎祥都在這一夜。全家團團圍坐舉行家宴,互相祝福盡享天倫,稱之為圍爐。飯後,小孩會把芝麻秸撒在庭子裡,人行其上,稱之踩歲。老北京有守歲至午夜時分,鳴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輩要給長輩叩首拜年,討要壓歲錢,全家再吃一頓素餡餃子,謂之五更餃子、團圓餃子。在百十個餃子裡,只有一個放有硬幣,說是吃到這個餃子的人,一年諸事順遂。

  現在北京人過年,仍然保留著許多古老的傳統風俗,加上豐富多彩文藝節目,喜慶氣氛更加濃郁。1994年,北京禁放煙花、爆竹後,北京人只能到郊區的幾個定點地方去看喜慶的新年煙花,但越來越多的北京人在嘗試以越來越新鮮的方式來渡過這中國人的新年。

  承德一帶的春節實際上是從臘月開始的。臘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戶戶均要熬粥,稱臘八粥,一來紀念釋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來喜慶五俗谷豐登,這天市場上開始上市年畫、爆竹、肉類等。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要掃庭院,這一天被稱為過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擺酒宴,祭灶王爺。臘月二十五開始張貼春聯,喜慶氣氛越來越濃厚。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團圓飯、包水餃,備冷拼,到凌晨12點時,鞭炮齊響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大年初一互相拜年,共歡同樂,初二請姑爺、姑娘回門、初三會親家,初四會朋友,初五春節高潮結束。正月十五上元節,也稱元宵節,人們耍龍燈、舞秧歌、踩高蹺、玩獅子、晝夜盡歡。正月十六以後,各行各業開始按部就班,恢復營業,春節至此結束。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風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紮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群”,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淨淨、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群未熄的餘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風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特別是“圍爐”在臘月寒冬,全家人圍在暖烘烘的小爐旁痛飲暢談,述舊歲展望未來,那是多麼溫馨,多麼幸福。

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 篇6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守歲: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詩句,讚頌新年的來臨。

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 篇7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隆重的節日,也是歷時最久的。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爺直到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地讓人熱鬧了一個月。

  老北京愛說臘七、臘八兒,凍死寒鴉兒。清代,雍和宮內就有熬製臘八粥敬獻佛、皇室權貴的傳統,謂之佛粥,目的是與佛結緣,寓意像佛祖一樣,喝了牧女施捨的雜豆粥而得道成佛。

  農曆二十三,傳說灶王爺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間善惡,玉帝依此降福禍,家家忙著祭灶。這天晚上,供上關東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爺的口)等,由家長主祭上香行禮,而後連將灶神連龕帶像放在松柏枝、芝麻秸架上點火焚化,謂之送祭。這天晚上,鞭炮齊鳴,北京人說是過小年除夕是全中國的狂歡夜,一切的辭舊迎新、祈福迎祥都在這一夜。全家團團圍坐舉行家宴,互相祝福盡享天倫,稱之為圍爐。飯後,小孩會把芝麻秸撒在庭子裡,人行其上,稱之踩歲。老北京有守歲至午夜時分,鳴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輩要給長輩叩首拜年,討要壓歲錢,全家再吃一頓素餡餃子,謂之五更餃子、團圓餃子。在百十個餃子裡,只有一個放有硬幣,說是吃到這個餃子的人,一年諸事順遂。

  現在北京人過年,仍然保留著許多古老的傳統習俗,加上豐富多彩文藝節目,喜慶氣氛更加濃郁。1994年,北京禁放煙花、爆竹後,北京人只能到郊區的幾個定點地方去看喜慶的新年煙花,但越來越多的北京人在嘗試以越來越新鮮的方式來渡過這中國人的新年。

