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1000字> 【精華】過新年作文1000字4篇

過新年作文1000字

【精華】過新年作文1000字4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過新年作文1000字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過新年作文1000字 篇1

  過了臘月二十三,這年的味道是越來越濃了。記得田園小時候,天天盼著過年。特別是到了年根上,心情興奮得簡直難以控制,整天數著指頭過日子。中國人之所以重視春節,最主要的還是在刻意追求大年下那種濃濃的人情味。除夕之夜,辛辛苦苦勞累了一年的人們,幹裡萬里趕回家鄉,祖孫幾代,聞家歡聚一堂;天一放亮,親朋好友,街坊鄰居,同事朋友,就開始了互拜互訪,那真是說不盡的祝福語,訴不完的人間情。這天倫之樂,這濃濃的人間之情,任你是鐵石心腸的硬漢子,也難免為之而砰然心動。

  曾經有一位法國留學生問田園,中國人的春節,是一種什麼性質的節日。田園想了想回答他說,是人情節。確實,中國人特別講究包括親情和友情在內的這人間之情。春節,是人的感情一次大的溶匯。所以,這個節日曆來為中國人所重視。說句玩笑話,過年的時候,連小偷都不好意思將手伸進別人的口袋裡。

  今天田園遇到一位父母都在農村的朋友,他告訴田園,他已經好幾年沒有回家過年了,不是不想回去,而是面對高漲的人情往來費用,實在是回不起家了。他粗略地給田園算了一筆帳,按照他們當地的風俗,單這七大姑八大姨親戚間的壓歲錢一項,他就得開支近3000元,再加上其他親屬結婚、人情禮等等,怎麼也得花個五六千元。對於一箇中等收入的公薪階層的人來說,這幾乎等於他大半年的工資。像這樣,哪能回得起家呢?沒辦法,他只好給父母寄回去1000元錢,藉口工作忙,躲了這個年。這位朋友發自肺腑地說:“誰不願意守著老人,兄弟姊妹歡聚一堂,去享受一下這天倫之樂?大年三十的晚上,看著家家戶戶熱熱鬧鬧,我們兩口子守著個電視,相對無言,心情實在是太難受了。”是啊,當親情被金錢無情地阻斷的時候,誰的心理還能夠保持那份平衡?

  這就說到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些陋習了。您想,本來過年是個高興的事,而偏偏叫一些陋習給攪得心裡七上八下的。就說這壓歲錢吧,本來,過個年,長輩給晚輩點壓歲錢,體現了一種關懷和愛護。這錢選在除夕之夜遞到晚輩手中,更增添了節日的歡快氣氛。其實,壓歲錢的本身,並不在錢的多少,只要體現出長輩的心意就可以了。可是現在這壓歲錢變了味,成了一種人情債。你給我的孩子50元,我就得給你的孩子100元,這樣三攀兩攀,價碼可就越抬越高。原本純潔的親情友情,不知不覺間蒙上了一層金錢的銅臭。最可嘆的是那些老人們,本來他們的收入就不高,到了老年正是該用錢的時候,可這孫子外甥一來,是誰的也不能少,一人一份,無偏無向。老人們平時牙縫裡擠出來的那點錢,就這樣瞬間而去。說起來,人情到了這份上也真夠令人尷尬的。

  類似的陋習能否消除?田園認為,完全可以。只要我們不去隨大流,自覺地抵制那些陋習,就完全可以還親情友情的本來面目。對於這個問題,田園的一位同事家裡是這樣做的:早在幾年前,這位同事的父親就向子女們宣佈,進了我的門,無論是七大姑八大姨,給每個孩子的壓歲錢不準超過10元。誰超了,以後不準再進這個家門。這家法一定,還真起作用。這一家老老少少和和睦睦,省掉了多少糾紛多少煩惱。由此可見,陋習的消除,並不是多麼難的事,您完全不必去計較別人怎樣做,不必隨波逐流,從我們自己做起,在這個問題上,倒是需要來點“我行我素”了。