  承德一帶的春節實際上是從臘月開始的。臘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戶戶均要熬粥,稱臘八粥,一來紀念釋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來喜慶五俗谷豐登,這天市場上開始上市年畫、爆竹、肉類等。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要掃庭院,這一天被稱為過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擺酒宴,祭灶王爺。臘月二十五開始張貼春聯,喜慶氣氛越來越濃厚。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團圓飯、包水餃,備冷拼,到凌晨12點時,鞭炮齊響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大年初一互相拜年,共歡同樂,初二請姑爺、姑娘回門、初三會親家,初四會朋友,初五春節高潮結束。正月十五上元節,也稱元宵節,人們耍龍燈、舞秧歌、踩高蹺、玩獅子、晝夜盡歡。正月十六以後,各行各業開始按部就班,恢復營業,春節至此結束。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紮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群”,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淨淨、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群未熄的餘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特別是“圍爐”在臘月寒冬,全家人圍在暖烘烘的小爐旁痛飲暢談,述舊歲展望未來,那是多麼溫馨,多麼幸福。

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 篇8

  年年大魚大肉過新年,歲歲花紅柳綠迎新春,迎佳節,鬧元宵,為異鄉之客,不禁緬懷起家鄉四川久遠的元宵習俗偷青。春節是堂而皇之FB的好時節,好酒好菜對胃構成威脅,久而久之,肥膩感驟生,搞點清淡適口,綠色環保的青菜尤如一股清泉,開胃清腸。並且在四川民風民俗中元宵晚上,看鬥哪家小菜長得爽口青翠順手牽羊代為摘之不算偷,反而是被光顧者的榮幸,來年預兆莊稼必定長勢迅猛,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在農村的廣闊天地裡,青菜蘿蔔等小菜也值不了幾個錢,倘若是看到你人心好,砍幾顆青菜蓮花白(苞菜)相贈,也夠一家人吃上幾頓的。

  偷青一詞定格在童年的記憶中是那麼的清晰,時光的隧道帶你回到從前,光榮屬於八十年代的新一代“穿起喇叭褲,跳起國際舞”那是屬於哥哥姐姐們的神氣,流著鼻涕繫著紅領巾的我輩,成了前衛青年的跟屁蟲,指往哪跟往哪,說幹啥就幹啥。

  春節是小孩子的天堂:吃喝玩樂盡情開懷。荷包裡永遠裝滿紅苕杆兒沙胡豆;手裡冒煙一扔便響的是“甩炮兒”叩首做揖討要紅包;走街串戶吃的是“轉轉飯”;人山人海圖個看耍龍舞獅,穿街走巷數“柳蓮柳”(打連槍兒);追過幾村幾隊看露天電影;一家老小正月上玟祭老輩子;十五元宵吃完就算過完正月間,明朝“大的做生意小的撿狗屢”該幹啥子就得幹啥子去,錯,還有最後一項既刺激又安逸的活動偷青。

  初春乍寒,夜裡漂起淡淡霧氣。三五成群的偷青隊伍有備而發了。我匆匆的拎個菜籃子跟在大哥的後頭,二娃三娃已在鄰居的菜園子開工了。蓮花白,蘿蔔,萵筍,豌豆顛兒(豆苗),也管不了是不是青的,見一樣採一樣。有用背兜的,有用麻布口袋的,有用塑膠口袋的(那時還沒有手袋)應用有盡有,五花八門。忙得不可開焦之時,一聲清脆的狗叫,立馬嚇跑幾個膽小的。畢竟是在做偷雞摸狗之事,確實心虛。好在是鬧元宵玩風俗之際,只當適可而止。夜半三更時清點勝利果實,小菜大蔥一大堆,無需明日花錢買菜。不想么妹半路跑脫鞋,李二麻子撕破褲兒之事不可闢免。

  物質還不是很豐富的年代裡,人們盡情享受不很豐年但很滿足的天倫之樂,在坐著神六飛船,科技奔小康的今日,物質商品相當豐富滿足的網球時代,人們消費享受歡慶之佘,徒生節日變味的悲哀:平淡化,缺少過節的氣氛,年年過新年,新年只此過。

  一方土養育一方人,一定的經濟基礎造就一特定的地方文化。歷史在向前,時代在發展,能夠留下的就是精華。樹時代新風,改革促發展,今天的繁榮富強的大好光景背後,一些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風民俗正在衰敗,在城市化的程序中被遺忘。