過新年作文1000字 篇2

  “過了臘八就是年。”我們家過年,是從臘月初八開始的。過臘八自然要喝臘八粥,除了放油、鹽、醬、醋以外,至少還要放八種東西:麵條、米、蒜、饊子、花生、姜、菠菜、香菜。別以為粥就得是甜的,臘八粥可是鹹的。

  日子過得真快。到了臘月二十四,外婆就開始買肉、準備年貨了。大人們個個忙得團團轉,自然就無暇顧及我們小孩子了。小孩子去買炮玩,炸一下,也算有年味了。

  終於到除夕了!我這幾天一直待在外婆家裡。我和爺爺、外婆從大清早就開始貼對聯。外婆家是個大院子,上上下下好多房間。房間多,門就多;門多,要貼的對聯就多;貼的對聯多,要用的時間不是了嗎?對聯貼在左右兩扇門上,上聯貼右邊,下聯貼左邊,上下聯要對仗工整,還要分出一副對聯哪個是上聯,哪個是下聯,千萬不能貼錯,除此之外,上下聯要對齊貼在門上,不能貼歪了,也不能貼得一個高一個低,橫批貼在門頭上,橫批上面再貼一個“福”字,不過,“福”字得倒著貼,寓意“福到了”(福倒了)。貼完了對聯就得放炮,“噼裡啪啦”地亂響一通,如果離得近一些,非得用手捂著耳朵不可。中午吃飯前還得放一次炮,放完了炮才能吃飯。吃過中午飯還得吃“團圓”。“團圓”就是一塊大餅,大餅上面放幾顆蜜棗。吃的時候把“團圓”分成一塊一塊的,每一塊上必有一顆蜜棗。我雖然喜歡吃“團圓”,但不喜歡吃“團圓”裡的蔥,總是把蔥挑出來扔了。下午的時候,大人們就開始準備包大年初一的餃子了。

  大年初一,要發壓歲錢。把報紙墊在地上,跪在上面,給長輩磕個頭,然後才能領壓歲錢。大年初一,是要吃餃子的。我不太喜歡吃餃子裡的肉餡兒,只喜歡吃餃子皮兒,因此還鬧出了場戲呢!

  鏡頭一:某年過春節,我坐在桌子前,姑姑坐在我旁邊,桌子上有一碗餃子。我抓了一個餃子,把餃餡兒四周的餃皮兒吃了,留下餃餡放在桌子上,等爸爸回來幫我“解決”掉它們。姑姑看我放在桌子上的一個個“小太陽”,忍不住哈哈大笑……

  鏡頭二:爸爸與我“合作”吃餃子。某年過春節,我和爸爸、二叔叔、姑姑一起吃餃子。爸爸與我“合作”,他把餃餡先吃了,剩下的餃皮都歸我吃。叔叔見我這麼吃,笑著對我說:“我們來比賽吃餃子好不好?我和你姑姑一組,你和你爸爸一組,看誰吃得快。”爸爸對我說:“好啊,我只吃餃餡,你來吃餃皮,分工吃,肯定比他們快。”“那可不一定,”姑姑說,“我們一口吃一個,比你們一個餃子分兩下吃快。”結果是,我跑去看電視,他們幾個大人還在那兒吃餃子。

  過了大年初一,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就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了。過元宵節吃元宵自然是不用說了,但我卻喜歡元宵節有關面燈的事。

  淮北有正月十五蒸麵燈的習俗。在我看來,面燈可以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只不過上下兩部分在一起罷了。上面部分很像碗的形狀,下面部分則是圓柱體。別看它有點“其貌不揚”,但可好吃呢!點面燈也好玩。天一黑下來,就可以點面燈了。在面燈凹下去的地方插一根棉籤,然後倒一些油,不要太滿,但是要把棉籤澆透,最後用打火機把棉籤點燃,一個面燈就點好了!這時候關上電燈,捧著面燈就可以把屋子照亮。送面燈也不錯,人死後三年,家裡的人是不能蒸麵燈的,但可以點面燈,面燈是由鄉親們送的。外婆拉著我的手,給別人家送面燈。人緣好的人可以收幾十到幾百個面燈呢!

  轉眼間,年過完了,大家由各忙各的了。淮北人過春節,也有跟別的城市不同的地方。

過新年作文1000字 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盼著,盼著,終於過年了,又可以回家看看了!