  科技知識產生的原動力,猛烈地改變了當代人的生活,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要的同時,卻在極大程度上破壞著我們的環境,資源,是史無前例的。只能無奈的嘆息,因為科技的發展如離弦之箭,是人力無法竭止的。回想到八十年代說到情人節來臨和玫瑰花巧克力,可能不知為何物?還不如來幾斤豬頭肉和餈粑實在。

春節風俗作文1000字 篇9

  年年大魚大肉過新年,歲歲花紅柳綠迎新春。迎佳節,鬧元宵,為異鄉之客,不禁緬懷起家鄉四川久遠的元宵習俗偷青。

  春節是堂而皇之FB的好時節,好酒好菜對胃構成威脅,久而久之,肥膩感驟生,搞點清淡適口,綠色環保的青菜尤如一股清泉,開胃清腸。並且在四川民風民俗中元宵晚上,看鬥哪家小菜長得爽口青翠順手牽羊代為摘之不算偷,反而是被光顧者的榮幸,來年預兆莊稼必定長勢迅猛,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在農村的廣闊天地裡,青菜蘿蔔等小菜也值不了幾個錢,倘若是看到你人心好,砍幾顆青菜蓮花白(苞菜)相贈,也夠一家人吃上幾頓的。

  偷青一詞定格在童年的記憶中是那麼的清晰,時光的隧道帶你回到從前,光榮屬於八十年代的新一代“穿起喇叭褲,跳起國際舞”那是屬於哥哥姐姐們的神氣,流著鼻涕繫著紅領巾的我輩,成了前衛青年的跟屁蟲,指往哪跟往哪,說幹啥就幹啥。

  春節是小孩子的天堂:吃喝玩樂盡情開懷。荷包裡永遠裝滿紅苕杆兒沙胡豆;手裡冒煙一扔便響的是“甩炮兒”叩首做揖討要紅包;走街串戶吃的是“轉轉飯”;人山人海圖個看耍龍舞獅,穿街走巷數“柳蓮柳”(打連槍兒);追過幾村幾隊看露天電影;一家老小正月上玟祭老輩子;十五元宵吃完就算過完正月間,明朝“大的做生意小的撿狗屢”該幹啥子就得幹啥子去,沒錯,還有最後一項既刺激又安逸的活動偷青。

  初春乍寒,夜裡漂起淡淡霧氣。三五成群的偷青隊伍有備而發了。我匆匆的拎個菜籃子跟在大哥的後頭,二娃三娃已在鄰居的菜園子開工了。蓮花白,蘿蔔,萵筍,豌豆顛兒(豆苗),也管不了是不是青的,見一樣採一樣。有用背兜的,有用麻布口袋的,有用塑膠口袋的(那時還沒有手袋)應用有盡有,五花八門。忙得不可開焦之時,一聲清脆的狗叫,立馬嚇跑幾個膽小的。畢竟是在做偷雞摸狗之事,確實心虛。好在是鬧元宵玩風俗之際,只當適可而止。夜半三更時清點勝利果實,小菜大蔥一大堆,無需明日花錢買菜。不想么妹半路跑脫鞋,李二麻子撕破褲兒之事不可闢免。

  物質還不是很豐富的年代裡,人們盡情享受不很豐年但很滿足的天倫之樂,在坐著神六飛船,科技奔小康的今日,物質商品相當豐富滿足的網球時代,人們消費享受歡慶之佘,徒生節日變味的悲哀:平淡化,缺少過節的氣氛,年年過新年,新年只此過。

  一方土養育一方人,一定的經濟基礎造就一特定的地方文化。歷史在向前,時代在發展,能夠留下的就是精華。樹時代新風,改革促發展,今天的繁榮富強的大好光景背後,一些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風民俗正在衰敗,在城市化的程序中被遺忘。

  科技知識產生的原動力,猛烈地改變了當代人的生活,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要的同時,卻在極大程度上破壞著我們的環境,資源,是史無前例的。只能無奈的嘆息,因為科技的發展如離弦之箭,是人力無法竭止的。回想到八十年代說到情人節來臨和玫瑰花巧克力,可能不知為何物?還不如來幾斤豬頭肉和餈粑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