  每年都會回老家過年,一大家子人圍坐一起,打牌的打牌,看電視的看電視,聊家常的聊家常,而我們小孩最喜歡的莫過於放煙火了……

  整個廣場上燈火通明,點綴在樹上的彩燈閃閃發光,還未到12點,就聽到爆竹聲,我和妹妹們欣賞著一場場煙火表演,豔麗的煙火在空中綻放,散發出不同的顏色,等到12點後,我們迫不及待的跑到樓上,開啟煙花,點燃,只見它衝上天空,綻放,好不美麗,接著我們又點燃了拿在手上玩的煙火,它撲哧撲哧的閃爍著,我們拿著它到處跑動,可是不料一點火花落到了妹妹身上,她的衣服被燒了一個小洞,她很不高興,這場煙火遊戲就這樣結束了、

  大年初一,我們一家人要回鄉下上墳,剛下車,這剛下過雨的鄉間小路就讓我咂舌,經過雨水的沖洗,變成一條泥濘的路,我小心翼翼的走著,深怕跌倒,而且我不敢走中間,必須沿著小路邊的雜草叢走,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跌倒,妹妹覺得很新鮮,便在稀泥巴上走來走去,“東東,你幹什麼,小心點,莫拽到了。”好嘛,又聽見我媽在後面吼著,我不禁一笑,隨著拿出手機拍下這一切。

  終於到了大婆婆家,每年我們上完墳都會回她家吃飯,今年也不例外。我們拿著鞭炮,紙錢,香燭來到墳前,撕好紙錢,點燃香燭後,磕個頭,鞠個躬,只見大人在唸著“保佑xx,考個好大學”,正當我準備說這封建迷信時,姑爺把鞭炮放在墳堆上上時,點燃的紙錢不小心燃起來把鞭炮燃起來了,我們一群人都跑開了,噼裡啪啦,炮竹聲響徹雲霄,鞭炮炸出來的`紙屑到處亂飛,我們都在埋怨姑爺的不小心,這時候,爸爸告訴我們可以吃飯了,我很高興,急急忙忙的跑到大婆婆家裡去,她家是正宗的瓦房,用泥巴和乾草砌成,有木頭做頂樑柱,門也是木頭的,門兩邊貼上了對聯是街上叫人免費寫的,走進房內,地上沒有瓷磚,也是堅硬的泥土地,跨進廚房,只見大婆婆還在灶臺邊燒火,邊上擺滿了曬乾苞谷乾和稻草,看她熟練的夾起,送入灶臺,我覺得很好玩,便央求她讓我幫忙,她同意了。

  “小心點哦,莫把衣服弄髒了。”他在一旁邊笑著,邊和藹可親的說,

  “我知道了。”我心想,在怎麼我也是在農村呆過幾年的怎麼會連燒火都不會呢。說著,我把稻草對著,用夾鉗送入灶臺中,正當我很滿意我的成績時,只聽見大婆婆說“還是我來吧,你這個速度,怕是明天也吃不上飯了,我笑了笑,還是走開了,看著大婆婆燒柴、

  我們坐上了桌,8人一桌,長輩坐上席,菜到齊了,準備開動了,我一眼望過去,菜品很豐富,我夾起一塊糖粑粑送入嘴中,還是原來那個味道,甜而糯,讓人忍不住還想夾一塊,那是在烙好的湯圓耙上淋上濺好紅糖,童年的味道。還有藕,糯的很,咬下去,藕斷絲連,難怪爸爸一直很掛念老家的藕。來到農村,不僅要吃雞鴨魚,我更期待的是菜,自家種的,當你嘗過以後,你會感覺那不是現在超市中的才能比擬的,第一時間的採摘,在開水中下煮,配上一點豬油,那個味道才叫一個鮮。

  我很珍惜每年回家過年,過年,一個傳統的節日,我很喜歡這種感覺,一家人在一起,大團圓,我家會在除夕夜守歲,一起包餃子,大年初一吃湯圓吃雞蛋,得壓歲錢,那時幸福的感覺,即使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還是應該常回家看看,他們在等待我們,團圓才是過年真正的含義。有事沒事,回家過年~

  “找點時間,找點空閒,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

過新年作文1000字 篇4

  噼裡啪啦幾聲響,哇!過新年了!歡歌笑語傳遍大街小巷,鞭炮擂鼓傳遍東西南北。哇哈,過年當屬我們孩子最高興了!看,東家小妹妹穿上了五顏六色的彩裝,西家的大嬸也花裡胡哨的穿了上去。哇哈,過年哦,好棒!

  媽媽包餃子,我獨自玩,哎呀,過年嘛,就要玩翻天!這不,我打算和媽媽包餃子。我把和好的白麵捏得又細又長,再一小段一小段地截下來,丟到案板上。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段白麵就毛手毛腳地擀起來,不知怎麼搞的,餃盧一會兒像鵝蛋一樣扁圓,一會像小雞一樣兩頭翹,一會兒又像癩蛤蟆身上的疙瘩,凸凸凹凹的,可就是擀不圓。我想:“這擀麵棒怎麼不聽使喚?”

  忽然,餃子皮粘在擀麵棒上擀不動了。媽媽說:“應該撤上點麵粉再擀。”唉,這張餃子皮沒成功,我有點洩氣了,慢吞吞地把粘住的餃子皮剝下來,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沒關係,我是第一次,慢慢就學會了。”說著,拿起一小段白麵,耐心地教給我擀餃子皮的方法,我牢牢地記在心裡。我重新拿來一段白麵,左手輕輕地挪動著餃子皮,右手輕重有致地擀著,爸爸一邊在桌上撒些麵粉,一邊囑咐我:“皮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應該中間厚,邊上薄。”在媽媽爸爸的指導下,我擀好了第一張餃皮,媽媽看了滿意地說:“擀得不錯!”我滿懷信心地擀好了第二張、第三張、第四張,漸漸地,我的速度提高了,並且越擀越好,一段段白麵在我手中變成了張張精緻的餃子皮。

  “包餃子不怎麼難?不用學。”我順便用筷子夾了一些餃子餡,輕輕地放在餃子皮上,學著爸爸的樣,把餃子皮的邊兒,一點點地捏合起來,再放在手心裡,用力一壓……啊!不好了,漏餡了!我急忙把另一張餃子皮蓋上去。剛放下心來,餃子餡又從手指縫裡流出來了。原來,餃子上又有一處的皮破了,我慌忙又用一塊餃子補上。就這樣,我用了三四張餃子皮才湊湊合合地包上一個餃子。放在案板上,嗬!多麼神氣啊!虎背熊腰,簡直像個“將軍肚”,和大家包的大不一樣。我沒有灰心,更沒有喪氣,鼓起勇氣來,包第二個。

  這次,我吸取了教訓,沒敢多放餡,用手壓的時候,也不敢用力。結果,包出的餃子還不及大家包的2/3大,活像個“營養不良”的“瘦乾巴”,連站也站不起來。再看爸爸包得又快又好,好像用一個模子脫出來似的,一種敬羨之情油然而生。我一定要趕上爸爸……“萬事開頭難”,經過反覆練習,現在,我包起餃子,也又快又好,可真是“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

  左手掌上攤放一張餃子皮,右手用筷子放上餃子餡,然後右手用一個手指蘸一點水在餃子皮周圍抹一圈,之後餃子皮對摺,用右手大母指和食指用力捏一下餃子皮邊緣的最中間部分,兩邊還是開的。(餃子皮對摺後應分為三部分捏:中間、左邊、右邊)首先把中間部分捏攏,接著捏兩邊,用左手提住中間捏攏部分,右手食指托住餃子右邊開口處,使其分為前後兩部分,先用手把前面(靠自己這面)捏攏,再把後面分為兩份折皺,分別倒向中間部分折捏,捏好後接著捏左邊部分,左邊也是一樣捏,這樣一個餃子就算完功了,放在桌上怎麼也不會倒的。

  包好餃子,就下鍋吧,一個個餃子像一條條小魚,在水中游。看著自己包的餃子,我開心地笑了。新年,哇哈,嚐嚐自己包的餃子吧!